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 3 章

如此过了几天,李弦终于死心接受了穿越的事实,但也仅此而已,穿越归穿越,不一定就是穿到倒霉鬼李贤身上啊,说不定那天是自己在生病的情况下幻听了呢,现在穿到平行时空架空朝代也挺流行的,反正一直到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明确告诉他他姓甚名谁,他爹叫啥他娘叫啥,现在的国号年号之类的。

其实他是急着知道上述信息的,只是受目前的年纪的限制不能直接问,真愁人。

见过了皇帝爹、皇后娘、太子哥,接下来再见过亲王弟弟,一家人就整整齐齐了。李弦没想到的是,前面几位重量级人物见面还挺容易的,反而是最后这位弟弟,一时半会儿没有见到他的机会。

在李弦的印像里,皇帝皇后可不是后世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回家给孩子做饭辅导作业的上班族。皇帝日理万机,国事、家事、那啥啥事,事事关心。皇后呢,虽然不用操心国家大事,反而比皇帝更忙。除了管理宫里的大小事务,抓住机会多生儿子,跟(不限于)宫里的各种女人斗来斗去,最好是把别人的儿子全弄死,只留下自己生的,那么下一任皇帝的宝座就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了。除了忙宫斗,皇后们抽空还要给娘家捞好处,结交大臣以为外援什么的,即使是儿女想见他们一面都的打申请,然后再等安排。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生病了,所以得到了格外的关注,反正从他穿过来,五天里倒能见到父亲三面,皇后来的少一点,那也是因为还有一个更小的七郎需要照顾。听听,皇后亲自照顾小儿子,而不是假手乳母、保姆,多么温馨融洽的母子情啊。

李弦越发怀疑之前的推测,能亲自照顾孩子的母亲,会舍得因为权利之争就把一手带大的亲生儿子一贬三千里,战战兢兢生不如死地过了几十年?

对这个没见过面的弟弟,李贤很是好奇,既然没人把弟弟抱过来让他过目,那他自己过去不就得了。然而做为一个占了别人壳子的穿越者,李贤对目前所处的地界还没生出归属感,底气十分不足,很不敢光天化日的大摇大摆出门,倒不是怕见阳光,(喂,我又不是吸血鬼),而是生怕触犯什么禁忌规则,或者一不小心走到什么不该去的地方。所以这些天就在他自己的院子里画地为牢,即使意意思思提出晨昏定省,也被阿何以他身体刚好,不宜在清晨傍晚天气转凉的时间出门为理由拒绝了。

好在李弘经常来找他,这孩子当老师当上瘾了是怎么着,来了就教他写字。郁闷得发疯的李弦只能撺掇着他一起看弟弟去。

李弘愿意和李弦玩那是因为两人年纪差不多,能玩到一块,对尚在襁褓中的七郎就没有这份热情了,皱着鼻子道:“他成天就是躺着,睡着了躺着,睡醒了也是躺着,上次我去找阿娘,他还尿裤子来着。”言语中很是嫌弃。

李弦心说他没当场给你拉点新鲜耙耙就算很给面子了。

“业精于勤,荒于嬉,”好像听见李弦内心的吐槽一样,李弘板起小脸严肃道:“六郎你虽然还没入学,但治学万不能起偷懒的心思,不要总想着找七郎玩,来,别的字先放一放,这个字你要记住,”李弘用笔尖指着纸上的字对李弦道,“这个字读作贤,是你的名字,多才多能的意思①,你要勤勉发奋不要辜负阿耶阿娘对你的期望哦。”

“轰——”最后一丝侥幸之心破灭了。李弦不对现在应该叫他李贤了,瞪大了眼睛,果然没猜错,这壳子就是那倒霉的章怀太子的。

皇家教育果然有一套,李弘这才几岁啊,搁后世幼儿园毕业了没有,就成了个小道学了,可了不得,这么点年纪就自己给自己增加心理压力,如果体育锻炼再跟不上,可不是要损害身体,或许就是这个原因才导致历史上李弘以太子身份监国,竟然病得没法见大臣处理政务的事吧。

没等李贤在心里吐槽完,一阵爽朗的笑声从门口传来,李治边走边笑道:“阿弘说得对,治学没有捷径,下苦功就是最简单的法子。”他身后半步就是皇后。李弘、李贤齐齐迎上前见礼,李治微笑着摸摸李弘的头,玩笑道:“五郎既然通透,以后六郎的学业就交给你了,你可不要偷懒哦。”

皇后在李治后腰上轻轻捏了一把,对李弘道:“阿弘先把自己的书念好才能教别人,不急,除了六郎还有七郎呢。”

李弘握着小拳头认真道:“好,等我教会六郎就教七郎去。”

李治大笑。武皇后嗔怪地看了他一眼。国家元首被培养成高级教授,这个差距还是有点大了。而且对于政治抱负满满,目前还没有向帝位冲刺的想法的皇后,李弘就是她的希望啊,当然不会让好不容易才抢来的太子之位被他爹当成教书匠来用。

估计李弘少不得要受一番教导了。

然而似乎并没有,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弘依旧兢兢业业地给弟弟启蒙,李治夫妇也三不五时地来看看他们。

就在李贤惊讶于能经常见到帝后,心想看来自己还挺得宠的?然后一连好几天皇帝皇后都没来看他,李弦又不禁怀疑难道这么快就失宠了?或者仅仅只是因为他生病所以才得到父母额外的关心,现在病好了,一切回归正常?再不然就是朝廷上发生了什么大事?

