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解惑、长川山的风雪

长川山外不似别院,萧肃北风卷过枯黄的树林,若不是一袭白裘裹身,江映蘅就怕要冻僵在去往山顶的路上。

长川山的石阶不如抱朴峰的整洁,她裙摆扫过能带起一片碎屑,草枝和枯叶借机附在下摆,随着江映蘅的步伐去向远方。除开渡口的别院和这一条破旧石阶,整座长川山都不似有人居住,江映蘅带着戒心走过石阶,草丛中不乏蛇蜕,隔着稀疏枝叶看向悬崖,甚至能瞥见一点冷冷绿光窜动。

红色的艳光跃上树梢,江映蘅加快脚步向上攀去,她已在路上耽搁了一段时间。只是昨天过度训练的身体不允许她继续上山,时不时小腿便酸痛着提醒休息,江映蘅抬头看着还剩下不到半的路程,她咬咬牙,不顾身体不适,颤巍巍地带着一柄沉重长剑向上攀登。

走到长川山顶,江映蘅只能是惊讶地看着前方的空旷平台,只有一栋三层楼高的建筑依山而建。与抱朴峰顶的鉴星殿不同,江秋眠的住所俨然一副自然雕砌的风格,放眼望去,只有层层实木互相支撑,立于风雪之中。

门扉无风自动,待到江映蘅上前,便敞开着邀请她入内。她跨过门槛,厅堂内纱帘高悬,在一片缥缈柔软之中,江秋眠如挺拔青松端坐在中央的茶桌之前。和第一面见过的谪仙人不同,此时的江秋眠披散长发,干练的玄色服饰也换成了宽阔的月白色长袍,清瘦的手腕上挂着一串内敛光华的珠玉,莫名增添了凡俗之气。

江秋眠抬眼,见江映蘅已然走进,他便招招手,将厅堂中点着的沉香熄灭,让长川山上清寂的风顺着门扉吹进,把他下山后带来的浮华吹散。

江映蘅将长剑放于身侧,稍稍整理裙摆坐下,对上江秋眠严肃冷清的眼神。她双手搭在膝上,在长桌的下方绞着手指,还是有些说不出的畏惧。只是在家中一直被严格教诲到成为本能的礼仪依旧,江映蘅还未做出反应,便已开口问候。

“师父好。”江映蘅脱口而出,随后又憋回了几句客套的话语,冷然脸上压抑着郁闷。

“不用在意这些凡俗礼节。”江秋眠神识扫过,他看到江映蘅这几日到也有按照安排修炼,内灵力虽无彻底运行,但也有了萌芽的态势,他眼神中也带上了几分满意的温度,“闲话也不多说,从今日起,我便会开始辅导你修习《怀素心诀》和《恒我剑意》。在正式修炼剑招之前,若有疑问,大胆开口便是。”

江映蘅看着江秋眠慢慢柔和的冷硬眼神,她壮着胆子,试着用稳定流畅的语言清晰概述自己的疑问:“师父,这引气入体之后的灵气运转,除开引导外部灵气顺从经脉运行,是否也应将外灵气转化为内灵力,而后内外共振并行,方可生生不息?”

“是,这便是练气期的一大误导点。虽说有个引气入体的名头,但能引动外灵气只是最基本的一个要求,能做到自发运转内部灵力,方才算是真正踏上了修道之路。能意识到这一点,也是不错。”江秋眠颔首说道,看着江映蘅在他的肯定中眼神微微发亮,抿着的嘴角向上扬起。

江秋眠也曾在宗门中担任早课的讲师,见过不少弟子死磕这引气入体的概念,却未曾深入挖掘期间的各种寓意,困在表述之中生生磋磨了几年的光阴。现如今听见江映蘅的疑问,他倒也是有些惊讶,不过转念一想,有他提前引导,能快速悟出这点也不算稀奇。

“可还有疑问?”

江映蘅沉默着摇头,她入道不过几日,哪还有什么问题。她见着江秋眠在她点头后右指并起,从纱帘之后飞出棕色木匣落在桌上,双指点在木匣上,而后将开口转向她的眼前。一道微茫闪过,开启的木匣中盛放着一颗晶莹剔透的宝石,冰晶一般的晶体折射着冷艳的锐光,透过散射的色彩甚至能见到宝石下的衬垫。

“这是月晶泪,传言是新月之日、阴雨之时在海岸处出现的矿石,通身剔透如琉璃,打磨之后便会成为最为尖锐的宝石。按照惯例,这月晶泪将会成为你日后本命剑的主要材料,但其余辅料,则需要你自行判断,根据自身需要抉择。待你拼凑出完整的材料单、收集好各类辅料之后,再由我出头联系铸剑师。”

江映蘅只觉得眼前的木匣有了千斤重,她阖上木匣的封口,将流转在厅堂中的冷彻光辉重新收敛于匣中。宗门早课中的炼器课目变得极为重要,如若她不能熟练处理各类材料的知识,只怕会浪费师父给予的这一份月晶泪,江映蘅焦虑地绞着手掌下的布料,而后被一盏推至身前的茶盏吸引目光。

江映蘅朝着前方看去,江秋眠眼眸半闭,氤氲的热气模糊脸颊,他双手捧杯浅酌,行动间多是写意自在。她赌气地拿起桌上的茶盏,厚实茶碗透出的温度逐渐降低,她左右晃荡茶水,和碗内泛起的点点涟漪互相注视,待到茶汤温热后便一饮而尽。

“来。”

江秋眠带着放置身侧的六如起身,江映蘅也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两人前后交错走至山顶的空地之上。江映蘅身上裹着的白裘早已脱下,她身形单薄地立于风雪之中,渗入骨髓的冰寒将她从厅堂内蕴着香味的温暖中拽出。她的脸颊冻出一片绯红,眼神却变得更加清亮,泛着青白的手指握紧长剑,等待着江秋眠的下一句指引。

