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问药(1)

姜姨娘踅回房后便将房门紧闭,任凭欧阳蓁在外连声呼唤亦无丝毫回应。直至午膳送至,那案上之食竟分毫未动,青瓷碗碟仍整整齐齐码着。

彼时查嬷嬷仍未归返,欧阳蓁独自于房前打转,时不时叩门唤道,

"姨娘,奴婢从小厨房端了枸杞煨鸡汤,粳米粥也熬得软糯。您这半月不正经用饭,怕是虚损了元气……"

她言罢,又端起食案立于门前。

一个时辰已过,房内仍无半点声息。

忽而,一阵压抑的咳嗽声自屋内隐约传来,欧阳蓁忙又放柔了声音,低低道:“奴婢先前曾向老夫人承诺,定会悉心照料。若姨娘身子再有闪失,奴婢这……又如何向老夫人交代?”

话音未落,窗纸上那单薄的剪影微微晃动,紧接着,一声叹息自内传来,房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

姜姨娘身着一袭轻纱,发髻松散,显然是欲歇未歇,脸上满是疲惫之色。

她抬眼望向欧阳蓁,轻声道:“好了,我吃便是。”

欧阳蓁闻言,忙上前扶她至桌前,垂首执起银匙,将那煨得金黄的鸡汤轻轻撇去浮油,柔声道:“方才端碗时奴婢已试过冷暖,汤尚温热,姨娘尽可放心入口。”

然而,姜姨娘却并未动筷。欧阳蓁见状,又端上食盒,柔声道:“姨娘若此刻无甚胃口,不若先尝一尝奴婢调的槐花羹?往昔在老夫人处时,老夫人亦最爱此羹。”

言罢,她将槐花羹轻轻推至姜姨娘面前。那羹香扑鼻,姜姨娘犹豫片刻,终是拿起勺子,浅尝一口。

她缓缓开口:“你此前……可也常做此羹给老太太?”

欧阳蓁欠身答道:“老夫人每日饭前皆要食用一碗,若姨娘钟情此味,奴婢日后也可常为姨娘烹制。”

“这里头可加了什么?”

“除却常见的槐花、枸杞,奴婢还打入一颗鸡蛋,又加入些许香油提味。”

姜姨娘未再多言,竟是将那槐花羹一扫而空。

她首尝欧阳蓁所做之食,往昔皆由查嬷嬷料理膳食。彼时,她每餐仅食数口便搁碗离去,无太多兴致。

见此,欧阳蓁心中大喜。她速将空碗收起,又呈上正菜置于案上。而后柔声言道:“姨娘且慢用,老夫人那儿赐了些枇杷,这枇杷正当时令,鲜嫩多汁,午后奴婢去剥些来。”

姜姨娘执起银勺,舀着那碗中的粥,正欲启齿发言。蓦地,门外传来一阵声响,原是查嬷嬷回返了。

“姨娘,此为明日所需之五色瘟纸与香烛,奴婢且将其放置于此处……”查嬷嬷一边说着,一边稳稳地将东西置于门口的桌上。

她目光敏锐,一眼便瞧见了桌上那只空碗,心中不由一惊,随即面带笑意道:“姨娘今日胃口倒是颇为不错。”

姜姨娘面色微微泛红,她轻咳一声,未作回应。

查嬷嬷见状,看了欧阳蓁一眼,缓缓言道:“看这般模样,蓁姑娘所做饭食甚合姨娘心意,今后便让她来为您打理膳食之事吧。”

“蓁姑娘,且去将那药汤为我端来。”

姜姨娘只对欧阳蓁说道。

“是。”

待欧阳蓁应下退去后,查嬷嬷在姜姨娘身前的椅子上坐下,道:“依我之见,这姑娘甚是妥帖,姨娘您觉得呢?您也有些时日没这般好的胃口了。”

姜姨娘沉吟片刻后,说道:“只能叹老夫人慧眼识人……不过,她竟舍得将这样的丫头赐予我。”

“唉,您又这么说。”查嬷嬷略带嗔怪地睨了她一眼,“都说了呀,老夫人这是打心底里心疼您呢。”

“谁知是发自肺腑,还是虚情假意作态呢。”

