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墨色晨光

民国十八年,春末的上海,空气里漂浮着栀子花的甜香与黄浦江上来的微腥水汽。晨曦透过百叶窗,在红木地板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影。

沈渡燕坐在书房靠窗的沙发上,膝上摊着一本新到的英文诗集。她穿着件月白色暗纹旗袍,晨光勾勒出她沉静的侧脸和一丝不苟的髻。她看得入神,直到兄长沈敬尧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渡燕,今晚海关总署有个酒会,你陪我一同去。”

她抬起头,合上书页。“商业应酬,哥哥你去便是了,何苦拉上我。”

沈敬尧走进来,身形挺拔,西装革履间是商海沉浮历练出的沉稳。“博督察新官上任,总署这场酒会,沪上各界名流都会到场。你整日与书本为伍,也该见见世面。况且,”他顿了顿,语气放缓,“这位博城修督察,并非寻常粗鄙武夫,听说在德国留过学,或许与你有些共同语言。”

沈渡燕听到“博城修”三字,指尖在书脊上轻轻划过。这个名字近来在上海滩很是响亮,年轻,手握重权,背景成谜,与各方势力关系微妙。她对此类人物向来敬而远之,但兄长的要求,她很少直接拒绝。

“知道了。”她轻声应道。

夜晚的海关总署大楼灯火通明,西装革履的政商名流与珠光宝气的女眷穿梭其间。水晶吊灯的光折射在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上,营造出一种浮华而疏离的热闹。

沈渡燕跟在沈敬尧身侧,礼貌地应对着各色寒暄,目光却偶尔飘向窗外沉沉的夜色。她不喜欢这种空气中弥漫着算计与试探的场合。

沈敬尧正与一位银行家交谈,沈渡燕微微颔首,悄无声息地退到了连接主厅的一处露台。露台空旷,夜风带着凉意,吹散了她周身沾染的香水与雪茄混合的味道。她轻轻舒了口气。

就在她准备返回时,目光被露台角落阴影处的一抹猩红吸引。那是一个男人的背影,挺拔,肩线平直,穿着深灰色的军常服,未佩绶带,与厅内的浮华格格不入。他背对着她,指尖夹着一支烟,静静地看着楼下的车水马龙。

他似乎察觉到身后的目光,缓缓转过身。

灯光昏暗,沈渡燕看不清他的全貌,只觉一双眼睛格外沉静,像浸在寒潭里的墨玉,没什么情绪,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他看到她,似乎并不意外,也没有开口的意思,只是那样平静地看着。

沈渡燕心头微动,猜到了他的身份。她不是怯场的人,此刻却觉得贸然开口或转身离开都显得突兀。她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男人依旧没有说话,只是将手中的烟在栏杆上的水晶烟灰缸里轻轻摁熄。动作不疾不徐。

这时,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个穿着得体中山装的年轻男子走了过来,神色恭敬地对那军装男子低声道:“督察,人都到得差不多了。”

沈渡燕认得后来这人,是博城修的副官,顾惟安。她在一些社交场合远远见过几次,印象里是个温和有礼的人。

那么,眼前这位,果然是博城修无疑。

顾惟安也看到了沈渡燕,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随即微笑致意:“沈小姐。”

博城修的目光在顾惟安身上停留一瞬,又落回沈渡燕脸上,那审视的意味淡了些,但仍未完全散去。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不带什么波澜:“沈小姐。”

他知道了她的身份。这并不奇怪。

“博督察。”沈渡燕回应,声音在夜风中显得清晰而平静。

没有寒暄,没有客套。短暂的沉默在三人之间蔓延,只有楼下传来的隐约乐声。

最终还是顾惟安打破了寂静,他转向博城修,语气带着请示:“督察,几位董事都在等您。”

博城修“嗯”了一声,迈步向厅内走去。经过沈渡燕身边时,他脚步未停,只是目光极快地在她脸上掠过,像夜鹰掠过水面,不留痕迹。

他离开后,露台的空气仿佛才重新流动起来。

顾惟安对沈渡燕抱歉地笑了笑:“打扰沈小姐清静了。”

“无妨。”沈渡燕说。

顾惟安点点头,快步跟了上去。

沈渡燕独自在原地站了一会儿,夜风吹动她旗袍的下摆。她低头,看见栏杆上那只水晶烟灰缸里,那截被摁熄的烟蒂,残留着一缕极细的青烟,很快消散在夜色里。

她回到宴会厅时,博城修已被一群人簇拥在中央。他端着酒杯,神情依旧是那种疏离的沉稳,偶尔颔首,话语不多,却无疑是全场的焦点。沈敬尧正站在不远处,与顾惟安低声交谈着什么。

沈渡燕没有过去,她走到长桌边,取了一杯香槟。冰凉的液体滑过喉间,她想起方才露台上那双沉静如墨的眼睛。

那不是她想象中的军阀形象,没有张扬,没有戾气,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收敛,以及收敛之下,不容忽视的存在感。

像墨色无声浸润宣纸,悄然覆盖了这一晚的浮华。

宴会接近尾声,沈敬尧与博城修简短地交谈了几句,内容无非是些场面话。博城修的态度客气而疏离,与对待其他人并无二致。只是在告别时,他的目光再次扫过沈渡燕,依旧没什么温度,像完成一个既定程序。

回程的汽车上,沈敬尧揉了揉眉心,说道:“博城修此人,深不可测。海关这块,以后打交道的地方还多。”

沈渡燕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霓虹,没有接话。

她只是在想,那缕青烟,消散得真快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