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墨瑶一回府,便赶忙命人取来一支品相上好的山参,而后径直往清辉苑走去。
此时,万姨娘正在廊下,轻柔地为唐志云擦拭着脸,口中念叨着:“瞧瞧你,满头大汗的。只要跟在二哥身边,你这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阿娘,我什么时候能像二哥那般厉害呀?”唐志云满是期待地问道。
万姨娘慈爱地笑了笑,说道:“只要你勤奋读书,多多练习射箭,迟早有一天,你也能和你二哥一样出色。”
“您觉得我真的能成为像二哥那样的人吗?”唐志云追问道。
万姨娘重重地点点头,肯定地说:“当然能,你一定可以的。”
得到母亲如此肯定的答复,唐志云顿时欢呼雀跃起来。万姨娘看着儿子那开心的模样,笑着摇了摇头,满是宠溺。
随后,万姨娘转头看向彩月,嘱咐道:“去烧些热水来,一会儿好给志云沐浴更衣。”彩月领命后,便匆匆离去。
“姨娘!”
万姨娘闻声抬眼望去,只见郑墨瑶笑意盈盈地走进了清辉苑。
“你怎么来了?”万姨娘将手中的帕子递给身旁的侍女,疑惑地问道,“你可是鲜少到我这儿来,莫不是有什么事儿?”
郑墨瑶略显尴尬地笑了笑,说道:“瞧姨娘说的,这话让我都有些无地自容了,倒显得生分了。我本是想常来的,就怕扰了您的清净。”
万姨娘勉强扯出一抹笑容,说道:“坐吧。”
二人在廊下坐定,侍女随即为她们端上了茶水。这时,青黛将山参放置在桌上,郑墨瑶顺势把山参推到万姨娘面前。
郑墨瑶笑着说道:“这是前些日子我去姑姑家,姑姑送给我的。今日我就借花献佛,转送给姨娘您了。”
万姨娘瞧了瞧那山参,只见其形态玲珑,根须细长,已隐隐有人形,想必至少有百年的年份了。
“韦家果然非同一般,随手就能拿出一株百年山参送人,出手可真是阔绰。”万姨娘抬眼看向郑墨瑶,“你送我如此贵重的东西,我只怕受不起。”
“受得起!受得起!”郑墨瑶连忙笑着说道,“志云读书辛苦,这就当是我这个嫂子的一点心意。”
万姨娘看着满脸笑意的郑墨瑶,心里明白,这山参可不会白拿。
“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儿想找我帮忙?”万姨娘直截了当地问道。
郑墨瑶低下头,微微一笑,说道:“还不是我韦家妹妹的亲事。韦家妹妹也到了该成亲的年纪了,可这几年一直没遇到合适的人选。瑾川这般优秀,我姑姑自然是中意的,只是不知韦唐两家是否有这个缘分?”
“你想让我做些什么?”万姨娘看着郑墨瑶问道。
“姨娘在婆母身边多年,最了解她的脾气秉性了。求您在她面前多为韦家妹妹美言几句,若是韦妹妹能够嫁到唐家,我必定重重谢您。”
万姨娘看着郑墨瑶,笑了笑,说道:“我不过是人微言轻,哪里能说得上话呢?”说着,便把山参推回给郑墨瑶,“你高估我了。”
郑墨瑶又把山参推了回去,说道:“姨娘,您可别误会。姻缘之事,本就看天意,成与不成,也得看缘分,这个道理我懂。我们不过都是旁观者,要是能促成这桩好事,自然皆大欢喜;若是不成,也怪不得谁。”郑墨瑶陪着笑脸,继续说道,“府里能跟婆母说得上话的,也就只有您了。我不求您,还能求谁呢?您的一句话,顶我十句呢。再说了,这山参是我特地给志云补身体用的,是我的一番心意。您要是拒绝了,我这脸面可往哪儿搁呀?”
