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几个小时,第三项目组的实验室气氛紧绷如弦。
向真全神贯注。
她用镊子夹着蘸有微量腐蚀液的脱脂棉,屏住呼吸,在重新抛光得如同镜面般的样品表面,以最轻微均匀的力道擦拭过特定的晶界区域。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生怕一丝颤抖破坏了这来之不易的细微特征。
何沁则伏案疾书,偶尔抬头看向向真操作的背影,眼神复杂难辨。王世钧更是大气不敢出,在一旁默默准备好替换的砂纸、抛光膏和清洗用的乙醇。
当第二组、第三组对比样品的腐蚀形貌在显微镜下清晰重现,与第一次观察完全吻合时,一种无声的狂喜在三人之间弥漫开来。
证据链闭合了!那晶界上的坑洼与胡须,就是仿制品韧性低下的致命伤!
下午,孙继廷组长带着一身寒气回到实验室。他刚参加完一个冗长的所务会议,脸上相当疲惫。
但当他听完何沁的汇报,又亲眼在显微镜下反复确认后,疲惫瞬间被喜悦冲刷得一干二净。
“好啊!”孙组长激动起来,镜片后的小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小陆同志,你这观察力,真是……真是切中要害!困扰我们几个月的死结,总算看到松动的希望了。何沁的报告写得非常扎实。”
他来回踱了几步,猛地站定,“立刻!召集项目组核心成员,半小时后小会议室,专题讨论会。世钧,去请一室的陈工过来旁听,他在晶界相变方面经验老道。何沁,把报告再精炼一下,重点突出这个新发现的腐蚀特征差异。小陆,你准备发言,详细阐述你的观察、推论和下一步可能的攻关方向。”
这个级别的小型专题会,陆向真作为刚来不久的新人,本是没有资格作为主要汇报人的。
她眨了眨眼,倒是没有指着自己问出“我?”这种怀疑自我的话。
她还是有信心的。
小会议室里,几位资深研究员和工程师围桌而坐。
当何沁将报告要点陈述完毕,向真被点名站到前面那块简陋的小黑板旁时,她能清晰地感受到数道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有期待,有审视,也有掩藏不住的好奇。
向真定了定神,抛开杂念。
她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快速画出苏联原品和C1仿制品的晶界腐蚀形貌示意图,线条简洁却特征分明。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小小的紧张,“如报告所述,关键差距锁定在晶界状态。苏联原品的晶界腐蚀均匀、沟壑平滑,表明其晶界结合力强,纯净度高。而我们的C1批次,晶界腐蚀呈现深浅不一的坑洼和胡须状凸起,这是晶界弱化、存在异常偏聚甚至可能发生局部晶界反应的铁证。这种弱化的晶界,在冲击载荷下极易成为裂纹萌生和扩展的源头,直接导致材料韧性断崖式下跌。”
她顿了顿,粉笔指向胡须状凸起:“这种形貌,我个人推测,极可能与脱氧工艺或某种微量添加元素的控制有关。苏联人很可能掌握了一种特殊的晶界强化技术,这或许是他们装甲钢性能优越的核心秘方之一。”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低声的议论。负责冶炼的刘工眉头紧锁:“脱氧?我们一直用的是锰铁和硅铁复合脱氧,按苏联给的工艺走的啊?”
“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向真立刻接上,思路无比清晰,“或者,问题出在某种我们尚未检测到、或者含量控制范围极其狭窄的关键微量元素上。它可能在晶界处发挥清扫或钉扎作用。我建议,下一步集中火力,从两个方向深挖:第一,彻底复查、优化脱氧工艺,尝试引入铝或稀土进行终脱氧,对比效果;第二,请求所里分析室支援,利用他们的光谱设备,对苏联原品和我们各批次仿制品进行更精密的痕量元素普查,特别是关注硼、钛、钒、铌等可能对晶界产生显著影响的元素。”
她的提议清晰、具体,且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瞬间为陷入僵局的项目指明了突破口。
孙组长带头鼓起掌来,其他人也纷纷点头,看向向真的目光彻底变了,充满了实质性的认可和重视。
“小陆同志的分析非常到位,建议也切实可行。”孙组长一锤定音,“刘工,脱氧工艺优化试验,由你牵头,小陆配合,明天就拿出方案上会。何沁,你负责协调分析室,样品和需求清单今天下班前务必送到。散会。”
走出会议室,冬日下午稀薄的阳光透过走廊高窗照进来,带着一丝暖意。
王世钧兴奋地凑过来,压低声音:“陆技术员,太牛了。你没看刘工他们看你的眼神!这下咱们组可算扬眉吐气了!”
