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农家女的科举生活

落日长烟,西风瘦马。

一个穿着月白滚银边布裙的少女立在赛道之上,她的手中,玄色旗帜迎风飞舞。

第一组赛事结束。

观众席上的嘘声、叫屈声此起彼伏。他们中有不少人是为了陆泽而来,他是江夏郡第一公子,文采斐然、轻功卓越,是众人心目中的魁首,他怎么能输个一个无名之辈?对方还是个手段狠辣的小人!

“阿姐赢了!是阿姐赢了!”

两道童声从人群中传来,格外欣喜热烈。

钟离转过身来,冲刘氏三人挥了挥旗帜,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

这一刻,观众席上的叫骂声戛然而止。

胜出之人,竟是个如珠似玉的小姑娘,还长了张十分漂亮的面孔。

瞧那模样,鲜嫩得很,只怕比陆公子还小上三四岁。

他们江夏郡,又出了个惊才绝艳的人物!

这会儿,大家也不提什么恶毒不恶毒的话了,只觉得这小姑娘少年意气、英姿勃发。

当真巾帼不让须眉。

府试过后,要待三日之后才会放榜,而开馆之日,则在年后的二月,钟离是彻底闲下来了。

临近年关,绣坊的生意比平时要好上五成,刘氏又提了五位绣娘做管事,这才分出时间来忙制衣坊开业的事,务必要让这家店旗开得胜。钟离自告奋勇,接下了染坊的活计。时下的风气,上至贵族下至百姓,都崇尚典雅平正,不好奢靡繁复。比起桃之夭夭、牡丹富贵,他们更喜欢清香的梅、淡雅的菊。钟离为制衣坊的开业,准备了四色新料,分别是“松涛里”“梨花见”“寒江雪”“黄花瘦”。

这个时代,距离将字印上书本已经有数百年,套色染技法也已经出现,却还从没有人试过将画印在布匹上。“黄花瘦”一出来,平平整整的菊蕊如同金爪,竟还带着真花的香气。“松涛里”悬挂起来晾晒,那古朴的枝干、影影绰绰的松针,就好似真的在沐浴日光恩泽一样。更不必说那“梨花见”,片片白色花瓣,随着秋风起舞,仿佛留下了人间春色……

只怕这样的布料一出来,府城里的士子人人都想要穿上一身了。

蒙学馆的同窗们赶来报喜的时候,钟离正在染缸里捞布,寻常要十个人干的活,她一个能顶上。

“阿蓁,你可为我们蒙学馆出身的学子们争了口气!”

“夫子们给你评了四门“上上”,山长亲自点你为榜首呢”

“都说那陆泽出身名门,满腹经纶,精通六艺,阿蓁你这回却是压他一头了”

刘氏听得女儿得了府学考核第一名,此刻也顾不得生意了,连忙命人整置酒席 ,要留他们同窗几个庆贺一番。

这几位却另有打算,“往日在府上叨扰多次,这次就由我们几个做东,去临江阁小聚,也别有一番滋味。”

“正是正是。”

刘氏也知道临江阁的名声,那是府城文人清客最爱去的地方,女儿进府学之后,结交文友也少不得要常去的,便欣然同意。

赵蓁换了身素锦常服,便随着众人出门。

顺着府河,一路东行,便看到一座六层楼高的朱色楼阁,孤直地矗立在江畔,若是等登上那最高一层,看十里烟波,千帆过尽,那该是何等壮观。

等钟离几人到了楼下,却被告知,楼内已经客满,排着队等位的人数太多,已经无法再安排。

如今正是登高时节,加上膏肥蟹美,临江阁日日宾客盈门,也是常理。

何山指了指六楼,“那儿是空的,我们不能去吗?”

掌柜拱拱手,跟之前无数次的回答一样,说道,“鄙店东家思慕贤才,六楼虚位以待——东家设了三道卡,若能连过三关,便可以上六楼,且用资全免。”

“竟有这等好事?”何山撺掇着同窗好友们,“咱们十个人,总有一个能过关,到时候就能一起上楼,还不用花银子。”

大家都是多年苦学熬出来的,又刚刚考上府学,自觉肚子里有些墨水,纷纷表示愿意一试。

一楼二楼的人听到动静伸出头,瞅了瞅,很快又缩了回去——又来了一群白日做梦的。

这些时日,不说府城里的才子,就是往来的骚客文人,不知几何,也没见哪个人能连过三关呢。

第一关是对对子

总共有五副上联。

第一幅上联是“若不撇开终是苦”

显然是个字联,钟离几个在蒙学馆学对对子的时候,就没少玩过这种把戏,猜字藏字都不在话下,更不必说如此直白的。就在这同窗几个准备提笔写字的时候——

那边,何山高声对道,“书不翻开一场空”

“哈哈哈哈哈”满堂哄笑。

魏襄月侧开身子往旁边挪了挪,她得假装不认识这个人,嗯,现在还来得及。

掌柜笑着拱了拱手,对何山道,“鄙人钦佩公子勤学,只是这下联,不通。”

何山一脸难以置信,正欲分辩,却被魏襄月低声呵止,“够了,真不知你怎么结业的,幸好府学入学不考对对子。”

“那你如何对下联?”何山拿起魏襄月的纸,上面写的是“女又何妨也称奴”。

上下联连着一看,何山这才醒过味来,若的那一撇如果直下来,可不是一个苦字;女跟又合起来正是一个奴字,奴奴正是现下女儿家的自称。这上联原来是个字联,他对的那个下联,果然狗屁不通,顿时脸色一僵。

掌柜又看了其余几人写的下联,“直多两足才是真”“又加点缀便成文”,频频点头,既合得上字,意思也有几分可圈可点之处。直到,他走到钟离的案前——“咦,好俊的字!”

