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城市的光污染将天空染成一种浑浊的暗橙色,却透不进严序家那扇巨大的擦得一丝不苟的落地窗。
客厅里只有一盏极简的线性壁灯发出冷白色的光,勾勒出房间里锋利而缺乏人气的线条。
灰色的微水泥墙面,黑色的金属框架,低矮的看起来硬邦邦的沙发,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
严序坐在一张宽大的黑色工作台后,屏幕上并非案件卷宗,而是一张放大的卫星地图,老城区的街巷如蛛网般蔓延开来。
他用光标精准地圈出一个微小的点。
那个废弃的报刊亭。
密码锁的滴答声和门开的轻响打破了绝对的寂静。
赵朗拎着两个印着某知名川菜馆商标的外卖袋走了进来。
一股辛辣鲜活的食物香气立刻入侵了这个无菌室般的空间。
“我就知道你又窝在这儿修仙。”
赵朗熟门熟路地踢掉鞋子,光脚踩在冰冷的地板上,四下张望想找个放外卖的地方。
最终他只能把几个印着红油的餐盒勉强搁在严序昂贵的黑色岩板桌角,与那台顶级配置的电脑主机形成了鲜明对比。
“给你点了爆炒腰花和麻婆豆腐,以形补形,以辣醒脑。”
严序的视线甚至没有从地图上移开,只是几不可察地蹙了下眉,那浓郁的食物气味干扰了他空气中的数据流。
“谢了。”他的声音和房间一样,缺乏温度。
赵朗自己掰开一次性筷子,搓了搓,毫不在意地靠在桌边,夹起一筷子红彤彤的豆腐就往嘴里送,嘶哈着气。
“还是这口得劲。你说你这家,装修得跟科幻片里反派最后老巢似的,一点人味儿都没有。”
他嗦着筷子,顺带瞥了一眼严序的屏幕,了然地哼了一声。
“还是那小子?我说老严,你这劲头快赶上当年盯连环杀手了。一个流浪娃,至于把你搞成这样,在家搞起遥感测绘了?”
“他的行为模式不简单。”严序的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但光标再次在那个点上点了一下,强调着他的专注。
“不是简单的智力障碍或精神疾病。是高度特化的生存策略。他的活动范围、路径选择、资源点利用,都有极强的规律性和逻辑性。”
“得,又开始了。”赵朗举手做投降状,筷子上的油差点滴到光洁的地板上。
“跟我这大老粗就别整这些术语了。说白了,就是野了,跟个小野猫似的,喂不熟,抓不住,还挠人。”
他想起手臂上那几条已经淡去的血痕
严序终于转过人体工学椅,面对赵朗。
镜片后的目光在冷光下显得更加锐利。
“野猫不会用瓶盖和石头在巢穴里排列出近乎曼陀罗的图案,也不会对柯布西耶的建筑草图产生长达数分钟的凝视反应。”
赵朗愣了下,眨眨眼,把嘴里的食物咽下去。
“……什么耶?”
“不重要。”严序轻轻带过,似乎不愿在名词解释上浪费时间。
“重要的是他的过去。你辖区里,五六年前,有没有发生过涉及儿童走失或遗弃的警情?尤其是棚户区拆迁那段时间。”
赵朗放下餐盒,表情认真了些,用还算干净的手背蹭了蹭下巴。
“你这一问……好像是有那么点影子。就火车站后面那片老区,拆的时候乱得很,外来户多,关系也乱。”
“好像是有过一两起报小孩不见的,但后来……好像又都说是找到了。或者家里大人说不找了,是跟另一边老人走了之类的。”
“那时候监控没现在这么发达,笔录做得也糙,好多都不了了之。”
赵朗叹了口气,身子往后,靠在了冰冷的微水泥墙面上。
“老严,你知道这种案子最难搞。清官难断家务事。有时候不是拐卖,就是家里穷,或者出了啥变故,养不起了,自己扔了,或者孩子自己跑了。你查到最后,心都能凉半截。”
“就算找到源头,那个家……可能还不如他现在这样。”
房间里一阵沉默,只有空调系统维持恒温的低频嗡鸣。
严序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冰凉的桌面上敲击着,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
“社区那边呢?”他问,“那个老板娘阿珍,知不知道什么?”
“问过。”赵朗摇头,走过去打开冰箱想找点喝的,结果里面只有一排依云水和几盒成分标注清晰的蛋白棒,他悻悻地关上门。
“她也只知道那孩子好像突然就出现了,一开始抢她家对面快餐店泔水桶里的吃的,被人轰过几次。后来她看不过眼,就每天早上放一小袋,头天卖剩的东西在后门那个木箱上。”
“她说从来没听他说过话,有时候靠近点他就龇牙。问她知不知道哪来的,她也摇头,就说‘造孽哟’,别的啥也不知道。”
“街坊邻居也都这反应,都知道有这么个孩子,但谁也说不上来从哪来,叫啥名。时间久了,就跟巷口那棵歪脖子树似的,成了个摆设。”
“他不是摆设。”严序低声说,更像是对自己说,“他有非常严密的认知地图和行动轨迹。他的世界很小,但秩序井然。”
“秩序?管翻垃圾叫秩序?”赵朗失笑,但看到严序毫无笑意的表情,又把笑憋了回去。
“行吧,你说秩序就秩序。那然后呢?你现在打算怎么办?就这么天天隔着一截看他?给他投喂画册?”
