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五味杂陈话人生~连载36~悬壶济世乐善好施

1972年对我家来说是一个值得记忆的一年,因我而遭受磨难的老父亲,光荣离休!

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年轻时自学了许多中医书籍,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他在中医领域医术日趋精湛。他在校时就不断有人到单位找他看病,离休后每日里到家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他态度极其认真,又和颜悦色。把脉开方子常常误了吃饭,他毫无怨言,乐此不疲。有时外村的人来找他,假如他正在吃饭,他会立即放下饭碗前去诊断。有时母亲在一旁说他吃完了再看,他不得意扒拉几下,撂下饭碗就走。那时不象现在一开始就是钱,父亲搭上功夫,悬壶济世,分文不收,也不售药。

记得有一年收秋种麦时,队上有一个老伯在地里忙活了一天,回到家饥渴难耐,就把锅里的凉米汤舀了一大碗,咕嘟咕嘟一饮而尽。不大一会儿,他觉得胃部有些难受,后来一阵一阵拧着疼。他服了一片去痛片,似乎收效不大,他的老伴急忙来叫我的父亲,父亲二话不说放下手头的活就跟了去!

到了那儿一看,父亲说这是胃痉挛。让病人躺好,换起袖子就开始按揉。那时父亲也是七十三四的人了,按揉了近乎半个多小时,老伯说感觉不怎么拧着疼了,让父亲歇一歇。此时的父亲不舍力气连续用力按揉,浑身是汗。

从那家出来走到街上凉风一吹,他打了个冷颤,回到家不一会儿,他觉得身上痒,很快一片一片的风疹团出现了。我和母亲都怪他那么认真,不顾自己年迈,父亲淡淡地说了句:“都是邻居嘛”。他又让我到医院给他买了几片扑尔敏服下,以缓解他的不适。

还有一次,一个智力不够健全的中年男子,由他的老母亲引着来我家看病。父亲摸了摸他滾烫的额头,说这是感冒。他母亲让父亲给他娃开药,父亲说不用了,我这儿有几袋感冒冲剂,你拿上回去让他喝了。他的母亲要给钱,父亲说:“算了,赶紧回去让他喝”!

从1973年离休到1988年他脑梗,在这十几年里,门前门后的邻居只要叫他,他立即跟着前去。不摆任何谱,不挣一分钱,不岀售任何药,就是把脉开方子。按现在的话说就是纯公益性的!

父亲几十年为乡亲们倾力付出,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父亲因此也赢得了乡亲们的尊重和喜爱。

记得1981年我家盖房子,那时不是包工。匠人是提前找寻定好的,帮忙的也就是小工,都是左邻右舍和亲戚,他们是无偿帮忙。有三四个人你不用找他,天天早早就来到工地帮忙。父亲见他们把自家的活停了,从建房开始就一天不落地帮忙,就说他们你们也有活,不用天天来。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口径一致地说:“我们找你看病,不管白天黑夜,随叫随到,精心治疗,你盖房,我们不给你好好帮忙,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有一次父亲和母亲坐公交到县城,下车到大姐家足有三里路。恰巧被我村一个嫁到县城的女子碰见了,立刻上前对父亲说:“伯伯,你别走啦,我回去拉平车送你俩”。父亲说不麻烦了。她说:“伯伯我可想拉你哩,我妈病的时候,啥时候叫你啥时候到,逢着黑夜是黑夜,没有烦过。我们兄妹几个永远都记着你的好”。说完她很快从家里拉来平车,将父亲与母亲送到了大姐家。一路净是上坡路,好几次父亲说不要送了,我俩慢慢走。她说:“伯伯,我啥时候能拉你一回?你好好坐着,啥话别说”!

父亲用他的仁爱之心,为乡亲们解除病痛袪病消灾。乡亲们也不忘父亲的恩,给予回赠。像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我的父亲就是这样凭着一颗乐善好施的心,悬壶济世几十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父亲用他的无私奉献不计报酬,诠释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