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大楼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冰冷的晨光,严序面无表情地扯了扯领带。
这身昂贵的西装让他浑身不自在,像是被强行塞进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躯壳。
26岁的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年轻,眼神中却有着超乎年龄的冷峻。
“严先生,林总正在等您。”
前台接待员露出职业微笑。
严序只是微微点头,跟随她走向电梯。
电梯内壁如镜,映出一张年轻却紧绷的脸。
严序避开自己的目光,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裤缝。
每次来到这种地方,他都能感觉到母亲冷仪的目光如影随形。
“小序!”林曼殊从办公桌后起身,张开双臂迎上来。
严序后退半步,巧妙地保持了一臂距离。
“林总。”他的声音平淡得不带任何温度,目光却已快速扫过整个办公室,像扫描仪一样捕捉每个细节。
“叫林阿姨就好,”她略显尴尬地收回手臂,“咖啡?茶?”
“黑咖啡,不加糖,谢谢。”
严序选择背靠墙壁的位置坐下,这个角度可以观察到整个房间和入口。
林曼殊按下内线吩咐秘书,然后拿起一份文件。
“你母亲告诉我,你最近拒绝了德银的offer。”
严序的嘴角微微绷紧:“这与今天的会面有直接关联吗?”
“冷仪很担心你,”林曼殊语气软化,“她觉得你……”
“我母亲总是担心一切超出她控制范围的事物。我更愿意自己做主。”
严序轻声道:“自由调查更适合我。我现在业务范围挺广的,从网络安全咨询到企业反欺诈调查,偶尔还接些艺术品鉴定和寻回的案子。”
“冷仪可不太高兴。她说你浪费了警校背景,整天‘不务正业’。”
林曼殊模仿着冷仪的语气,惟妙惟肖。
严序从随身公文包中取出一份精美的资料册递给林曼殊。
“这是我过去两年完成的艺术品相关案例汇总,包括为苏富比追回三件19世纪油画,以及帮嘉德拍卖行追查一批来源可疑的当代作品。我还开发了一套艺术品真伪识别算法,已经被三家拍卖行采用。”
林曼殊翻阅着资料册,眼中闪过赞赏。
“看来我邀请你来是对的。冷仪对你的描述可能...有点过时。”
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些。
“她只是担心你,怕你整天追猫找狗或者调查婚外情,浪费时间。你知道的。每个母亲都希望孩子走最稳妥的路。”
“她希望我走她的路。”严序纠正道,语气更加生硬起来。
严序不想多谈有关冷仪的话题,便把目光落在墙上一幅摄影作品上。
那是一张充满了20世纪末时代感的经典黑白摄影作品。
《雨中的外滩》,他父亲严明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曾获得国际摄影大奖。
严序知道眼前这幅只是限量版印刷品,编号7/50。
真迹的原版银盐照片被他珍藏在家中的恒温防潮柜里,旁边还保存着父亲当年拍摄时使用的徕卡M6相机和那卷珍贵的Tri-X 400胶卷底片。
林曼殊注意到他的目光,轻声说:“这是你父亲作品50版限量印刷中的第七幅。我在拍卖会上买的,附有你父亲的亲笔签名认证。”
严序微微点头,眼神复杂。
真正的摄影艺术在于银盐照片的质感层次和手工放大的微妙差异,限量印刷品只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产物。
但即便是印刷品,也能看出作品的独特魅力。
那种捕捉城市灵魂的敏锐眼光。
“外滩的雨有一种特殊的质感,”严序不自觉地开口,声音比平时柔和,“能同时映照出上海的过去与未来。”
林曼殊略显惊讶:“这是老严获奖时采访稿里的话吧,你还记得这么清楚。”
“我记得很多事。”
严序的语气又恢复了平时的冷淡,但目光仍在作品上停留了片刻。
那些五岁前的记忆虽然被母亲强行压抑,但对父亲作品的印象却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中。
秘书送来了咖啡。
严序啜了一口,温度适宜。
他放下杯子,等待真正的议题。
“实际上,”林曼殊将平板电脑推到他面前,“这次请你来,是因为一系列艺术画廊盗窃案。”
严序滑动屏幕查看现场照片。
被盗的画作包括几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艾琳娜·沃克、马克斯·韦伯、陈凌……这些名字在艺术圈内备受推崇,但对大众来说还算冷门。
“四起案件,六周时间,目标明确。警报系统被精准干扰,无暴力痕迹。”
林曼殊略显惊讶:“你已经研究过这个案子了?”
