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团子风波

下午游览攀爬黛螺顶,里面皆是千年贵重文物居多,供奉四大天王。站在黛螺顶俯视整个五台山,杨青竹情致大发,不由学古人题诗一首:

仙云野松藏经妙

五台峰顶皆清凉

恩怨凡尘抛脑后

人在佛山敬柱香

傍晚杨青竹跟着旅行团居住在农家乐里面,黛螺顶是终点,远离黛螺顶相反方向有很多小院寺庙和农村平房,这晚旅行团安排居住在此处一户村里农家乐住户。正与导游及团员吃着饭,就看着村民熙熙攘攘集中到隔壁的平房,说着老李家那位招了仙了,赶紧去看看。

杨青竹寻思,这上午刚遇见个柳仙附身,这次能遇到个什么仙?好奇极了,忙把筷子扔下,跟随着此农家女主人走到隔壁。进了院子,已被邻里街坊的村民围观挤满,杨青竹大着胆子非要挤进里屋,可偏偏锁着门,只能踮脚在窗台外拔看。为了流通空气,窗户开了口,隔着纱窗能听见屋里人对话。

屋里灯光昏暗,并不亮堂,杨青竹身边的村民用山西土话讲述着这家老李家女妇人的病症,就一直窝在床上好几天不下床,整个身体团缩成球,睁开眼根本不认人。最奇怪的是,竟不喜欢吃人吃的饭,偏找些地里的昆虫、蚯蚓、蝉卵、蝗虫来吃,看着让人恶心极了。

杨青竹心想,吃炸虫这可是高蛋白大补,没什么稀奇的,也许是吃多了虫子细菌感染肚子疼所以才蜷缩在床吧。

此时在场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只见道婆用红绳捆绑了李夫人的身体脑袋,夹着写着符咒的黄纸,床头点着几把香,道婆举着类似木枝树根的东西往李夫人身上刮蹭。

突然道婆大声吼道:“说,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李夫人躺在床上,团缩着身躯,怯怯地说:“我,我,不就是个团子吗?”

杨青竹想问周围村民,团子是什么?可又不敢打扰和错过每一分动静,只能聚精会神地盯着屋里看。

“各有各的行道,为什么到这来祸害人?“

“她家男人把我们的窝铲了,我们没地方去了。”

“那你去找肇事人,祸害李夫人作甚?”

“我的夫人刚生完小孩,她家男人把我好不容易钻建的窝全给铲了,我气不过找个晚上进了她身体,想磨磨她,结果自己出不来了。”

“那好,现在我把符纸烧了,带着你的精魄出来,你以后莫要作怪。”

“好的好的,谢谢婆婆。”

说罢,只见道婆将一黄纸用香火点燃,在李夫人头顶边念咒边绕了几圈,道婆见精魄已经流出,赶紧走出里屋进到厨房灶台,将烧着的符咒扔进烧火的洞里,为了让精魄顺着灶台的洞和连着的烟囱飞出去。

过了十分钟,李夫人醒了,睁开眼的时候,就双手捂着自己的眼睛大叫:“我的眼睛好痛,啊,我看不见,好刺痛啊!”

道婆嘱咐李家主人,将她的眼睛包扎两天勿见光,尽量躺床上多休息,她除了眼睛痛,浑身也是刺痛的,一定不要触碰她的身体,起码还要一周才能恢复精力体力。

杨青竹憋不住了,终于问农家乐主人:“团子是什么?”

“团子就是刺猬。”

“天呐,原来这就是民间传说中的白仙。难怪要顺着灶台将它引出去。”

等群众纷纷散去,杨青竹也紧随农家乐主人的步伐,大晚上的荒郊野岭,这几日又遇见各种离奇事件,杨青竹内心害怕极了,就怕山里什么精怪异灵再看上她,带着回了北京。

农家乐主人看出杨青竹面露骇色,边走边说:“住在这五台山这么多年了,这世间什么鬼神精怪的故事都听过见过,人啊得敬畏神明。活这一遭太不容易了。”回屋后,从柜子里拿出一个金色小卡片,卡片上印着观音菩萨,用红袋子包裹起来,递手送给杨青竹。说道:“你也别害怕,来这一趟都是缘分,这东西不值钱,但开过光,是山上和尚们诵经后分发给我们村民,带着它保个平安用。”

杨青竹见状也不好推辞,万分感谢,非要给钱,农家乐主人真是不收,说道:“看你面善,多行善事,多积福报。”

一夜好眠,清晨一早,杨青竹跟着旅行团大巴车回到北京,继续忙不停地经营着她的中医馆。只不过回来后,在门店进门的侧面的窗台上,多出立着那张农家乐主人送的金卡,金卡前摆了个香炉,每天开店和关门前,杨青竹都会烧上一炷香。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