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6章

顷刻间距离的拉近,熟悉的澡豆清香,随着顾洵的身体一同压迫过来,萦绕着昔颜的鼻尖。

脑海中突然想起顾洵那日白皙细腻的肌肤,还有最后也没数清到底几块的腹肌,昔颜不禁红了耳尖。

“这一两银子,你拿着,才算两清。”

看着顾洵掌心托着一块小小的银子块,递到昔颜的眼前。

“封口费?”

如果是顾洵给的封口费,昔颜试图增加筹码,一小块银子可不够。

“推拿的银钱。”

顾洵掌心一翻,那块小银子便掉落到昔颜掌中。

“哎……”

昔颜看了眼重新回到自己这儿的银子,再抬起头时,码头行人如织,却早已不见顾洵半分身影。

十五日后。

天空微明,晨曦初现。

昔颜推开馒头坊的门,站在门口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原来的那身粗布装扮,现在被一身沾着白面的罩衣取代。

今日的昔颜,可不是摆摊卖烧烤宵夜的,而是昔·蒸馒头大王·颜。

自从出了清渊码头,昔颜在清渊县城转悠一圈,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落脚地。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却被人说繁华胜两京,是有一点道理的。

作为漕运船南北来往的中心枢纽,清渊县的美食业可谓容纳百川,既有北方本地的饮食,又有南方外来的口味,甚至还有海外舶来的菜肴。

这些都是为了迎合各地漕运船只中转时,船员船客们歇脚休息所需。

南来的北往的,都可以在清渊县靠近码头的中州城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口味。

昔颜感觉自己误打误撞真是来着了,这个美食之都,不正可以让她大展美食宏图么!

兴奋与惊喜不出一个上午,就变成了沮丧和失落。

大一点的酒楼,只招收学徒工。

学徒工不管年纪大小,来了先在厨房后院干上三年杂活,才有机会真正进入厨房。

再干上两年帮工,什么烧烧火、切切丝、摆摆盘、送送餐。

五年以后,后厨师傅才会从学徒工中择优进行授业。

昔颜别说直接当大厨,五年的学徒生涯,一天也别想提前毕业。

小一点的食店,都是家族买卖。

从老板到厨子,再到前台、小二,全是一家人。

自家人还用不过来,也不对外招工。

昔颜想继续摆摊,只可惜囊中羞涩。

清渊县的小摊子,不论卖什么,都要先在县衙登记,并上交五两银子保证金。

万一出现缺斤短两、粗制滥造的情况,摊主就算跑了,还可以先用保证金补偿买家损失。

加上顾洵返还的一两银子,昔颜手中不过才三两银子,连保证金都不够。

昔颜的人生,第一次遇到了绊子。

住了两日旅店,又花费了二百文钱。

就在昔颜准备回码头换个地方营生时,她路过馒头坊看到老板娘正费力地搬着笼屉,便上前好心搭了把手。

就这样,跟老板娘越聊越投缘,成功变成馒头坊小工。

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昔颜,也终于有了个生计。

只可惜,清渊码头带来的南北客商,拉高了本地县城房价。

别说买处宅子,仅租个一进单间的小院子,一个月就要二两银子。

昔颜算了算,她在馒头坊的工钱每月才一两银子,租房也是入不敷出。

看了一圈,昔颜发现馒头坊恰好有处地方,可以简单打个地铺。

跟老板娘商量后,昔颜晚上便住在了这馒头坊里。

迎着清晨第一缕曙光,馒头坊屋顶的烟囱里,炊烟缓缓升起。

屋内蒸锅里的水已经沸腾,水雾缭绕间,昔颜将整齐码着馒头坯子的笼屉,一笼一笼摞在蒸锅上。

直到摞起的笼屉高过她的个头,昔颜才爬上蒸笼旁边的木梯,把蒸笼盖子稳稳盖好,屋内的水雾顿时消散不少。

从木梯上下来,昔颜揉了揉微微发酸的手腕,正想坐下来休息,忽然一丝甜美芳香飘来。

放下揉捏手腕的手,昔颜转身来到屋角,打开封了两天的粗瓷坛子。

更加浓郁的酒甜香气,顺着坛子边沿溢出来。

昔颜深深吸了一口,那香气直达五脏六腑,不禁让人心神俱醉。

“好浓的酒香!又要做酒酿馒头呀?”

馒头坊老板娘提着两个油纸包,风风火火地进了屋门。

“掌柜的早!好几个老主顾都定了,我今天赶紧蒸上几笼。”

昔颜取了一个长柄勺子,从粗瓷坛子里盛出一勺米酒,分入两只小白瓷碗,单手递了一只给老板娘。

“掌柜的你尝尝,这味带不带劲?”

