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是搭配芦笋的煎三文鱼。
杨嬿婉坐在餐桌前,总是不经意对上陆良时精致的眉眼。
他似有所感,漂亮的桃花眼里带着不可忽视的关切,“怎么了?是不合胃口吗?”
“没有不合胃口,你做的很好吃。”
陆良时煎三文鱼的火候掌握得很好,确切来说,厨艺于他称得上天赋。
“你喜欢就好。”他的眼里漫着笑,“晚上有没有什么想吃的?”
杨嬿婉摇头,“我没有忌口。”
陆良时放下银质刀叉,“今天的食材好像买得太多了,晚饭不知道做什么才好,嬿婉能不能给我一个建议作为参考?”
第一次有人问她的想法,杨嬿婉只觉得仓惶不安。
她的母亲从不会问她的意见。
在家时,母亲做什么她吃什么,没得挑,也不能选。按她母亲的话来说:能吃就吃,不吃就饿着。
于是从8岁到23岁的这些年,她一直得过且过的活。
暮春的日光恹恹,却仍刺眼。
杨嬿婉的脑袋低垂,她抱歉:“对不起,帮不上你的忙。”
“嬿婉,你没有错,不需要道歉。”陆良时搭在桌沿上的手掌虚握成拳,“你已经非常棒了!不要勉强自己!我们一步一步来,好不好?”
人都需要适应的过程,这点在杨嬿婉身上体现更甚。
大多时候,她喜欢把自己关进房间。
床前的落地窗对着一片蔚蓝的海,她喜欢窝在沙发里,看晨光刺穿海平面,看暮色从海底漫上来。
其余的时间,她会蜷在书房的飘窗台,将书架上那本《现实不似你所见》反反复复的看。
书页已经泛起毛边,杨嬿婉仍孜孜不倦。
鹭市的夏天潮闷,湿气落在皮肤上生起一片黏腻。
她穿着陆良时为她购置的苍葭长裙,半倚着窗面缩着脚尖,翻开书本的又一页——
对黑洞而言,过去在外面,未来在里面。
“嬿婉,我们要准备出发咯~”指节轻叩房门,陆良时提醒道:“你还记得我们今天要去复查吗?”
杨嬿婉合上书本,转头对上陆良时,她回答:“记得的。”
陆良时今日着一身青楸衬衣,衬衣的宽大领口开在一侧,别着一支金色月桂叶。
“病历本我已经放在车里,你看看还需不需要准备什么东西?”陆良时的目光掠过她手上那本书的封面,“我先去楼下等你。”
天气渐热,幽灵座驾的“能效管家”换了一位。
是一朵缎面的白蔷薇。
陆良时递给她的水壶里装满红色的液体,杨嬿婉好奇:“里面是什么?”
“是超好喝的西瓜汁。”陆良时启动引擎,侧头露出一抹笑,“系好安全带,我们要出发咯~”
蜗牛爬坡。
医院座落在市中心。
午后的日光有些烈,陆良时拉下杨嬿婉头顶的遮阳板,手心停留在出风口前感受温度,“会不会冷?”
杨嬿婉答:“不冷的。”
“冷的话要告诉我。”
工作日的下午,马路上没什么车流。
车内安静,他趁着红灯点开触控屏,播放一首小提琴曲。
陆良时的侧脸轮廓很流畅,从杨嬿婉的角度看过去,是不显女气的漂亮。
“被我抓到了。”陆良时恰似不经意的回头,捕捉到杨嬿婉来不及回收的目光。
“你是不是在偷偷看我?”
杨嬿婉没有回答。
她转头看向窗外,脸上冒出一阵被抓包后的羞赧。
恰时变绿灯,陆良时踩下油门。
窗外的景色在倒退,偶尔路过几位顶着烈日行走的路人。
陆良时打着方向盘,喉头忽然溢出一声笑:“嬿婉,我喜欢你看我。”
“我……不是。”嬿婉吞吞吐吐,半晌才答出一句不算有力的解释:“我只是好奇,你的车为什么没有声音。”
车子行驶过地面停车场的入口道闸,丝滑倒入空置的停车位。
陆良时按下电子手刹。
他撑着下巴,眼神覆上杨嬿婉胭红的侧脸,“声浪太大了,我怕听不见你说话。”
医院的停车场里种了些许结了果的树,青色的果皮有些泛黄。
果子要熟了。
复查不需要预约。
陆良时自然的拿过她的手提包,空出的手稳稳牵着她站上扶手电梯。
心理科在四楼,这里来往的大多都是年轻人。
杨嬿婉的主治医生是一位退休返聘的女性专家,姓林。
“嬿婉来啦~过来坐!”林医生拉开身边的听诊椅,“最近睡眠怎么样?心情有没有好一点?”
