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 24 章

一如既往,童妈妈没能拗过女儿。老太太能把家里管的服服帖帖的,却偏偏拿女儿没办法。只能找了相熟的人七弯八弯的托关系上韩家说媒了。

韩成文连家里的事情都没有解决,哪里有娶亲的心思,媒人才透露出一点意思他就回绝了,连听一听对方是谁的心情都没有。

翠华听到消息趴在床上哭了好一会儿,为什么她喜欢的人都不喜欢她,她不喜欢的偏偏上赶着找她。大队长现在碰到她的时候,眼神还有点勾勾缠的,明显的是不想就这么断了。

她是越想越委屈,觉得老天也太不公平了。凭什么她就事事不如意,就连想找个称心如意的男人都找不到。越想越伤心,又趴回去哭了好一会儿才停下来。

不行,她不想就这么放弃。韩老师现在没心情找对象肯定是因为家里一团乱麻,只要把这个事情解决了,他应该就不会反对了。他肯定不是针对她,媒婆不是说他连说亲的对象是谁都没有问吗?

翠华咬着唇想了想,韩家那问题主要出在韩母身上,如果那是老婆子不护着自己外甥,韩老师没了顾忌后完全可以通过大队长,强硬的直接把他们的东西扔出去。

或者韩老师的妈喜欢自己,非要让韩老师娶自己,也是行得通的。翠华前前后后重新细想了一遍后,总算打起了精神,决定从韩母下手试试看。

她起床洗了把脸,打算再去找她妈说一说,给媒人许诺几块钱,让她到韩母面前多说说自己的好话,多推销一下自己。听说韩母耳根子软,大脑也不太清明,被人推着哄着会很容易妥协。

翠华其实暗暗怀疑韩母可能脑容量太小了,听到的话太多的时候,脑袋容易变成一团浆糊,到时候就只能任人为所欲为了。

童妮从韩家回来也没闲着,她除了继续抓兔子,还想提前多砍一些粗细合适的树枝打算明年扎架子用。她估摸着翠华一个人是种不了家里的自留地的,她打算找她租一点地,用来种南瓜和洋芋。

她今年刚尝到了种地的甜头,正是“雄心勃勃”想扩大规模的时候。别看她年纪不大,她也是有自己的地的。不是生产队分的,就是她们家后院边上的一块空地。地不大,只有四米长,两米宽,她种了一半洋芋,一半豌豆。

大军看她挖地的时候,还摸了摸她的头表扬了她,还指点了她几句呢!本来后院那一小块地板结的厉害,也没什么肥力,还是她从别处弄了好些腐殖质才能种的起来。

她们家前面的菜园子旁边有一堆麦秆和一堆棉梗,这是他们生产队的两种主要农作物,收割完粮食后,剩下材料一家分了一点。一个用来引火用的,一个更经烧,是用来做饭的柴火。

因为常年都是放在同一个地方,最底下的那一层因为贴着地面,已经腐化了,而且因为潮湿,引来了很多蚯蚓,大军说那是种东西的好肥料。童妮就全部挖了出来,又从屋边树林里收集了一些腐烂的树叶一起混合后,放到她新开发的那块地上了。

她之前养兔子的有机肥,她也直接埋进地里了。兔子有机肥和其他动物的不一样,不需要经过发酵,能直接用到地里也不会烧坏农作物的根系。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她的收获竟然还挺不错的。不过也是这两种作物自身要求低,并不需要任何技术要求。

她的豌豆刚长成的时候,翠华想搞破坏,被她当场抓住用竹竿赶了老远,还狠狠的威胁过一顿。翠华自己房间里的东西更多,一想到惹了童妮后的损失,她就歇了心思。她这么容易就偃旗息鼓,让童妮严重怀疑翠华欺软怕硬。

不过隔壁的几个孩子不长记性,晚上过来偷偷的摘了好几把嫩豌豆。童妮鬼精鬼精的,她在两家之间的那扇小门前洒了一层地灰,如果有脚印,那她的庄稼就是隔壁偷的,如果没有,就把账算在翠华头上。因为大军是支持童妮的,所以他不再“坏分子”备选名单里。

这是她第一年种东西,宝贵的很,每天检查,一旦有丁点变化,她很快就能察觉。看到那些脚印后,她也不气,直接跑到她大妈大爷的自留地里摘回了双倍的数量。

吃嫩豌豆是最划不来的,还没长结实,不怎么饱腹,就只能甜甜嘴。晚上她大妈过来找她算账时,她理直气壮的说:“你自己不管好自家的野猴子,怪谁?以后他们偷多少,我就从你家的地里双倍找回来。”

