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梅雨季来得猝不及防。
苏念抱着刚买的菜冲进楼道时,正撞见陈屿蹲在她家门前,手里拿着螺丝刀拧着鞋柜的螺丝——那是上周她随口提过会夹脚的旧家具。
“你怎么来了?”雨水顺着她发梢滴落,陈屿立刻起身用毛巾帮她擦头发,动作自然得像做过千百次。
苏念闻到他身上有淡淡的铁锈味,袖口还沾着木屑,显然刚从工地回来。
厨房里很快飘起油烟味。
陈屿系着她买的草莓围裙,在灶台前煎牛排,时不时回头看她择菜的样子。
“上次你爸说想吃糖醋排骨。”
他翻动着锅里的肉块。
“我跟楼下张阿姨学了三小时。”
苏念看着他被油星烫红的手臂,想起昨晚视频时,他说在画建筑图纸。
“设计院不忙吗?”
“忙,但给你做饭更重要。”
陈屿把煎好的牛排放进盘子,嘴角沾了点酱汁。
苏念忍不住笑出声,伸手帮他擦掉,指尖触到他温热的皮肤时,他突然握住她的手腕,眼里闪过一丝认真:
“念念,我们同居吧。”
雨声突然变大,敲打在厨房的玻璃上。
苏念愣住了,看着陈屿紧张得微微发抖的手,想起他第一次在雨天递给她手帕时,也是这样的局促。
“我不是......”
他慌忙解释。
“我是想,这样你就不用每天来回跑,叔叔的康复训练也能更方便......”
“好啊。”
苏念打断他,嘴角扬起笑意。
陈屿的眼睛瞬间亮起来,像被雨水洗过的天空,清澈得能映出她的影子。
他猛地把她抱进怀里,下巴抵在她发顶,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
“我会把鞋柜修好,会记得给你买低糖酸奶,会......”
“知道了,啰嗦鬼。”
苏念在他怀里蹭了蹭,闻到他身上混合着油烟和皂角的味道,突然觉得,这个被雨水包围的厨房,比任何画室都更像家。
搬家的过程比想象中顺利。
陈屿把她的画具小心地裹上气泡膜,连调色盘上的旧颜料都没舍得擦掉。
苏念整理他的书架时,发现了一个旧盒子,里面装着她所有扔掉的速写草稿——包括那张被雨水洇开的鸢尾花,他用透明胶带仔细粘好了边角。
“你什么时候捡的?”
她举着画稿问。陈屿正在挂窗帘的手顿了顿,耳尖泛红:
“第一次送你到画室楼下,看你把它扔了......”
苏念想起那天自己因为画稿淋湿而赌气,把最上面几张揉成一团扔掉。
原来他默默捡了回去,在无人的角落,用笨拙的方式收藏着她的坏情绪。
同居后的第一个清晨,苏念被煎蛋的香味吵醒。
她走到厨房,看到陈屿站在晨光里,围裙上沾着面粉,正在研究手机里的食谱。
“想给你做舒芙蕾”
他把煎糊的蛋铲到一边。
“好像失败了。”
“没关系,我喜欢吃焦的。”
苏念从背后抱住他,脸颊贴在他温热的背上。
陈屿的身体僵了一下,随即放松下来,反手握住她的手:
“等周末我再学,张阿姨说她女儿最爱吃她做的......”
他的话音突然顿住。苏念感觉到他的手微微颤抖,抬头看到他盯着窗外的眼神有些恍惚。
她知道,他又想起了那个从未提及的家人。
从认识到现在,他几乎从不谈自己的过去,除了那次撕碎的保密协议里提到的父亲。
“陈屿,"她轻声问,"你妈妈......”
“她走得早。”
陈屿转过身,把她揽进怀里,声音很轻。
“小时候家里穷,她总说等有钱了,要给我买舒芙蕾吃。”
他低头看着她,眼里有怀念,也有释然。
“后来父亲出事,舒芙蕾就成了奢望。”
苏念突然想起他第一次请她吃甜品时,只点了一杯清水。
原来那些沉默的细节里,藏着他不愿触碰的童年。
她踮起脚尖,在他唇上轻轻吻了一下:
“以后我做给你吃,加双倍糖。”
陈屿的眼睛瞬间湿润了。
他紧紧抱住她,仿佛要把多年的空缺都填满。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阳光透过云层照在厨房的瓷砖上,映出两人交叠的影子。
周末父亲来家里吃饭时,看到陈屿系着围裙在厨房忙碌,笑着对苏念说:
“这孩子,比你还像个管家婆。”
陈屿端菜出来时听到这话,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却在给父亲盛汤时,悄悄把碗里的排骨多夹了几块。
饭后陈屿在阳台侍弄苏念的画具,父亲却把苏念拉到书房。
“念念"
老人看着窗外的陈屿,语气严肃。
“我知道他以前做过错事,但人是会变的。”
他指了指客厅墙上挂着的画——那是陈屿修复的老洋房速写,角落里用淡紫色描了朵鸢尾花。
“你看他现在,把日子过成了画。”
苏念顺着父亲的目光看去,正好看到陈屿转身对她笑,手里拿着她常用的狼毫笔。
她想起昨晚半夜醒来,看到他在书桌前改图纸,台灯下的影子安静而专注,旁边放着给她温好的牛奶。
“爸,我知道。”
她握住父亲的手。
“其实他比谁都认真。”
入伏那天,陈屿接了个紧急项目,需要去外地一周。
临走前他把家里的冰箱塞满,在每个抽屉上贴了便签:
“感冒药在第二个抽屉,过敏药在......”