万姨娘看了郑墨瑶一眼,笑着说道:“韦家那般好的家世,姐姐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姨娘这么说,可是有希望?”郑墨瑶急切地问道。
“当然。”万姨娘拿起茶水,轻轻抿了一口,继续说道,“只要韦家小姐多在你婆母面前走动,让她知晓韦家小姐不同于一般的世家女子,你婆母要是喜欢,这事儿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还请姨娘多多指点。”
“我瞧着这次韦家的赏花大会,就是个不错的契机。”
郑墨瑶低头思索了片刻,随即笑颜逐开,说道:“我明白了,多谢姨娘提点。”
郑墨瑶离开后,彩月满是不解地问道:“您一向不掺和夫人与几位公子的事儿,这次怎么帮起少夫人了呢?二公子的婚事可不简单,您可得小心别落埋怨。”
万姨娘看了彩月一眼,说道:“我不过是顺水推舟,顺着她的心意罢了。这事儿的成败,岂是我能决定的?再说了,咱们这位少夫人心高气傲,自从进了唐家的门,就没把我当回事儿,我又怎么会帮她助长羽翼呢?”万姨娘看了一眼桌上的山参,轻蔑地笑了笑,“真当我没见过好东西呢?拿个山参就想打发我。”说着,万姨娘的眼神逐渐变得冷漠起来。
另一边,陆子衿和锦苑前往墨雨轩购置了些许纸墨,两人走到府门前时,只见拴马桩上拴着一匹通身黑如缎子的宝马。陆子衿只瞧了那黑马一眼,便欣喜若狂地朝着府内奔去,锦苑不明所以,只能匆匆跟在后面。
陆子衿迎面遇上了福子,赶忙拉住他问道:“福子叔,熙哥哥来了,他在哪儿呢?”
福子笑着说:“熙公子正跟公子在园子里下棋呢,公子特意嘱咐我,要是瞧见小姐,就让你过去找他们。”
福子的话音刚落,陆子衿便脚步匆匆地朝着庭院方向小跑起来。锦苑跟在她身后,不停地提醒道:“小姐,慢点儿,小心摔着。”
可陆子衿却毫不在意,脚步越跑越快。微风轻轻吹起她的衣袂,长长的披帛在风中肆意飘动,远远望去,她就宛如云中仙子一般。周围的仆从们都诧异地看着陆子衿,他们还从未见过她如此毫无顾忌地奔跑。
主仆二人一前一后,很快便来到了庭院。陆子衿来不及喘口气,便开始四处寻找熙公子和陆玄卿的身影。终于,在一棵柳树下,她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他身着一袭石青色长袍,高大挺拔的身姿犹如青松傲立,深邃的眼眸中透着历经世事的沉稳,举手投足间尽显潇洒不羁,俊朗的面容更是散发着一股成熟的魅力。
他便是兵部侍郎李逞的儿子李熙,也是李南枝的表哥。李家与林家一向交好,李熙自然也就成了林家的常客,在林家出入就如同在自家一般随意,府中的仆从们也都认得他。
“熙哥哥!”陆子衿朝着李熙飞奔而去,难掩心中的喜悦。
李熙听到陆子衿的声音,循声望去,看着她朝自己跑来,不禁喜笑颜开,站起身来迎接。
陆子衿直接冲到李熙面前,一把抱住了他。陆玄卿赶忙起身,拉住陆子衿,轻声警告道:“哎哎哎,女孩子家要矜持一点。”
陆子衿这才收起那肆意的笑容,款款地朝着李熙行礼,规规矩矩地唤了一声:“熙哥哥,别来无恙。”
陆子衿这骤然变得规矩的模样,惹得李熙哭笑不得。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何必让规矩束缚了自己的天性呢?子衿,在我面前,你不必拘礼。”李熙笑着说道,“你这样子,我还真有点不习惯。”
“舅舅、舅母说我行了及笄礼,就是大人了,行为做事可不能再像小孩子那般随心所欲。”陆子衿解释道,“以后熙哥哥也要把我当作大人看待。”
李熙看着亭亭玉立的陆子衿,宠溺地点点头,说道:“好好好,你以后可是大姑娘了,不能再把你当小孩子看了,我记住了。”
陆子衿捂嘴笑了起来。她九岁时便结识了李熙,李熙年长她五岁,在陆子衿的眼中,他仿佛无所不能。他可以帮她上树摘水果,背她上山看云海,甚至下河捕鱼烤给她吃。他还为陆子衿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送她西域画册,给她讲述异域风情。他阅历丰富,无论陆子衿问什么,他都能侃侃而谈,这让陆子衿对他无比崇敬。
陆玄卿无奈地说:“熙兄,你太宠子衿了,比我这个亲哥哥还宠她。”
李熙笑笑,说道:“谁让她天真烂漫,这么招人喜欢呢?”
