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月湖在熙州城东南方,离的不算远,饶是如此,楚江南也花了大半个时辰方才赶到。
但见碧水蓝天,烟波浩渺,清幽幽的湖面上波光荡漾。极目之处,峰峦叠翠,倒映在水面,真是山水交融,美不胜收。而沁芳园便在临湖一侧,远远望去,花木扶疏,满目葱茏。
一阵辚辚声响,车马渐多,园门口早已热闹非常,等进到园内则郁郁森森,另有一番光景。
沁芳园依湖而建,绵延甚广,时见亭台楼榭掩映其间。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真是移步换景,变化无穷。
楚江南一路行来,也不禁暗暗称奇,不想这西陲之地,竟会有如此景致。
转过几个弯,轻响传来,一泓碧池映入眼帘,池内荷花摇曳,池边藤萝蔓挂,令人赏心悦目。
稍做流连,沿着溪水缓缓而上,石阶尽头有一丛百合,花瓣雪白,渗透着浅浅的紫色,极是淡雅。几位妙龄女子站在一旁,含笑低语。楚江南扫了一眼,未见心爱便即离去。
走了一会,幽香袭来,只见一圃兰花围了不少人观赏。其中一位相貌俊雅的公子谈笑风生,对身边的女伴轻声吟道:“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这说的就是兰花呢。”
楚江南无暇欣赏,悄然离去。就这样走走停停,不知不觉已是午后,虽见识不少奇花异草,却一直未见心爱,甚至连个面熟的人都未曾遇到。
他闷闷不乐,信步行至湖边,登高望远,但见水天一色,白云悠悠,登时心胸大畅,烦恼尽去,只想大叫两声。
伫望良久,正欲返回,忽见游人三五成群向湖边涌来,继而窃窃私语,似在等候什么人。
不大会儿,人群一阵骚动:“来了,来了,百花仙子来了……”
楚江南望去,只见一叶扁舟从前方柳荫里缓缓荡来,船头依稀站着两个女子,袅袅娉娉,衬着身后湖光山色,真是宛如画中一般。
从彼到此虽不算远,但小船晃晃悠悠半晌方至,未及靠岸,人群便呼啦一下围拢过去,少顷两名女子莲步轻移,走下船来。
当先一位,约莫十**岁,上身穿着碧霞罗,下罩翠绿烟纱散花裙,肌肤胜雪,秀发如云,一双秋水眼眸,柔波流转,脉脉含情。嫣然顾盼间,贝齿微露,梨涡浅现。当真是一颦一笑动心魄,万般风情绕眉梢。
楚江南只看了一眼,便向后望去,随即神色一变,原来另一位女子不是别人,正是一直追杀方子真的柳姑娘。
楚江南赶紧转过头,生怕被她瞧见,心中暗忖:“看来前面那位,应该就是百花仙子苏堤月,可柳姑娘为何也在?瞧那神色,莫非她是苏堤月的丫鬟?不管是不是,万不能被她发现,否则后果难料。”
此时,人群中走出一位华服公子,正是之前在兰花圃旁吟诗的那位,却听他拱手笑道:“二位受累了,只是仙子金枝玉叶,不乘画坊,为何屈尊于舢板之中,莫非接驾的人有所怠慢不成?这些下人好生无礼,待我回去定要详加察查,严惩不怠。”
他话音方落,旁边有人附和:“是啊,有宋少爷在此,断不会让仙子受了委屈。”
苏堤月施了一礼,螓首微摇嫣然道:“并非如此,宋公子切莫生气,更不可责及下人。只因这里山水佳妙,风光秀丽,堤月一时兴起,方才弃舫乘舟,不过是想体会古人诗境,‘小舟撑出柳荫来,心随湖水共悠悠’。不想心切之余考虑不周,竟致宋公子误会,此错错在堤月,还请宋公子见谅。”
她语音柔和婉转,甚是悦耳,此刻娓娓道来,娇面含羞,更是令人心旌神摇。
宋公子心中一荡,轻笑道:“原来是在下鲁莽了。久闻仙子多才多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通,无一不精,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百花会上百花仙,实则这园中百花,怎比得上仙子之美,这山水之间亦不及仙子之雅。仙子此来,山水增色,沁园生辉。”
见他双目灼灼,苏堤月脸上一红,似喜似羞,垂首道:“宋公子谬赞,堤月愧不敢当。”
“当得,当得,仙子舟车劳顿,便请进园小憩,我等早在有情轩备下茶水果品,为仙子洗尘。”宋公子轻笑。
