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子衿轻唤一声:“锦苑。”声音温婉,如春日微风拂面。锦苑心领神会,莲步轻移至身旁,从怀中掏出一个银锭子,轻轻塞到竹叶手中,笑容满面地说道:“这是我家小姐一点心意,以后大家就是自家姐妹了。”竹叶看着手中的银锭子,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露出受宠若惊的神情,“这......多谢二少夫人。”她连忙收起银锭子,恭敬地说道:“二少夫人,时辰差不多了,您随我去拜见夫人们吧。”
陆子衿款步跟随竹叶,一路朝着明月堂走去。唐府的建筑古朴典雅,亭台楼宇错落有致,水榭回廊蜿蜒其间,每一处都透着雅致的韵味。过往的侍女、侍从们纷纷驻足,朝着陆子衿行礼。他们在起身的瞬间,总会忍不住快速瞥向陆子衿的容颜,虽是匆匆一眼,却无不惊叹于她的靓丽,那绝世的美貌仿佛能让时间都为之静止。
沿着方青石铺就的小径前行,陆子衿来到一处庭院。院内一尘不染,两侧的花圃中种满了山茶花,正值花期,百花争艳,馥郁的花香弥漫在空气中,让人沉醉。唐夫人居住的房间高大宽敞,青砖瓦房,雕梁画栋,简单中透着典雅。门楣上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明月堂”三个大字,笔法柔和,一看便是出自女子之手,陆子衿心中暗自猜测,想必是唐夫人亲自所书。
尹妈妈看到陆子衿,立刻笑盈盈地迎上前,热情说道:“二少夫人,您来了?夫人正等着您呢。请随我来。”她引领着陆子衿走进房间,屋内陈设古朴,窗明几净,弥漫着淡淡的木质香气。一道雕花屏风将偌大的房间隔开,隐隐传来唐夫人、万姨娘的笑语声。尹妈妈朝着花厅内回禀道:“夫人,二少夫人到了。”“请她进来吧。”唐夫人的声音沉稳而温和。尹妈妈看向陆子衿,笑着说:“二少夫人,里面请。”
陆子衿微微欠身,莲步走进花厅。只见花厅内唐夫人端坐主位,万姨娘、唐昭儿和郑墨瑶也在座。众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陆子衿,陆子衿面露歉意,柔声对唐夫人说道:“儿媳来迟,还请母亲责罚。”唐夫人笑容可掬,目光慈爱地看着她,“你来的刚刚好,哪有责罚的道理。再说你是新妇,府中规矩还不甚了解,就算迟了也有情可原。”接着,唐夫人又说道:“昨日太过匆忙,没时间一一介绍家里人了。来,见过万姨娘,她平日帮着我管理府中大小事务,你有什么事尽可询问她。”
陆子衿闻言,立刻朝着万姨娘行礼,声音清脆悦耳:“子衿拜见万姨娘,愿姨娘福寿安康。子衿年少不懂事,往后还请姨娘多指点。”万姨娘轻摇团扇,笑盈盈地望向唐夫人,赞叹道:“昨夜合卺礼,未曾看到真面貌,今日一见果然非比寻常,生得俊俏,性子也温和,看着就讨人喜欢。这样的妙人儿我见犹怜,难怪姐姐一眼就相中了。”唐夫人淡然一笑,点头道:“子衿秀外慧中,才学也不错。难的是有一颗蕙质兰心。”
随后,唐夫人指着郑墨瑶介绍道:“她是你的大嫂郑墨瑶,比你嫁到唐家早几年。”陆子衿转身朝着郑墨瑶行礼,恭敬说道:“子衿拜见大嫂,日后还请大嫂多加关照。”郑墨瑶心中虽对陆子衿有些不喜,但碍于唐夫人在场,还是和颜悦色地回应道:“妹妹入府,我就多了一个说话的人,以后更加热闹了。”唐夫人又笑着看向唐昭儿,说:“她是你的姑姐昭儿,你们在韦家花会上见过。”陆子衿笑着朝着唐昭儿行礼,亲切地说:“姐姐安好。”唐昭儿兴致盎然地看着陆子衿,热情说道:“别跟我客气,进了我们唐家的门,便是唐家的人,以后大家都是一家人。”陆子衿看着性格爽朗的唐昭儿,温婉地点点头:“是,姐姐。”
唐夫人接着说:“凌风、锦城他们随你公公进宫了,以后就慢慢熟识了。坐吧。”陆子衿在郑墨瑶身侧落座,静静地听着唐夫人讲述府中的大小事宜,同时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周围人的反应。她敏锐地察觉到,唐夫人在众人眼中的威望无人可及;唐昭儿虽一副闲散模样,却透着一股女将的英武之气,让人不禁心生敬重。
一个时辰后,陆子衿回到暮云阁。此时,她才有兴致在院落中悠然踱步,这里,从此便是她的新家。院落里种着一棵银杏和枫树,微风拂过,枝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吟浅唱。院落前有一块空地,旁边摆放着武器架,上面陈列着刀具和长矛。
陆子衿猜测,这里便是唐瑾川习武之所,看着那些刀柄上的岁月痕迹和磨损的摩痕,她仿佛能看到唐瑾川日夜勤学苦练的场景,那一定是充满艰辛与汗水的过往。
墨风抱着一摞书从书房走出,看到陆子衿,立刻快步走上前,恭敬行礼道:“二少夫人。”陆子衿打量着墨风,只见他年纪不大,却透着一股机灵劲儿,便问道:“你就是二公子的书童?”