何沁走在旁边,依旧没什么笑容,却在经过向真身边时,将一个厚厚的牛皮纸文件夹塞到她手里。
“拿着。”何沁的声音还是清清冷冷的,目光却直视前方,没有看向真,“这是所里分析室能找到的,关于晶界偏聚和微量元素作用的俄文文献译稿,还有几份五机部内部的技术简报摘要,上面有些零星提到过类似现象。所里资料室借阅的,下周三前要还。别弄脏弄丢。”
向真抱着那叠沉甸甸的带着油墨和纸张特有气味的资料,愣住了。
这份资料在这个年代可不好找。
这也绝不是简单的什么借阅,是何沁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限特意为她找来的。向真知道。
“何姐……谢谢你。”向真郑重地向何沁道谢。
何沁脚步未停,只淡淡地嗯了一声,算是回应,身影很快消失在楼梯拐角。
工作上的突破带来了立竿见影的变化。几天后,向真去行政科领新的饭票和劳保用品时,管人事的赵大姐笑容满面地递给她一张崭新的工作证。
“小陆同志,恭喜啊!所里刚下的通知,鉴于你在装甲钢项目中的突出贡献,特批提前结束实习研究员考察期,正式晋升为助理研究员了!喏,新工作证,收好!”
工作证上,“助理研究员”几个字清晰地印在上面。向真摩挲着那硬硬的卡片,心头百感交集,最终只化作一个念头——
噢耶!升职喽。
日子在忙碌中有了新的节奏。
白天,她泡在实验室,和王世钧一起做各种脱氧工艺的小型模拟试验,记录着不同脱氧剂组合下钢水的流动性和凝固状态。
晚上,则一头扎进何沁给她的资料里,在昏黄的台灯下,如饥似渴地啃读着那些晦涩的俄文译稿和内部简报,试图从中捕捉关于晶界强化的蛛丝马迹。
资料里提到的一些概念,如“晶界偏聚动力学”、“微量元素晶界内吸附”,虽然描述模糊,却像黑暗中的萤火,不断印证和拓展着她的思路。她感觉自己正站在一扇厚重的大门前,钥匙的形状已隐约可见。
偶尔在食堂打饭还会遇到沈屹,他依旧是那副冷峻的阎王模样,只是目光扫过她时,停留的时间似乎、好像、大概比以往长了那么零点几秒。
向真心里发毛,客气一句“沈主任好”,便端着饭盒匆匆走开。
开玩笑,被阎王注意上,能是什么好事吗?
她还记得沈屹在鞍钢那副咄咄逼人的样子。这大概是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吧。
万一他哪天突击她的岗位,看见她鬼画符的字,鸡蛋里挑骨头怎么办。
她不仅在工作上不想被他注意,连他的八卦都兴致缺缺。
这天中午,向真和王世钧在食堂角落吃饭。王世钧扒拉着碗里的白菜粉条,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哎,陆技术员,听说没?昨天沈主任在所务会上,又提咱们组了,特别点名了你发现的晶界问题,说方向抓得准,是打开局面的关键!”
向真筷子一顿:“是吗?孙组长倒没提这个。”
“孙组长那人你还不知道?闷葫芦!这种内部表扬他肯定不说。”王世钧一脸“我消息灵通”的得意,“沈主任还说呢,咱们所就需要这种能从微观上揪出真问题的眼睛!啧啧,这评价,够高的!你是没看见,当时刘副所长那脸色……”
向真垂下眼,默默夹起一块冻豆腐。王世钧后面那句关于刘副所长的话,又让她心底掠过警觉。
也是怪了,她不记得她得罪过这个刘副所长啊。
估计是沈屹和这个刘副所长两个人自己的矛盾。
但她是被沈屹调过来的,在别人眼里,她就是沈屹这边的人。
这刘副所长,这么心眼儿这么小呢。她一个小小研究员的成功都能让他忍不了。
这气度,八成干不过沈屹。
“对了,”王世钧忽然想起什么,挤眉弄眼,“还有个小道消息,沈主任二十好几还没成家。所里好些大姐都替他着急,张罗着介绍,可人家连面都不见。你说,这么拼工作,图啥啊?”
向真一口汤差点呛住,脑子里冒出冷面阎王被各位大姐围着架去洞房的场景,表情诡异得绷不住。
胸口上别着大红花的沈屹在她脑中突然转过来看着她,嘴巴张成type-C,开口:“想也不行!想也有罪!”
王世钧见她笑得灿烂又诡异,一定要她把脑子里在想什么说出来。
向真没那么大胆子,她岔开话题:“你不也二十九岁了吗?哎,说起来,你还比沈主任大几岁呢。你咋没结婚?”
