三年后,纽约
曼哈顿下城的一家独立书店里,正在举行一场小型的读者分享会。温暖的灯光下,木质书架散发着油墨和旧纸张的混合气息。聚光灯下,一个穿着简约亚麻长裙的女子正轻声读着一段文字。她的声音平静,带着一种历经沉淀后的柔和力量。
“在巴塔哥尼亚的风中,我学会了与孤独和解。它不再是噬骨的寒冷,而是一种清冽的陪伴,像冰川融水,洗刷着过往的痕迹……”
“人的一生会有太多的雨季,那些以为走不出来的雨季,都会成为滋养生命的河流。”
她的读者们称她为“Wandering Xin”,一个近年来在旅行文学圈崭露头角的华裔作家。她的文字不像一般游记那样充满猎奇或激昂的冒险,反而带着一种内省诗意的忧伤,以及与自我与世界达成的微妙和解。没人知道她的真名,也没人知道她那平静叙述背后,曾经历过怎样惊心动魄的过往。
她就是章苘。
三年。足够让一个人在一个全新的国度扎根,也足够让一颗破碎的心,在万水千山的跋涉和日复一日的书写中,长出坚韧的茧,勉强拼凑成形。
她在布鲁克林租了一间不大的公寓,窗外能看到东河和对岸曼哈顿的天际线。生活简单到近乎刻板:写作、阅读、在附近的公园跑步、去街角的咖啡店要一杯美式,一坐就是一下午。她用稿费维持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的匿名状态。
她不再是那个被困在金丝笼里惊恐无助的雀鸟,也不再是那个在南美尘土中麻木行走的幽灵。她找到了一个脆弱的平衡点,用文字构筑了一个属于她自己的相对安全的精神世界。
然而,夜深人静时,那些属于过去的梦魇偶尔还是会不期而至。陈槿那双翡翠绿的偏执眼睛,依旧是她潜意识里挥之不去的阴影。她知道,陈槿从未放弃找她。偶尔,她会在一些高端财经或社交版块的新闻角落里,看到陈槿的身影,身边总是伴着不同的年轻漂亮男女。那些面孔,或多或少,都有某些地方——一个眼神,一个侧影,甚至只是眉眼浅弯的弧度——让她感到一丝诡异的熟悉。
莞莞类卿。
章苘看到这些消息时,只会平静地划过去,心中泛起一丝冰冷的嘲讽,和一丝极淡的连她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悲悯。陈槿用这种方式,无非是想证明她依旧拥有“藏品”,或者,是在用一种扭曲的方式,向不知在何处的她示威。但这都与她无关了。她只是更加谨慎,几乎不在公开场合暴露真实身份和住址。
---
伦敦,某私人俱乐部
陈槿慵懒地靠在丝绒沙发里,指尖夹着细长的香烟,翡翠绿的眸子漫不经心地扫过面前一个正在为她倒酒的年轻女孩。那女孩有着东方人的面孔,眉眼精致,尤其低头时那截脆弱的脖颈,像极了记忆中的某人。
她身边从来不缺人,男男女女,更换频繁。他们或多或少都有某些特质能让她产生一瞬的联想——或是相似的眼型,或是同样纤细的身材,或是某种沉默倔强的神态。她给予他们优渥的物质,换取他们的陪伴和顺从,像是在收集一个个劣质的替代品,试图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幻影。
但幻影终究是幻影。每当激情褪去,或当她发现某个替代品身上出现了与“正品”截然不同的、令人不悦的特质时,她便会毫不留情地将人打发走,然后继续寻找下一个。
她从未停止动用资源寻找章苘,但三年过去,线索一次次中断,希望越来越渺茫。这种失控感像毒虫般啃噬着她的内心,让她变得更加阴晴不定。她拥有的财富和权势可以买来无数赝品,却找不回那个唯一让她真正产生过拥有和沉沦感觉的人。
“章苘……”她在心底默念这个名字,混合着恨意、不甘,还有一丝连她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扭曲思念,“你最好藏得再深一点。”
———
纽约的秋天,天空高远湛蓝,中央公园的树叶染上绚烂的金红。一年一度的“全球科技创新与机器人运动大赛”总决赛在这座城市举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团队和科技爱好者。
章苘原本对这种热闹的场合并无兴趣,但她的出版经纪人,一位热情洋溢的美国女士,极力劝说她多参加一些活动,为下一本书积累素材,也“感受一下纽约的活力”。拗不过经纪人的热情,她在一个周末的下午,来到了位于曼哈顿中城的比赛场馆。
场馆内人声鼎沸,充满了未来科技感。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在特定的赛场上竞技、执行任务,引来阵阵惊呼和掌声。章苘穿梭在人群中,像个冷静的观察者,用作家的眼光捕捉着那些充满激情和专注的面孔。
在一个相对安静的展区,她的脚步蓦地停住了。
展台标识上写着:“团队:Aurora II | 领队:Dr. Jiang Xi”
时光仿佛在这一刻倒流。
她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穿着合身的深蓝色西装套裙,正微微俯身,专注地调试着面前一台结构精密泛着金属冷光的机械臂。
岁月过去,似乎并未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痕迹,只是褪去了最后一丝青涩,变得更加耀眼,如同经过打磨的玉石,温润而坚定。江熙眉宇间多了份成熟的沉稳与干练,那份专注于热爱之事时的光芒,却比以往更加耀眼。
章苘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随即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起来。她下意识地想转身离开,脚步却像被钉在了原地。
似乎是心有灵犀,江熙的目光无意间扫了过来,与章苘的视线在空中相遇。
四目相对,怦然心动。
章苘站在原地,感觉周围的喧嚣都模糊成了背景音。她看着那个发光发热的江熙,与记忆中那个在东莞老街对她微笑的女孩重叠,却又如此不同。一种混合着欣慰、酸楚和近乡情怯的情绪,悄然涌上心头。
江熙径直朝章苘走来。
“章苘?”江熙在她面前站定,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和小心翼翼的克制,“真的是你?”
“是我。”章苘抬起头,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好久不见,江熙。你的机器人很帅。”
“谢谢。”江熙看着她,目光深邃,像是要确认她是否真实存在,“你……你怎么会在这里?你这几年……”
“我在这边工作。”章苘避重就轻,晃了晃手里的记者证,“做点文字工作。”
两人之间一时陷入了沉默。芳华依旧,各自经历的巨大变迁,以及那段无疾而终,充满遗憾的过去,像一条无形的河流横亘在她们之间。
“你看起来……很好。”江熙轻声说,语气里带着真诚的感慨,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探寻。章苘沉静又知性,她跟自己一样变化都很大。
“你也是。”章苘微笑了一下,那笑容很浅,却比过去几年里任何一次都要真实些许。
旧日的感情,如同深埋的火种,在重逢的空气中,悄然复燃起微弱的星火。没有夸张的戏剧冲突,没有痛哭流涕的相认,只有成年人之间克制的试探,和眼底深处无法掩饰,历经时光沉淀后,依旧鲜活的悸动。
她们交换了联系方式。没有立刻约定什么,只是像久别重逢的老友,在人来人往的会场角落,简单地聊了聊彼此的近况,避开了那些沉重的话题。
但有些东西,已经不同了。
旧日的乐章似乎早已落幕,但新的序曲正悄然响起。这一次,她们都已是褪去青涩。未来如何,尚未可知,但至少这一刻,她们都真真实实的感受到对方的存在。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