李贤不是真正的孩子,做不出跟兄弟姐妹在父母面前争宠那套,再说他一个成年人,实在没法把那两位和自己心理年龄差不多的人当做爹妈。但是他需要了解一下他在帝后心里的重量,以便调整日后的相处模式。

李弘却是孩子,对于好长时间见不到爸妈的留守儿童生活十分不适应,据他身边的宦官说,潞王病好之后周王又病了,“阿显怎么了?”李弘问。

“奴婢知道的不太清楚,听说是有些发热。”小宦官毕恭毕敬地答道。

“哦——”李弘表示知道了,但并不重视——六郎前些天不是也发热了吗。

李显都出来了!光看哥几个排行李贤就觉得胃里的胃酸都变苦了,不对,是全身上下从里到外就没有不苦的地方了。李弘、李贤、李显,不正好就是女皇陛下前三个儿子嘛,没有李旦,那是因为还没来得及被生出来,再等等,李贤就能有幸经历文韬武略引领大唐走向盛世的唐明皇李隆基他爹出生的伟大时刻了。

“咱们去看看七郎吧。”李贤建议道:“我病的时候多亏五哥来看我,不然真要闷杀了,七郎想必也是这样。”

纯粹是鬼话!李显认不认识人还不一定呢。以他俩现在的年纪去了只会添乱,但是态度很重要,给帝后二人组留下孝悌友爱的印像对他对李弘都很重要!

“再说,阿耶阿娘肯定也去看他的。”再不出去,就又要被李弘教写字了,“賢”的繁体字太难写,笔画太多了啊~天天被一个幼儿园小朋友打击,李贤脸皮再厚,时间一长也吃不消了,因此殷勤地建议道。

对父母的思念终于压倒了对还没有掌握控制自身洪荒之力的小弟弟的嫌弃,李弘点点头,吩咐小宦官“去集仙殿说一声,我和六郎拜见阿耶阿娘。”

欧耶!李贤在心里比了个v。穿过来都这么些日子了,李贤连院子都没出去过,虽然他这个院子目测绝对比四个篮球场加起来还大,里面的建筑也十足的皇家气派,但是再好的居住条件总是圈在里面那也不是享受,而是坐牢了。

太子就是太子,让宦官跑一趟只是出于礼节单纯地打个招呼,并不需要等到批准再行动。两人随后就带着一堆的人出了门。

大明宫啊!站在院前台阶上放眼望去,李贤不禁在心里发出赞叹,大明宫不愧是唐代宫苑的典范之作,在高远的青天下,即使不是站在正殿前,即使看到的是许多建筑的背影,依然可以感受到恢弘磅礴,端庄大方,同时又不失灵动与活力的气度。(李贤你弄错了,这里不是长安是洛阳,你眼前的这片宫殿是洛阳的宫城,长安的大明宫这会儿还没建好,正烂尾着呢。)

没等感叹完,李贤就悲催的发现一个问题,他们要去哪?宫城这两个字可不是白叫的,一个宫室接一个宫室,每个院落的面积差不多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李贤也不知道集仙殿在哪儿,貌似不会太近,就凭他现在的两条小短腿得走到什么时候啊。在他还是李弦的时候,换上运动鞋跑一圈没问题,但是现在的身体条件就……

一抬头,李贤就知道自己想多了,已经有两架步辇停在台阶下面了。

正是春天桃红柳绿的时候,李贤心头一放松,也有了心情看景。这时候步辇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四面都没有遮挡,盘腿坐在上面正方便四处张望,要说纯正的大唐景观和后世的山寨货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上的概念,白墙青瓦,朱红门窗,不但楼阁殿宇恢弘素雅,仔细看,就是一砖一木也十足考究,树木高大花草葱荣。这是真正盖来给皇帝皇后住的皇宫,不是为了挣游客门票,供人打卡拍照的旅游景点。

同样是皇帝家,对比明清皇宫的雕梁画栋,李贤还是深深地被大明宫(其实不是)的威严庄重震撼了一把。

当然了,做了二十多年斗升小民,曾经深深地房价困扰的李贤,首先想到的是在首都繁华地段建这么大一楼盘得花多少钱啊!!

坐在步辇上游览风景名胜区,一开始是一种很新鲜的体验,虽然自己坐着让人家抬,李贤心里挺有点过意不去的,不过考虑到现在这个壳子的身高体重,这点不好意思也就荡然无存了。但是步辇简单说就是一块四四方方的木板,前后各伸出两截木头把手,坐的人在上面盘腿坐着,连个搭手的地方都没有,走路走的再稳,多少也会有颠簸,时间稍微长一点李贤就坚持不住,连风景都顾不上看了,东倒西歪地小幅度调整着坐姿。阿何看见,忙在一旁轻轻扶住他,小声道:“六郎累了?再坐一会,就要到了。”

李贤看看前面坐在步辇上腰板挺直的李弘,只好咬牙坚持——要不是成年人的自尊,李贤绝对要求跳下地自己走了。阿凤的名言“大有大的难处”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这么大的宫殿,劳民伤财就不说了,每天走这么一趟的浪费多少时间啊,如果是个八十平的小两居,抬腿就到了。

大概走了二十多分钟——也许不到,只是痛苦的体验延长了对时间的估计——反正在就在李贤觉得实在是坚持不下去,决定不要脸一回的时候,集仙殿终于到了。

贤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就是多才也。

说文解字白话版的注解是:贤,多才多能。字形采用“贝”作边旁,“臤”作声旁。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贤

多財也。財各本作才。今正。賢本多財之偁。引伸之凡多皆曰賢。人偁賢能,因習其引伸之義而廢其本義矣。小雅。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傳曰。賢,勞也。謂事多而勞也。故孟子說之曰。我獨賢勞。戴先生曰。投壷。某賢於某若干純。賢,多也。从貝。臤聲。胡田切。十二部。

所以说贤字最初的意思跟德行没什么关系。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 3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