“今日我且演示一遍《恒我剑意》的表型,下山后便按照今日教授的剑招练习,一一拆解成最基础的动作,再连贯着动作至熟练。”

江秋眠扔下一句说明的言辞,他右手轻挑剑柄,低沉的剑鸣声后,六如在冰雪的折射中出鞘,被他单手握住。江秋眠右脚沉着迈步,左脚写意划出半圆,六如随着身形流转在手中挥舞,一套剑招以极缓慢、极清晰的方式在漫天风雪中展现,大开大合的剑招之下暗藏的杀机一并流露在江映蘅眼前。

江秋眠收敛着的剑意随着剑招逐渐放出,在慢慢锐气凛然的剑尖挑刺中划过地表,留下一道沟壑。剑招终了,本来杀意乍现的招式又变得圆融,他将六如收回鞘中,结束了这一次的剑招演示。

江映蘅凝神观察着江秋眠的每一次抬手、每一寸动作,她将剑招记入心中,手腕无意识地随着六如一并旋转,便是脸颊上被飞掠的剑气割伤也未曾注意,只是呆立原地,生怕漏过哪一次出剑。

“可曾看明白?”江秋眠问道,他抱剑站立,原本厅堂内纱帘和沉香勾勒出的温和模样被剑意洗净,再度回归成长川山上凛然的谪仙人。

“看清楚了。“江映蘅连声点头,她已将恒我剑意的招式铭记心中,但能否流畅比出剑招?或许只有上手了才能知道。

“可。你当谨记,这恒我剑意只有七招,前期先把每一个招式练好,待到剑招成为本能,方才可将招式连贯使用。现在便将拔剑和第一招合并,在我面前演示一遍。”

江映蘅握着剑柄,双手在江秋眠的凝视下微微发颤,但在昨日的练习下,拔剑已成为身体自发的动作,双手流畅地比对角度,长剑铮鸣出鞘。她按着方才江秋眠的动作踏步,长剑在手中磕绊着挥舞,右手横刺时免不了些许抖动。

一招毕了,江映蘅小声喘气,她右手握着剑柄站在原地,牙齿撕扯着嘴唇上的软肉,她没有抬头,只是有些担忧看见江秋眠的脸色。

“做得不错。”

江映蘅欣喜望去,江秋眠淡淡的肯定给予她些许的安慰。他步伐变换间便走到江映蘅身侧,右手并着双指在上臂多处轻点,接着虚握她的手腕比着姿势,左手扶在腰侧调整江映蘅站立的身形。待纠正之后,江秋眠方才继续开口指导。

“双手间发力还是虚浮,不过日后多加锻炼便可;剑招有些僵硬,这也是初学者常见的问题。但相比这两项问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要点需要注意:你出剑之时全是下意识的动作,但缺少了自身的意志,剑招只有表面的锐气,却没有心神之上的坚定。若要使得好恒我剑意,便必须有出剑的意志,在将自我贯彻于剑招之中,方才有剑意一往无前的锐利。按我指点,再来一遍。”

江映蘅顺从江秋眠的指点,将全心身都放在长剑之上,纠正原本磕绊的动作,试图将原本僵硬的动作变得更加圆融,追逐着江秋眠所说的坚定信念。

“剑招还是呆愣,再来。”江秋眠再度评论,淡淡的语气中不带感情。

“不够连贯,再来。”

”虽有意志,但出剑时还是过于软弱,再来。”

不知听见了多少句评论,她深呼吸一口,握着剑柄的手已经重复着昨日的颤抖。江映蘅压下让她焦躁的自我批评,用力紧握长剑,只是再度重复拔剑的动作,长剑的锋芒随着动作挥洒,恒我剑意稍具雏形。

“尚可。虽说还未真正圆融,只是中规中矩,但已经颇有韵味,今早的训练也算有点成效。”江秋眠肯定着点评,他调起灵气稍稍抚慰了江映蘅发软的身体,让她不至于累倒在长川山顶。

江映蘅撑着余力将长剑收回鞘中,借着接地的剑鞘方才站稳。听见江秋眠的点评,她不免有些高兴,原本蹙起的眉头也舒展开来,圆润的眼眸透着喜意,嘴角抿着含笑。

“今日余下的时间,便由你自主支配,但剑招的练习就到此为止,下山后不必再过多训练,点到为此即可。”江秋眠嘱咐一二,待到江映蘅问候离去之后,他见着江映蘅有些发白的嘴唇,默默唤起山门的阵法,将冰雪簇拥的长川山更改了季节,而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居所。

江映蘅下山之时才觉得在经受考验,本就疲惫的身体在直上直下的石阶上颤抖,每一步都几近摔倒,也就是她强撑着形象,方才稳步从山顶一路慢慢下到别院。

方一进院,槐雅便出门相接,长剑连同白裘一并放置在了外厅,而江映蘅则被引导进了昨日汤池所在的房内。她望着一池棕黑的药汤,多少有点不情愿,但最后还是在对自己的劝说中慢慢走进了浴池。

好痛。

江映蘅再一次刺痛得趴在了浴池边缘,忍受着药力在体内的肆虐游走,渐渐反倒习惯了这种感觉,昏昏沉沉地靠在了浴池边上。而当花怡敲门出声,她才惊觉自己已经睡在了浴池中,好在有一汤温水暖着身体,也不觉寒凉。她忙着起身换衣,推开门走出厢房,快步走至外厅的木椅前坐下,对着院内假人细细思索今日所得。

努力日三,尽力日六,好累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解惑、长川山的风雪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