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是淬炼梦想的第一道火焰。在廉价旅店逼仄的房间里,迪伦花光了最后几个硬币,他摸了摸旅店床垫下的缝隙,只摸出半张卷边的报纸和一粒干硬的面包渣,窗外的霓虹灯透过破洞的窗帘,在墙上投出斑驳的红紫色光斑,像极了他此刻支离破碎的期待。他开始在洛杉矶街头游荡,不是作为观光客,而是作为一个观察者。他在联合车站看南来北往的旅人,在中央市场听小贩的吆喝,在日落大道上看那些和他一样怀揣明星梦的年轻人如何被现实磨损。
他没有焦虑,反而觉得充实。父亲给他的那本《演员自我修养》被他翻得起了毛边,他在公园的长椅上,在旅店吱呀作响的床上,反复咀嚼着那些关于“体验”、“真实”与“信念”的字句。码头生涯教会他,潮水总有涨落,耐心比蛮力更重要。
就在他几乎要去码头找份临时工糊口的时候,一封印着米高梅雄狮标志的信件,被旅店前台扔进了他的信箱。
“试镜通过。角色:保罗·布朗德尔(七场戏)。片名:《凤求凰》。周薪75美元。请于明日九点至卡尔弗城米高梅片厂第十四号摄影棚报到。”
信纸很短,措辞冰冷,像一份流水线上的订单。但迪伦捏着信纸的手指,微微收紧。七场戏。一个名字。周薪七十五美元。这不再是广告上的空洞许诺,而是通往那个巨大玩具箱的,第一张实实在在的门票。
第二天,他准时出现在第十四号摄影棚。这里比试镜室大了何止百倍,像一个钢铁与帆布构成的工业洞穴,头顶的弧光灯烤得皮肤发烫,远处场务推车的铁轮碾过地面,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混着化妆师身上劣质粉饼的滑石粉味,呛得他忍不住咳嗽了一声。空气中混合着锯末、油漆、电线烧灼和廉价古龙水的气味。巨大的弧光灯悬在半空,像沉默的太阳。人们行色匆匆,场务推着布景,电工攀爬着高架,一切都混乱,却又遵循着某种看不见的精密秩序。
他被带到一个临时隔出的化妆间,一个睡眼惺忪的化妆师往他脸上扑了些粉,嘀咕了一句:“皮肤底子不错,省事。”然后,一个服装助理扔给他一套剪裁精良、但绝非崭新的西装——“你的戏服,第三幕舞会那场穿。”
《凤求凰》是一部典型的浪漫喜剧,讲述一个富家女爱上穷小子的故事。迪伦的角色保罗,是富家女在大学里的追求者之一,英俊、家境优越、带着点无害的傲慢,是主角爱情路上的小小绊脚石。
导演是一个语速飞快、不停抽烟的中年男人,他只花了五分钟给迪伦和对手演员——饰演富家女的新星埃莉诺·克拉克——说戏。“你,保罗,要表现出自信,但别太过,让人讨厌。埃莉诺,你要拒绝他,但方式要优雅,带点遗憾。明白?好,灯光!录音!摄影机!开拍!”
迪伦站在刺目的灯光下,感受着胶片在摄影机里转动发出的轻微“沙沙”声。他看着对面妆容完美的埃莉诺,忽然想起了码头剧院里那些夸张的表演。他没有模仿那些。他想起在旧金山俱乐部里见过的那些家境优渥的年轻男孩,他们身上有种不经意的优越感。
他没有瞪眼,也没有抬高下巴。他只是松弛地站着,肩膀微向后展,看着埃莉诺,眼神里是纯粹的欣赏和一种理所当然的期待,嘴角挂着一丝清爽的、几乎算不上傲慢的笑意。他的台词不多,但吐字清晰,带着年轻人特有的、不拖泥带水的节奏。
“朱迪丝,这支舞我已经预约了整个晚上。”他微微倾身,伸出手,动作流畅自然。
导演在监视器后挑了挑眉,没喊停。
埃莉诺按照剧本拒绝了他。迪伦脸上的笑意微微凝滞,那双桃花眼里闪过一丝恰到好处的错愕和失望,但很快,那丝情绪被他用一丝无奈的、近乎自嘲的笑容取代。他优雅地收回手,耸了耸肩。
“卡!”导演喊了一声,看了看迪伦,“还行。保持。下一场准备!”
七场戏,断断续续拍了三天。迪伦像一块海绵,吸收着片场的一切。他观察摄影师如何布光,观察老演员如何走位,观察导演如何用最简洁的语言调动情绪。他不多话,但需要他时,他总能准确给出导演想要的东西。休息时,他会帮场务搬点轻便的道具,和灯光师聊上几句关于灯具的问题,他的开朗和不端架子,很快赢得了这些“幕后人员”的好感,收工那天,灯光师老乔治递给他一瓶冰镇汽水,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子,别学那些耍大牌的,你眼里的‘真’,比好看的脸金贵多了’—— 老乔治的话像一颗小石子,落在迪伦心里。
电影拍完,他的戏份杀青。没有鲜花,没有告别,他脱下戏服,领了第一周的薪水,离开了片厂。
几周后,他再次被叫到米高梅。这一次,不是在试镜室,而是在一间铺着厚地毯的办公室里。之前那位选角导演和另一位更高层的主管坐在那里。
“奥康纳,你在《凤求凰》里的表现……可圈可点。”主管开口,语气平和了许多,“我们注意到,你在镜头前很放松,形象也很上镜。尤其是你的金发,在彩色胶片上测试效果很好。”
他推过来一份文件。
“这是一份为期七年的标准合约。米高梅将负责你的培训、宣传和角色安排。周薪会逐步提高。当然,有一些条款,关于你的形象、言行,以及不能未经公司同意接外面的工作。”
迪伦拿起那份厚厚的合约。七年。这几乎是将他未来的黄金岁月,完全交托给这个巨大的造梦工厂。他想起父亲的话:“别让那些浮华玩意儿,弄脏了你的灵魂。”
他抬起眼,目光清澈而坚定:“先生,我只有一个要求。在角色选择上,我希望……能有表达意见的机会。我不想只做一个漂亮的木头人。”
主管和选角导演对视一眼,似乎有些意外。大多数新人看到合约,只会欣喜若狂地签字。
“我们会考虑你的‘意见’,”主管笑了笑,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但最终决定权,在片厂。年轻人,先证明你的价值。”
迪伦知道,这已是能争取到的最大空间。他拿起笔,在那份将决定他未来命运的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迪伦·托马斯·奥康纳。
钢笔尖划过合约纸,墨水晕开的瞬间,他指尖传来纸张的粗糙纹理,忽然想起父亲在码头扛货时,手掌磨出的厚茧 —— 原来无论走哪条路,‘扎根’都要先熬过一阵刺痛” 成功节点如同摄影机里的胶片,开始记录一段全新的、未知的旅程。他不再是旧金山码头的金发小子迪伦,从这一刻起,他是米高梅的签约演员迪伦·奥康纳。
走出办公室,洛杉矶的阳光依旧刺眼。他站在米高梅庞大的厂区里,看着来来往往的明星、导演、工人,感觉自己像一滴水,终于汇入了这条名为“好莱坞”的滚滚洪流。
他不知道前方是波澜壮阔,还是暗流汹涌。但他知道,他的时代,开始了。
好的,我们继续。契约已签,迪伦·奥康纳正式登上了好莱坞的流水线。
[亲亲][亲亲][亲亲][鸽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七场戏与一纸合约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