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柳仙附身

杨青竹跟着大队伍气喘嘘嘘的正在爬路上山时,听到前方远处一个女士正在大哭,哭声惊天动地,听起来特别悲壮冤屈。有队友小声议论着,是不是受了什么情伤啊,来梵仙山化解恩怨的。等再爬个200米,赶上看到是三个大汉轮着背一个女士上山,他们正把此女士放在石台上稍作休息,三个大汉已是大汗淋淋,擦汗喝水,而此女士面色灰暗神志不清,两眼发直,眼球向上翻,时而哮喘,时而安静,浑身瘫坐在石阶上,胳膊和脚就跟没了骨头一样,来回摆晃。最典型惊悚的动作就是,乱吐舌头,舌头像蛇吐信子似的伸出来在空中乱晃,看的周边游客纷纷回头张望,又不敢靠近。

杨青竹边观察边思考:“这是什么癔症?看着像是羊角风癫痫,但又不全像。为什么要背着上梵仙山,山上还能治病吗?刚才哭声是她吧,怎么哭的那么悲痛啊?”

在旁的队友推着杨青竹说,别看了别看了,赶紧走赶紧走。

杨青竹毕竟年轻,好奇心驱使询问着旁边的队友什么情况,有的队友是老者长辈,七一嘴八一嘴的讨论起来:“这一看就是什么东西上身了。”

“看着像柳仙。”

“哎呦,看着真像啊,浑身都没骨头了。”

“这附身时间太长了,这个女孩八成活不了。”

“治好了也得大病一场,怎么摊上这么个邪祟。”

“要不来梵仙山呢,只能是来找狐仙相克治疗。”

“这一看就是有道行高的师傅指点过了,先是找能看事的师傅就得找好久,一般人都治不了,等找到了又得费劲来梵仙山试试。”

“你说说,这女孩家里人不得心疼死,爸妈不得多着急。”

杨青竹这些年也是见多了疑难杂症的患者,基本都能用科学知识解释,有些民间疑难杂症虽现代医学还不能治愈,但也能在中西医书上找到归类,可这次听的她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她既然已经神志不清了,刚才哭什么?”杨青竹问道。

“八成是哭的时候,女孩是清醒的,一种可能是委屈焦虑,知道自己被脏东西控制了但说不出来,赶也赶不走,只能哭。另一种可能是,柳仙嘛,一看要上山见狐仙了,不愿意去,折磨这个女孩闹腾吧。”

“听说过,这个五仙一旦附身啊,其中柳仙是最难治的。女孩也不知道犯什么事惹上了,真是倒霉啊。”

大家说着话,杨青竹向山头望去,隐隐能看到一线红墙。山间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路旁的五色经幡指引着游人前进的方向,站在山头,台怀镇核心景区尽收眼底。路旁的五色经幡,登上山顶,便能看见灰瓦红墙的建筑,这就是灵应寺,也叫“大仙庙”。这所建筑说是寺庙,更像是一户山西老宅居家住户,而洞口上面写着三个大字已经褪色。

这回游客们有给五爷送酒送花的,改送扒鸡烧鸭和红绳了。

刚迈进洞口,杨青竹又听见身边人在哭,原来是与她同睡一晚的室友就开始忍不住泪流满面不停哭泣,把杨青竹惊吓到了,忙递上纸安抚并试探着询问缘由。这位女士已有四十多岁,拿纸抹泪,说着:“别管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进来就想哭,可能是心里有怨念想对神灵倾诉吧。”

杨青竹自打遇到姜大刚说的五台山神乎其神,今日又遇到这些离奇怪事,已经见怪不怪了。不由得心向善念,阿弥陀佛,心想着一定要勤勤恳恳的向各尊佛像扣头参拜。待绕过放香的大炉,出现一洞口,洞里敬着各胡爷狐仙的尊像,而若要上楼需爬阁楼。

杨青竹转念一想惊呼,这倒与梦境进了一处阁楼所差不二,难不成自己来了此处,连未卜先知的能力都增加了,还是说,自己就是跟梵仙山有缘,属于道教中人,昨晚正是狐仙托梦指点,本身在道家中也有一席之位,道号“拂云子”。于是杨青竹按梦境提示,在众人不经意察觉的时候,侧身查探每个金身背后是否有金锭,结局所料,是真的没有。

等参观浏览所有房间佛像,杨青竹出了洞口,又见到刚才哭喊的女孩,已经被放在洞外堂客庭院地上,背部倚靠柱子,两眼上翻,只露出白眼,表情铮铮地盯着对面的大汉。扶着她一只手的有一个婆婆,看起来大汉和婆婆都像是巫医。有些游客站着纷纷围观。

男巫医对着她怒斥说道:“我看你多大的道行,都到这了还不走。”

杨青竹定眼观察着这个女孩,如果神态正常的话,还是个二十六七岁面容姣好的年轻美女。刚才游客老者说是柳仙附身,看着是真的像,四肢全都无骨柔软瘫痪,蛇型已经初现。杨青竹倒吸凉气,正打算挤进人群凑上前去细看,身后突然被拍了一下,吓了一大跳。

