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的表白最终发生在五月一个微风轻拂的傍晚,就在教学楼后那棵盛开的合欢树下。粉色的花丝如雾如云,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甜香,一切都像是为一场青春的告□□心布置的背景。
然而乔竹昭的回应,却并非沈墨所期待的那样。
林桂穆站在不远处的走廊拐角,远远望着。她看见沈墨递出精心准备的礼物,看见他微微泛红的脸颊和紧张的神情,也看见乔竹昭先是惊讶,随后露出歉然的微笑。
距离太远,她听不清具体的话语,但乔竹昭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已经说明了一切——那是一个温和却坚定的拒绝。
沈墨的肩膀微微垂下,但很快又挺直起来。他收回礼物,对乔竹昭说了些什么,乔竹昭点点头,两人又交谈了几句,最后相视一笑,各自转身离开。
整个过程平静得超乎林桂穆的想象。
第二天,沈墨依然会与乔竹昭打招呼,乔竹昭也依然会自然地回应。他们偶尔还会讨论问题,只是沈墨的眼神里多了几分释然的平静,而乔竹昭的态度则一如既往的友善而适度。
他们真的成了他们所说的“普通朋友”。
林桂穆本以为一切会因此回到正轨,回到只有她和乔竹昭的亲密时光。但她很快发现,有些事情已经悄然改变。
最明显的是乔竹昭似乎更加珍惜与她的关系。她会更频繁地找林桂穆一起自习,午休时总是第一时间坐在她身边,放学后也几乎不再单独行动。那种依赖感让林桂穆既欣喜又不安。
有一次,她们路过那棵合欢树,乔竹昭突然轻声说:“拒绝别人其实挺难受的,尤其是当对方是个很好的人的时候。”
林桂穆的心轻轻一颤:“那为什么...”
“因为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呀,”乔竹昭转过头对她微笑,眼神清澈而坚定,“感情不能勉强,不是吗?”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林桂穆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她不由自主地想:乔竹昭对沈墨的“不喜欢”,是否意味着对某些人的“喜欢”呢?
这个念头让她既期待又害怕。
更让林桂穆在意的是,乔竹昭似乎对“感情”这个话题更加敏感了。她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松地回应林桂穆那些“如果喜欢女孩子”的假设性问题,而是会认真思考很久,然后给出一个更加谨慎的回答。
“桂穆,”有一次她突然很认真地问,“你觉得喜欢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什么?”
林桂穆思考了一会儿,轻声说:“是勇气吧。敢于面对自己的心,也敢于承担可能的结果。”
乔竹昭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初夏的风温暖而柔和,吹动着教室的窗帘,也吹动着少年少女们的心事。林桂穆发现,尽管沈墨已经退出了她们的生活,但他留下的影响却依然存在。
乔竹昭似乎更加珍惜与她之间的默契与亲密,但同时也更加谨慎地守护着某种界限。她们依然是最好的朋友,依然分享着几乎所有的秘密,但有些话题,有些距离,却变得微妙而难以跨越。
放学路上,她们的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乔竹昭偶尔会轻轻碰触林桂穆的手臂,像在确认她的存在;而林桂穆则会放慢脚步,配合着乔竹昭的步伐。
她们都没有说话,却都能感受到空气中流淌着的某种未言明的情愫。
合欢花已经开始凋落,粉色的花丝铺满了小路。乔竹昭突然停下脚步,弯腰拾起一瓣完整的花丝,轻轻放在林桂穆的掌心。
“好看吗?”她问,眼睛里闪烁着夕阳的余晖。
林桂穆握紧那瓣花丝,感受着它柔软的触感,轻轻点头。
前方路还很长,而她们都还在摸索着前进的方向。唯一确定的是,无论未来如何,此刻她们依然并肩同行。
合欢花簌簌落下,铺就一条柔软的小径。她们相视一笑,继续并肩向前走去,将那个关于告白的午后和那棵开着粉色云朵的树,轻轻留在了身后。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