陆子衿看了一眼身旁的陆玄卿,说道:“熙哥哥又不是外人,他还能不知道我的性子?何必在他面前装模作样呢?我不屑如此,熙哥哥也不喜欢。”
李熙看着陆子衿那娇嗔的模样,不禁笑了起来,说道:“这话倒是属实。玄卿,今日咱们先不论规矩,也不分长幼,就只是老友叙旧。”
陆玄卿无奈地挑了挑眉,说道:“你们俩一唱一和的,倒显得我像是个外人了。”
说着,李熙从身上掏出一个锦盒,递给陆子衿。
“这是什么呀?”陆子衿好奇地看着李熙,李熙用眼神示意她打开看看。
陆子衿打开锦盒,只见里面放着一支金累丝镶宝石牡丹花鬓钗。黄金打造的钗身,上面用精致的累丝工艺层层包裹着红、蓝两种宝石,钗有三面,每一面镶嵌着五颗宝石,共计十五颗宝石。整个鬓钗看似简约,却透着一股奢华之气。
“你笄礼的时候,我没能赶回来,这支钗子就当作给你的贺礼吧。”李熙笑着说道。
“这支钗子太过贵重了,我不能收。”陆子衿看了一眼便知晓这支钗的价值。打造这样一支钗,一个工匠至少得花半年时间,更别提上面宝石的价值了。
“不过是一支钗而已,你不会觉得我连一支钗都送不起吧?”李熙故作轻松地说道。实际上,这支钗是他亲手绘制的设计图,上面的十五颗宝石代表着陆子衿的年龄。为打造这支金钗,他请了两位工匠,耗费了三个月时间,更是花光了自己两年的俸禄。
陆子衿看着金钗,有些犹豫不定。陆玄卿看了李熙一眼,说道:“你这两年在外为官,不会......”
李熙一听便明白陆玄卿的意思,连忙摆手说道:“搜刮民脂民膏的事儿,我可做不出来。这钗子干干净净,一点污秽都不沾染。你就放心收下吧。”
陆子衿还是觉得这礼物太过贵重,还没等她开口,李熙已经拿起钗子,轻轻插入她的云髻之中。那一抹金色瞬间为她增色不少,宝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让陆子衿显得更加灵动美丽。
李熙仿若在欣赏一幅绝美的画作,满意地点点头,说道:“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说的大概就是这般美貌吧?”
陆玄卿看了李熙一眼,见他眼中满是欣赏之意,便也不再阻拦。
“既然是熙兄的一番心意,你就收下吧。”陆玄卿又转头提醒陆子衿,“他日熙兄生辰,记得回赠一份礼物。”
陆子衿深知李熙的性子,知道他送出的礼物绝不会收回,只好收下。
“谢谢熙哥哥,这份大礼,我一定会好好珍藏起来。”陆子衿取下钗子,小心翼翼地收起来,交给身后的锦苑。
陆玄卿拉着李熙重新入座。
“你太惯着她了,以至于她眼里只有你这个熙哥哥,都快把我这个亲哥哥给忘了。你离开这两年,她全靠你的信解闷呢。”陆玄卿笑着抱怨道。
“熙哥哥每到一处,都会跟我讲那里的风土人情,就好像看当地的县志一样,特别有意思,让人着迷。”陆子衿坐在李熙身旁,托着下巴,一脸崇拜地看着他,“熙哥哥也算是带着我游历了大半个中原了。”
李熙转过头,正好与陆子衿那双满是崇敬、期待与仰慕的大眼睛对视。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