至此,童妮的那块地底彻底安全了。不过她尝到了收获的甜头,打算向着家里的只留地进一步发展。反正翠华也没什么用,地里多半是大军伺候的。

以前到了收获的时候,大军忙不过来,翠华又不想干就许诺分童妮一点,让她干,比如刨花生,挖红薯这些活,所以童妮现在也是有存粮的人了。

为了这事,翠华没少到处宣传童妮给自家干活还要收工钱。可惜别人没把这当成一回事,物资在自己家人之间流通,就连举报都不够格。

翠华和童妈妈说了自己的想法,童妈妈虽然不同意,可女儿执意想嫁,她只能照办。

媒婆本来一脸为难,翠华那样的压根不是她们婆婆辈的人会喜欢的对象。她看起来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就是那屁股都不够宽不够大,这样的人既不是干活的好手,也不好生养,真不是好媳妇人选。

不过看到童妈妈拿出的两块钱,她马上改了主意,拍着胸脯打包票,说一定尽心尽力的去办这事。童妈妈又说了几句奉承话,媒婆听了真觉得自己好像是个什么了不得的人物一样,心里一开心,更是真心实意的想把这事办成了。

等童妈妈一离开,媒婆转头就拿着自己纳了一半的千层鞋底决定去成武妈家坐一坐,成文的妈现在多半在那里。

这事不好直说,更不好在成文家说,他们家人多口杂的成不了,最好先私下里试探试探成文妈的口风。

几人聊着聊着,媒婆状似无意的开口问:“你们家成文离婚那么多年了,你就没想帮他张罗一个贴心人?”

“他现在大了,有主见了,我哪里做的了他的主哟!”母子俩因“借住”一事,彼此多少有一些怨言,韩母的语气里难免带了一些出来。

“母子哪有隔夜仇的,我看成文对你是真孝顺。你看我们生产队哪家的孩子给自己的妈买过副食和细粮?也就你们家成文了,人不在家,还不忘给你带好东西回来。”要她说这韩氏也是不知足。

“这倒是。”提起这一点韩母心里也是骄傲的,想着每次儿子托人带东西回来时,有多少人好奇的跑过来看,又有多少人满脸羡慕,她觉得特别有面子,不枉她和老头子坚持让人读了书,不然拿来的本事赚回这些。

“怎么?你有什么好人选想跟成文介绍不成?”成武妈一听就知道这媒婆多半是不死心,这是想从韩母这边下手?

“瞧你说的,好像我有什么坏心思似的。我这不是看我们老姐姐一个人操持家里,想给她介绍个老实孝顺的孩子帮把手。”

成武妈这一打岔,韩母也回过神来,脸色变了又变,她其实真的心里没底,觉得自己这次可能是真的做不了这个主。

以前她也怪儿子没有娶一个好媳妇,可骂完又想起来了他前头的老婆好像是她和老头子用孝道压着娶的。她怕再找一个厉害的进门,她在家里就没有地位了。

媒婆估摸着今天这事说不成,决定私下里单独找韩母,自己率先岔开了话题,几人又聊了一会儿,媒婆叫两人有空也上她家去坐一坐,就先回去了。

她有一大家子要伺候,可不像这两位,一位和儿子怄气,什么都不管。一个儿子在当兵,每半年寄一次补贴回来,又和大队长家订了亲,日子都比她过的滋润。

“你也长点心,别没事胡乱应承别人的事。成文那条件,就算是再婚也不难找,你别什么歪瓜裂枣都往家里带。”成武妈怕这个糊涂蛋又不知不觉中干出什么大事来,等媒婆一走就赶紧提醒她。

“你拿乔拿的差不多就得了,和成文闹僵了对你没好处?你那外甥,不说他靠不靠得住,就算他真有心,他自己就有一大家子要养,也不可能有余力顾着你。”

成武妈看韩母脸色不太好看,就知道她听不进好话。看在老姐妹一场的份上,成文也专门过来说过让她帮着劝一劝他妈,她只能尽力而为了。

“砚青那么大的孩子了,有手有脚的,也不费什么劲,你就是做做样子又能花多大本钱?针对个孩子,讨不了什么好不说,就是外人看到了,哪怕嘴上不说,私下哪个不觉得你蠢。”成武妈自己说着说着都来了点火气,这是什么榆木脑袋。

韩母听她越说越来劲,突然站了起来,动作太猛连椅子都带倒了,也没支一声,拿起自己的针线框就回去了。

成武妈一看,心里哟了一声,这明显的是生气了。对着明知会容忍她的人,她还挺有脾气的!呵!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