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哭的描写

一、形容大声痛哭、情感强烈

痛哭流涕:尽情大哭,眼泪鼻涕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

号啕大哭:放声大哭,发出响亮的哭声,多形容悲痛至极。

哭天抢地:边哭边捶地、撞头,形容极度悲痛或绝望的样子。

涕泗滂沱:眼泪和鼻涕像大雨一样流下,形容哭得非常厉害。

声泪俱下:一边哭泣一边诉说,声音和眼泪同时出现,情感极为激动。

鬼哭狼嚎:像鬼和狼一样哭喊嚎叫,形容哭声凄厉,也含贬义指吵闹声难听。

二、形容默默流泪或抽泣

泪流满面:眼泪满脸流淌,形容极度悲伤或感动。

泣不成声:哭得噎住,发不出声音,形容极度悲伤。

抽抽噎噎:断断续续地哭泣,发出抽咽声,多形容小声哭泣。

泪眼婆娑:泪水模糊眼眶,形容含泪哭泣的样子。

如泣如诉:像哭泣又像诉说,形容声音悲切哀怨。

饮泣吞声:眼泪往肚里咽,不敢哭出声,形容极度隐忍悲伤。

三、形容特殊情境或姿态的哭

梨花带雨:原指女子哭泣时像沾着雨点的梨花,形容哭态娇美。

牛衣对泣: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指夫妻或朋友共患难时的悲苦情景。

抱头痛哭:彼此抱着头大哭,形容极度悲伤或重逢时的激动。

向隅而泣:面对角落哭泣,形容孤独失意或无人理睬的悲伤。

长歌当哭: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代替哭泣,表达深沉的悲痛。

四、形容假哭或讽刺性的哭

猫哭耗子:猫假装哭老鼠,比喻虚伪地假装同情。

鳄鱼的眼泪:(虽为俗语,常入成语用法)指虚假的眼泪,伪装的同情。

五、其他经典描写哭的成语

涕泗横流:眼泪鼻涕纵横流淌,形容哭得狼狈。

痛哭失声:因极度悲伤而哭到说不出话。

泪如雨下:眼泪像雨一样落下,形容哭得极凶。

涕零如雨:眼泪像雨一样落下,形容非常悲伤。

“哭”的句子总结,按不同哭的状态、情感类型及场景特点分类整理,附赏析说明以便理解运用:

一、【放声痛哭:情感爆发式描写】

1. “她猛地蹲在地上,双手揪着头发,嚎啕声像破了闸的洪水,在空荡的巷子里撞出回响,眼泪混着鼻涕糊了满脸,连呼吸都带着剧烈的抽噎。”

(解析:通过“蹲地”“揪头发”等动作,结合“洪水”比喻哭声的猛烈,突出极度悲伤下的失控状态。)

2. “他扑在墓碑前,额头重重磕在冰冷的石面上,哭天抢地的嘶吼震得树叶簌簌落,‘爹啊——你回来啊——’尾音拖得破碎,像被撕裂的布帛。”

(解析:用“磕墓碑”“嘶吼”等激烈动作,搭配环境描写(落叶),强化生离死别的悲怆感。)

3. “产房外的男人突然瘫软在地,双手捂住脸,指缝间漏出压抑的呜咽,渐渐变成声泪俱下的哽咽:‘母子平安……太好了……’”

(解析:从压抑到释放的哭,结合“瘫软”“捂着脸”的动作,体现狂喜与后怕交织的复杂情绪。)

二、【无声落泪:隐忍或哀婉的哭】

1. “她背对着人站在窗前,肩膀每隔几秒便细微地颤抖一下,阳光透过玻璃照在她脸颊上,两道泪痕像凝固的银线,直到泪水滴在信纸的‘永别’二字上,晕开一片模糊的墨色。”

(解析:用“肩膀颤抖”“银线”比喻泪痕,以“泪水晕墨”的细节暗示心碎,画面哀婉。)

2. “老人坐在藤椅上,手里攥着褪色的照片,浑浊的眼睛里慢慢蓄满泪水,却始终没掉下来,只在眼角凝成晶亮的水珠,像舍不得融化的冰。”

(解析:通过“攥照片”“泪水蓄而不落”的神态,刻画深藏心底的思念之痛。)

3. “他听着电话那头的忙音,喉结狠狠滚动了一下,突然别过头去,指关节捏着手机发白,睫毛剧烈颤动着,有液体顺着下颌线滑进衣领,悄无声息。”

(解析:用“喉结滚动”“睫毛颤动”等细微动作,表现强忍着的委屈或绝望。)