老板娘放下手中的油纸包,接过瓷碗轻抿一口。

“醇香浓厚,阿颜,自从你来了,我们这馒头坊的生意越来越好了。”

听老板娘这么一说,昔颜嘿嘿一笑,也忍不住端起另一只小瓷碗。

但嘴还没碰到碗沿,就被老板娘打断。

“不能空腹喝酒,来,先吃点早饭。”

接过油纸包,昔颜打开一瞧,一包酥脆的油条,还有一包喷香的肉包。

“哈哈,这么多,我怎么吃得完。”

昔颜边笑边捏了只热热的肉包,送入口中。

端着瓷碗的手也没闲着,她迅速喝了口米酒。

肉香、酒香,在昔颜口中混合后蔓延开来,回味悠长。

馒头坊隔壁便是一户从浙江绍兴府北上做生意的酒坊,专营米酒黄酒。

昔颜到了馒头坊的第一日,就被那浓香的米酒味道勾了魂,试做了酒酿馒头。

只是售卖的米酒,酒劲不大,冲劲不足,做酒酿馒头差点火候。

昔颜便从隔壁买了酒曲,掺上糯米饭,给它来个二次发酵。

这样做出来的米酒,酒劲更大,味道更醇,更适合做酒酿馒头。

跟老板娘聊着,昔颜吃完早饭,也没闲着。

净手后,先是从粗瓷坛子里过滤出发酵好的醇白米酒。

在日常和面的大瓷盆中,加入蔗糖、盐和面粉,搅拌均匀。

再把适量米酒倒入瓷盆,与面粉进行充分糅合。

不停翻转的掌心下,昔颜闻着酒香,越揉越带劲。

多次反复揉搓后,散落的面絮终于变成了光团圆润的面团。

趁盖着蒸笼布的米酒面团自然醒发,昔颜与老板娘将一早开蒸的笼屉揭下。

圆滚滚、热腾腾的白面馒头从蒸汽中展现出来,样子十分喜人。

“阿颜真是勤快,往常这个点,我也就刚上屉,你都蒸完一笼了。”

老板娘笑呵呵地表扬完昔颜,又开心地招呼送馒头小哥。

“掌柜的,最近天天这么早就送货,我还没睡够呢。”

送馒头小哥打着哈欠,惺忪着睡眼,端着箱笼进来装馒头。

“这么多馒头!”

刚才还睁不开眼的小哥,瞬间瞪大了眼睛。

自从昔颜到了馒头坊,每日送货的次数明显增多。

今日看到这么多馒头,送馒头小哥感觉自己的头都大了几寸。

他心里琢磨着得想个办法,歇上一两天,才算对得起自己最近翻倍的送货量。

刚出锅的馒头这一被拉走,屋子顿时空荡不少。

昔颜干活又快又好,老板娘十分放心地到前街买胭脂去了。

涮干净上一锅的笼屉,米酒面团也醒发得可以了。

取出面团,昔颜在大大的案板上,把软糯的面团同力擀成粗细一致的长条。

顺着长条的最左端,昔颜右手捏紧长条,左手用力揪下一个小面团。

眨眼工夫,案板上已满是一个个白嫩黏糯的小面团,煞是可爱。

换上干燥的笼屉,昔颜在每个笼屉里都铺上了干净的粽叶。

一个个软糯可爱的面团,被昔颜从案板转移到笼屉的粽叶上,继续醒发。

约莫两炷香的时间过去,笼屉里的小面团已醒得有两倍大小。

昔颜扇旺炉火,热气从笼屉缝隙中冒出,米酒的醇香也随着热气在屋内四散弥漫。

“真香!”

逛街回来的老板娘,刚才的糟糕心情,也被这满屋带着粽叶清香的米酒香气治愈。

“回来啦掌柜的,酒酿馒头马上出锅,等小哥回来就可以拉走了。”

昔颜继续扇着炉火,让火更旺,这样蒸出来的馒头更暄软,口感层次更分明。

“快别提他了。”

老板娘将手中的胭脂重重放在桌面上,有些恼气地道。

“怎么了?”

“他呀,刚托人来说牛车坏在半路了,别说酒酿馒头,上一锅白面馒头还不一定什么时候送到呢。”

“这事呀,好说。”

昔颜嘿嘿一乐,她一早就看出送馒头小哥带着起床气来上工,出这事也不意外。

“好说?难道你还会修车不成?”

老板娘见识了昔颜不止会蒸馒头,还会酿酒,此时还以为她又要露上一手。

“那倒不会,不过我可以去酒酿馒头,都是附近的老主顾,来回也不会耽误太久。”

老板娘看了看时辰,差不多快入午时了。

这酒酿馒头就是趁热吃才香,送晚了可是要砸招牌的。

推上小车,装上刚出锅的酒酿馒头,昔颜这就出发送货了。

看着那暄软得像个小白胖子的酒酿馒头,处处讨人喜欢,昔颜一路送过来,又收到不少好评。

小推车上酒酿馒头越送越少,越推越轻便。

再抬眼时,昔颜就站到了最后一屉酒酿馒头的买家门前,看着那黑漆大门上的匾额,她轻轻出声念道。

“清渊县衙。”

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第6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