陆良时倚在紧闭的门缝边。
他没有离开。
“好多了,已经很少失眠了。只是入睡还是有些困难,会经常做噩梦。”杨嬿婉如实回答:“心情说不上坏。”
比起最初的时候,杨嬿婉的症状已经好了很多。
她会给自己找事情做,不让自己有时间去怀念濒死时的感受。
其实初初停药那会儿的触底反弹才最难熬。
她整夜整夜睡不着,头发大把大把的掉。
有时候她会莫名地笑,笑着笑着,她哭了。
情绪总是来得突然,不给她时间准备,直接将她淹进汹涌的海。
她埋在窒息里,浮不上来。
“孩子,你现在只是生病了,人都会生病的,这没什么大不了。”林医生握住她泛着凉意的手。
她不动声色扫过杨嬿婉颈侧的疤痕,语速缓慢:“没有无缘无故生病的人,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不要对自己那么严格。”
杨嬿婉木木点头,乖巧的答:“好。”
她知道自己病了,她也很想好。
但是回忆的齿轮总是卡在过去,它生了锈,没法再转动。
没关系,她总会熬过去。
“最近有没有遇到什么感兴趣的事情?”林医生的眼里带着鼓励,引导她表达自己。
杨嬿婉面无表情:“没有什么感兴趣的。”
每天都很累,但她还是会强迫自己撑起精神。
她不停暗示自己:只要作息规律,就会像个正常人。
其实她知道,都是假的。
林医生翻开杨嬿婉的病历本。
从业几十年,她见过形形色色的病人,杨嬿婉于她而言,并不是病情最严重的,但却是最特别的。
太乖了。
乖得像只会听取命令的机器人。
她从不拒绝,不论好的、坏的,照单全收。
离开前,林医生叫住杨嬿婉。
“嬿婉,你的快乐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可以停下来歇一歇,不着急重新出发,多晚都没有关系。”
会好的。
“我记住了。”
杨嬿婉正过身,向林医生鞠躬。
在她身后,陆良时略垂眼睑,隔空朝林医生点头。
无声的交流。
走出诊疗室,外面是一条狭长的甬道。
陆良时朝她伸出手,“嬿婉,我们走吧。”
“回去吗?”
“不。”温软的笑意荡在嘴边,他故作神秘道:“我们去寻宝。”
寻宝地藏在一家书店里。
书店的面积很大,室内专门隔开一片空地做书咖。
绕过书咖的背面,是天文物理区。
书架上摆放着一本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杨嬿婉略略扫过这一排的书名。从《万物起源》到《宇宙观》,每一本都很专业。
购物车的书籍摞起三叠,杨嬿婉问:“要买这么多吗?”
“这样才能显得我博学多才。”陆良时说话时的表情很神气。
杨嬿婉忽然生出些好奇,她问:“你精通物理?”
“暂时还没有~”他侧过脸,俏皮地朝她皱了皱鼻头,“再帮我选两本,好不好?”
杨嬿婉点头答应。
她逐本看着书名,绕到书架的另一边。
陆良时推着购物车跟在她身侧,目光定定,寸步不离。
“嬿婉喜欢物理吗?”他明知故问。
最后放进购物车的是《时间之箭》及《宇宙的琴弦》,属于科普的入门篇。
杨嬿婉:“我大学学的就是物理专业。”
“嬿婉好厉害,我觉得物理可难学了。”陆良时与她并着肩,语气略显雀跃:“我初中的时候,物理最高才考了56分,高中的时候更惨,只考了9分。”
“也不能说难学吧,可能是因为你当时对这方面不感兴趣。”
路过书咖店,一对小情侣在门口牵着小手,你侬我侬。
陆良时的余光扫过他们的十指相扣,嘴角下撇,“我现在对物理特别感兴趣!”
杨嬿婉的读书角从书房飘窗搬到了画室沙发。
陆良时放下画笔,靠坐在沙发的另一头,与她做起了书友。
视线尽头是一块固定在墙面上的巨大画布。
蔚蓝的海面一层层荡开,漾出白色的浪花。阳光从侧面的落地窗跳进来,它像金色的色块,在画布的空白处胡乱的踩。最后停留在浪花的边缘,化成一片细腻的沙滩。
画只描了个底。
她提出疑惑。
陆良时埋进知识的海洋,抬头换气:“灵感离家出走了。”
有几分调皮。
其实不止灵感,脑子也要出走了。
书页里密密麻麻都是知识点,陆良时却半天都翻不开新一页。
“嬿婉老师。”
他蹭到她身边,指着第五大段的第二行,“这个我不会。教我~”
沐浴在光晕里的陆良时有些晃眼。
“良时”两个字在嘴边绕了一圈,难得生出的勇气从唇缝里钻出去。
她故作镇定,任由花芽种在心底。
杨嬿婉听见自己的声音,她说:“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嬿婉,我喜欢你看我。”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