三、【特殊情境下的哭:结合场景与隐喻】

1. 【离别之哭】

“火车启动的汽笛声撕开空气时,她突然追着车厢跑起来,眼泪被风扯成细长的线,嘴里喊着什么却全散在风里,直到站台消失成黑点,才发现手里还攥着半块没递出去的糖。”

(解析:用“眼泪被风扯成线”的动态描写,呼应离别时的仓促与遗憾。)

2. 【感动之哭】

“当台下掌声如雷响起时,她摸着胸前的奖牌,鼻尖猛地一酸,眼泪噼里啪啦砸在领奖台上,不是委屈,是那些熬到凌晨的夜晚,终于在这一刻开出了花。”

(解析:用“眼泪砸台”的力度,对比“开花”的隐喻,突出苦尽甘来的激动。)

3. 【象征性哭】

“暴雨砸在窗上的声音像谁在哭,他望着空荡荡的病床,才发现原来眼泪可以这么烫,烫得他想起母亲临终前说‘别哭’,可喉咙里却堵着一整个雨季的湿冷。”

(解析:将“暴雨”与“眼泪”呼应,用“雨季湿冷”隐喻长久的悲伤。)

四、【人物特写:不同身份的哭态】

1. 【孩童哭】

“三岁的妹妹瘪着嘴,小鼻头红得像颗草莓,眼泪还没掉下来,先‘哇’地一声把空气吸得鼓鼓的,下一秒就炸开了惊天动地的哭嚎,眼泪珠子大颗大颗砸在小熊玩偶上。”

(解析:用“草莓鼻头”“吸空气”等童趣描写,突出孩子天真的崩溃。)

2. 【女子哭】

“她垂着眼帘,用帕子轻轻按着眼角,泪水却像断了线的珍珠,顺着下颌滑进交领里,连带着声音都沾了水汽,细若蚊蝇:‘原是我错付了……’”

(解析:化用“梨花带雨”的古典意象,用“珍珠断线”“声音沾水汽”体现温婉女子的哀戚。)

3. 【硬汉哭】

“这个在工地上扛了十年钢筋的男人,此刻却蹲在医院走廊角落,粗糙的大手抹着脸,指缝间漏出的不是汗,是混着灰尘的泪,肩膀一耸一耸的,像棵被狂风刮弯的老杨树。”

(解析:用“扛钢筋”“老杨树”等硬汉形象对比“抹泪耸肩”,强化反差带来的冲击力。)

五、【隐喻与修辞:用环境或物件写哭】

1. “日记本里夹着的枫叶枯了,边缘卷得像谁哭皱的眉头,最后一页的墨迹被洇透,那些‘我没事’三个字,每个笔画都泡在泪里发了霉。”

(解析:借“枯叶”“霉墨迹”隐喻悲伤的长久与压抑。)

2. “他盯着鱼缸里打转的金鱼,突然觉得眼眶发潮,原来人哭的时候,世界会像鱼缸一样晃荡,所有东西都模糊成一片水光,连呼吸都带着咸腥味。”

(解析:将“眼泪”比作“鱼缸水光”,用“咸腥味”通感强化悲伤的沉浸感。)

3. “雨下了三天三夜,就像谁在天上哭。她抱着膝盖坐在楼梯间,听着雨滴砸在铁皮棚上的‘嗒嗒’声,突然发现这声音和自己的心跳一样,都是止不住的呜咽。”

(解析:以“雨”喻“哭”,将自然声响与心跳关联,烘托孤独的悲伤。)

六、【经典文学中的哭】

1. “黛玉葬花时,手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那泪滴在花瓣上,连泥土都染得腥红,倒像是花儿替她哭出了一春的愁怨。” (化用《红楼梦》)

(解析:用“血痕”“愁怨”将哭与生命凋零结合,充满诗意悲剧感。)

2. “他看着小萝卜头临死前塞给他的半截铅笔,突然捂着脸蹲下去,肩膀剧烈地颤抖,却没有一点声音,只有眼泪透过指缝,一滴一滴砸在冰冷的土地上,像在埋葬一个未做完的梦。” (革命文学意象)

(解析:用“砸泪”“埋梦”的细节,刻画无声的悲愤与缅怀。)

运用技巧总结:

1. 动作细节 :抓“揪头发”“磕墓碑”“按眼角”等独特动作,避免“哭”字堆砌;

2. 感官描写 :用“咸腥味”“烫泪”“水光晃荡”等通感,让情绪可触可感;

