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 10 章

第十章

春来从山东老家出来以前,曾经查看过内蒙古的交通路线图,从内地来阿巴嘎旗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张家口下火车以后再坐长途汽车到锡林浩特,然后再坐汽车到阿巴嘎旗。另外一条路线是坐火车到赛罕塔拉以后再换乘汽车到阿巴嘎旗,因为赛罕塔拉的路线远一些,春来就选择了从张家口下火车的路线来到了阿巴嘎旗。春来千里迢迢好不容易来到这个寻找前途的地方,在福利旅店里住了五个晚上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走了?春来并不甘心。那个福利旅店是不能再去了,自己该到哪里去啊?春来用身上的那一点钱到商店买了一斤江米条做干粮,背着行李卷离开了阿巴嘎旗,在荒郊野外不知道该到哪里去?只好背着行李卷绕着阿巴嘎旗的外围转大圈。想下一步到底应该怎么办?站在山顶的高处望着阿巴嘎旗的房屋,看着做饭的人家从烟筒里冒出来的炊烟,春来心里七上八下的感到特别难过。来到了这个陌生又没有投靠的阿巴嘎旗连一个熟人都没有,自己该怎么办?该到哪里去?转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就停留在一片芨芨草滩上彻底没有主意了。感到心里焦急不安特别不是个滋味,就问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办啊?这就是自己想来创业的那个阿巴嘎旗吗?这个地方的人怎么就这么讨厌春来啊?来到这个地方才刚刚露面,军管会的领导就派人来要把春来送走这是为什么?”来以前在家里曾经计划过自己的路费,即便是省吃俭用也只能是来到这个地方,原来打算来到阿巴嘎旗以后在老李干活的煤矿上歇歇脚,然后再想其它的办法。怎么也没有想到还到煤矿去见到老李?就听到他被解雇的坏消息了,就像被人在头上打了一棒子,打的晕头转向头脑一片空白,就像一只迷途的羔羊失去了方向。春来在离开家乡的时候,曾经做过破釜沉舟的最坏打算,就是讨吃要饭也要坚持下去,一定要寻找到自己的安身之处。曾经鼓励自己: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坎坷?一定要克服过去,绝对没有后退的一点余地,出来寻找前途是早就想好的事情,只有通过大胆的闯荡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怎么也想不到来到阿巴嘎旗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在两眼一抹黑的异地他乡连个落脚的地方也没有,自己要走的路到底在哪里?春来对这个陌生的阿巴嘎旗看在眼里已经是恐惧在心里了。想离开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到武汉去找在火车上遇到的兰芳姑娘?已经没有路费了。又想到假如有路费也不能去投奔兰芳姑娘,自己算是兰芳姑娘的什么人啊?去给漂亮的姑娘增加负担和累赘?是自讨没趣得寸进尺的无能表现,自己这个大男人就显得太可耻了。兰芳姑娘对春来的印象非常好,春来在心里也惦记着她,认为她是自己遇到的一个心地善良的好姑娘,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朋友。可自己毕竟也是一个响当当的男子汉啊,绝对不能给心里惦记着的好姑娘增加任何一点麻烦和累赘,便把这个不着边际的想法否定了。又想到坐长途汽车的时候遇到的那个张德全,他和春来在一个房间住过一个晚上,他是在辉腾河下的汽车,他曾经对春来说过:“如果在煤矿上找不到活干的时候,就到阿巴嘎旗南部的白音高勒公社哈沙吐去找他,他在那里能给找到活干,还能帮着给找到住的地方。”并且还说过:“如果找不到活干的时候,捡死牛死羊的骨头卖一天也能挣几块钱的话。”春来又不知道那个张德全说的是真是假可靠不可靠?