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序已经把父亲严明的采风日志反复读了无数遍,却没有从中发现那张有着纹身男合影照片的来历。
他也不想因为这件事去惊动冷仪女士,那可能是按下一个爆竹引爆一个地雷。
解开谜团,有时候需要跳出常规的框架,从另一个更熟悉游戏规则却又游离于官方体系之外的角度切入。
严序拿起手机,在通讯录里翻找片刻,拨通了其中一个号码。
电话响了四声才被接起,那边传来一个温和而略带睡意的声音,但吐字清晰,没有丝毫被打扰的不快。
“严先生?这个时间来电,想必不是找我品鉴新到的勃艮第。”
电话那头是傅颖,国内某顶级拍卖行的首席古画鉴定师,一个在艺术圈内享有盛誉、人脉深广的女人。
严序曾帮她解决过一桩颇为难缠涉及家族传承画作真伪的纠纷,避免了拍卖行的声誉损失,自此两人建立起一种基于相互欣赏和谨慎信任的友谊。
“傅老师,抱歉打扰。”严序省去寒暄,语气是工作时的冷静直接,却又带着对专业人士的尊重,“有个专业问题,需要借助你的慧眼和人脉。”
“哦?你说。”傅颖的声音里睡意全无,透出专业的兴趣。
“近期瑞安保险那批成功追回并展出的画作,业内评价很高。”
严序没有直接提及赝品,而是选择了一个安全的切入点。
“嗯,知道。他们处理得很漂亮,尤其是那几件当代作品,听说保存得相当完好,鉴定报告也无懈可击。”
傅颖的回答滴水不漏,符合她一贯的风格。
“我想了解一下,负责那批画作核心鉴定工作的,是瑞安内部的哪位专家?或者,他们主要依托哪位外聘的顾问?”
严序问道,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询问一件拍品的流传经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似乎在思考严序这个问题的用意。
“瑞安的首席鉴定师是李明德教授,业内老人了,作风严谨,甚至有些保守。”
“这种大案,他们肯定会请外援。据我所知,他们当时特别聘请了康拉德·沃斯博士作为首席顾问。”
“康拉德·沃斯?”
严序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
“一位极其特别的人物。”
傅颖的语气变得有些微妙,似乎在选择合适的词语。
“欧洲背景,一身老钱风。他是A大的客座教授,主讲《现代艺术的欺诈与真实》。”
“学识渊博,谈吐优雅,引经据典。据说他的课场场爆满,学生们为他疯狂。”
她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
“他也是几家顶级保险公司和画廊争相聘请的权威顾问,收费高出业内平均30%。他的鉴定报告以技术深度和不容置疑的权威性著称,尤其擅长用科技手段揭示‘真相’。瑞安能请动他,想必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听起来像是业界的明星。”严序谨慎地评价道。
“明星?或许吧。”
傅颖的声音里透出一丝难以察觉的保留。
“他的崛起速度快得令人侧目,而且,圈内还有一些关于他的传闻。”
“请详细说说?”
“有人说他眼光毒辣到近乎超自然,总能看出别人看不出的细节。也有人私下称,他的行踪和判断有时会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当然,这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闲话,多半是出于同行的嫉妒。”
傅颖顿了顿,补充道:“毕竟,他那样才华横溢又备受追捧的人,总是容易招致非议。”
严序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信息,随即引入了真正的核心问题。
“傅老师,你在行业这些年,经手或听说过的大量画作古董,甚至是……某些不太方便公开的领域,有没有见过这样一种标记?”
他用尽可能精确的语言描述:“一个倒三角形,但并非规整的几何图形,边缘似乎带有某种手工刻画的痕迹,或者极其精微的独特笔触。”
“它通常不会出现在显眼处,而是被巧妙地隐藏在画面的肌理、阴影,甚至破损处,极难察觉。”
他听到电话那头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似乎是傅颖走到了一个更安静的地方。
长时间的沉默,几乎能听到电流的嘶嘶声。
“倒三角标记?还隐藏得如此巧妙……”
傅颖的声音再次响起时,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
“公开的,记录在案的藏品中,我从未见过类似的记载。这听起来不像任何已知的收藏家印章、画廊标签或艺术家的惯用符号。”
她的语气几乎可以肯定。
“严先生,根据你的描述,这听起来不像是一种荣耀的签名,更像是一种刻意规避检验的暗记。”
“有些极端自负的造假者,喜欢在自己‘杰作’上留下这样的隐秘签名,他们享受这种将真相藏在全世界眼皮底下的扭曲优越感。”
这个说法与严序的推断完全吻合。
“那么,关于这个标记,或者可能使用这类标记的人……”
傅颖深吸了一口气,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被什么人听见。
“我没有证据,严先生。这纯粹是基于行业最阴暗角落传闻的直觉。但如果你问我,谁既有能力制造出能骗过几乎所有专家的赝品,又有这种近乎艺术犯罪的狂妄心态,去留下这样一个标记……”
“……康拉德·沃斯这个名字,会莫名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她顿了顿,补充道,语气充满了警示的意味。
