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 50 章

有句俗话是说女人“生孩子如闯鬼门关”,李贤相信这句话一定是多少人的血泪经验凝结而成的。但是就他目前仅有的一点人生经验来看,武皇后生孩子简直就跟玩似的。

随着李治对太子戒备之心的加深,武皇后掌管的政务,也不在局限于与封禅相关的礼仪性工作。可以说除了军政以外,所有的民政工作,她都有深度参与。甚而至于就连李治上朝,武皇后都要挂一道帘子,坐在后面垂帘听政。

上官仪大约做梦也想不到他一个头脑发热把李弘给害了,至于他剑锋所指的武皇后,不但没有损失分毫,反而因祸得福掌握了更大的权利。

参观过故宫的人都见过养心殿东暖阁挂着的那道黄色的纱帘,纱帘内外分设两张宝座,对,这就是当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之处。慈禧垂帘听政那是因为同治、光绪年纪小,掌管不了这么大的国家,所以要她这个当妈的帮忙把把舵。李治您老的年纪都够当爷爷的了,还要把怀孕的老婆拉来帮你工作,这这这,让人怎么说你呢。

此时的武皇后已经四十出头了,即使搁在医学发达的二十一世纪,也是妥妥的高龄产妇,需要提前住院待产的那种,谁知人家一边处理着繁杂的政务,抽空就把孩子生出来了。

也许老天爷听见了李治的求情,反正武皇后还真就给他生了位公主,只是这个刚出生的小娃娃还不能称为太平公主,太平是她后来的封号,李治和武皇后为这个粉妆玉琢、最小偏怜的女儿取了一个柔婉的名字,叫做“令月”①

如果不是穿过来,李贤真想不到他们兄妹之间年龄差了这么大。

李令月的出生引起了武皇后内心某种隐秘的情绪,李贤常见她久久地盯着怀抱中的女儿,目光充满爱怜与悲悯,这是对李显、李旭轮都没有过的。李贤不禁在心里暗暗揣测,武皇后会不会是在李令月的身上看到了那个刚出生就因要为她铺平封后之路而送掉性命的长女呢?

无论如何,武皇后对小女儿付出了超过其他几个儿子的母爱,几乎是亲力亲为地抚养她,以至于李令月配备的服务人员成了整个皇宫心理负担最重的工作——当皇后亲自为小公主洗澡、换尿布的时候,作为职业保姆,你敢袖着手,在旁边闲看着吗?

李治对小女儿更是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抱着李令月撒不了手。女儿好呀,小时候香香软软的,长大了也不会对自己龙臀下的御座虎视眈眈,等等,长大了,女儿长大了是要嫁出去的,天底下哪个臭小子能配的上自己金尊玉贵的女儿呢?可怜的孩子,李治捧起女儿,脸贴着她嫩嫩的小脸蛋轻轻道:“阿耶一定给你选一个称心如意的驸马,你要是觉得不好,咱们就换了他。”

小婴儿可能是觉得痒痒,咯咯地笑起来,李治惊喜道:“你听得懂呀!真是个聪慧的孩子。”

武皇后进来的时候,见到的就是这副温馨的画面,不由笑问怎么了?李治把刚才的事跟她说了一遍。因为李令月的出生后一直跟着武皇后,李治稀罕女儿,也就只好搬来集仙殿并再一次在此扎下根。

对于妹妹的出生,大概除了李旭轮觉得分薄了父母的关爱之外,其他几个哥哥都报以欢迎的态度,倒不是因为她不会成为竞争对手——自李弘往下连着四个兄弟,真要说对手也不差这一个。何况就目前来看,除了李显和李贤闹了一点不大不小的矛盾之外,倒还各个本分,比起前两朝的几个皇子,真要算是风平浪静了——哥哥们喜欢李令月,纯粹是因为物以稀为贵,这其中又以李弘、李贤为最,当哥哥不稀罕,但他俩还从来没有给女孩子做过哥哥呢。

李贤住在宫外,时不时给小妹妹淘弄个手里摇的小铃铛啊、五颜六色的绣球什么的,但他印象里小女孩最爱玩的布娃娃,没敢让人做一个拿给妹妹玩——在这年头做人偶是犯忌讳的事,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压胜——李令月当然不缺这些玩具,而且宫里内造的比他拿来的更精致,李贤不过是聊表心意而已。小孩子往往喜新厌旧,别管精致不精致,只要是新的她就喜欢,所以很给她六哥面子。