在没有投靠又没有其它选择的情况下,春来就决定去找那个张德全了。春来身上已经没有坐车的钱了,只好坐在行李卷上想没有钱的法子了,春来拿出笔和笔记本来,回想张德全下车的那个辉腾河车站是在锡林浩特的南边,和锡林浩特相隔大约有一百公里的距离,阿巴嘎旗是在锡林浩特的西北方向,和锡林浩特相隔也是一百公里的距离。张德全去的那个哈沙吐在辉腾河的西部离辉腾河车站八十里路。春来认为锡林浩特与阿巴嘎旗和哈沙吐,这三个地方的位置应该成为一个三角形。春来在阿巴嘎旗大街上打听去一零九煤矿的汽车时,曾经打听过从阿巴嘎旗到白音高勒公社哈沙吐的距离,大概是三百四五十里的路程。春来确定了三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以后画了一张草图,计划步行穿越草原去那个哈沙吐,画完以后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感到肚子也饿了就站在那里四处张望,发现远处有一个冒烟的帐篷,背着行李卷就朝着那个帐篷奔去了。既是幸运又是巧合,走到帐篷跟前的时候看到是龚大哥和他那个伙伴正在帐篷外边做饭,春来背着行李卷出现在他们两个跟前的时候龚大哥和他伙伴一惊!又以关心和同情的口气问:“军管会的人没有把你送走啊?昨天上午我们两个套马车要离开旅店的时候,军管会派了一个人去告诉那个瘦老头,让他一定把你看管好,说今天要派人把你送走,让你离开阿巴嘎旗再回到你们山东老家去。我们以为你一定被他们送走了,我们两个刚才还在议论你,说你是一个多么仁义的好小伙子啊,也不知道你被军管会的人送到什么地方去了?说到你从山东来到这个地方还没有见到你投奔的人,就被军官会的人送走了,可惜了你这个好小伙子了,还不如跟着我们到宝昌去安家落户了。”春来站在那里听完了龚大哥说的话以后才放下行李卷,春来又见到他们两个就象见到了自己的亲人,情不自禁的流下眼泪来了。就把快到中午的时候,军管会派人去把春来送上了客车,又从客车上下来的那一段经过说给龚大哥他们两个听了,吃了龚大哥他们做的晚饭,晚上又和他们两个住在一起了。龚大哥问春来:“你下一步打算怎么办啊?”春来把要步行去白音高勒公社哈沙吐的想法告诉了龚大哥,他们两个听了以后都坚决反对春来的想法,龚大哥说:“你想的太简单了,想在外头闯荡?如果没有可靠的亲人做依靠,靠乱闯是闯不出名堂来的,只能是受很多的罪,你连个能站脚的地方都没有?又没有一个熟悉人做依靠你怎么个闯法?我们两个和你住了几天的时间,觉得你这个山东小伙子确实不错,你就听我们两个的劝告吧!不要到处乱闯去受罪了,你就跟着我们两个到我们那个地方去安家落户吧!去了以后就住在我家里,我保证不会让你受了罪,我们那里的土地多,只要你勤劳能干就一定能够过上好日子。”春来并没有听从龚大哥的劝告,表示一定要闯荡一番,龚大哥他们两个觉得春来的决心那么大也就不再勉强了。第二天吃过早饭以后,春来坐在龚大哥赶的马车上走在去锡林浩特的大路上了,走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马车停在了路边,放开了拉车的马到草原上去吃草,又支起帐篷来开始做饭了。龚大哥说:“从阿巴嘎旗到锡林浩特的这段路程,赶着马车要走两天半的时间,如果不在锡林浩特停留,再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我们就回到宝昌自己的家里了。”春来大体上计划了一下马车的速度,自己该在什么时间下车?隔着要去的那个哈沙吐近一些第二天吃过早饭,又坐着龚大哥赶的马车走到了中午,春来提出要下车的要求了,龚大哥和他的伙伴竭力的劝说和阻止不让春来下车,不让春来盲目的进入荒无人烟的大草原深处去冒险。并说:“草原里边有狼群,一个步行人进入草原深处会凶多吉少,我们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有哪个步行人?敢进入茫茫无际的大草原长途跋涉的,你就听我们的劝告不要下马车,还是跟着我们两个到宝昌去安家落户吧!”