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行葵一想到这个人,只觉得心中的一口气难以舒出来,竟然如同一块淤血一般就堵在心口,上不下下不来。
明行葵当时听到小沈氏同自己这么说,也是吓了一大跳,她一时间竟然无法相信,全嬷嬷居然大胆,甚至在后院一手遮天了。
绿蜡被明力瞧见的事情,全嬷嬷不会不知道,甚至这件事情,明行葵不能排除是全嬷嬷有意促成几分的,只是,若真是如此,这全嬷嬷真是大胆包天。
明行葵这么想着,一双秀眉已然皱起来了。
而小沈氏,真是……
该说什么好,明行葵一时竟然也说不出来了。
小沈氏,实在算不上一个称职的当家主母,明行葵也是后知后觉才发现的,她漂亮年轻,可万万心力不足,连明行葵都有所反觉,而全嬷嬷和符嬷嬷又是陪着小沈氏一路从沈家过来的,照理说,应该都是小沈氏的亲信,可全嬷嬷这个人,小沈氏从前在沈家的时候,便知道她的底细和心思吗。
明行葵越想越觉得这件事情的古怪,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红烛在一旁瞧见明行葵皱着眉头只以为她还在为刚才绿蜡的事情担忧,语气也不得不缓了几分:“姑娘,您别再想了,绿蜡姐姐的事情,恐是难再有什么变动了。”
明行葵无奈出了口气:“你这几日抽空去一趟绿蜡家里,争取同绿蜡见上一面,将这事问明白了。”
红烛应了。
明行葵又喊住她:“再带些银子过去,若是她们家急着使,你便先给一些。”
红烛有些无奈,清秀的眉头微微蹙起:“姑娘……我有一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说,姑娘是好心,可绿蜡姐姐如今也被她家里人送回去了,按理说,从此同咱们院里没什么干系了。您自己身边也没多少银子了,若是都给了绿蜡姐姐,咱们以后可怎么好,这来来往往的,哪里不用银子打赏。”
红烛说的话明行葵也明白,只是她实在不忍心瞧着绿蜡就这么不明不白了回去了,她实在也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绿蜡她娘要将绿蜡带回去,家里头缺钱,绿蜡在这里做大丫头,每月领着月利银子,又有什么不好。
明行葵想不明白,一时间只觉得头有些昏昏沉沉的难受,躺在床上,红烛给她脱了鞋袜,心里头瞧着明行葵的样子,又怕她伤心,只得办出笑脸来哄她:“姑娘您睡一会子,一会起来了,咱们找三姑娘说话好不好?”
明行葵摇摇头:“我心里觉得闷得慌,你帮我开开窗。”
红烛将明行葵的鞋袜收起来,又在屋里摆了小火炉熏了香给明行葵的衣裳熏了一遍,又关了窗户,一转身,只见透着细纱帐子,明行葵已经安然睡下了。
红烛放心不下,悄悄掩上门出去了,外头青山和青梅正站着廊下和小丫头说话。
“两位姐姐过几日出去了,真是羡慕啊,我听说仁安街新开了一家干果铺子,他家的酥油鲍螺可好吃了……”有小丫头叽叽喳喳的说话,“二位姐姐若是经过,可以瞧一瞧。”
青山和青梅听了也相视一笑。
“叫什么,酥油鲍螺?”青梅笑了,“这名字起的也是有趣。”
“姐姐不是南方人,这道点心也是我们这才有的,您若是出去逛一圈,定然少不了瞧一瞧。”小丫头道。
“仁安街哪里新开的铺子?”红烛听了笑着问道。
一旁的小丫头忙点头问好,见了红烛来也不拘谨:“就是咱们明园对过那条仁安街呀,新开的那间干果铺子,就在水桥的边上,叫……叫什么铺子来着,那间铺子可是咱们府里三姑娘乳母开的。”
“三姑娘的乳母?”红烛听了有些疑惑,“三姑娘的乳母叫赵嬷嬷的,她不是近些年身子不好,没再府里服侍了吗。”
“是呀,我姐姐是在三姑娘院里当差的,赵嬷嬷这些年腿脚不好,先头的太太便不让赵嬷嬷在府里服侍了,只让她在家休养,可念在她是三姑娘的乳母,每月还有份例呢。”那小丫头说起话来也不含糊,“我也是听我姐姐说的,赵嬷嬷这些年在家里不必从前在府里拿的多了,可她底下的儿子又生了小孙子,她小孙子年纪也大了,赵嬷嬷原本还想着能托了咱们府里的名声给小孙子找个学上呢,可她还有个二儿子如今还要娶亲,这手里就不宽裕了。”
于是借了府里的名头在外头开了家干果铺子?
红烛想着,见那小丫头说的利落,心里头暗自点了头:“你叫什么?”
“我叫杏儿。”杏儿笑嘻嘻的道。
红烛笑着又问她:“你姐姐在三姑娘屋里当差是不是,你姐姐叫什么?”