苏堤月道了个万福:“多谢费心,堤月便在有情轩抚琴一曲,以谢诸位。”她话音方落便有人鼓起掌来,随即簇拥着向园里行去。
待一众人走远,楚江南下了坡来,喃喃自语:“有情轩,我也去瞧瞧。”
有情轩离此不远,盏茶便到,却是一座精致的竹舍,两侧挂着一副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遥山近水皆有情’。上题‘有情轩’三个字。
竹舍前方是块空地,四周竹柏交翠,绿意盎然。不远处,一条清溪缓缓流淌,绿草如茵,落花浮荡,真是好一处幽雅所在。
楚江南在一块大石旁刚刚站定,宋公子已从竹舍里缓缓退出。柳姑娘摆好琴案,点了一炉香,又将门上卷帘放下,这才退在一旁。而有情轩外,众人或坐或站,皆默不作声望着帘内,静待花仙子抚琴。
楚江南四下望了望,见人群中不少都带刀佩剑却无一认得。忽然余光瞟处闪过一道身影,似有些熟悉,但望去时却又消失了。
他皱眉嘀咕了两声,刚转过头,蓦地一缕琴音悠悠响起,平和舒缓,清越悠扬,如黄莺出谷,似乳燕归巢,众人精神一振,皆凝神倾听。
琴声渐渐变得明朗欢快,如幽泉叮咚,溪水潺潺,仿似闻者己信步高台,但见水光山色,尘俗尽洗。抬首望去,暮云春树,天钧浩荡。
众人嘴角含笑正心旷神怡,琴声一转却变得幽怨起来,窃窃私语,喃喃低声,如慕如诉,似伤离别。
听到此,楚江南心中黯然,想起心爱和他分手时的情景。
一声轻响,琴声再变,忽急忽缓,忽轻忽重,犹如花坞春晓,百鸟争鸣。一阵急奏之后琴声忽止。袅袅余音中,一缕极细极低之音又若有若无悄然而生,轻如落花,柔若春风。渐渐的小窗风触,微雨洒园,铮铮间风急雨骤,梨花满地。
随着琴声众人心生萧瑟,却又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清风吹拂,明月相照,令人万虑皆空。
此时透过竹帘望去,影影绰绰只见苏堤月青丝颤动,玉指轮旋,琴音愈发急切,时而高荡起伏,如潮起潮落;时而空灵飘忽,如深谷幽兰;时而清澈薄亮,如高山流水。
终于琴声渐低渐轻,而后万籁俱寂归于平静。然琴音虽止,众人却依旧神情陶醉沉浸在琴韵中,良久方才如梦初醒,纷纷鼓掌而叹,楚江南亦情不自禁喝起采来。
宋公子上前数步,高声赞道:“仙子琴音婉丽,清幽绝伦,于自然中见至味,自清雅中见高韵,妙谛自成,境界自出,真是令人心醉神驰。如此神曲,堪称天籁,今日我等能有缘聆听,实为三生之幸!”
竹帘内苏堤月盈盈起身,施礼道:“宋公子过誉了,堤月琴艺浅薄,这曲《沁园春》乃我自创,班门弄斧,望能稍解诸位暑热疲乏。”
宋公子双手抱拳,正欲说话,忽听一人哈哈笑道:“花仙子琴艺无双,妙绝天下,就连我这不懂音律只知杀戮之人,也是听得入迷,不忍打断,实在难得啊。”
一片惊愕中,林子里走出一人。一身紫衣,背负长刀,衣角上绣着四只虎头,双颊凹陷,鼻若鹰钩,正是四平城外截杀楚江南的那人,此际他嘴角微斜,带着一抹冷笑缓步而来。
望着那道身影,楚江南神色凝重,心下暗道:“龙门怎么也来了,应该不是为我,莫非是冲着苏缇月的?”
正自思量,却听宋公子冷声道:“阁下是谁,来此何干,狂言妄语,想要做什么?”
那紫衣人望了他一眼,笑道:“我乃龙门赤峰,今日为花仙子而来,与旁人无干,不想送命的退到一边,勿要多言,我不会再说第二遍。”
听到‘龙门’二字,众人皆心头一凛。那宋公子出身富贵,并非江湖中人,也听过龙门之名,脸上变色,进退不得。正自尴尬,旁边上来一人,将他拉了下去。
赤峰上来便自报家门,正是为了震慑众人,此刻微微一笑,双手拍了拍,随即脚步声响,又有十余人自林中鱼贯而出,分成两列站在他左右,将众人隔开。
赤峰这才转头向有情轩望去,轻咳一声微笑道:“花仙子,我等列队相迎,还请移步说话,否则隔着帘子算怎么回事?”
稍等片刻,见苏堤月并未走出,赤峰脸色渐渐冷了下来。他面上带笑之时尚不觉怎样,但笑容退去,脸上却尽是狠戾之色,鹰视狼顾,令人望而生畏。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