春来并没有听从龚大哥和他那个伙伴的善意劝阻,龚大哥和他的伙伴实在劝不住春来,只好让春来下了马车。春来谢过了龚大哥和他那个伙伴的相遇之恩,他们两个眼看着春来背着行李卷离开了大路,进入了无边无际的大草原,龚大哥和他的伙伴才无可奈何的赶着马车走了,春来站在那里目送他们两个赶着马车走远了以后,就踏进茫茫无际的草原深处去了。旧历的七月末,大草原上的野草就象成熟了的庄稼一样,到处都是一片金黄色了。春来没有表看时间也没有指南针看方向,但既不感到担心也不觉得害怕,凭着自己年轻气盛和无所畏惧的胆量,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没过漆盖的杂草中大踏步的前进。在没过膝盖的杂草中,有许多蝈蝈欢快的叫声和春来作伴,那种象音乐一样欢快的声音走到哪里都有,一直伴随着春来的脚步响在耳边,杂草中有一种长着长尾巴的草籽,扎透春来的长裤钻到里边扎的肉疼,走上一会就得停下来清理一次。一望无际的茫茫大草原上并没有路,但春来坚信只要勇敢的走下去,就一定会找到自己要走的那条路,要走的那条路就在自己脚下。就按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大踏步的往前走,又走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了,也没有看见过羊群牛群或者是马群,更没有看见过人的踪迹连个冒烟的地方也看不见。这时候春来的心里有些沉不住气了,想起自己曾经学过的登黄鹤楼的那首“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古人在诗句里告诉的很明白,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春来认为到了该登高望远的关键时候了,就盼望着能站在高处,看到有冒烟的人家去找点水喝。就朝着远处一个比较高的地方奔过去了,到了那个地方天就要黑了,在视线中能看到的地方根本就没有人家和冒烟的地方,只能看到远处有一片黑乎乎的东西,又朝着那一片黑乎乎的地方奔过去了。春来从早上和龚大哥他们一起吃过早饭以后,已经是十几个小时的时间没吃食物没有喝水了,春来走得快出汗多,只觉得干渴的厉害就想找个地方去喝水。夜幕降临以后大草原上静悄悄的,快走到那一片黑乎乎的地方时听到有动静了,到了跟前才看清是一大片卧在那里的骆驼,那些骆驼大概有几百头,卧在那里显得好大一片。春来在草原英雄小姐妹的电影中看到过牧民骑骆驼的镜头,春来是第一次看到骆驼并且还是大群的,从书本上曾经学到过骆驼能供人骑乘还能驮运物资,骆驼的耐力非常强有沙漠之舟的称号。春来就想抓一头大骆驼骑上,让牠驮到有水的地方去,在黑暗中看到趴在那里的骆驼好像都很老实,实际上有很多大骆驼都不让人到牠跟前,春来靠近的时候大骆驼就发出呕呕的怪叫声,有的还对着春来“噗”的那么一下子,春来立刻感到有一些热乎乎的东西落在身上和脸上了,用手一摸再闻一闻像是草沫子,噗过草沫子的几头大骆驼先后离开原来趴着的地方消失在夜幕中了。有的比较温顺,春来到牠的跟前时牠并不动地方,春来骑上以后牠才站起来,围着骆驼群转上一圈又回到原来的地方卧在那里了,春来连续骑了几个温顺让骑的,全都是围着骆驼群转完圈子以后,又回到原来的地方卧在那里再就不想动了。骆驼并不理解春来的用意,折腾了好长时间也没有离开那个地方,春来又渴又饿也感到到有些累了,就不想再继续折腾下去了,靠着最后骑过的那头大骆驼坐在那里了,想借牠那庞大的身躯遮挡晚上的寒风度过那个漫长的夜晚,一会的功夫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在朦胧中听到了另外一种声音,在黑暗中模模糊糊的看到一个骑马的人来到跟前下了马,那个人用手推了一下春来说了一句听不懂的蒙古语,并推着春来再骑到靠着的那头骆驼上去,春来一阵惊喜和激动想到又遇上好人了。在夜色中春来看到那个人从马头上拿下一个东西来,套在了春来抱着行李骑着的那个骆驼的头上了,那个人把骆驼拉起来以后翻身上了马,他牵着春来骑的那头骆驼跑了大概有一个小时,到了一个蒙古包跟前下了马,他面对着春来骑的那个骆驼喊了两声嗖、嗖,那头骆驼就趴下了。