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第 112 章

二人刚回了府,邓玉清把柳文清叫了过去,不知道讲了什么话,柳文清从邓玉清那里带着两个人回来。

一回来,瞪了她一眼,让董云搬把椅子,主仆二人坐到院里逗小黑玩去了。

留下她和两个羞涩的男人待在一个屋里,她只用了两秒钟,想明白了怎么回事,对二人敲打一番后,去了龙白秋那练武去了。

此后几日,二人行事都比较谨慎。

她们明知道那两人是邓玉清派来监视她们的,还拿他们没办法。

既不能把二人调到院里干粗活,也不能让他们俩靠太近,甚至调人出去这事也搁置了。

但这事最烦心的是柳文清,他天天待在院里,一举一动都被人监视着。

稍微有个风吹草动,邓玉清那边就把他喊去了。邓玉清虽然不是曲铭的亲爹,但是他的公公,是长辈,他虽然烦他,也不能不把他当回事。

而且他怀疑邓玉清安插在他们院里的人,除了明面的这两个,还有不少,他正在想办法,把这些人逼出来,免的以后惹出祸端。

曲铭自那日以后,没了禁足,几乎天天都在外面。

早上练完武,回院里换了衣服,就去二皇女府点卯。

有文清在,她的学习之路又开始了。

自从文清走后,她闲来无事,又不想练武时,就把那本书拿出来,把里面他教给她的字,一一复习一遍。

来京城的时候,她担心自己回不去,把那本书留在了家里,若是月溪姐她们的孩子,以后走读书这条路,那也算是她和孩子们见上面了。

但不是不带书,她就不学习了,她这一路上遇到了许多有趣的人,学了不少好玩的功夫,所以给认字这件事的时间比较少。

她对外虽然称自己大字不识几个,有一把子力气就够用了,读什么书。

但要真不识字,她也不乐意。

如今文清就在她身边,监视她们的人一时半会还没办法请走,两人同在一个屋檐下,不能在一处,总是让人那么痛苦。

也不知道老太君是如何知晓她的心意,那日吃饭时,当着众人的面,她讲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要她为当神武大将军做准备,第二件事,跟着柳文清认字,其他人都以为这是老太君在撮合她们俩,料定她不会答应,但她瞌睡了,有人送来枕头,哪有不要之理。

纵然读书时,有那二人在旁,她也已经心满意足了。

她学习之事,自然也瞒不过二皇女她们,而且二皇女很欣喜柳文清教她认字,还让她就算不喜欢柳文清,也不要表现出来。

二皇女和她分析了朝中局势,怕有些事情她听不懂,还特意给了她几张瀚海阁的纸。

她接过纸看了看,觉得这东西和现代的报纸没什么两样,上面有人含沙射影的评判朝中官员的文章,也有一些小道消息,比如她和文清,二人在这一栏里简直是常客。

二皇女还说从瀚海阁出来的东西,在京城里很受欢迎,连她娘,皇帝那里偶尔也会看。

她从二皇女那看了之后,很感兴趣,每次瀚海阁出新时,她都会让邹迎去买,然后拿回来和文清一起看。

两人都很喜欢里面一个笔名叫凿光的人,这个人的文章很好,虽然是骂太女的文章,但连文清这个太女的维护者,一边嫌文章写的不对,一边觉得写文章的人写的太好了。

两个人都很期待见到这位凿光,二皇女知道她想见,特意帮她请了这位,在春满楼给她设了宴。

“哼,你就是想去春满楼,拿凿光先生当什么借口。”

曲铭高兴的嘴角放了下来,走到柳文清面前,真挚的说:“我真不知道二皇女会把凿光先生请到春满楼,要是我知道,怎么说也要找一个高雅的地方,不玷污了这位先生,也让你去看一眼。”

他知道这件事不怪她,也不是真要和她生气,拉起她的手,放到她的胸口,说:“妻主此去只是和凿光先生见一面,和她讲讲话,可不要被那些妖精勾住了人,不舍得回来。”

她应了声好,亲了他一口,离开将军府,去了春满楼。

到了后发现自己来早了,等了一会,二皇女才带着人来。

她从她们上楼梯就开始期盼,她倒要看看文清口里的聪明人长什么样。

到了门口,一行人还没进门,曲铭已经从座位上起了身,二皇女见她这么期待,从身后将人拉出来,对曲铭说:“铭妹,这就是凿光先生。”

曲铭早在看见脸的那一刻,就楞住了,不是被此人的美貌吸引的呆楞住,而是震惊的楞住了。

这明明是明瑄姐,怎么成了凿光先生?