欧阳蓁捧着装着残羹碗筷的食盒,往庖厨而去。此时春末夏初,午时的骄阳似火,刺得她不禁眯起双眼。

她顶着烈日终于挪到了屋内。进得屋来,她先将食盒搁在一旁,而后抬手以袖擦去那布满额头的汗珠。

这西院庖厨乃是姜姨娘与苏姨娘所共用。往日里,苏姨娘院中于此处用度颇繁,故而庖厨之内多见她的杂物。或盆或罐,或箱或匣,占去大半空间,稍显凌乱。

话说晨省之时,苏姨娘亦默默不语。许是因前些时日被老爷责罚,至今心绪未宁。

欧阳蓁先至水瓮旁将碗筷悉数洗净。而后,她从橱中取出姜姨娘的药包,欲为其煎药。

她伸手解那系着的麻绳,绳扣松开的瞬间,一股薄荷的清香扑面而至。她不禁眉眼微动,目光忍不住多停留片刻。

此为葳蕤汤方,疗春温之疾。

欧阳蓁眉峰微聚,忆昔于老夫人处,老夫人患风寒,所用皆是祛风寒的药。

且老夫人曾言,姜姨娘与己同染风寒,则郑夫人所赐之药当皆为治风寒,怎会是治疗春温的方子?

这两种病症皆为医家常见之疾。她幼年之时,在父母身旁耳濡目染,于这药理方剂之道早已熟稔于心,自是熟悉不过。

今时,老夫人已然痊愈。而姜姨娘之病症却始终不见起色,且因用药有误,其病情竟每况愈下,愈发严重。她素来体弱,哪里经受得住这般折腾。

可为何要给姜姨娘用疗治春温的药剂呢?郑夫人于医药一道之精深造诣,她经验之丰富,怎会犯下这等错误?驱寒之药与清热之方一旦错用,病情便会更难调理。

刹那间,寒意自心头涌起,直逼得她打了个寒颤。昨日她为杂事所缠,忙得晕头转向,竟未察觉这些端倪。

念及此,她慌忙将药收好,匆匆折回姜姨娘处。

回到院中,见查嬷嬷正于檐下坐着掰桃枝,欧阳蓁赶忙小跑过去,还未及喘匀气,便急忙开口问道,

“查嬷嬷,这姨娘的药,莫不是从大夫人处取来时拿错了?”

查嬷嬷手中动作一顿,抬首间,欧阳蓁已将药包递至眼前。

“蓁姑娘何出此言?”查嬷嬷目光凝于药包,问道。

“我忆起,姨娘所患乃风寒之症,可这药方分明是疗治春温的。”

查嬷嬷接过药包缓缓解开,手指拨弄着包里的药草。她对药理之事全然不通晓,面对这些草药根本分辨不出个所以然来。

她长叹一声,说道:“唉,我这把老骨头,实在看不明白这药草的门道。要是真让姨娘用错了药方,耽误了病情,叫我如何对得起她……唉!”

欧阳蓁闻听此言,恍然忆起一事,赶忙说道:“对了!下人送药之际,按理皆应随药附上药方子呀。嬷嬷可还留存着那方子?往后咱们自行依方抓药就好了。”

查嬷嬷先是一怔,旋即缓缓将手中那根桃枝搁下。

良久,她开口道:“大夫人向来不将药方子交予我们。姨娘所用之药,皆是配制好送来的。她那药房于我们这些下人而言,是万万不可踏入半步的。”

这李家宅邸之中设有一间药房,是当初郑家嫁女之时,为方便府中众人,郑家家主斥重资所建。自此,府中不论大病小病,皆无需麻烦去府外寻医问药,一切皆由郑夫人操持。

虽说如今郑夫人已不再亲自为人诊治病症,但她自幼研习医药,那些药术医法早已烂熟于心,且她入府前在外名声响亮,府中众人自然是十分放心。

“既如此,那我便即刻去寻大夫人问个究竟。”

欧阳蓁伸手拿过那药包,又细细重新扎缚妥当,作势便要抬步离去。

“你可知大夫人居于何处?”查嬷嬷出声问道。

欧阳蓁闻言,脚步一顿。诚然,她虽知晓大夫人居于正院,可自己从未踏足过那处,连如何前往亦是全然不知。

“嬷嬷可晓得?”

“倒是知晓,唉……”查嬷嬷轻叹一声,面露难色,“只是老爷有令,不许我等前往正院。”

想来是老爷不愿姜姨娘与李君垣有所接触,这才下了这般禁令。

“不妨事,嬷嬷只消告知我正院所在便是,我自行前往。我初来乍到,大夫人想来对我也无甚印象。”

见欧阳蓁神色从容,查嬷嬷亦不再多做踌躇与劝说。她转身步入屋内于案几之上取来纸笔,随后在纸上缓缓落下几个小字。

鸣鸾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