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13章 你这胳膊肘往外拐得倒利索

“……风动玉阙纱?”一名年老礼官皱眉低喃,复又点头称妙。

一侧兰贵妃亦听闻,低声笑道:“倒是个清俊的少年,今日一见,不止是清俊,也颇有才气。”

而在乐案之后,周斐展开纸卷,指尖在墨上顿了顿,良久,他拱手一礼,朗声道:

“太常寺白尉怜博士,于《清商引》乐章中赋诗一首,意清辞妙,文律俱佳,敢请呈于御前。”

话音方落,众人纷纷望去。

而白尉怜依旧坐在灯火交织处,神色如常,微垂的眼睫之下,是无人看透的沉静。

文案处片刻寂静,便听太乐署正监周斐朗声而起:

“太常寺白尉怜博士所赋《清商引》一诗,调雅意深,句句贴乐、声律皆契。臣以为,可列今夜上选。”

话音一出,诸席间顿时响起一阵轻叹赞许,有文臣拈须低声称好,更有几位老辈诗家频频颔首。

“好一个‘鼓韵藏潮雪,笛心映月斜’,清奇空灵,胜在沉静。”

“这位白博士倒是个实打实的少年英才。”

兰贵妃听罢亦含笑点头,望向白尉怜处。

白尉怜只略略起身欠身,神色如常,道:“蒙诸位厚爱,不过一试笔而已,不敢言才。”

席间一片温声和笑,惟有摄政王范泽,执盏静坐,眉目不动,只在兰贵妃话落之后,忽缓声笑道:“白博士既擅音律诗章,倒叫本王想起一个人……”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宗亲席,“当年翰苑飞花令上连下十八句,夺魁五院的,是哪位来着?”

席上顿时哄然。朱筠徵正举杯换盏,闻言眉峰一挑,随即拱手含笑道:“若臣所记无误……那场小试,确是微臣侥幸得胜,叫殿上诸公抬爱了。”

“哦?”范泽似笑非笑,慢条斯理地将杯盏置于几上,“那今日这场宴,不如也让‘大齐第一才子’应个景。不妨与白博士稍后飞花较量一场,叫诸位开开眼界。”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陡转。

白尉怜抬眸,不着痕迹地望了摄政王一眼。

那人笑容未改,语气轻缓,仿佛随意一言,实则语锋暗藏。

而朱筠徵正轻敲盏沿,面上笑意不减,却徐徐道:“摄政王既点将,自是要奉陪的。只是飞花令挑字讲究巧思,若白博士愿应,臣自当奉陪。”

白尉怜一瞬未语,随即起身一揖,声音温润清远:“小臣虽不擅长辞锋争锋,却也愿奉陪一试。”

众人目光在殿中交汇,席上原本散漫的交谈声渐次低下,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那执笔应声的青年。

有人低声道:“太常寺新任博士……还真敢应这飞花令。”

也有人悄声附和:“摄政王这是明摆着要让他和朱家那位比,咱们大齐头一号的才子,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而此时,远席之间,一只茶盏“咚”地轻响在檀案上。

朱筠钦盯着那道立于灯影中的身影,眉梢忍不住轻跳了下,低声咕哝:“……真敢应。”

他往兄长身侧一靠,压低声音道:“哥,你不会……真跟他比了吧?”

朱筠徵正将杯中清酒轻晃,眸中倒映着殿中光色,神色似笑非笑,半晌未语。

须知朱筠徵,年不过弱冠,已为国子监编修、翰林侍读,出身名门朱氏,其文才之盛,早在京城传为佳话。

为朱氏武将世家非马上得名第一人。

他刚想再劝一句,朱筠徵却忽然转头望向他,眼神明明浅浅带笑,语气却轻轻一点凉意:

“你这胳膊肘外拐得倒利索。刚才在白家小儿身边站得不挺直了?连我出几成力都替他操心?”

朱筠钦眼皮一跳:“我这不是怕你下手太狠……”

“哟,”朱筠徵挑眉,“你还知道我狠?”

他语调依旧懒散,手中茶盏却已放回托盘,袖口一拂,露出笔尖在袖内微光点点。

“既然王爷点了将,那我若收着,倒显得怯场。”他偏头望向白尉怜,语气轻淡,“这位白博士既有胆应承一题,想必也不惧再接第二。”

殿中气氛倏然一紧,有人轻咳,有人按盏不语。

而那一边,白尉怜指尖微动,仿佛已知朱筠徵将开口,唇边却仍不见慌张,只是将那盏尚温的茶轻轻移开几分,笔尖已然垂落纸上。

他垂眸,低声笑了声,声音不高。

“看来……这局,是非认真不可了。”

飞花令设在宴后,正值月华如练、宫灯初上。

偏殿早已备好玉案素盏,诗笺铺陈,笔墨齐备,等候两位即席应对。

末席上的白尉怜如往常一般沉静低调,未发一言,却挡不住席间目光悄悄流转,落在他身上的越来越多。

而朱筠徵,那位“京中谁人不识”的翰林编修首座,竟也笑着踱步而出,站到了案前。

一袭玄衣,步履如风,整个人气定神闲得像是来散步的。可偏偏他一开口,就像只闲庭信步的青雀突然收翅,藏锋若隐,让人不敢小瞧。

“既为飞花令,当择字而起。”主礼官展开银笺,点出:“风”“夜”二字。

“这是今夜灯谜旧令中藏字,便请二位择一对句。限韵、藏字、押律,一人一句,错者为输。”

摄政王似漫不经心开口:“便从‘风’字起罢。也应今晚‘风动宫阙灯如昼’。”

白尉怜先落子:“风入桐枝语未清。”

朱筠徵眸光微挑,随手拈盏回之:“风过碧瓦月初明。”

殿中轻叹声四起。才两句句,音律工整、意境俱佳,一时连主案上的长史都悄悄点了点头。

而此时白尉怜指尖未歇,又接:“风拂朝云惊梦短。”

朱筠徵几乎没等他落声,便悠悠回了句:“风牵玉漏促更深。”

这一句一出,全场静了两息。

“促更深。”

诗句本无不妥,平仄也合,意味却耐人寻味。

白尉怜自己也听出了不对劲。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