“当然,这可能是最危险的臆测。如果他真是你找的人,那么严先生,你此刻触碰的,绝不仅仅是一桩保险欺诈案。”
“你是在挑战一位被光环笼罩的‘大师’,一个可能将整个行业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赝品大师。务必万分小心。”
“明白。多谢,傅老师,这份人情我记下了。”
严序真诚地道谢,内心却波涛暗涌。
“客气了。”
傅颖干脆地挂了电话。
电话挂断,重归寂静。
严序想起傅颖那充满警示的话语。
康拉德·沃斯。
一位学识渊博、气质优雅、备受推崇的顶级鉴定专家,暗地里却可能是一个才华横溢且极度狂妄的造假者。
甚至在他亲自鉴定为“真迹”的画作上,留下了一个只有他极少数像易小天这样的“异常之眼”才能识破的标记。
一种属于“赝品大师”的黑暗勋章。
这绝非巧合。
线索的丝线开始收拢,指向一个既聪明绝顶又怨毒狂妄的可能性。
严序感到,他已经站在了一个巨大迷宫的入口,而易小天无意中递给他的,或许是唯一能刺破重重光环、通向黑暗真相的线团。
有时候魔法才能打败魔法。
在严序的认知里,影梭不是一个人,更像是一种自然力量。
一个游离在系统边缘的顶级存在,擅长在数字废墟里挖掘真相。
他不穿连帽卫衣故作神秘,也不屑于破坏规则。
他的力量在于能看懂数据死亡后留下的幽灵,能听见硬盘沉默的呐喊。
他是严序这种即使自己拥有高超的网络安全技术,但也不得不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必备的、也是最锋利的技术外挂。
更何况,很多时候,严序遇到不能也不愿触碰的灰色地带,但又必须获取关键情报,影梭就是他唯一会选择购买的那把钥匙。
严序回到桌前,打开了加密邮箱的客户端。
他新建了一封邮件,收件人是一长串毫无规律的哈希值邮箱地址。
主题栏只有一个词:询价。
正文内容简洁,用词精准,如同在起草一份采购合同:
商品:康拉德·沃斯完整背景档案。
规格要求:
所有公开及非公开履历验证与深度挖掘,重点关注欧洲早期经历。
财务往来、人际网络及非公开评价分析。
所有经手鉴定报告。
重点:瑞安保险失画案的异常细节与绝对话语权证明。
任何与‘倒三角’符号存在关联的线索。
特殊条款:操作需绝对静默,优先级为最高。
触发警报即视为交易失败。
报价:老规矩,依据信息价值分阶段结算。
首笔订金(0.1 BTC)已发出,请查收确认。
他附上了一幅经过处理的、易小天绘制的那个挣扎的倒三角符号的扫描图,文件命名为参考物_001。
检查了一遍暗语和条款,严序点击了发送。
没有焦急的等待,他知道“影梭”只会在有实质性进展或需要加价时回复。
这是一种冰冷但高效的默契。
做完这一切,严序重新坐回电脑前,屏幕冷光映亮他专注的侧脸。
他调出康拉德·沃斯所有能公开获取的信息:学术演讲视频、访谈录,打算把它们用投影仪,投影到已收拾干净了的大白板上。
这一次,他审视的不再是内容。
他想剖析沃斯在演讲时每一个微妙的表情,品味他话语中谦逊之下隐藏的绝对自信,分析他引经据典时那近乎完美却隐约透着一丝精密计算感的优雅。
傅颖的评价如同背景音:“才华横溢但充满怨毒,优雅精致下藏着极度的不安全感与嫉妒。”
严序的目光锐利如刀。他现在观察的,不是一个学者,而是一个潜在的拥有高度完美主义和控制欲的顶级捕食者。
打开讲课视频,严序真正看到了沃斯本人。
五十多岁,银灰色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穿着剪裁合体的高品质亚麻衬衫,戴着无框眼镜。
眼神锐利但通常带着一种学者式的温和与疏离。
视频中,沃斯正在讲授《现代艺术的欺诈与真实》,嗓音低沉富有魅力,牢牢吸引着听众。
“最高明的欺骗,”屏幕上的沃斯微笑道,眼神扫过观众,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从容。
“绝非粗劣模仿,而是深刻理解其灵魂后,进行的创造性重构。甚至,赋予它连最苛刻的鉴定家都不得不认可的‘真实性’。”
“这其中的悖论与张力,恰恰是艺术最迷人的战场,不是吗?”
台下响起一阵会意的笑声和掌声。
严序按下暂停键。
沃斯的笑容定格在脸上,优雅,自信。
但在严序此刻的分析中,那笑容背后,是一种近乎艺术家般的、对自身“杰作”的骄傲,以及对于能够愚弄体系的冰冷嘲讽。
就在这时,沙发方向传来一声极轻的、带着疑惑的抽气声。
严序立刻转头。
易小天不知何时已经坐起身,他不再是全然对抗不适的状态,而是微微眯着眼,身体前倾,死死地盯着白板上那张定格的脸。
他的表情不再是纯粹的厌恶或抗拒,而是一种极度专注的、试图从记忆深处打捞某物的挣扎。
他的目光像是要穿透屏幕,剥去沃斯脸上那层岁月的痕迹。
“呃……”他喉咙里发出一声模糊的音节,手指无意识地蜷缩又松开。
他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沃斯的脸上。
严序没有打扰他,只是屏息观察。
他看到易小天的瞳孔微微颤动,仿佛在快速翻阅一本无形的相册。
突然,易小天的呼吸猛地一滞。
他的眼睛骤然睁大,一种混杂着震惊、难以置信和模糊确认的神情掠过他年轻的脸庞。
他快步走到严序的电脑前,将那张有着纹身男的照片颤巍巍的放到了白板上沃斯教授的脸旁边。
易小天的动作很快,绕过沙发时还差点被绊倒,但指向性却异常明确。
他瞪大眼睛看着严序,手指用力地点着照片上那个年轻许多、带着狰狞纹身的脸,又猛地戳向屏幕上那张优雅、权威、备受尊敬的脸。
眼神急切,无声地呐喊:看!是他!就是同一个人!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