这天,帝后都在集仙殿陪李令月玩,李贤来了。李令月虽然只有几个月大,刚刚开始认人,但显然对这个隔三差五就给自己带玩具哥哥有着深刻的映象,不等她六哥行完礼,就挥着两只肉乎乎的小手,“哦哦”地打招呼。

李贤变戏法似的从袖子里逃出一个脚底下安着轮子的小布老虎,李令月就像被按了暂停键一样,停止了所有的动作,一双乌黑晶亮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哥哥手里的玩具,好像在琢磨这是个什么物件,好不好吃,能不能玩一样。看着看着,红润的小嘴边还划下一条亮晶晶的口水。

“你妹妹现在拿着什么都往嘴里放,这个只怕还来不及让她学会拖着走,轮子就被啃掉了。”武皇后抱过女儿,用帕子轻轻地给她擦了擦嘴。

李令月扎着手,清楚地表达了想要玩具的强烈要求。

“她现在喜欢咬东西?下次让人拿萝卜做一个,专门给她咬的。”李贤一边把布老虎递给妹妹,一边开玩笑道。

“有你这么当哥哥的吗?”李治笑骂道:“还萝卜,把你妹妹当成兔子了。”顿了顿,又怕李贤万一当了真,真给李令月吃萝卜,李治又郑重道:“玩笑是玩笑,你妹妹现在还小,连牙都没长出来几颗,你可别乱给她吃东西。”

知道知道,看把你紧张的,好像只有这丫头是你亲生的,我们哥几个都是抱养的似的,你放心,她什么时候能落了单呀,就算你和皇后不在身边,也是一大堆人围着,哪能由着我乱喂她呢。

李贤认真地表示记住了,又感叹道:“小孩子照顾起来可真是累人。”

李治和武皇后都笑了,武皇后道:“这就累了?等你以后有了孩子就知道了。”

李治也道:“阿月已是极好带的了,你小时候几次三番的病,那时才真是累人呢。”

累人?累的不是您二位吧,李贤至今仍清楚的记得床帐内幽暗的空间,空气中淡淡的香气,以及何娘子焦急的脸。就是那一次,真正的李贤离开了这个他熟悉的世界,他离开的时候请问您二位,他的至亲,又在哪儿呢?!

在炭火温热的集仙殿里,李贤只觉得心里的寒意将他四肢百骸都冻僵了。

见儿子呆呆地不说话,李治隔空对他点点手指头,“想什么呢?”

李贤一惊,亏他有几分急智,忙道:“常言道养儿方知父母恩,儿子倒是从妹妹这儿看出阿耶阿娘的不容易了。”

“你能这么想,也不枉费我和你阿娘辛苦这些年。”得,李治居然自己感动了。

今天的谈话,对于李贤来说虽然有点膈应人,但也不是没好处,李治见他如此手足情深,暗想自己真是错怪了这个孩子。六郎心思单纯,跟太子亲近倒并没有什么攀附之心,并非因为太子必将登基为天子为自己日后铺路,而纯是出于手足之情,又想到七郎对他不恭敬他也没有告状,见了七郎仍是先前的样子,没有因前事有什么不同的。

倒是我错怪了他,想到这里,李治拍拍儿子的肩膀,这一拍就觉得手底下衣裳有点单薄,便道:“如今天气渐冷,你怎么还穿着夹衫?”回头吩咐旁边站着的小黄门道:“去,把朕前两天做的那件秋香色的袍子拿来。”

“那件衣裳是吐蕃进贡的狐皮做的,你仔细着穿。”武皇后接口对李贤道。

吐蕃?不就是后来的西藏嘛,对了,他那位抢来的姑姑——文成公主——现在怎么样?怎么从来没听人提起过?“听说那里地势极高,气候寒冷,所产皮毛最是细密,只是也难得。”现在才八月,正是穿夹衣的季节嘛,哪里就要穿皮裘了,不过李贤仍凑趣道。

“吐蕃不逊,并不按时朝觐,我大唐在陇西等处与之时有战事。这些皮毛,还是今年春天吐蕃赞普遣使求下降公主和亲时进贡的。”李贤抬抬手指,示意小黄门将皮袍交给李贤。

“儿子记得他们还求赤水②等地用以畜牧,阿耶没有答应他们。”