春来从驼背上下来等着那个人拴好马,他拉开了蒙古包的门让春来先进去,他随后跟进去并随手带上了蒙古包的门。蒙古包里的烛光下坐着一个蒙古族老大娘和一个穿着蒙古袍子的姑娘,那个人对老大娘和姑娘说了几句春来听不懂的蒙古语,借着烛光春来才看清了那个人也是个年轻小伙子,年龄和春来差不多,他的身材没有春来高长得却很魁梧。春来放下行李卷坐下以后,老大娘开始和面给春来做饭,姑娘从放碗的架子上拿了一个碗,从茶壶里倒上奶茶,把香品品的奶茶双手送到了春来手中,又提着茶壶站在春来跟前倒茶,春来喝一碗姑娘给倒一碗。春来一气喝干了那一壶奶茶,很快又吃到老大娘亲手做的面条了,从春来进了蒙古包以后,淳朴善良的牧民一家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并让春来和他们一家人住在一起了。春来离开家以后又享受到了像是到了家一样的那种感觉了,让春来深深的感受到了草原上的牧民,那种真诚善良淳朴好客的美德了,虽然用言语不能勾通,春来对老大娘的一家人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和感恩之情。早上喝完茶就要离开淳朴善良的牧民一家人了,春来并没有礼物可以相送,只好把身上仅有的三毛钱和几斤粮票,还有那一斤姜米条想留给牧民老大娘,表示对一家人的感恩和谢意。东西虽然少春来已经是倾尽所有了,一家人怎么也不肯接受,老大娘把春来的书包要过去,又把那些东西放在书包里了。小伙子骑上他那匹马,让春来还骑上晚上骑回来的那头骆驼,要送春来走的时候,老大娘把书包给了那个小伙子并嘱咐了他一番话,春来临上骆驼以前,跪在蒙古族老大娘跟前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表示对大娘一家人的感恩和谢意。春来真正感受到了草原上的牧民对待人的那种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美德,体验到了那种纯正的人间真情,让春来铭记在心终生难忘。小伙子把春来送到了一条大路上,用手指了指去白音高勒公社哈沙吐的方向,说了几句春来听不懂的蒙古语,但春来能明白他的意思,他是让春来顺着大路走。小伙子又用手指了指大路两边的黄草地,然后摆了摆手又摇了摇头,春来明白他的意思了,他是告诉春来不能离开大路再进入草原了。小伙子还是有些不放心他从马上下来,又用手指了一下两边的草原,然后两手像抓猎物一样对着春来,还“啊、啊、”的做了几个很吓人的动作,他是告诉春来草原里边有狼,遇到狼会有生命危险,春来又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他的意思了。小伙子该嘱咐的都嘱咐过了,把装食物的书包给了春来,然后骑上他的马牵着骆驼进了草原,春来目送小伙子的身影走远了以后,按小伙子指点的方向顺着大路往前走了。春来忘记了询问恩人的名字,把一份遗憾永远留在自己心中了,只好默默的为善良的牧民老大娘一家人祝福。春来顺着那条自然路走了一天,没有看见过往的一辆车也没有看见过骑马的人,一条漫长的自然路上只有春来一个步行人。从下了龚大哥的马车离开大路,盲目的进入了茫茫的大草原以后已经给了春来足够的教训了,小伙子又一次的嘱咐让春来提高了警惕,真正了解到了大草原的辽阔和大草原上荒无人烟的迹象了,并且感觉到一个步行人盲目的进入大草原以后存在的那种生命危险了。春来走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又感到肚内饥渴难耐了,在牧民老大娘家里早上只是喝了几碗奶茶,早就化作汗水流出来了。春来一边走一边朝着大路两边张望,希望能找到人家或者是能看到有冒烟的地方,茫茫的大草原到处一片寂静,并看不见蒙古包也看不见有冒烟的地方,更看不到羊群、牛群和马群的踪迹。在张望中发现大路右侧的远处有一片绿色进入了视野中,春来想到现在能有这种绿色一定与水源有关系,就决定到有绿色的地方去找点水喝。