“我姐姐叫仁儿。”杏儿道。
红烛暗暗记下后,便往招呼青梅去明行葵屋里服侍,拉着青山出去了。
*
“过几日去山禅寺,我到时候便不去了,你和青梅自己注意些。”红烛嘱咐她,“绿蜡出去了,姑娘身边服侍的人本就少,如今更少了,虽说姑娘那日同太太在一处,可身边没个人也到底不像话。”
青山细细听着缓缓点头。
“我还有几句话嘱咐你。”红烛轻声道,“青梅性子静一些可没什么心眼子,你到时候注意些,若是全嬷嬷同你们说话,问你们什么,可不能乱说。”
青山听的神色凝重,也忙点头应下:“红烛姐姐放心。”
红烛这才满意的点头:“姑娘身边没什么可靠的人,你和青梅也都注意些。”
说罢,红烛又想到刚才那小丫头说的话:“若是有空闲的时间,出去逛逛也买些东西回来好分给姐妹们。”
红烛说完,给青山拿了银子:“别不舍得花,回来分一分也是姑娘的脸面。”
青山忙推辞:“怎么好要您的银子,我和青梅有银子。”
红烛冲她笑着摆摆手:“难得出去一趟,看着买一些,别小气,也给我带些东西瞧一瞧。”
*
去山禅寺上香那一日,青山和青梅在明行葵吃早膳的时候,便预备走了。
明行葵笑着道:“好好玩。”
说罢,又命红烛给她俩拿一些银子。
青山忙推辞:“我和青梅最多嘴馋一些,买些吃的哪里用姑娘银子的道理。”
明行葵一想,也没再推辞,笑着瞧着她们出去了,拿着白玉匙拌着碗里的粥,身侧的红烛知道明行葵一早上起来没胃口吃那些鱼肉,便吩咐丫头撤了菜。
“我说让你一起去,谁知道你居然没去。”明行葵无奈的瞧着红烛。
“绿蜡姐姐也不在,姑娘身边没个人怎么能行,虽说在太太那里,可哪有丫头出去玩,姑娘等着的。”红烛笑了,“况且咱们院里地方小,您身边的人配的便少了一些,若是同三姑娘一般的,我也放心了。”
明行葵瞧红烛这么说,也不禁笑了:“秋霞院地方大,咱们荣月轩地方小一些,可我瞧着倒也很好。”
红烛见明行葵吃完了,给她递了块帕子。
明行葵素来不喜欢有人在身边服侍吃饭擦嘴等的,平时自己擦了也就罢了。
红烛看着明行葵自己擦了擦嘴,又拍了拍身下的裙摆,心里不觉有几分讶然。
照理说,明行葵这个年纪,身边丫头莫说吃饭擦嘴,便是更细一些的事,也是丫头跟着做的,自己也确实没想到明行葵这么小的一个人,又那么小的年纪,居然更习惯自己做事。
明行葵拿帕子擦了嘴,又洗了手,红烛给她理了理衣裳,这才陪她一同出了门,正好在院外瞧见符嬷嬷同小丫头打招呼。
“四姑娘路上慢些。”符嬷嬷同明行葵笑道。
明行葵点了点头:“劳烦嬷嬷了。”
青山和青梅出去了,院里没人照看,小沈氏特地派了符嬷嬷过来。
“四姑娘这样说,真是折煞我了。”符嬷嬷想起前几日绿蜡的事情,明行葵定然心里不好受,可怜年纪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听了话没有法子还只得装出一个笑来。
符嬷嬷又想到小沈氏,照理说,这话本不应该她说,可小沈氏身为四姑娘的亲生母亲,行事却真是……
符嬷嬷一瞬间的心里一瞬间起了这个话,可立刻又压了下去,露出一个心疼的笑替明行葵理了理领边绒毛的衣裳:“姑娘这说的什么话,为了您,哪有什么劳烦不劳烦的。”
明行葵今日穿了件茶绿的裙子,裙摆褶子底下绣着兔子,几个小巧玲珑的兔子,豆般大的眼睛,裙子外头又是一层薄纱,裙摆被风微微吹动,显得明行葵个子更加小,只是模样长得越来越好了。
明行葵眨着眼睛露了个浅笑,眼角微扬,如樱桃瓣的嘴角。
一张脸越发有几分像小沈氏了。
*
青山和青梅回来的时候,大包小包的带着两个包裹,一进了院子便笑嘻嘻的给明行葵行礼。
青梅拿了个小包裹出来,里头是一方油纸包的糕点,一开始是梨酥。
“不知道姑娘爱吃什么样的。”青梅笑得腼腆,又从包裹里拿了一个小泥塑。
明行葵接过一瞧,只见那泥人捏的惟妙惟肖,两个小泥人连在一处穿着宽大的衣裳,手里拿着莲花高高举过头顶,脚下踩着圆圆莲蓬。
青梅瞧着明行葵的神色。
“多谢你,出去一趟还为我想着。”明行葵接了,用手去摸索那泥人脸上刻的眼睛。
青梅这才舒了口气。
“这梨酥只能明日再吃了,才刚吃了饭。”明行葵道,又看了看青山,“出去一趟瞧见什么了?”
“山禅寺真漂亮,建的这样高,一进去里头放着观音像,我没敢细看,全嬷嬷只让我上去跪拜。”青山笑道,连着带手比划,“从前在北边也见过寺庙,只是今日一见,倒是觉得同我从前见的不一样。”
明行葵听她这么说倒是来了兴致,自己从前也没去过什么北方,顶多也就是在十六岁那年赚钱怀着兴致勃勃的心情买了一张票去遥远的北方瞧了瞧景色,往后便一直将这件事情如同风景一般压在心底。
“你从前见的寺庙是什么样的?”明行葵问她。
青山来了兴致,满眼亮晶晶的:“我从前跟着人牙子到寺庙里去过,我们那里热闹,没有南边这么拘谨,孩子在里面跑,路边还要卖糖的,大人也都乐呵呵的。”
“那怎么行。”红烛听着担忧,“神佛面前,怎么能这样不敬。”
青山乐呵呵的只笑:“所以说,我今日一去,全嬷嬷只冷着眼,我一句话都没敢说。多谢姑娘今日让我和青梅也过去长长见识了。”
明行葵见青山和青梅虽是脸上带着笑,可眼角也有些疲惫不堪:“快去歇一歇吧,有什么事情明日再说。”
青山和青梅行了一礼,将带给小丫头的吃食分了去才回了后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1章 第 61 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