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海神庙

次日晨起,风大转凉。

连绵的雨连下几日,到夜半变为雨夹雪,清晨,细碎的冰碴窣窣地打在的伞骨上,手里的油灯恍惚要熄灭。

林间风声呼啸,黄葭走在进城的路上。

昨夜,她看过了那艘亟待大修的船,龙骨已经断裂、舵孔狭隘、铁钉脱落,是五六年前清江厂督造的。

看了船的用料,却见当时用的杉木与如今仓库中的杉木密实不同,若是用现在的材料来修补,恐怕会有渗漏的风险。

于是她翻阅典籍,发现台湾高山族人常用龙眼树、香樟树做舟,他们无需图纸,凭多年经验目测而成。先做好船头、船尾的雏形,船板与船板用木钉楔合,再用泥浆补缝,非常坚固,称奇于世。

这个“泥浆”,是用桐油、石灰、竹茹或麻丝调和而成。

今日黄葭就是想进城看看,市面上有没有好的石灰、竹茹。

至于那船的船型,她打算改造成蜈蚣象形。

蜈蚣船的规制始于东南夷,原本是战船规制,其上要放置千钧的佛郎机,沉重极佳,有道是“木石锡锡,犯罔不碎,触罔不焦,其达之迅也,虽奔雷製电,势莫之疾,神莫之追”。

大修之事一切落定,却听杨育宽说,近年来,在会通河上发生的船难已有三起,三艘船各不相同,却是在同一河段出事。

黄葭拿了河道图纸看,便觉奇怪。

这条河段既不是江流改道之处,也算不上曲折南行,这些船几次三番地翻在这里,莫不是……

水鬼作乱!

“海神娘娘,信女燃香以告,一愿,恶鬼退散,海浪风平;二愿,航船安稳,渔利有收;三愿,故旧亲人在天之灵,早归尘刹,来世再相见。”

红烛高挂,大殿沉肃。

黄葭三拜叩首,俯身望着殿上那女神像,目光虔诚无比。

一道高高的朱红大门敞开,殿内殿外都是乌泱泱的一片人。

但人声廖然,四下安静,只听得楼外钟声杳杳,好似梵音。

黄葭抬起头,见海神娘娘正慈祥地看着她。

她拜过神像,捐了香火钱,跟着浩浩荡荡的人群走下去。

主殿的台阶砌得高,长长地从山丘中间延伸到山脚。

细雨一落,周围山色朦胧。

来敬香的人前后脚走下台阶,摩肩接踵。

她杵在黑压压人群之中,视线被游人的一把把伞挡住,挤来挤去,走得艰难。

终于下了台阶,眼前一片青黄水色,唯有十步开外的小楼上,一缕黑灰色炊烟分外显眼。

那小楼是个酒肆,开在了海神庙的山脚下,酒菜贵得吓人。

仗着每日敬香的人来来往往,山下几里路也就只此一家食店,虽然酒菜极贵,也常常能揽到不少客人。

黄葭自然不愿给店家“送钱”,一下山,便从包袱里掏出了尚有余温的包子,这是她进城前在清江浦的集市买的。

她边走边吃,正路过那间酒肆。

“砰!”

头上斗笠猛地一震。

像是有什么东西正砸到了头上。

四下望去。

只见泥泞的水坑里,浮起来一节花生。

这八成是那间酒肆的人扔下来的。

她有些气愤,抬头望去。

二楼窗边,一人斜着身子站着,悠悠抖着腿,月白色的袍子大落落套在身上,一种浪荡子弟的意味。

最可笑的是,凛冬已至,他手里还拿着一把扇子扇个不停。

隔得远,她看不大清他的脸。

倒是那人居高临下,视野清晰,瞥过一眼,便浑身一怔,“黄隽白?”

一听这熟悉的声音,好似阴魂不散。

黄葭长叹一口气,扭头便走。

风声萧萧吹起,好似一曲丝竹音。

黄葭走得很快,下了山脚,踏上乡间小径,四围草色浸没烟雨中。

远望后头无人,她放下心来。

忽然,耳边响起一声骏马嘶鸣。

前头一棵大榕树旁,王预诚将缰绳栓在树上。

他也戴着一个斗笠,隔着蒙蒙雨丝向她走来,目光沉沉,“你到底还是来了淮安。”

黄葭淡淡地看了他一眼,不愿与他搭话。

王预诚注视了她许久,忽然笑了,“你就不想知道,当年是谁帮你逃出市舶司的?内府的河道搜查何等严苛,你从巡海船上逃去崇安,若非有人帮你上下打点,以你的本事,能避开提督耳目?”

他不明言,但话语中的“有人”昭然若揭。

黄葭并不意外,只轻嗤一声,“你帮我?早不帮晚不帮,等到三年期满,那狗提督要换下一个人的时候,你就冒出来了,是为了帮我,还是为了帮你自己?”