走的那里看到绿色的地方是一小片湿地,在一个比较凹的地方长着一种大叶子的绿色植物,由于水分充足植物充满了绿色和活力,在那里并没有看到有水的地方。春来感到有些失望,要离开的时候看到绿色植物叶子下面、几个牛蹄子的深印中有些清水,干渴的春来就想喝到那些水,便蹲下来用手指尖能摸到水面想喝到嘴里却不容易。就想到从课本上学到的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在喝不到水的瓶子里放石头块的办法,但在这种特殊的地方却用不上,想到如果有一根吸管或者是一节芦苇也就好了,可又没有地方去找吸管和芦苇。这时候,春来想到了用擦汗的毛巾蘸着喝水的办法,就把毛巾的一端很小心的放入牛蹄印中,然后再轻轻的提出来昂起头来张开嘴,一股清凉的带着汗咸味的水就流进嘴里了。春来用毛巾蘸着把那几个牛蹄印中的清水、都一点一点的喝到自己干渴的肚里去了,还吃了一把江米条。在吃江米条的时候,明白了蒙古族老大娘的一家人,为什么坚持不收那包装江米条的真正含义了,蒙古族老大娘就像自己的母亲一样,她是让流浪在草原上的春来在关键的时候当干粮吃的。春来喝了牛蹄印中的水吃了些江米条就觉得不那么难受了,又回到那条自然路上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并不知道要去的地方还有多远?已经走了一天了感到有些累了,就坐在路边打开行李披在身上,望着漫天的星星熬过了那个漫长的夜晚。东方拂晓的时候又走在那条大路上了,走到中午的时候,前面有贯穿东西无边无沿的大沙丘挡住了去路,自然路以九十度的转弯沿着沙丘的边缘往右边去了。春来站在那里想了一会儿,认为前边的路是因为受到沙丘的阻挡,车辆无法通行才去右边绕行的,车辆不能通过的沙丘地带步行人是能够过去的。并且认为车辆一定是顺着大沙丘的边缘绕行前面的这一片大沙丘去了,绕行的路线应该是弓背型的,如果抄近路走直线越过沙丘以后再走这条大路,一定会少走一些冤枉路。春来按照这种简单的推理逻辑,就离开了那条自然路进了那片沙丘了,翻越了多少个大沙丘以后前面还有无数个大沙丘挡在前边,春来爬到一个大沙丘顶上站在高处朝着周围张望,看到四面八方全是连绵不断的大小沙丘根本就看不到边际。大沙丘的坡度都很陡,翻越每一个大沙丘都感到特别费劲,往上爬的时候每前进一步,细沙就会把人滑下半步来,春来在那片大沙丘中跋涉了很长时间,不知道流了多少汗水?也不知道翻越了多少个大小不同的沙丘?并没有走出那片沙丘地带也没有找到那条自然路。又爬上一个又高又陡的大沙丘向四处张望时,发现在大沙丘的底下有一个大坑里有水,干渴的春来就去了那个地方,水在沙丘前面一个很深的大坑里,大坑的长度和宽度都够二十几米,水坑里的水是黑绿色的周围是很陡的峭壁。想喝水只能从沙丘的那边才能下去,干渴的春来放下背着的行李卷就想下去喝个够,并想把用汗水湿透的衣服也洗一下,脱掉鞋走到陡坡的细沙上就被流沙滑到深水坑里去了。春来有一身好水性并不怕水,用手捧起来一些水放在嘴里以后难受的立刻就吐出来了,水的滋味又苦又咸又涩又辣,到嘴里以后舌头就像被火烧着一样难受,身体还在继续往深处滑,苦水已经没过了腰部,春来感觉身体已经失控了,等转过身来的时候苦水已经没到春来的脖子了。春来一惊!感到有危险就想往回返,每踩一脚感觉脚下是空的,脚下的沙子立刻就滑到深水里去了,两只脚快速的忙活了一阵也没有离开那个地方,春来又惊又怕赶紧趴下手脚并用拼上全力往上挣扎。人到了危及生命的时刻有一种强烈的求生**,身体本能的力量就会全部爆发出来,经过一阵拼命的挣扎爬到了大深坑上边脱离了危险,就那么趴在地上迷迷糊糊的像是睡了一觉。等缓过神来的时候全身哆嗦得像筛糠一样,上下牙齿碰的咯咯的响,全身酸痛的像散了骨头架一样,感到一点力气都没有了。自己是怎么爬上来的?是怎么脱离的危险?一点都不记得了,又缓了一会才勉强的站起来,看到沙丘上曾经爬过的那个陡坡,还是原来的老样子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再看看刚才下去喝水的那个地方立刻感到一惊!在挣扎过的水坑边缘上,已经有几堆白骨裸露在那里了。