“各宜捺住早成名。”掌柜将上下联合起来一读,眼睛顿时一亮,“好句好句。”

这上下联对仗极为工整不提,且说这上联的一瞥加上下联的一捺,合起来正是个“人”字。若不撇开终是苦,各宜捺住早成名,凡人世间事,若能撇开那些虚妄,若能按捺住分寸,方能摆脱诸多痛苦,不虚度此生。此一联,说的是字,又何尝不是人生。

“此乃绝对!”

“字也写得好,不知是哪家的女秀才”

“这对子我要了,我出五两!”

“我出十两,令请女秀才写一横批!”

何山几个倒吸一口冷气,他们今天好不容易才凑足七八百文钱要请赵蓁吃饭,现在,赵蓁随随便便写几个字,就有人出到十两银子,要知道,这临江阁设一个颇体面的席面,加上酒水,也不过是一两银子。

却见钟离只朝那几个客人拱了拱手,并不见有多激动。

然后是第二联,二舟并行,橹速哪及帆快

此联是双关句,橹速既指摇橹的行船速度,又与东吴儒将鲁肃谐音;帆快,是指船挂了帆跑得更快,亦与西汉的开国武将樊哙谐音。暗指鲁肃不如樊哙。

恰此时,二楼的雅间传来丝竹管弦之音,靡靡动人,钟离便提笔写道,“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

笔停,只见身边的魏襄月正凝重眉,一副苦思的样子。

钟离看了眼四周,忽而笑道,“好漂亮的鹦哥。“

众人闻言看向楼廊,那儿挂着的鸟笼里,果然有只鹦鹉。

魏襄月也看到了这一幕,一瞬间,眉头展开,写道,“孤鸟独鸣,关羽不若张飞”

掌柜先是念了钟离的下联,众人不由抚掌。

“狄青与萧何,对鲁肃和樊哙,妙极!”

“上联说鲁肃不如樊哙,鲁肃善计谋,樊哙是武将,分明是说文臣不如武将,下联狄青不如萧何,萧何是名相,狄青是将军,暗指武不如文臣,可是替天下读书人出了口气了!”

“快把字挂起来,叫我们也品鉴品鉴!”

掌柜令人将钟离的下联传送下去,供大家欣赏。又念了魏襄月的下联,\"孤鸟独鸣,关羽不若张飞。”

“好,关羽张飞也是极工整的!”

“鸟困于笼中,怎知鸟儿不想张翅高飞!”

席中有一老者起身,将那鸟笼摘了下来,用黑布一遮,对魏襄月说道,“小姑娘,你可别乱说,我这是鹦哥,若我不养它在笼中,它飞出去是要饿死的呀。”

魏襄月脸一红,连忙道歉,“学生年轻不经事,为对下联强说愁,老人家请原谅则个。”

众人都笑了起来,一时间热闹非凡。

熙和文风兴盛,不少人从楼上下来,专门来看他们对对子。

第三联,提锡壶,游西湖,锡壶掉西湖 ,惜乎锡壶

钟离正思考着下联,楼梯口下来了一个金冠少年,大约十五六岁的模样,朗声道,“蓁妹妹不会不要紧,本少替你对——吃桑葚,补伤肾,桑葚治伤肾,伤甚伤肾!”

众人抬眼看去,这少年倒是一副剑眉星目锦衣华服的贵公子模样,怎么一开口,就是这么……奇怪的下联。他那志得意满的样子,爽朗清脆的笑声,竟叫人一时分不清他是不学无术还是在同大家开玩笑。

“多谢徐二哥。”钟离对那少年道了声谢,经过他这一打岔,她心中已经有了下联,便下笔,“携玉杯,观御碑 ,玉杯碰御碑 ,欲悲玉杯”。

徐侑钺走到她的身侧,看着她纸上已经写好下句,品了品,“不错,就是比起我的差了些意思。”

第四联,花花叶叶,翠翠红红,惟司香尉着意扶持,不教雨雨风风,清清冷冷

“刀刀剑剑,黑黑白白,有江湖客身负血仇,只得日日夜夜,寻寻觅觅”徐侑钺正怡然对着,突然感到脑后一凉,一回头,正见兄长站在身后,他立刻噤若寒蝉。

徐佑砚瞥了弟弟一眼,令他向钟离赔罪。

“无需在意。”钟离兀自写出了自己的下联。

第五联,也是最后一联。

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成戰。

厅内宾客无不垂头沉思,呐呐有声。

难,太难了。

临江阁六楼

一玄袍少年正品着清茗,不时看一眼楼下的情景。

身边的华服少女掐了一朵金菊,笑道,“真是可笑,他们竟不知这六楼只接待贵客,还以为凭着一股子酸气就可以上来。”

少年将茶盏放在了桌上,“也未必,若她们能连过三关,自然能上来。”

“是么,”少女笑着看向一旁随侍的中年男子,一双凤眸不怒自威,“薛东家,你说他们能过关吗?”

那东家忙擦了擦汗水,赔笑道,“别说三关了,就是第一关也是我费劲心思搜罗的绝对,没那么容易过的。贵人请放心,鄙店绝不敢扰了二位的清净。”

话音刚落,楼下传来一片喝彩之声。

那最后一对竟是又让人对了出来。

祝大家节日快乐。

乞巧节我的愿望是码字时速能上三千,拜托了,织女星。

本章对联来自网络,只有两个是我现编的,因为太优秀了你们一定猜不出来2333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4章 农家女的科举生活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