王预诚看着她,没有接话,而是调转话头,“听说,你已经攀上了部院这棵大树,马上就要做那二十多个船工首的掌事了,恭喜。”

他语气阴冷,还带着些许讽刺。

黄葭瞥了他一眼,望着接天风雨,沉默不语。

王预诚低头一笑,“一个月前,还是一副山中隐士的样子,这么快就耐不住性子了,到底是繁华迷人眼。”

“轰隆隆!”

乌云密布,天转眼间黑了下去,窸窸窣窣的雨声响起。

他负手走到她身后,“不过同乡一场,我还是给你提个醒,部院请你来,或许还有别的企图。”

王预诚低沉的声音正与四围雨声连成一片。

雨下不大,但却很密,如柳絮随风轻飘。

随着风越吹越猛,越下越密,在树木风声中,织就了一片大雾,丈把远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他的声线也逐渐压低,像是怕人听见,“淮安虽有荣华,但未必会落到你手里,你好自为之。”

黄葭负手身后,转头看向他,眼眸清明,“我还是那句话‘以己度人,并不高明’,你自己掉进了钱眼,便觉着旁人都在钱眼里。”

王预诚微微一愣,又忽然笑了起来,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笑得眼眸都中泛出泪光。

他叹了一口气,声音仍是恶狠狠的,“黄隽白,你未免太高看自己了。当年有黄老爷子站在你面前挡风遮雨,才不至于同我一样,如今他不在了,我便要看着你,一步步走上我当初的老路!”

黄葭听着他嘈杂的笑声,心底分外平静,“是你没能承继王伯的绝技,才另谋出路与达官虚与委蛇,挪用官船押运私盐,从中牟利。”

她转过头,直直对上他的目光,如果眼神可以杀人,那王预诚恐怕已经死了不下千次。

黄葭怒意凛然,“那一船的人命官司,加上我祖父的,我永远不会忘记。”

冷风吹动灰色衣衫,好似一片巨大的尘埃,在白茫茫的水雾中分外显眼。

他微微一愣,只看着她,脑海中像是浮出了过往的回忆,眼眸一暗。

“过去的事我不想再说了,你待在淮安也好,此后就不用再到我跟前来。”

话音一落,四面风声穿过林间树木,发出沙沙的声音,静谧异常。

黄葭只微微抬眸,望着阴沉的天际。

王预诚低着头,见一股股溪流在脚下汇聚,声音也低下去,“你现在走,还来得及。”

她看向他,忽而一笑,“走了。”

他一时愣住,反应过来时,黄葭已经飞奔到那棵大榕树下顺走了他的马。

她翻身上马,拉起缰绳。

马蹄飞扬,水花四溅。

王预诚连忙后退三步,凝望着她的背影,目光复杂起来。

细雨萧萧落下。

恍惚中又是当年阴雨绵绵的刺桐巷,他蹲在码头等远在淮安的爹娘回来。

瓢泼大雨转眼落下,少年缩在檐下,哆哆嗦嗦地打着寒战。

人影幢幢的巷陌,黄葭打着伞,像一只小海鸥朝码头飞奔来。

他连忙出声,“你能不能、带我去海船上?”

瞧着落汤鸡似的他,她歪着头,身上挂的墨斗和勒板乒铃乓啷响,“可是,爷爷不让。”

他拱手拜拜,“求求你了,我真的很想他们……”

“哼!真烦!”她撇过脸,大摇大摆地向前走。

少年愤愤地盯着她的背影,正要破口大骂。

下一瞬,她回眸一笑。

“嘻嘻……跟我来吧。”

风声萧萧,连带着过去的记忆也吹走。

山间路上,风刮得起劲。

邱萍手里撑的那把青纸伞,好似风浪中的水上浮萍,摇摇晃晃。

见黄葭骑马奔来,她欣喜地一路小跑过去,碎花布衣迎风飞起。

“掌事,我正来找你呢!”

她喘着粗气,脸上浮起红晕,好像一朵杜鹃花。

“官衙那边说,有好多从东南来的商人到了清江浦,带的桐油、榛木什么的,杨大人想请您回去看看货。”

黄葭微微一怔。

或许是听了王预诚那番话的缘故,她忽然反应过来。

在海神庙碰上王预诚,实属巧合,可邱萍怎么会恰好找到这里来?

她出来之前同邱萍说的是集市采买,同扬育宽说得也是买办木材,并未告诉任何一人,她会去海神庙。邱萍来找她,也该是去集市上找。

祭拜海神娘娘,也是她进城的路上想起来的。

黄葭面色一沉,“丫头,谁同你说我在这儿的?”

邱萍微微一愣,对上她审视的目光,突然有些局促,乖觉地回答:“是杨大人说的。”

黄葭一怔,向四面看去。

风声依旧,雨声淅淅沥沥,几无人踪。

越是安静,心中越是起疑,几日前部院的人一大清早便守在她家门口,她原以为出了淮安内城,到清江浦这样偏僻的地方受的约束会少些。

眼下看来……

她一直在部院的眼线之下。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