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女儿,你可知你说的是什么?”方致文惊讶地看着女儿。

本来一时冲动的方静娴这时冷静下来,整理了下思绪,柔声答道:“父亲,孩儿知道的。”

见女儿不似说谎,方致文表情也严肃起来,语气僵硬地说道:“外面冷,到屋里说话。”

说完,便扶着卫氏进了房间。

方静娴看着父母并肩的背影,轻叹一声,随即跟着进了里屋。

卫氏房间里烧着火盆,墙边置物架上摆着的青花瓷花瓶中插着几枝腊梅,房中氤氲着一股淡淡香气。

方致文正襟危坐于红木圈椅中,看着女儿走进房中,站到自己面前,不顾夫人的阻拦,厉声道:“跪下!”

方静娴顺从地跪在双亲面前,抬头仰视父亲的怒容,心中仔细盘算着要如何说服父亲。

“你可是昏了头脑?好端端的,为何想要进宫?”平日女儿甚是省心,方致文虽然气愤,但还是努力压下火气。

“孩儿并非昏了头脑,孩儿替逸妹进宫,为着两点。”方静娴顿了顿,见父亲并未阻止,便继续说了下去,“逸妹生性纯良,若是嫁与寻常人家,倒也无碍,方家护着便是,但若是进了宫,宫中势力交纵错杂,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到时非但不能成为方家助力,反而会连累本家,得不偿失,这是其一。”

“那你就有把握活下来?”方致文板着脸问道。

“孩儿虽无十分把握,但起码能够自保。”见还未说动父亲,方静娴心中虽急,但面上半分不显,“其二便是,父亲已然随性而为,孩儿身为子女,便要担起职责,二叔既然替父亲挑起重担,那孩儿也只能用替逸妹进宫作为报答。”

“你!”方致文闻言,更是怒火中烧,被女儿硬生生划开心中愧疚已久之事,顿觉面上无光,盛怒之下,竟高高举起手掌作势要打方静娴。

“夫君,够了。”

原本坐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卫氏出声后,终于将方致文的理智拉回,方致文讪讪地放下手,有些羞愧地看向夫人。

卫氏并不看向自己夫君,径直走到跪在地上的女儿面前,蹲下/身子,目光与女儿平视:“你真的想好了?”

方静娴微笑回道:“孩儿心意已定。”

“那就依你便是。”卫氏看着冲自己笑着的女儿,嘴中泛起一丝苦涩,但也只能同意。

“夫人!”方致文本以为妻子是站在自己这边,如今竟应允了女儿的要求,不觉惊声叫道。

但卫氏似是并未听到丈夫不满的声音,缓缓站起身,冲女儿摆摆手,疲惫地说道:“你先回房吧。”

“是,母亲。”方静娴应道,但并未立刻起身,而是俯身向双亲行了一个大礼后,才让丫鬟将自己扶起,蹒跚地走出房间。

“阿杳,这件事怎能依她……”

父亲的声音随着房门的关闭也被隔绝开来,方静娴站在门口台阶上,抬头望去,晴空万里,冬日难得的好天,伫立片刻,方静娴才勾起一抹苦涩的笑容,带着丫鬟走出了院子。

方静娴起初是讨厌那个妹妹的,讨厌到想让她去死。

那时方静娴也还年幼,正是对母亲孺慕之情浓烈之时,却被一个粉嫩团子占据了母亲的注意力。

自己跟夫子学会了第一首诗,想要背给母亲听,然而母亲怀中却抱着那人,自己的努力不及一个奶娃娃的一个笑容。

明明自己更优秀,为什么母亲却好似看不见自己。

年幼的方静娴不止一次思考这个问题。

后来方静娴终于懂了母亲的心思,但自己也陷入了这种困境无法自拔,可能这就是命吧。

方静娴不知后来母亲是如何劝通父亲的,只知再见到双亲时,两人仿佛苍老了许多。

丫鬟来方静娴房里传话时,已是十五元宵节,这些时日里,方静娴虽像往日一样晨昏定省,但方致文一直拒门不见,方静娴只得在门外行礼后,怅然若失地离开。

“既然你心意已决,那就随你去吧。”方静娴见父亲疲惫地扶住额首,不愿看自己一眼。而母亲却是望着自己,眼中是化不开的忧伤。

“孩儿不孝,请父亲责罚。”方静娴跪在父亲面前,虽知晓自己此番是在双亲心上深深刺入一刀,但方静娴并不后悔,或者说,若是不这样做,方静娴才会后悔。

“你走吧,你二叔那里我会帮你说明,你母亲累了,莫要打扰她休息。”方致文虽已被夫人劝通,但此时还是无法平静面对女儿。

大房这厢已是乱成了一锅粥,但二房这边却并不知晓,仍是一片愁云惨淡。

梁氏整日以泪洗面,方父更是愁容满面,反倒是方静逸像个没事人一样。

虽说看上去方静逸并未担心,但每当独处时,方静逸总会想起那日宫中的经历,心中充满了迷惘。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慢慢过去,方静逸与顾怀瑾的十五之约并没有因此取消。

