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闻道之堂,百家争鸣

四月十二,清晨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九霄宗云来峰上已是人声渐起。

经历了千徒入宗和执事弟子选拔,宗门气象日新,但林子豪的目光,早已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他站在青云殿的台阶上,望着远处千音广场上勤奋晨练的弟子们,他们的身影在晨曦中跃动,充满了朝气,却也显露出基础不一、功法各异的短板。

“宗主,今日的早课巡查已毕。”一个沉稳的声音自身后响起,李长空快步走来,一身青色劲装,显得干练利落。

他手中拿着一本薄薄的册子,上面记录着各区域弟子的修炼情况。

林子豪转过身,接过册子翻阅着,眉头微蹙。

册页上,不少弟子的名字旁都标注着“瓶颈”、“功法滞涩”、“疑问待解”等字样。

他合上册子,递给李长空,说道:“弟子们修炼刻苦是好,但闭门造车,进步终会缓慢。”

李长空点头,接口道:“宗主所言极是。如今宗门弟子过千,虽有内外门之分,也有执事弟子协助管理,但在修行指引上,多是弟子自行摸索,或是三五成群相互探讨,缺乏系统的指点和高阶的眼界。

长此以往,恐难成大器。”他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思索,“长空斗胆,恳请宗主设立一处专门用于传道授业、答疑解惑之地,汇聚宗门内有专长的师长,定期开讲,让弟子们能有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林子豪闻言,眼睛一亮,抚掌笑道:“长空,你说到我心坎里了。

修仙之路,非独修所能至远,亦需交流碰撞,方能触类旁通。”

他望向青云殿左侧一片开阔的空地,那里原本是打算开辟成新的演武场,“那里,便建一座‘闻道堂’如何?

取‘朝闻道,夕死可矣’之意,让弟子们有处可学,有惑可问。”

李长空脸上露出喜色:“宗主英明!闻道堂之名,寓意深远!”

说干就干。林子豪当即召集了古月娜、慕容清影、柳絮儿等人商议。

听闻要建闻道堂,众人皆是赞同。古月娜擅长统筹,立刻着手规划堂屋的建造;慕容清影剑术精湛,主动提出可讲授剑法心得;柳絮儿丹道有成,也愿分享炼丹经验。

消息传开,弟子们一片欢腾。短短三日,一座古朴典雅的木质堂屋便在青云殿左侧拔地而起。

堂屋宽敞明亮,内部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可容纳数百弟子听讲,上层则设有数个雅间,供授课师长休憩备课。

堂前悬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上书“闻道堂”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正是林子豪亲笔所书,笔锋间隐有音波流转,细看之下,竟能让人心神宁静。

四月十五,卯时刚过,闻道堂外已是人头攒动。

今日是闻道堂首次开讲的日子,主讲者,正是秩序执事,以一手凌厉剑法闻名的慕容清影。

“都安静些,按修为高低,依次入座!”慕容清影身着一袭月白劲装,腰悬长剑“流霜”,俏立堂前,神色清冷,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她那双清澈的眸子扫过喧闹的弟子,原本嘈杂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有条不紊地进入堂内落座。

林子豪和李长空、古月娜等人则坐在上层的雅间内,透过窗户俯瞰堂内。

“清影这孩子,越来越有师长风范了。”林子豪轻声笑道。

李长空点头:“慕容执事剑法出众,性格严谨,由她开讲第一课,再好不过。”

堂内,慕容清影走到台前,并未立刻讲课,而是拔出了腰间的流霜剑。

剑身出鞘,发出一声清越的龙吟,剑身上寒光流转,映得满堂皆亮。

“今日,我不讲复杂剑招,只讲‘剑心’。”慕容清影的声音透过音波术传遍堂内每个角落,“剑者,所以克敌,亦所以修身。

心不静,则剑不稳;意不专,则招不纯。”

她手腕轻抖,流霜剑在她手中仿佛活了过来,时而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时而如惊鸿照影,迅捷灵动。

她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剑招中蕴含的呼吸吐纳之法,以及如何将自身灵力灌注于剑尖,形成独特的剑音。

“……此处,并非一味求快,而是要感受风的方向,剑的轨迹,让剑成为你手臂的延伸,乃至你身体的一部分。”

堂下弟子们屏息凝神,有的奋笔疾书,记录要点;有的闭目沉思,体悟剑意;还有的忍不住比划起来,却被慕容清影一个眼神制止。

“弟子王明,敢问慕容执事!”一个身材魁梧的外门弟子站起身,脸上带着一丝困惑,“弟子愚钝,总觉得快剑方能制敌,若一味求稳求静,岂非错失良机?”

慕容清影收剑而立,剑尖斜指地面,淡淡道:“快与慢,并非绝对。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静是蓄力,动是爆发。

你看那奔雷,酝酿之时无声无息,一旦落地,方显雷霆万钧。”

她说着,屈指一弹,一枚铜钱化作一道流光射向远处的铜钟。

铜钱未到,一股无形的剑音已先一步抵达,“铛”的一声,钟声悠扬,余音绕梁。

王明听得目瞪口呆,喃喃道:“原来如此……弟子受教了!”