“这也不是个长久之计啊。总不能让他一辈子住报刊亭吧?”
这正是问题的核心。
未来走向。
严序沉默了片刻。
他看向窗外,楼下是车流不息的繁华街道。
霓虹闪烁,却与他,与那个报刊亭里的孩子,都隔着一层冰冷的玻璃。
“公安的程序性处理,对他无效,甚至有害。”严序冷静地分析,像在做一个案件推演,尽管背景是他这间不像家的家。
“强制救助,他会激烈反抗,过程会给他造成严重心理创伤。就算成功送进救助站,以他的情况,只会被当成有严重行为问题的精神障碍患者隔离起来。”
“他赖以生存的感知和反应系统,在那种环境里会彻底崩溃。结果很可能不是救助,而是毁灭。”
赵朗没反驳,只是表情沉重地用筷子戳着米饭。
他见过太多类似的例子,制度是僵硬的,而人是复杂的,尤其是易小天这样的。
“社区的非正式网络,”严序继续道,“是目前唯一支撑他生存的基础。但它是脆弱的,不稳定的。依赖于个别人的善意。”
“而善意会枯竭,人会搬迁,店铺会关门。一次大规模的市容整顿,就能轻易摧毁他经营多年的领地和资源链。”
他转回目光,看向赵朗:“那么,剩下的选项是什么?”
赵朗被问住了,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最后只能烦躁地扒拉了一下头发。
“维持现状。”严序自己给出了答案,语气里听不出是赞同还是否定。
“让他继续在他的领地里,按照他的规则生存下去。这是目前对他伤害最小的方案。”
“但这不叫活着啊,老严!”赵朗有些激动,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显得有点响。
“吃不饱,穿不暖,冬天冻个半死,生病了怎么办?被车撞了怎么办?长大了怎么办?永远像个动物一样活在垃圾堆里?”
“那什么是活着?”严序反问,声音依旧平静,却像冰锥一样刺人。
“把他抓起来,关进一个他无法理解、充满恐惧的‘安全屋’里,就是活着吗?对他而言,或许自由的危险,远胜于禁锢的‘安全’。”
赵朗哑口无言,觉得胸口憋闷,却又无处发泄。
严序的逻辑冰冷得像手术刀,剥开了所有冠冕堂皇的外衣,露出了底下无奈却真实的内核。
公安的职责、社区的善意,在这些面前,都显得如此笨拙甚至残忍。
“妈的……”他低声骂了一句,不知道是在骂这无解的状况,还是在骂自己那一瞬间的无力感。
“那你小心点,别‘观察’得太投入,最后被那小猫崽子挠死。我可不想给你收尸。”
他环顾了一下这冷冰冰的公寓,“而且死在这儿,估计臭了都没人知道。”
严序的嘴角似乎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像是一个未完成的微笑。
“他不会。他的攻击行为有明确的预警和界限感,目的是驱离,而非杀戮。他的生存智慧,远超你我的想象。”
他关掉了电脑屏幕上的地图,房间瞬间暗了下来,只有那盏线性壁灯和窗外透入的微光勾勒着家具冷硬的轮廓。
“你回去吧,我送你。”严序站起身,动作利落。
“明天他会在清晨六点左右,去农贸市场后门搜寻被丢弃的烂水果。那是个相对开放的观察点。”
赵朗愣了一下,看着桌上几乎没动的外卖:“……这饭,你还吃不?”
“热量和钠含量超标了。”严序拿起衣架上的外套,语气平淡,“而且,会影响判断的准确性。”
赵朗看着他,最终无奈地摇了摇头,把餐盒盖好,重新塞回外卖袋里。
“我真服了你了,严序。你这哪是侦探,都快成动物学家了,还是最变态的那种。”
两人一前一后走向门口,密码锁发出轻微的闭合声,彻底隔绝了那个冰冷整洁、却因为一场关于一个野孩子的讨论而似乎短暂有了一丝人气的空间。
而对于蜷缩在报刊亭里、正借着路灯光芒痴迷地翻看新画册上复杂线条的易小天而言,这个世界即将到来的明天,依旧只是生存本能驱动下的又一次日出。
他还不知道,有个来自他所恐惧和回避的那个庞大世界的人,正在试图用一种他无法理解的方式,为他规划一条从未想过的、充满未知的道路。
而他对这一切可能的反应,依旧深藏在那个由破碎记忆、锐利感官和顽固生存本能所构筑的、无声的堡垒之中。
窗外的城市依旧喧嚣,但他的世界,寂静无声。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