春来辨认出来是带牛角的牛头骨和不带角的马头骨,春来数了一下能看清的头骨就有六七个,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立刻感到心惊肉跳,就责问自己:刚才要下去喝水的时候,怎么就不好好的看一看?这么危险的地方也敢下去?责怪自己粗心大意,又感到有些不对劲,下去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有那么多的头骨?如果发现有那么多头骨就不会下去冒险了。那些头骨又是从哪里来的?又连想到自己如果爬不上来?那一具具的白骨不就是自己的悲惨下场吗?春来越想越怕就不敢往下想了,忍着全身的疼痛穿上鞋,背上行李卷想赶快离开差点丢掉生命的鬼地方。泡透了怪水的衣服干了以后硬邦邦的限制着春来的行动,每走一步就磨的腿上的肌肉火辣辣的疼痛,离开那个地方走出不远只好停下来,放下行李卷把衣服都脱下来,脱掉的上衣放着沙子上直挺挺的立在那里,像是用木棍支起来的一样。春来一件一件的揉搓了一遍,把结晶体碎末揉搓出来以后,又在沙子上摔了一阵才穿在身上,背起行李卷来继续翻越前面的大小沙丘,翻越每一个大沙丘的时候都特别费劲,不得不放弃直行的路线也从大沙丘边缘开始绕行了。春来心里盼着能回到那条自然路上去,翻越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突然听到远处传来狗叫的声音了,春来感到一阵惊喜,想到有狗的地方就有人家了。又翻越了几个沙丘就是一片开阔的草原了,朝着狗叫的方向能看到远处的两个蒙古包了,春来悬着的心放下来了,想到终于走出沙丘地段了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就加快了脚步朝着那两个蒙古包奔过去了,一个蒙古族老大娘提前出来给看狗了,奔波了两天的春来又遇上淳朴善良的牧民人家了。老大娘打开了蒙古包门让春来先进去,老大娘进来以后让春来放下行李坐在那里,给倒上热腾腾的奶茶送到了春来的手中,春来几口就喝完了,老大娘又给倒上一碗,就把大茶壶放在春来跟前又开始烧茶了。老大娘用流利的汉语问:“小伙子,你这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春来对老大娘说:“我是从阿巴嘎旗来的,要到白音高勒公社的哈沙吐去。”老大娘说:“你从阿巴嘎旗的方向来,应该从北边来才对啊,你怎么从南边的沙窝子里出来了?你是在哪里下的车?怎么走到沙窝子里边去了?”春来说:“我没有坐车,我是步行走着来的。”老大娘说:“我们这个地方离公社是三十多里路,离阿巴嘎旗三百四十多里路,你能从阿巴嘎旗步行来到这里可太不容易了,这个地方除了赶车的就是骑马的,从来就没有一个步行人敢穿越大草原的。你还敢进沙窝子里边去?你的胆子也忒大了,这个沙窝子的面积无边无沿的,沙窝子里边住着狼群,你是走迷了方向进了沙窝子又走出来了。这太危险了,你是从哪里来的人?有这么大的胆量?” 春来说:“我从山东来到这里个地方的。”大娘又说:“我干儿子贾贵范的老家也是你们山东的,他来我这里已经好几天了,他骑着马到别的蒙古包串门去了,一会就该回来了,你们两个是山东老乡一定能够说到一起。”干渴的春来喝完了那一壶奶茶,老大娘把锅里的茶水已经烧开了,老大娘把茶叶口袋捞出来,在铁锅里放上了部分牛奶又放上了一点咸盐以后,就把锅里的奶茶倒在大茶壶里了。这时候,蒙古包外面的狗咬起来了,大娘说:“一定是我干儿子回来了,我得给他看狗去。” 大娘出去春来也跟着出去了,看到从远处像飞一样的来了一个骑马的人,很快就来到了蒙古包跟前下了马,他把骑马栓在木桩上就进蒙古包。骑马来的那个人正是蒙古族大娘说的那个贾贵范,春来跟着大娘回到蒙古包里,大娘倒上了一碗奶茶递到了他手中说:“小贾啊,刚才来的这个小伙子是你们山东老乡啊,他是从阿巴嘎旗步行来到咱们这个地方的。从阿巴嘎旗走着来应该从北边来才对,他是从南边的沙窝子里走出来的,他是在沙窝子里转迷了方向又转出来了。