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氏磨完麦回来恰是午时。
朝食本就没吃得几分饱的玥娘和嘴馋的小老九已然被鸡汤馋得口水直淌,嬉笑着院中疯跑,云氏又经不得瑛娘来磨,咬着牙取了些麦粉来揉面,硬是顶着妯娌不可置信的目光揉出了足足半斤重的面团。
偏瑛娘还不知足,见瓮里鸡汤浓稠,又指使瑾娘去舀一砵来作午食汤底,“索性这汤煮得多,四姐就舀些来混了清水炖一炖,让娘片儿了面团煮个鸡汤面片吃吧!”
瑾娘听多了支使,便是瑛娘说如何便作如何。
云氏经历这半日,心中跌宕,眼下只觉得痛快,却也深知为人媳不好做得过分,当即睨了瑛娘一眼,夺过汤砵便将鸡汤倒回了瓮中,“你们阿爷尚未归家,爹和叔叔、兄弟也都在外头忙着讨营生挣钱,我们娘儿几个怎好在家抛洒?再者,这汤掺多了水便会消去滋味,如此还做得什么营生?谁都不许动。”
教训过,云氏便放了瑛娘和瑾娘出去。
只这半斤面团再好,也是不够家中十张嘴吃的,云氏又舀了些米来煮了些稀饭,捞了酸菜切碎装盘,这才片儿了面团煮了一锅寡淡的面片。
待面、饭上桌,徐氏自是对云氏更多了两分不满,但她今日也被闹够了,不想再掀摊子惹得一家子仓皇,举筷先取了一夹酸菜入口,便由着孙子孙女囫囵吃起了面片。
“老大家的,麦粉可都磨上了?若全用上,能出多少斤面?”
今秋的新麦好出粉,二十斤麦一通磨,便是云氏也没想过能多出八两粉来。
听得徐氏发问,心绪已然平和的云氏便也如实答了:“除开这顿所用,还能再出二十斤。”
二十斤面条,分成两百份卖,便是只卖两三文一份,这麦都亏不着。
徐氏有了底,见家小挑过砵里的面片也还剩了不少,顿觉心中又舒坦了不少,脸上挂起笑,只向瑛娘道:“明日何时去城头?”
即是做热食生意,自然越早越好。
但,从大王村去最近的县城至少得行二十里路,便是常走此道的壮男快步也需得一个时辰。
徐氏不觉得瑛娘和瑾娘两个小娘子能挑着炉、瓮一路走过去,问话时便盘算起该叫哪个儿子随他们走这一道,顺便还能将那珠子带去典了。
瑛娘自然吃不得这苦,见三房陈氏好奇表象,二房林氏与四房何氏却埋着脸充耳不闻,便遂了她们的心意,点了三房的叔叔帮忙。
“明日卯正出发,只我与四姐挑不动担子,还得劳累三叔了。”
徐氏满意的点了头,又朝陈氏道:“你明个儿也早些起来,带上近来攒的蛋去城头换盐,若瑛娘那摊子忙不过来,你也好搭把手。”
陈氏倒没觉得一个面摊子能有甚忙不过来的,只是没料到还有这等好事能落在自个儿身上,当即双目灼灼望向徐氏,直挑了面片往徐氏碗头送。
“娘放心!我指定不让瑛娘累着!”
陈氏喜不自胜,却是不知无论瑛娘还是徐氏,选三房之因不过是这两口子都不是那等会藏事儿的性子。
二房汪点德、三房汪点书是双子,然自小性格迥异,一个油嘴得很,一个又老实得呆,徐氏是不想讨个小小营生还两房合起来瞒着公中留私房的,所以瑛娘所选正和徐氏的心意。
而瑛娘所思却极简单,不过是想借三房之口告诉徐氏——孙女也能挣钱,何必拿去填那没甚出息的孙子。
“行了,明个儿人多,便放开了手干。要卖面就把好火候,要卖汤也别抠搜着舍不得给别人添。但独一点需得注意,咱们家瑾娘可是说了亲的,瑛娘也差不多到了岁数,老三家的,你多注意些,别让城头的泼皮扒拉你两个侄女儿,这营生能挣多少算多少,万万不能贪那几个钱倒了老汪家的门楣!听着没?”
“娘,我晓得了,一定不让侄女儿们吃亏。”
且不论那埋着脑袋的林氏与何氏究竟作何感受,此番定论也算是几房欢喜了。
此事一定,瑛娘再如何支使瑾娘糟蹋好物,徐氏俱是不管了,放下碗筷擦了嘴便闲步至村口晒谷场摆闲,替小老三打听别家闺女。
徐氏一走,堂屋里便无需再留人,林氏抱起吃得肚饱浑圆的小老九,领了大肚的儿媳便回了二房,何氏也朝两个嫂嫂涩然一笑,端着手便回了自个儿屋。
陈氏心头高兴,倒也不急着走了,帮着拾掇碗筷也乐得笑容满面,直跟瑛娘搭话,道:“瑛娘咋想到要去城头支摊子卖面的?这营生能挣回来钱么?可别败了粮食平白惹了你奶生气,到时你二叔三叔可少不了你一顿呲……”
瑛娘懒得听她胡道,扯过瑾娘快步躲进灶间,探得瓮中汤水只留余温,便以筷穿过鸡胸将鸡整个儿取出沥水,待汤水不再下滴,才叮嘱瑾娘将手洗净了来撕鸡。
“撕鸡?”