“没有。”严序放大一张保险库门的特写。
“这种电子锁有已知漏洞。安保人员没有发现异常,说明要么是内应,要么使用了高级别技术手段。”
他的计算机技能全是自学,却比许多科班出身的工程师更精通。
“艺术品盗窃通常有三种动机:转售、勒索或私人收藏。但这些作品太具辨识度,黑市难以脱手。至今也没有勒索要求。如果是私人收藏委托盗窃,那么雇主一定有着非常特殊的品味。”
他放下平板,直视林曼殊。
“为什么找我?警方有艺术罪案组。我的收费标准高于市场价30%。”
林曼殊稍显不安道:“我们需要外部专家。而且……你母亲希望你能接手一些更...规范的案件。”
严序的眼神冷了下来:“我明白了。这不是商业委托,而是家庭干预的伪装。”
“不完全是……”林曼殊试图解释,但严序已经起身。
“我对成为家庭调解的工具没有兴趣。”
“请等一下,”林曼殊急忙道,“这确实是一桩真正的案件。这些画作都在我们公司投保,总价值超过上千万。按照合同,如果不能在90天内寻回,我们将面临全额赔付。我们需要最好的调查员。”
严序停在门口,没有转身。
“每天八千,预付一周。全部数据访问权限。我独立工作,不向安全部门汇报。”
林曼殊沉默片刻:“成交。”
严序转身,递过一个加密U盘。
“这是我的标准合同。签署后电子发送给我。”
年纪轻轻的他已经在侦探行业建立了自己的声誉,尽管冷仪女士对此嗤之以鼻。
林曼殊接过U盘,苦笑:“你和你母亲一样,总是这么直接。”
“效率胜过客套。”严序的目光扫过办公室,看到墙上的一幅当代艺术画作。
“李希特的早期作品?”他问道,语气终于活跃起来,“1982年的《抽象画》,罕见的纸本作品。”
林曼殊挑眉,略有惊讶道:“好眼力!我们去年从一个私人收藏家手中购得,作为公司资产投资的一部分。”
严序的目光停留在那幅李希特画作上,突然道:“窃贼的目标选择很特别。”
“确实。被盗的都是些市场价值中等但艺术价值很高的作品。”林曼殊点点头。
“或者有特殊目的。”严序脑中想着资料里的那些画作细节。“不像是普通窃贼的随机选择。目标明确,计划周密。”
他几乎能感觉到某种熟悉的直觉在蠢蠢欲动,但冷仪多年的训练让它只能潜伏在意识深处。
他转向林曼殊:“我需要访问所有受害画廊的完整客户名单和交易记录。”
林曼殊点头:“所有数据都会在今天下班前传输到你指定的安全服务器。”
严序走向门口,没有道别。
“小序,”林曼殊叫住他,“你母亲真的很关心你。”
严序停在门口,背对着她:“我母亲关心的是她想象中的儿子,不是我。”
刚走出大楼,手机响起。
冷仪的名字在屏幕上闪烁。
严序深吸一口气,接通电话。
“严序。”冷仪的声音像精密的机械,“曼殊告诉我你接受了案子。”
“这个案子的风险等级超出你的处理能力。”她的语气十分尖锐。
“艺术品盗窃涉及跨国犯罪集团,人身危险系数评级B 。我建议你立即退出。”
“我的风险评估能力不差。”严序冷冷回道。
“显然不够。”冷仪的声音冷硬,“如果你有基本风险意识,就会知道这种案件的损失概率高达73%。我在摩根士丹利时...”
“我不在摩根士丹利,”严序打断她,“我在现实世界。”
短暂的沉默。
“周六晚上七点整,家里晚餐。不要迟到。我需要详细了解案件进展和你的安全预案。”
“这是邀请还是命令?”
“这是风险管理的必要程序。”冷仪的声音没有任何波动。
“我已经让助理把你的安全系统升级方案发给你了。安装好,费用我承担。”
“我不需要。”
“需要。”冷仪斩钉截铁。
“如果你坚持要做这种高风险工作,至少采取基本防护措施。我不是在建议,我是在要求。”
严序握紧手机,说不出拒绝。
挂断电话后,他站在街角,任由人群从他两侧流过。
冷仪最后那句话还在他耳边回响:“曼殊只知道要赔钱,但我刚知道,负责此案调查的安保公司顾问上周在车库被人打断了手,电脑和资料被抢走。这不是你该玩的游戏,严序。立即退出。”
一条新的加密消息出现在屏幕上,这次是一个坐标和一句话:“想知道真相,今晚十点。”
严序抬头向四周看了一眼,没发现异常。
他默默的删除了消息,继续走向地铁站。
手指在手机上快速移动,已经开始编写第一个侦查脚本。
他想到了赵朗,也许他可以帮忙去网警支队打探一下相关进展。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