你们这个山东老乡的胆量也忒大了,他从阿巴嘎旗步行来到这里也太不容易了,能从沙窝子里转出来就是天大的好事,能出来就算是脱离危险了,你俩说话吧,我给你们做饭吃。”大娘说话的功夫,春来用眼睛打量着坐在身边喝茶的贾贵范,他中等身材黑红的脸庞长得很精神,看上去不到四十岁。他问春来:“你是山东哪个地方的?既然是从咱们山东老家来的,带点咱们老家的什么土特产没有?”春来说“我是潍坊地区的,来的时候没有带家乡的土特产。”他又问:“那你是带着什么东西来的?就只有这一个行李卷啊?”春来说:“除了我的行李和衣服带了一斤土烟叶,还有一本我父亲编写的教着怎么写信的书,土烟叶我在阿巴嘎旗就送人了,现在只有那本书还在行李卷里。” 贾贵范问: “你能拿出那本书来让我看看吗?”春来只好打开行李卷拿出那本书来交给他,贾贵范接过去看了一会说:“这本书写得好啊,小楷字写的太漂亮了,你父亲以前是干什么的?他的毛笔字写得怎么这么好啊?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的小楷字体,这比什么特产都好,你能借给我看一段时间吗?”春来只好忍痛割爱就把那本书借给他了,父亲编写的那本象鲁迅先生的两地书内容相似的书,从此就落在贾贵范手里了。老大娘把做好的面条放在春来和贾贵范跟前,吃饭的时候贾桂范说:“这个老大娘既诚恳又大方对人特别好,在这一带的牧民中这个老大娘是最受尊重的一个老人。老大娘是东北蒙古族,年轻的时候就来到这片草原上了,老大娘有文化有知识蒙汉全通,她会两种语言两种文字,在这一带是唯一的一个有文化的老人。她的儿女有在呼和浩特工作的,有在锡林浩特工作的,还有一个在阿巴嘎旗工作的,老大娘在城市里生活不习惯,她怎么也舍不得离开这片草原。我是罕乌拉农场的离这里一百多里路,我和大娘的大儿子在阿巴嘎旗上高中的时候是同班同学,他在呼和浩特忙的顾不上回来,我是替我同学来照顾这个大娘的。咱们两个吃完饭以后我到那个蒙古包里借匹马,先把你送到公社我那个朋友家里去,公社我那个朋友也是咱们山东老乡,他是牧业大队赶马车的,现在正忙着从辉腾梁往回拉草、来回都从哈沙吐路过,我让他把你带到哈沙吐去。我再回来陪大娘一段时间,帮着她干完活以后我再回罕乌拉农场去。”吃过老大娘做的面条,贾贵范从那个蒙古包里借了一匹带鞍子马,春来背着行李骑在他借来的那匹马背上,跟着贾贵范又跑又颠的到了公社驻地的一个人家,贾贵范把春来介绍给了山东老乡杨茂奇大哥,并替春来说了几句好话,然后就骑上他的马牵着春来骑来的那匹马回大娘的蒙古包去了。杨大哥家住着带马棚的几间土房,他家的院子放着一辆马车,他三十多岁的年纪中等身材,大鼻子□□嘴小眼睛。他家的那个嫂子是山东郓城县一带的人,说的也是一口家乡话,家里有一个几个月的小男孩,晚上睡觉的时候,杨大哥让春来和他一家人住在同一个大坑上了。临睡前他和春来说起话来,杨大哥问清了春来是怎么来到这个地方的?是为什么来的?然后说:“你想来这个地方干活挣钱现在已经晚了,这个地方能在外边干活的时间,只有五一到十月一这五个月的时间。现在马上就到十月一了,这个地方冷的早,过了十月一就结冰了,外边的活就不能干了,我拉草都快拉完了,拉完草以后我也没有活干了,你是被人骗到这个地方来了,哈沙吐一带的汉族人我都认识,就没有一个叫张德全的人。那个人说的捡蘑菇的事情,夏天下了雨以后,在我拉草的那一带都出一部分白蘑菇,每年去捡蘑菇的人很多,住在哈沙吐那一带的汉族人家,大部分都靠捡那一茬白蘑菇来维持一年的生活。捡蘑菇的季节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捡骨头更是没处捡,牧业大队的羊群牛群都在牧民家里,牧民家里管理的都非常好,死的非常少并没有骨头可捡。明天我到储草站拉草就把你拉到哈沙吐去,把你放在我朋友李凤鸣那里,你先在他那里住几天我们两个帮你想想法子,看下一步你该怎么办?”第二天吃过早饭,春来坐着杨大哥赶的马车走了三十多里路到了哈沙吐,他把春来放在李凤鸣那里让暂住两天,他就赶着马车到储草站拉草去了。李凤鸣是个五十多岁的光棍老头,中等身材有些驼背说话有点结巴,有气管炎的病不断的咳嗽,他住在一个有里外间的地巴坑里。