3. 环境呼应 :以“暴雨”“落叶”“枯花”等景物衬托哭的心境,增强画面张力;

4. 隐喻创新 :将眼泪比作“断线珍珠”“雨季湿冷”“发霉墨迹”,避免俗套比喻。

其他的:

一、【喜悦与激动的哭:泪中带暖的瞬间】

1. “她拆开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手在抖,眼泪突然啪嗒掉进‘恭喜’二字的烫金里,不是滚烫的悲,是像春雪融化时那样温软的湿,连嘴角上扬的弧度都沾着泪珠子发亮。”

(解析:用“春雪融化”比喻喜悦的泪水,“烫金”与“泪”的反差强化梦想成真的激动。)

2. “篮球绝杀哨响时,他扔了球就往场边跑,扑进母亲怀里的瞬间,眼泪把妈妈洗得发白的围裙洇出深色的花,断断续续的哭腔里全是笑:‘妈……我做到了……’”

(解析:通过“围裙洇花”的细节,将汗水、泪水与母爱交织,体现苦尽甘来的释放。)

二、【悔恨与自责的哭:带刺的泪滴】

1. “他捏着破碎的相框,玻璃碴划破手指都没知觉,眼泪砸在母亲遗像的笑脸上,每一滴都像在烧:‘早知道……那天就不该跟你吵架……’喉头像卡着带血的刺。”

(解析:用“泪烧”“血刺”的痛感隐喻悔恨,破碎相框与遗像笑容形成刺痛对比。)

2. “考卷上的红叉在眼泪里泡成模糊的血痕,她揪着头发往墙上撞,额头撞出的钝痛远不及心口的万分之一,那些熬夜打游戏的夜晚,此刻都变成耳光扇在泪脸上。”

(解析:将“红叉”比作“血痕”,用“耳光”隐喻自责,突出对荒废时光的懊悔。)

三、【孤独与寂寞的哭:无人听见的呜咽】

1. “跨年夜的烟火在窗外炸开时,她蜷在沙发里抱着暖水袋,眼泪顺着脸颊滑进领窝,冰凉的触感让她想起小时候走丢时攥着的冰棍,原来孤独的哭是没有声音的,连眼泪都怕吵到别人。”

(解析:用“烟火”反衬孤独,将“眼泪”与“冰棍”的冰凉关联,刻画无人分享的寂寞。)

2. “流浪猫在垃圾桶边叼走半块面包时,他突然蹲在墙角哭了,不是嚎啕,是像老旧收音机一样滋滋啦啦的抽气,眼泪掉在结冰的地面上,很快冻成 tiny 的冰疙瘩,和他一样没人捡。”

(解析:借“流浪猫”“冰疙瘩”的意象,用“收音机抽气”的奇特比喻,写尽底层人的孤独。)

四、【委屈与失望的哭:憋不住的崩溃】

1. “领导把方案摔在她脸上时,她盯着地上散开的A4纸,突然觉得鼻尖一酸,眼泪比理智先掉下来,砸在印着‘重做’的红章上,那些加班到凌晨的咖啡味,此刻都化成了咸涩的委屈。”

(解析:用“咖啡味化咸涩”的通感,将职场委屈具象化,红章与眼泪形成权力压迫的隐喻。)

2. “他看着女友微信里的‘分手吧’,手指悬在键盘上发抖,突然把手机砸在枕头上,脸埋进被子里,闷闷的哭声像被捂住的雷,眼泪把枕头浸出个湿热的坑,像挖空了心的位置。”

(解析:用“捂雷”比喻压抑的哭,“枕头坑”隐喻心碎的空洞,细节充满失恋的痛感。)

五、【特殊意象与创新修辞:让眼泪有故事】

1. 【沙漏喻哭】

“他盯着床头的沙漏,眼泪掉得比沙子还急,细颈瓶里的泪越积越高,像把这十年的委屈都倒进了时间里,直到听见‘咔哒’一声,原来是心碎的声音比沙漏漏完还快。”

(解析:将“眼泪”与“沙漏”的时间感结合,“心碎声”强化悲伤的突发性。)

2. 【雪落喻哭】

“她站在雪地里等了三个小时,睫毛上落满雪花,直到眼泪滚下来时,才发现雪花和泪一样凉。那些没说出口的话,都冻成了她脚边一圈圈融化又结冰的泪渍,像年轮刻着失望。”

(解析:用“雪花泪”的清冷意象,“泪渍年轮”隐喻等待中的绝望累积。)