墨风连忙恭敬地回道:“小子叫墨风,跟随二公子已经有十余年了。”陆子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错愕,不禁说道:“墨风?你也叫墨风?”
墨风一脸不解,看着陆子衿,不明白她为何对自己的名字如此敏感。墨风解释道:“这是我家公子给我起的名字。”
“巧了,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也叫墨风。”陆子衿说着,目光落在墨风怀中的书上,最上面是一部《孙子兵法》,她又看了一眼房间,问道:“那是二公子的书房吧?”
墨风点头回禀道:“是的,少夫人。今日天气不错,二公子怕有些藏书受潮,临走时特意让我们晒一晒。”“你去做事吧。”陆子衿说完,便朝着书房走去,锦苑紧随其后。
陆子衿轻轻推开书房的门,屋内宽敞明亮,墙上挂着一幅军事地图,四周摆放着厚实的紫檀木书架,上面摆满了兵书史籍、地方志。旁边有一张书桌,整齐摆放着文房四宝,桌上还放着一本翻开的《史记》,桌旁悬挂着一把佩剑,剑鞘上镶嵌着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整个书房都透着一股肃穆之气。
陆子衿的目光突然被墙上一张临摹的字体所吸引,只感觉那字体十分熟悉,正当她想看仔细时,门外传来唐昭儿的声音:“弟妹在吗?”
陆子衿匆匆走出书房,迎着唐昭儿走去:“姐姐来了?快,屋里坐。”
唐昭儿摇摇头,笑着说:“坐就不必了。我要回府了,过来再看你一眼。”“姐姐有何吩咐尽可告诉我。”陆子衿看着唐昭儿说道。
唐昭儿拉着陆子衿坐在廊下,语重心长地说:“你是个聪明人,很多事情我不说你也应该明白,何须我叮咛?只是我这个二弟,他常年跟随阿爷行走于军中,做人做事难免有不周之处,他若是有什么对不住你的地方,你也莫放在心上。”
“我既已经嫁到唐家自然会恪守自己的本分,一切都随缘吧。”陆子衿神色平静,语气柔和地回应道。“感情的事情很奇妙,有时候看一眼便能决定一生,可有些人不管怎么做始终没有眼缘。子衿,你是我和阿娘一眼就看中的人,第一眼我就知道你跟我们唐家有缘。二弟心性未定,做事难免欠妥当,你也不必记在心里。”
唐昭儿的目光中满是关切与期许。陆子衿看一眼唐昭儿,笑而不语,心中暗自思忖,感情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不过是冷暖自知罢了。唐昭儿坐了一盏茶的功夫便告辞回苏府了。
此后,唐瑾川一连四五天都以官署事务繁忙为由没有回唐府。陆子衿唯有锦苑作伴,暮云阁的下人们对此议论纷纷,甚至有人添油加醋,编造着陆子衿不讨唐瑾川喜欢的种种理由,更有人笃定陆子衿只是暮云阁的摆设,没几天便开始对她怠慢起来。
一日,锦苑从园中采摘了几株芍药,回到暮云阁时,远远便听到两个侍女在议论陆子衿和唐瑾川,话语中不乏嘲讽之意。锦苑不禁气恼,随手捡起一块鹅卵石扔了过去,两个侍女见状,匆忙离去。锦苑抱着几株芍药回到暮云阁,此时陆子衿正拿着一本书坐在窗前翻看。锦苑气恼地将芍药插进花瓶,动作中明显带着不满。
陆子衿放下书,看着锦苑,轻声问道:“出什么事了,这么大火气?”锦苑愤愤不平地走到陆子衿面前,将在园子里听到的话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陆子衿看着委屈巴巴的锦苑,心疼地说道:“你也真是的,干嘛因为别人几句话就气成这样?他们愿意说就让他们去说吧,嘴长在别人身上,咱们也管不了。”
“骂我可以,可我就是不能看着小姐被她们糟践。”锦苑气不过,大声数落起来:“他们若是再说你,我就撕烂他们的嘴。”
“我知道你是为我打抱不平。咱们刚到唐家,连府里的人都没有认全,何必与人再结仇?”陆子衿拉着锦苑坐到身边,耐心劝解道:“你是我身边的人,尤其不能乱来。”
锦苑看着陆子衿和善的目光,无奈地叹一口气:“我也不想招惹他们,可是一听他们说那些有的没的,我就莫名的火大。”
陆子衿伸手捋了捋锦苑耳边的碎发,笑着说:“忘了我跟你说的话了?唐家不是林家,能忍则忍,若是忍无可忍,咱们再言其他。咱们不逞口舌之争。”
锦苑勉强点点头:“是,小姐,我记下了。”陆子衿朝着桌上示意一下,说:“刚才婆母着人送来一些糕点,我让人给你留了一份。”锦苑看一眼陆子衿,这才露出笑容,感激地说道:“多谢小姐惦念。”
此时,唐瑾川独自站在藏心亭,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心中五味杂陈,长叹一口气。“恭喜你,唐瑾川。”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唐瑾川循声望去,只见顾北城正朝着他走来。唐瑾川面露意外之色,问道:“怎么是你?你怎么知道我的身份?”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