接下来的日子,闻道堂果然成了九霄宗最热闹的地方。

四月十八,轮到柳絮儿讲丹道。她穿着一身鹅黄衣裙,带来了数十种罕见的灵药植株,摆满了讲台。

“炼丹之道,首重药材辨识,次重火候掌控,再重灵力调和。”

她声音温婉,语速不快,却字字清晰,“今日我要讲的,是‘宗音丹’的进阶之法,如何在丹药中融入自身音波,使其更具灵性……”

她详细讲解着各种药材的药性、配比,以及炼丹时可能遇到的瓶颈和解决方法。

堂下,那些对丹道感兴趣的弟子们如获至宝,尤其是负责丹药分发的执事弟子,更是听得格外认真。

有弟子提问丹火不稳如何处理,柳絮儿也不藏私,取出自己的丹炉,现场演示如何以音波控火,那跳跃的火焰随着她指尖的节奏舞动,看得众人啧啧称奇。

四月二十一日,白灵主讲幻术。她一身白衣,气质空灵,甫一出现,便让堂内的光线仿佛都柔和了几分。

“幻术者,非虚非实,存乎一心。”她没有使用任何道具,只是素手轻扬,堂内的景象便悄然变化。

前一刻还是古朴的闻道堂,下一刻竟仿佛置身于鸟语花香的山谷,溪水潺潺,花香袭人。

“此乃‘镜花水月’之术,并非要迷惑众人,而是要让你们明白,眼见不一定为实,心之所向,方为真实。”

白灵的声音仿佛从四面八方传来,“修炼幻术,最重要的是守住本心,不被外物所扰,同时,也要学会洞察他人心神的破绽……”

弟子们沉浸在奇妙的幻境中,有人面露迷茫,有人则努力保持清醒。

白灵一一指出他们的破绽,并讲解如何利用环境、声音、甚至气味来构建和破解幻术。

一堂课下来,弟子们对“心”的掌控有了全新的认识。

四月二十五,夜凝萝的火系功法课更是引爆了全场。

这位曾在落凤坡被林子豪所救,如今伤愈归宗的红衣女子,一出场便吸引了所有目光。

她身段婀娜,容颜娇媚,却又带着一股烈火般的张扬。

“火,是毁灭,也是新生。”夜凝萝朱唇轻启,右手一扬,一团跳动的火焰便在她掌心出现,那火焰呈奇异的绯红色,隐隐有凤鸣之声传出。

“我夜家的‘火凤诀’,不同于寻常火系功法,它讲究的是与火之灵共鸣,以自身精血引动,方能发挥至强威力……”

她没有过多讲解理论,而是直接演示。只见她身形一晃,周身便燃起熊熊烈焰,化作一只巨大的火凤虚影,盘旋于闻道堂上空,炽热的气息让堂内温度骤升,却又巧妙地不伤一人一物。

火凤展翅,发出一声清越的啼鸣,音波与火焰交织,形成一圈圈肉眼可见的涟漪。

“哇!好厉害!”

“那就是火凤诀吗?太壮观了!”

“夜师叔真是又美又强!”

堂下的弟子们忍不住发出阵阵惊叹,眼中充满了崇拜。

夜凝萝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嘴角勾起一抹艳丽的笑容,她喜欢这种被注视、被仰望的感觉,这让她更加坚定了留在九霄宗,留在林子豪身边的决心。

她详细讲解了引火、控火、以及如何将火元素融入攻击和防御之中,甚至现场指点了几名弟子修炼火系功法时遇到的问题,其精准的判断和独到的见解,让众人受益匪浅。

一时间,闻道堂真正成了九霄宗的学术中心。

每周固定的几天,不同领域的师长轮流坐堂,慕容清影的剑、柳絮儿的丹、白灵的幻、夜凝萝的火,还有后来李长空偶尔来讲的阵法基础,古月娜讲的宗门典籍解读,各有侧重,各具特色。

弟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短板,选择不同的课程听讲。

课间休息时,闻道堂外的庭院里,总是聚集着三五成群的弟子,或是争论剑法的优劣,或是探讨丹方的配比,或是交流幻术的心得,或是比划火系的技巧。

不同的理念在这里交锋碰撞,有时争得面红耳赤,却又总能在师长的点拨下豁然开朗。

这种开放、自由的学术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弟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不少弟子在听课和交流后,茅塞顿开,原本停滞不前的修为瓶颈竟隐隐有所松动。

有的弟子将剑法与音波结合,创出了独特的音杀剑技;有的弟子在炼丹时融入幻术手法,提高了丹药的迷惑性;还有的弟子则从火凤诀中领悟到了火焰的灵动,使自己的控火术更加精妙。

林子豪时常会悄悄出现在弟子们的讨论中,他不直接给出答案,只是偶尔提出一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

看着弟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和日益精进的修为,他心中充满了欣慰。

他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强大的宗门,更是一片能够让大道之花自由绽放的土壤。

这日,又是慕容清影的剑术课。堂内,她正讲解着一套新的剑招变化,堂外,几名刚刚听完夜凝萝火系课的弟子,正兴奋地讨论着如何用火焰强化剑身。

闻道堂的屋檐下,几只不知名的鸟儿被这热闹的气氛吸引,停在那里,歪着脑袋,仿佛也在认真聆听着这世间的大道之音。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弟子们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上,一切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勃。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