3. 【乐器喻哭】

“他拉小提琴时突然走调,弓子在弦上划出刺耳的哭腔,眼泪滴在琴弦上,震出的颤音像谁在抽噎。台下观众以为是艺术处理,只有他知道,那是思念把琴弦哭断了。”

(解析:将“琴声”与“哭声”通感,“弦断”隐喻情感断裂,充满艺术化的悲情。)

六、【跨感官描写:让哭的质感可触】

1. “她嚼着那颗过期的糖,眼泪突然涌上来,甜味混着咸涩在舌尖炸开,像生活给的巴掌——先给颗糖,再扇得人哭。糖渣粘在牙上,就像委屈粘在喉咙里,怎么都咽不下去。”

(解析:用“味觉冲突”写情绪,“糖渣粘牙”隐喻委屈的持久感。)

2. “他在沙漠里迷路时哭了,眼泪刚冒出来就被太阳烤干,只在眼角留下盐粒般的刺痛。原来脱水的哭最残忍,连眼泪都要跟身体抢水分,就像命运从不给悲伤留余地。”

(解析:结合“沙漠脱水”的环境,用“盐粒刺痛”写生理与心理的双重痛苦。)

运用提示:

若写 复杂情绪 ,可让“泪”与反差元素结合(如喜悦的泪 烫金通知书、悔恨的泪 遗像笑容);

若求 画面独特性 ,可从冷门场景切入(如沙漠哭、跨年夜独哭),或用非传统喻体(沙漏、乐器、过期糖);

若需 强化痛感 ,可加入触觉描写(泪烧、冰疙瘩、玻璃碴划手),让情绪更具冲击力。

一、【悲伤痛哭:基础动作描写】

1. 她抱着膝盖哭了,眼泪啪嗒啪嗒掉在裤子上,肩膀一耸一耸的。

(适用场景:独处时的委屈或思念,用“抱膝”“掉眼泪”“耸肩”三个基础动作构建画面。)

2. 他趴在桌上哭,脸埋在胳膊里,声音闷闷的,桌子都跟着抖。

(解析:用“趴桌”“埋脸”“抖桌子”突出哭的压抑与用力,适合写孩童或少年的崩溃。)

二、【无声落泪:神态细节刻画】

1. 她站在窗边,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嘴唇抿得发白,一句话也不说。

(适用场景:隐忍的悲伤,用“流泪”“抿唇”“沉默”表现内心克制。)

2. 老人看着照片,眼睛慢慢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始终没掉下来。

(解析:“眼红”“泪打转”的细节,适合写含蓄的思念或回忆之痛。)

三、【委屈抽泣:简单情绪表达】

1. 妹妹被冤枉后,小嘴一瘪,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抽抽噎噎地说不出话。

(适用场景:孩童委屈,用“瘪嘴”“抽噎”“泪珠子”等具象化描写。)

2. 他接过不及格的试卷,鼻子一酸,眼泪砸在纸上,把字都晕开了。

(解析:“鼻酸”“泪砸纸”的细节,适合写考试失利或努力后的挫败感。)

四、【感动落泪:情绪反差描写】

1. 听到爸爸回来的声音,她猛地抬头,眼泪唰地流下来,却笑着喊:“爸爸!”

(适用场景:喜悦与激动的哭,用“流泪 笑”的反差突出情感。)

2. 志愿者递来热包子时,他低头咬了一口,眼泪突然掉在碗里,热乎乎的。

(解析:“泪掉碗里”结合“热包子”的温度,适合写温暖瞬间的感动。)

五、【场景化简笔:结合环境与动作】

1. 雨下起来了,她蹲在屋檐下哭,雨水和眼泪混在一起,分不清哪个更凉。

(适用场景:借雨写愁,用“蹲屋檐”“雨泪混合”简化环境烘托情绪。)

2. 教室里只剩他一个人,趴在课桌上哭,哭声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响。

(解析:用“空教室”反衬孤独的哭,适合写被孤立或失落的场景。)

六、【动物拟人化:简单类比练习】

1. 小狗丢了骨头,蹲在地上呜呜哭,尾巴耷拉着,像根湿漉漉的拖把。

(适用场景:儿童写作练习,用“呜呜叫”“耷拉尾巴”拟人化描写,降低难度。)

使用技巧:

1. 动词优先 :多用“掉、砸、流、抿、耸”等具体动作词,少用“很伤心”等抽象形容;

2. 五感简化 :选1 2个感官细节(如“眼泪冰凉”“哭声闷闷”),避免堆砌;

3. 场景锚定 :给哭加上具体场景(教室、屋檐、雨天),让句子更有画面感。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