虽说是十五灯会,但如今天下富庶,灯会早在十一就已开始,一直要到十六才算结束。

每年灯会都会热闹至极,东华门外的灯市里,买灯的商贩总是早早便去占下位置,摆出各色花灯,人物如美人、钟馗,花草则有柿橘、莲花,禽虫鹿鹤、鱼虾,更有各种走马灯,满目绚烂,难以枚举。

除了买灯、观灯,还有灯谜,台阁戏剧,滚灯烟火,无论通衢尾巷童,星布珠悬,犹如白昼般,直至天明。

有文人曾描述过这样一个场面:“山无不灯,灯无不席,席无不人,人无不歌唱鼓吹。男女刊登者,一入庙门,头不得顾,踵不得旋,只可随势,潮上潮下,不知去落何处,有听之而已。”

今日十五,灯市更是人潮涌动,天下繁华,俱显于此,莫说是寻常百姓,长安城中的勋戚内眷也游于灯市之中,登楼远眺,临河放灯。平时被拘在家中的深闺小姐,相约结伴夜游赏灯,因而灯会中不仅花灯迷人眼,更有如花美眷让人流连忘返。

方静逸带着梅香傍晚时分到达灯市,顾怀瑾一如既往早已等候在约定之处,远远就看到一身形挺拔的白衣少年站在牌楼下,一脸冷漠地看着地面,完全不在意向自己投来的爱慕的眼光,整个人与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格格不入。

方静逸见过此人温润如玉之时,也见过他面目可憎的样子,但却未曾见过他这般模样,即使知道此人内心已是黑了心肠,仍然让人不自觉怜惜起来。

梅香见自家小姐站在原地,呆呆盯着不远处的顾公子,勉强扬起笑容,催促道:“小姐,顾公子还在那处等着呢。”

梅香等人并不知道方静逸被人要挟之事,只知小姐私下与顾公子相会,以为两人暗生情愫,不禁心疼起自家小姐这般坎坷命运。

顾怀瑾像是感知到什么,猛地转向方静逸站立的方向,看到亭亭玉立的少女正走向自己,原本清冷的面庞也变得温和起来,眉眼间俱是欢喜。

方静逸本想硬下心肠,与顾怀瑾做个了断,然而见此情景,却不自觉被顾怀瑾的笑意感染,嘴角微微扬起一抹微笑。

周遭人声鼎沸,两人远远望着,穿过层层人群向彼此走去,若是不知此中缘由,旁人看去,只觉得好似一双天作佳偶,令人艳羡。

“逸妹。”顾怀瑾走到方静逸面漆,低头望向眼前的少女,一双桃花眼弯弯笑起,透着一丝妖艳勾引在里面。

纵使见惯了顾怀瑾这般作态,但方静逸还是有一瞬间的愣神。

“顾大哥。”方静逸冷淡地行了个礼,“今日一过,你我再无瓜葛,还望顾大哥高抬贵手,放静逸一马。”

“那就要看逸妹的表现了。”顾怀瑾并不在意被这般冷淡对待,还是一脸笑意地对着方静逸,“逸妹,听说东面有个摊主做的花灯格外逼真,一同前去可好?”

说着,伸出骨节分明的手装作不经意间牵起方静逸的手向前走去,见方静逸并未挣开,轻舒了一口气,这才放下心来。

灯市中,人群熙熙攘攘,一不留神就会被挤散,方静逸被顾怀瑾护在胸前,慢慢向前移动。

顾怀瑾要比方静逸想象中健壮许多,隔着夹袄,方静逸隐约间也能感受到手掌下的结实胸膛。抬头望去,顾怀瑾并未注意到方静逸正看向自己,认真地寻着路。

方静逸不知道顾怀瑾到底所求为何,但此时,她开始有些相信,这人是心悦自己的。

但心悦又如何,不心动又如何,两人注定是要错过。

等到终于停下脚步时,两人面前的摊位中站着一位老者,灵活的手指上下翻飞,竹条穿梭在其中,不一会儿,一个兔子框架逐渐成型。

方静逸一脸惊奇地看着老者的动作,顾怀瑾仗着周围无人相识,光明正大地看着方静逸。

老者见此情景,对顾怀瑾说道:“公子,买个花灯给你家娘子吧,我这花灯结实得很,花样也是最时兴的。”

听到这话,方静逸本想出声解释,但顾怀瑾顺手将一枚糕果塞进方静逸嘴中,利落地掏出几枚铜板,笑眯眯地递给老者,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叫方静逸有些哭笑不得。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