外屋有做饭的锅台里屋有个大炕,大炕靠着前面的窗户,窗户是用立在地平面上的几块小玻璃透亮光的,里屋地上放着一个红色的旧木柜子,木柜子上摆放着锅碗瓢盆和一个暖瓶,在那个地方住着五户人家,还有两家住的也是地巴坑,另外两家住的是低矮的土房。春来在那个地巴坑里住了两天,杨大哥就赶着马车来了,他把马车停在离地巴坑不远的那条土路上,拿着一瓶酒进了地巴坑,他和李大叔喝着酒商量着春来的事情,商量的结果是让春来到锡林浩特去找活干。杨大哥给资助了十块钱,李大叔给资助了五块钱,并嘱咐春来:“你到了锡林浩特如果能找到活干,挣到钱以后就还给我们两个这十五块钱,如果挣不到钱,也就不用还给我们两个了,就算我们给你帮忙了。”春来表示谢意后承诺:“请李大叔和杨大哥尽管放心,这些钱我一定会加倍偿还给你们两个的。”杨大哥赶着马车走了以后,春来在李大叔的地巴坑里又住了一个晚上,春来的勤快给李凤鸣大叔留下了特别好的印象,他另外又嘱咐春来,他说:“咱们是有缘分才遇到一起的,通过这几天咱们的接触,我发现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好小伙子,你以后无论在哪里站住脚?你都可以常到我这里来,以后咱们就当成亲戚朋友一样的来往和走动吧!”那时候,白音高勒公社和阿巴嘎旗之间每隔十天才通一次客车,春来去哈沙吐的第四天上午,是阿巴嘎旗的来的客车在公社停留了一宿后,返回阿巴嘎旗从哈沙吐前边的自然路上通过的日子,春来坐上了那趟客车,到阿巴嘎旗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春来第二次又来到了阿巴嘎旗,春来怕惹出不必要的麻烦来就没住旅店,等到天黑了以后背着行李卷离开汽车站,进了一间没有门窗的空房子里,想在那间空房里过一夜,第二天再坐车去锡林浩特。那间房子里放着一些干牛粪,春来进了那间房子时间不长,就有一个拿着手电筒的人进了那间空房子,他用手电照着春来的脸大声问:“你是从哪里来的人?到我这间屋子里来想干什么?”春来说:“我什么都没干,我是从白音高勒公社哈沙吐坐车来的从这里路过,想在这里住上一晚上,明天早上就到锡林浩特去。”那个人又问“你有证明吗?”春来把移民证明拿出来递给他,他用手电筒照着看过以后立刻缓和了口气,并且很友好的说:“背上你的行李跟我回家吧,这个空屋子里不能住人。”他领着春来进了他家外屋就对一个年轻女人说:“你快做饭吧,咱们山东老家来客人了。”他把春来领进了里屋,放上吃饭的桌子就催促着春来脱鞋上炕,他给倒上茶以后也脱鞋上了炕,就像个大哥哥一样陪着春来说起话来了,他说:“我姓赵,我的名字叫赵福祥,今年三十二岁了,做饭的那个女人是我媳妇,我们两个结婚还不到半年的时间,我媳妇也是咱们山东老家的人。在阿巴嘎旗还有我大哥一家人,我大哥的名字叫赵福吉,我们哥俩是小时候跟着父母亲从辽宁来到这个地方的,我哥俩在这个地方都是干泥水活盖房子的泥瓦匠,我比你大几岁你就叫我赵哥吧!”赵哥和春来说话的时间那个嫂子就把饭菜做好了,嫂子给烙的油饼炒的菜,赵福祥大哥和那个嫂子对待春来就像亲弟弟一样,那顿晚饭春来吃的特别香特别饱,在十几天的流浪生活中春来第一次吃了那么一顿饱饭。吃过饭以后赵福祥哥嫂陪着春来说了很长时间话,并说到:“这个时候在阿巴嘎旗想找活干已经是太晚了,我们干泥水活的这些人基本都完工了,再干就得等到明年过了五一以后了。”到了该睡觉的时侯,赵福祥大哥又把春来送到了一个单身汉的家里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又把春来接到他家里吃的早饭,赵大哥让春来记下了他的通信地址和名字,并嘱咐春来再路过阿巴嘎旗的时候一定到他家来做客。赵福祥大哥和那个嫂子又把春来送到了汽车站,看着春来上了开往锡林浩特的客车,赵福祥大哥和那个嫂子才离开那个地方。春来记下了赵福祥大哥的名字和地址,同时也记下了他夫妇对待春来的那份深情厚意,春来是个有恩必报的人,想等有了条件的时候,一定会再来报答赵福祥大哥和嫂子的这份深情厚谊。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