“这鸡肉厚实的位置先整块取下来,顺着纹理撕成一小簇宽,再斩至半指长,余下不好撕的……就随意切吧。”
瑛娘怕难理解,先取了一块鸡胸打样,等瑾娘看过点头,她才将这活儿全交了她。
安排完手撕鸡肉,瑛娘又埋头去找鸡内腑,“姐,当头那内腑你都放哪儿了?”
“我怕放在灶间生味儿,就放去了檐廊下。”
索性鸡内腑需得多洗几道才能干净,院中打水清洗也方便,瑛娘便取了两只碗,各装了两把麦粉、一把盐,大步走至檐廊端了木盆挑出鸡油,将剩下的鸡内腑端到井边开始搓盐、搓面。
洗净的鸡内腑切碎与酸菜混炒也是一道好菜,不过今日还有血豆腐可吃,瑛娘便不强求这点子荤腥,只洗了备好,打算让瑾娘一并炒了待明日作浇头。
灶间只她姐妹二人,炒好的鸡内腑闻着便令人口齿生津,瑛娘用手捻了一块塞到瑾娘嘴里,在她赫然的目光下也笑着塞了自己满嘴。
“四姐别忧心爹娘和妹妹了,只要这营生做下去,将来自是少不了荤腥入口的。”
瑾娘倒没多期盼,只点了点头,便问撕好的鸡肉又该如何处理。
“炼了鸡油,鸡肉丝用小火翻炒,至色微黄便能出锅。这鸡骨架也不必丢,另起一瓮汤,加少许盐,明日捞面全靠这鸡骨汤增味儿。”
瑾娘还当那浓鸡汤才是用来捞面的,闻言一顿,才道:“那鸡汤……鸡肉汤又作何用?”
“肉汤是捞了面入碗后再舀到碗头淋面的。这面食最是吸油,食客不能一个时段同时来吃,面自然也得分开来煮,若汤底连油气都没了,又如何保够鲜味吸引食客?”
瑾娘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听罢便有些脸热,“原是如此,瑛娘去了天宫倒是懂得更多了。”
“……四姐忙着吧,我回屋眯觉去了。”
入秋之后,人总是倦的。
瑛娘回了偏间儿一躺,转瞬就睡了过去。
灶间,瑾娘闻着鸡汤浓香却只觉精神百倍,依言将鸡骨敲碎另起一瓮开始熬煮。
待这瓮汤熬好,汪木匠和四个儿子、四个孙子也踩着暮色归了家。
这一日在城墙根儿头打转,一家子只四个大小伙子捡了个扛包的活计,钱不多,又扣了一人一文的入城税,到手拢共五十六个钱,倒是折腾得一家子老小精疲力竭,肚里空饷。
徐氏一看汪木匠脸色便知这日挣得不够看,默默按了按胸口,感觉硌手才叹了口气,扭头支使云氏去打蛋汤,“先喝汤垫两口,今晚吃点子干的。”
为了省粮,大王村的农户并不只吃自家种的大米和麦粉,多会去城头买那一文两斤的番薯。
这番薯亩产高,不值价,混着大米一锅蒸来却能管饱,老汪家的粮缸里头也储了不少番薯,徐氏一说要吃干的,今日掌勺的云氏便取了足足八个掌长的大番薯、约摸五斤大米放在灶上准备淘洗了一起煮。
饿了一天,汪木匠也不想将就喝稀的,只让她多下些米,便趿着鞋往屋里去。
今日麦也给了,鸡也杀了,便是云氏多加了一海碗米,徐氏也懒得计较了,追着汪木匠便也回了屋去。
门一关,汪木匠便将今日挣回来的钱一齐交给了徐氏,五十六枚铜板用草绳一串,入手一小把,攥着也不见得多得劲儿。
“换亲的事儿可与老大家的说好了?”
“当家的,换亲的事儿先缓缓。”徐氏将钱往怀里一揣,顺势掏出了那枚珠子,还怕汪木匠看不见似的往他眼前现了现,“咱瑛娘眼下也是出息了,你看看这珠子,可值当四五百个钱?”
这琉璃珠烧得够透,微光之下也能溢彩,汪木匠只瞄了下便经不住瞪大了眼,一把夺过,就差凑到鼻头上对眼儿细看。
徐氏也是一惊,生怕他一个没注意把这珠子摔了,连忙牵了衣摆往他手下兜着。
汪木匠比徐氏有见识,知道原先那城头传过一阵贵价儿的“水晶”,后来被天家全买了去,平头百姓再想掌眼,便得去那珍宝楼里头花金子看去。
徐氏拿来的这珠子透亮,却比“水晶”还炫目,可惜就是体量太小,想卖个高价也没得那冤大头上当。
“……这珠子打哪儿来的?”
“可不就是咱瑛娘拿来的!说是梦到了天宫,在天上捡的!”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