苏念看着他蹲在地上贴标签的背影,突然想起第一次见他时,那个穿着整齐风衣的清冷男人。
“到了那边记得报平安。”
她帮他整理领带。
“别总熬夜。”
陈屿抓住她的手,放在唇边轻轻吻了一下:
“等我回来,给你做舒芙蕾。”
他走后第二天,苏念在整理画室时,发现了他藏在画架后的笔记本。
里面画满了她的速写:睡着的她、画画的她、皱着眉改画的她,每一页都贴着便签,写着日期和心情——
“2025年5月23日,雨,她抱画纸的样子像只受惊的小鹿”;
“2025年7月3日,晴,她笑起来时眼睛像月牙。”
最后一页是刚画的,画的是他们的厨房。
晨光里,陈屿系着草莓围裙煎蛋,苏念从背后抱着他,窗外的雨停了,有彩虹挂在天上。
旁边用铅笔写着:
“以前觉得烟火气是奢望,现在才知道,它是你在我身边的刻度。”
苏念合上笔记本,眼眶微微发热。
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熙攘的人群,突然觉得,这个夏天虽然多雨,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暖意。
陈屿离开的第七天,苏念收到他的快递。
打开一看,是个精致的蛋糕盒,里面躺着两个歪歪扭扭的舒芙蕾,旁边放着张照片——他站在外地的老建筑前,身后是绚烂的晚霞,手里举着手机,屏幕上是她的笑脸。
附言只有一行字:
“念念,我把烟火气带回来了,你要不要尝一口?”
苏念看着照片里他晒黑的脸颊和灿烂的笑容,突然笑了出来。
她拿起一块舒芙蕾,轻轻咬了一口,甜而不腻的味道在舌尖化开,像极了此刻心里的感觉。
窗外的阳光正好,透过玻璃照在桌上的笔记本上。
苏念翻开新的一页,拿起画笔,开始画一个系着草莓围裙的男人,在洒满阳光的厨房里,认真地研究着舒芙蕾的食谱。
她想,所谓爱情,大概就是这样吧。
不是惊天动地的誓言,而是把彼此的存在,活成生活里最精准的刻度。
就像此刻的阳光,此刻的舒芙蕾,和此刻心里满满的、快要溢出来的温柔。
而远方的陈屿,在按下发送键的那一刻,抬头看了看天边的云彩,仿佛已经闻到了家里饭菜的香味。
他知道,那个曾经只懂撑伞的自己,终于学会了在烟火气里,用最朴素的方式,去爱一个人。
感谢你读到第六章~
写这章时总想把“家”的质感揉进细节里。陈屿修鞋柜、学做菜、在抽屉贴便签,这些烟火气的片段其实是在解构“完美恋人”的幻象——当爱情从雨天的浪漫落进厨房的油烟,那些笨拙的关心和生活化的妥帖,才是关系真正落地的证明。那个收藏着旧画稿的盒子很重要,它让“偷偷守护”的意象有了实物载体,也让过往的伤害有了被重新拾起的温度。
舒芙蕾的线索贯穿了陈屿的童年与现在,从“奢望”到“亲手制作”,既是他与过去的和解,也是将苏念纳入“未来”的仪式感。父亲那句“把日子过成了画”是点睛之笔,当理想主义的爱情遇见现实主义的生活,能在油烟味里看见诗意,才是关系成熟的标志。
下一章会写他们进入稳定期后的小考验,或许是异地的磨合,或许是现实的压力,但核心是“刻度”的延续——如何在重复的日子里,让爱依然保持着可丈量的温度。你有没有发现,从“伞”到“舒芙蕾”,意象越来越贴近生活本身?期待继续和你分享他们在柴米油盐里的细水长流呀~[竖耳兔头][猫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烟火气的刻度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