一向嬉皮笑脸的王世均倒是安静了一下,向真看着他,忽然觉得自己不该问这个问题。
他说:“我也想结婚呀。可是媛媛八年前就死了。就死在这里。被日本鬼子杀的。”
向真说抱歉。
王世均说没事,她投身游击队的时候就想过牺牲,还给他写过好多信呢。现在他们已经把日本鬼子都赶跑了。这次,他也要让美国鬼子赶得离东北远远的。
他们都听过主席的论断,知道美国佬虽然是在插手朝鲜半岛,但他们的动作对共和国同时也是挑衅。如果不打跑他们,下一步就不好说了。
两个人又把话题聊到老鼠洞的稳定结构上去了。
几天后,一次成功的脱氧试验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新加入微量铝进行终脱氧的试验炉次,浇铸出的钢锭,其低倍组织观察显示晶粒明显细化,肉眼可见的夹杂物也大大减少。
虽然距离彻底解决晶界问题还有距离,但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积极信号。项目组紧绷的气氛终于有了一丝松动。
孙组长难得地露出了笑容,大手一挥:“晚上食堂加餐!算咱们项目组小小庆功一下。”
说是加餐,也不过是多了一盆油汪汪的红烧肉和一盘炒鸡蛋,还有一小瓶热过的二锅头。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这已是难得的犒劳。
大家围坐在两张拼起的长桌旁,气氛热烈。连何沁的脸上也少见地带着一丝轻松,话也多了几句。王世钧更是活跃,讲着车间里的趣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向真小口吃着难得的红烧肉,一点点地抿着杯中的酒。
第一口,敬自己。感谢自己莫名其妙穿越时空但是稳住心态了!不仅在鞍钢通关,还被调到沈阳升职了。
第二口,敬路上给予帮助的陈总工、李秀兰、王铁柱、何沁、王世均、孙继廷……感谢各位同志的帮助!有你们,才有我陆向真的今天!
向真又大口喝了一口,一声不吭。她以前从没喝过二锅头,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脸已经烧起来了。
第三口,敬自己。感谢自己在这噩梦实验室里不屈不饶,总算取得进展了!
第四口,敬自己……
几个月来的压力、熬夜的疲惫,似乎都被这简单的快乐冲淡了。
就在气氛最融洽的时候,食堂门口传来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喧闹声像被按了暂停键,瞬间安静下来。
众人回头,只见沈屹一身笔挺的深蓝色制服,带着一身寒气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他的随员。
他的目光扫过热闹的长桌,在向真因喝了点热酒而泛红的脸上停顿了一瞬,随即走向孙组长。
“孙工,听说你们今天有进展?”沈屹道。
孙继廷连忙站起来,脸上带着笑:“是,沈主任。脱氧试验初步结果不错,晶粒细化明显,夹杂物控制住了,大家伙儿都挺高兴,就……简单聚一下。”
沈屹点了点头,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神似乎比平时柔和了一线:“有进展是好事。但核心的晶界强化机制,找到突破口了吗?”
他的目光转向向真,带着询问。
所有人的视线也随之聚焦过来。
向真顿了一下,放下筷子,站起身回答:“还在深入排查。痕量元素分析的结果还没完全出来,何沁同志提供的资料里提到的一些强化机制,我们正在结合试验现象进行比对和筛选。目前有几个重点怀疑方向,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
她的回答冷静而条理分明,没有居功自傲,也没有因领导突然驾临而慌乱。
只是顶着这张猴屁股一样的红脸,有点滑稽。
沈屹看着她,几秒钟没说话。
向真心想,这登儿又在装什么深沉呢。啥事儿要想这么久?就知道吓别人。
几秒钟的沉默,却让整个食堂都安静得能听到炉火呼呼的声音。然后,他缓缓开口:
“很好。陆向真同志,保持这个方向和专注。你的工作,”他微微一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是打开这扇门的关键钥匙。所里决定,从下周起,由你担任第三项目组副组长,协助孙继廷同志,重点负责装甲钢微观失效机理与晶界强化技术攻关专项。希望你不负重托。”
副组长?!
哎呦我去,直接坐火箭升职啊……哎——对!没错,就该这样,老娘确实是这么牛。这阎王真是慧眼识珠。
向真心里暖洋洋的,对沈阎王给予自己的肯定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连孙组长都愣了一下。
向真下意识地看向何沁,何沁脸上也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归于平静,甚至对向真微微点了点头。
“是!沈主任!”向真挺直脊背,声音清晰有力,“我一定竭尽全力,配合好孙组长和各位同志的工作!”
沈屹点了点头,似乎还想说什么,目光再次落在向真因升职激动而格外明亮的眼睛上。
但就在这时,他身后的一名随员快步上前,低声在他耳边说了句什么,同时递上一个密封的牛皮纸文件袋。
沈屹的表情瞬间凝住,恢复成一贯的冷硬。他迅速接过文件袋,手指在封口的火漆印上摩挲了一下,眼神变得凝重。
他没有再看向真,也没有再看任何人,只是对孙组长简短地说了一句:“你们继续。”便带着随员大步流星地离开了食堂。
食堂里温暖喧闹的气氛仿佛被瞬间抽空。桌上那盆冒着热气的红烧肉似乎也失去了香味。所有人都被沈屹这突兀而凝重的离去弄得有些茫然无措。
向真站在原地,有些疑惑。
那个文件袋里,到底是什么东西?
王世钧凑过来,声音带着不安的疑惑:“沈主任这是……怎么了?那文件袋……”
向真缓缓坐回凳子,拿起筷子,趁着大家都没胃口,又库库干了几块肉。
她望向沈屹消失的门口,寒风正从那里灌入,吹得食堂门口厚重的棉布帘子微微晃动。
“不知道。”她低声,随后微微抬起下巴,自信地晃着两根指头,说,“但肯定啊……不是小事。”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