原来是那刚才哭泣流泪的四十多岁的女室友,说道:“还没结婚吧,别看了,赶紧走,再被柳仙盯上肉身独身的,女孩子阳气不足,再转移嫁接你身上可就坏了。”

杨青竹虽不甚相信,看团队大部分人也都离场,跟着队伍也匆忙离开了。

“洞口灵气大,把她放那是对的。”下山时女室友说道。

“您心情好点了吗?”杨青竹小心翼翼的问道。

“好多了,哭出来就好了。我从小佛缘重,前一阵离婚了,丈夫跟着小三跑了,其实早就跟那个混蛋没什么感情了,不知怎么的,见了狐仙还是忍不住大哭一场。我就是佛缘太重,灵性强,一进洞忍不住翻出心里的情绪。”

“那昨天见文殊菩萨咋么没这回事?”

“文殊是掌管智慧的,狐仙是管情爱姻缘的。要不说今天一进来就哭了呢,还是佛缘太重。等我把手头事儿和孩子忙完,我就来五台山出家静修。”

杨青竹正听着话,又看见山林间有个疯癫的老者在手舞足蹈的唱大戏,惹得周围游客也是纷纷观看。这位看着是脑神经受损造成疯癫,还是又有什么邪祟附身,杨青竹已经诊断不出来,分不清了。

胡黄白柳灰,是指汉族民间传说中五种与人类长期伴生,亦妖亦仙的灵异,在过去一段历史时期内为汉族民众所供奉。汉族民间俗称的胡黄白柳灰五大家仙,又叫五大家或五显财神,其指的是狐仙(狐狸)、黄仙(黄鼠狼)、白仙(刺猬)、柳仙(蛇)、灰仙(老鼠)。民俗认为,五大家仙属于亦妖亦仙的灵异,如果侵犯了它们,使它们受到损害,它们就能以妖术对人类进行报复,使人类受到不同程度灾难的惩罚;倘若人们敬奉它们,则会得到福佑。五大家仙因此受到汉族民间百姓虔诚供奉,还经常出现于汉族年画,剪纸,泥塑等艺术作品中,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狐仙是五大家仙中唯一列入十大魑魅魍魉的家仙,狐,在汉族传统文化中,一直是一个亦正亦邪的形象,在古代汉族神话中,狐狸透过修炼、高人指点或吸收日月精华或人气,能够化身成为人形,最终达至不死境界。汉族民间多有狐仙下马的说法,即指七窍全开之人被狐仙附身后,可预测凶吉,除妖灭鬼。而在中国北方多有狐仙信仰,民间又称之为胡三太爷。在神话故事及蒲松龄《聊斋》中,狐仙多以美女的形式出现。神话传说中,大禹的妻子就是出自涂山九尾狐家族的狐女。古代长篇小说《封神榜》中,狐妖化身为妲己娘娘魅惑纣王,是最让人痛恨的“狐狸精”形象。在戏曲《刘海砍樵》中,胡九妹则是最受人们喜爱的狐仙形象。

黄仙即黄鼠狼,被汉族民间唤作“黄二大爷”,旧时在天后宫中供有其塑像。它被人崇拜,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它同狐狸一样,体态颇为美丽而又性情狡黠,使人感到神秘;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认为它可以左右人的精神世界,与一种精神错乱的疾病有关。这种精神错乱的疾病,就是我们常听说的癔病。人们认为一旦遭黄鼠狼附了体,就会发生癔病,其中以女性或精神抑郁者为多。这种病症发病时哭哭啼啼,连说带唱,诉说一些玄妙的事情或生平中的不平之事。有的人还会唱出一些美妙诗句。得癔病者发病时不识家人及亲朋,且说话语调也与好时不同。民间认为,用针刺病人的人中,可治疗此种癔病。

白仙一般指刺猬。对白仙的崇拜,民间说法不一,大部分人将它当作进财、防病的吉祥物。民间又称之为白老太太。传说白仙会化作一位白老太太,以巫术帮助人治病,或者帮着善良贫穷的人家招财。所以,白仙可谓招财、治病的家仙。

柳仙即蛇修炼成仙。人们对蛇仙的崇拜也来自远古,传说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蛇身的神人。人们认为蛇有灵气,它的形体奇异,能蛰伏潜藏蜕皮变化,而且行动诡秘灵敏,能成人形,有千里摄物的法术。蛇是列入十二生肖的动物,蛇与龙相近,又称小龙。柳仙的法力,在五大家仙中应该是最大的,故不可冒犯。神话中最著名的柳仙,当属白娘子和小青了。

灰仙,习惯昼伏夜出,神秘的很。老鼠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一,其生活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传说灰仙智慧超群,能预知未来之事。因其善于储蓄,故能够搬运来财运。戏曲、剪纸中《老鼠嫁女》《老鼠娶亲》都是象征家庭兴旺、多子多孙的喜兴之戏。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