“蛮夷狂悖!”能让具有胡人血统皇帝破口大骂蛮夷的,肯定不是一般人,“赤水前拒吐蕃,后临突厥,他倒好,让大唐割舍了给他。如此一来他就能挥师直下长安了不成!如此悖逆,朕岂肯下降公主!”李治气咻咻道。

“吐蕃好大的胆子!”李贤做同仇敌忾状,“当年太宗皇帝遣文成公主和亲,这些年还不是依然不逊,可见和亲不过是白送他们财帛与技能而已。”国家安全靠的是血性男儿搏杀疆场,拿家里的女儿换和平,这是受过多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李贤绝对不能接受的。

武皇后听父子二人越说越情绪化,不得不打断了两人,道:“当年太宗皇帝降文成公主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之后吐蕃与我大唐二十余年无战事。后松赞干布于贞观二十三年身故,时年只有三十三岁。文成公主无子,松赞干布唯一子嗣又早于他亡故,因此便由其孙芒松芒赞继位,因其年幼,政事皆委国相禄东赞。”

“你知道禄东赞么?”李治插了一句,道:“阎立本有一幅画叫《步辇图》,上面的藩使就是禄东赞。”

武皇后瞥了他一眼,接着说道:“禄东赞有二子,一名钦陵、一名赞婆,皆骁勇善战之人,旧年吐谷浑灭国,就是他二人率军所为。”

军国政事随口道来,武皇后不经意间就展现出一个女政治家的素养来。不过“如此一来吐蕃不就和我大唐接壤了?”李贤问道。

“本来就是接壤的。”李治笑了。这孩子自小聪慧,然而有些事不是聪慧就能生而知之的,想到这儿,伸出食指往茶盏里沾了点水,在桌案上边画边与李贤说道:“吐谷浑在时,吐蕃便北与安西都护府相邻,南面则连接益州、剑南、黔中。”

“只是他灭了吐谷浑后离长安很近了。”李贤仅剩的一点唐朝历史关于战争方面的,除了安禄山、黄巢,就是吐蕃攻入过长安,把不知道哪位皇帝打得逃出都城避难去了,好容易有一次剧情早知道,岂能不加以利用,因此立刻向李治暗示这其中的危险性,最好早做防备,至少别让吐蕃做大。

不想李治却把脸一板,“吐谷浑当初离长安也不远!天下之大,不独我大唐一国,太宗偿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朕承袭太宗天可汗,自视之如子民,你今日之言莫不是想挑起朕兴甲戈逞兵凶!?如今高丽刚刚平定,人心尚未归附,岂能另起战事!?”

一通教训,说的李贤鹌鹑似的缩着脖子不敢抬头,只好在心里腹诽,其实说白了不过是实力不支持两线作战嘛,说得那么冠冕堂皇,还什么‘视之如子民’,切~~

①关于太平公主的名字。

太平公主虽然大名鼎鼎,但是和大多数唐代公主一样,她的闺名在史书中没有记载。台湾学者雷家骥根据《全唐文》崔融《代皇太子上食表》“伏见臣妹太平公主妾李令月,嘉辰降嫔公族”这句话,考证她的闺名叫做李令月。并且把这个名字和武则天的小儿子李旦(本名旭轮)联系起来,说这两个名字一日一月,和武则天后来给自己改的名字“瞾”(日月当空)可以对应,反映了武则天的政治理想。但是,我认为,雷先生这样断句是错误的,正确的断法应该是“伏见臣妹太平公主妾李,令月嘉辰,降嫔公族” 。为什么这样断句呢?理由有三个:第一,唐代公主给皇帝上书时候自称“妾李氏”是一个规矩,不需要写出名字,第二,“令月嘉辰”是一个比较固定的说法,是指一个好月份好时辰,不需要拆开;第三,“令月嘉辰,降嫔公族”这样的说法符合当时通用文体——骈文的行文规范。把 “令月”两个字提到前头,作为太平公主的名字并不妥当。

以上来自百度。

本文为了称呼方便,姑且称她为李令月了。

② 这里的赤水是指唐朝赤水军所在地,初在凉州以西二百里,开元年间移入凉州城内,《元和志》记载“军之大者莫如赤水,幅员五千一百八十里,前拒吐蕃,北临突厥者。”是抗拒吐蕃、突厥的前沿阵地。

作者有话说

第50章 第 50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