曲铭在看姚明瑄,姚明瑄也在看她。

不过姚明瑄只是楞了一秒,立马反应了过来,她上前,拱手行礼道:“在下的文章,能让将军府的大小姐喜欢,是在下的荣幸。”

经她提醒,曲铭想起来这里不是只有她们俩,而自己也不是王月英,她和姚明瑄这是第一次见面。

“凿光先生和我想到不太一样,我以为能写出那样文章的人,应该”

她伸出手,乱比划了一下,一句话一个动作,让跟着二皇女进来的人都笑了。

二皇女却没有笑,招呼着众人就座,给曲铭解了围。

二皇女特意安排凿光和曲铭坐对面,保证两人之间任何话,都能被桌上的人知道。

曲铭先是夸了凿光先生一通,然后问:“凿光先生真名叫什么?年岁几何?是哪里人?可有婚配?”

“我真名叫姚明瑄,是光州徐县人,今年二十三,娶了两回夫,现在这个是续弦。”

“说起来我现在这个夫郎,以及我能在瀚海阁写文章,还能被请到这,都是托了二皇女殿下的福气。我这杯酒,先敬殿下。”

姚明瑄起身,敬了二皇女一杯酒,落座,接着说了她的身世,以及为什么来京城,这些曲铭都知道,或者说在座的各位没有人比她更清楚,唯一不一样的是,姚明瑄在说的时候,隐去了她,也就是王月英。

对于她们在二王湾互帮互助的事情,她简而言之,只重点讲冯大人一行人的恶行。

她说到这,席上人都在痛骂冯大人,曲铭若是平日会骂的更狠,但她现在一心在等后半段的事,只是迎合众人随便骂了几句,就开始催她继续说。

“原本我是见不到陛下的,幸好那日在大街上拦到了殿下的马车,才能进了金銮殿,面见圣上,将徐县的事,将冯大人的恶行公之于众。这杯酒,我替徐县受苦受难的百姓,敬殿下。”

姚明瑄起身,二皇女也连忙起身,说:“明瑄言重了,这本就是我分内之事,任何一个心有百姓之人,都该做的,这杯酒我不能喝。”

见她二人推脱,曲铭着急听后面的事,她开口道:“殿下是菩萨心肠,这杯酒您该喝。”

二皇女被他人劝都没什么感觉,曲铭一说话,她喝下了酒。

两人落座后,姚明瑄将那日在金銮殿的事详细的说了,还说了冯大人和刘青云在殿上的话。

曲铭终于知道,她刚来京城时,二皇女她们为什么对徐县人误解那么深,合着这盆脏水是从天上下来的。

“那冯大人和刘青云现在何处?”

这回是二皇女给她解答道:“此事还未审出结果,冯大人被关进了天牢,刘青云在大理寺畏罪自杀。”

此时,在千里之外,常县的一个青楼里,蒙达闹完事,拉着付东兰疯狂的逃命,终于,在一个转弯甩开了那些人。

付东兰看她累得弯腰喘气,问:“值得吗?她不过是把你从大牢里救了出来,值得你这么报恩吗?”

蒙达撇了她一眼,说:“我知道,你是想快点去京城,觉得我是在浪费时间。但是没有我,你也走不了。”

“王月英是我恩人,她在找她夫郎,那我也要帮她找夫郎。而对于一个年轻男子来说,在着世间漂泊,无外乎流落青楼和人贩子手上。我这么一路找过去,总能帮她找到的。”

“你也别生气,谁让你没有身份凭证,是个黑户,你只能跟着我走。而且咱们俩这一路的花费都是我赚的,你少抱怨点,好好帮我认认人,我们就能早点到京城。”

付东兰把生气的话咽了回去,因为蒙达说的是实话,要不是因为她见过王月英那个哑巴夫郎,蒙达根本不可能和她一路。

就像蒙达说的,她是个黑户,没有身份凭证,去哪都不方便,只能依靠着她。

但蒙达不知道的是,她是主动成为黑户,不得不成为黑户。

接到回京的圣旨,她为徐县的百姓松了一口气。离开徐县时,她已经想好了,回京后是罚是杀,她都不在意,更不会为冯大人辩解一句。

因为这是事实,无法辩解。

可当她们行到奉节县的一处夹道时,突然从天而降一群黑衣人,她在打斗中倒地时,头撞到了石块,当时昏迷了过去,等她再睁眼时,那群黑衣人还在,她们在给死去的黑衣人穿百姓的衣服,而且这些人里还有刘青云她们。

她见这场面,完全不敢动,只想着等黑衣人走了,再起身。

却没想到让她见到了这一辈子都难忘的一面。

又来了一队黑衣人,她们从马车上推下来一个个她熟悉的人,那些人都是冯大人身边的人,她数了数一共十五人。

她震惊的看着原来,包括刘青云和冯大人在内的十三人,又看了看这十五人,完全不理解这世上怎么会有一模一样的人,这样的人还有十一个。

那群黑衣人杀了那十五人,又对应的给那相像的十一人换上衣服。

然后又从车上搬来二十几个百姓的死体,混合的放到死尸里。

最后,她看到刘青云和冯大人骑着马离去。

她明白了,她全想明白了,冯大人是假的,来到徐县的冯大人是假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