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施粥

回到府衙后,应瑶不得不面对那个难题。

她清点了自己所有银两和细软,即便将首饰全数折现,加上原有的现银,也不过三四百两。棚子炊具府衙的库房中有,倒不用再买。可是以今日在粮油店所见,当下米价如此骇人,她这点银子最多撑不过一天,砸下去怕是连点水花都看不到。

一方面她今日允诺了那些流民,不想言而无信,另一方面,她也是真心担心他们。

显然,要解决这个问题,她能找的只有一个人。

伸手问人要银子这种事,纵然是去施粥赈灾,多少也有些难为情。

踟蹰到了晚上,终于,应瑶壮着胆子敲响了沈容湛的房门。

“来了。”沈容湛看了眼她,又看了看一旁的滴漏,“我还当你有通天的本事,翻手便能变出白花花的银子。”

见他如早就等好了一般,应瑶讪笑道:“沈公子真是料事如神。”

毕竟是去要银子,多少得赔个笑脸。

“向朝廷要赈灾粮的折子,我已经递上去了,只是尚需些时日。”他将几张银票放在桌子上,示意应瑶来拿,“这些应当能撑些时日,若是不够……”

他顿了顿,道:“不够到时候我再想办法。”

没想到事情竟这般顺利,今日在街上遇到流民的事,还有她答应流民们明日便要施粥,一定是何盛告诉他的吧。

她走上前,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那些银票,加起来足足有五千两!

她福身谢道:“多谢公子,我一定不会让世子失望的。”

翌日清晨,应瑶早早就起了。她先去买了些粮食,然后在昨日说的府衙东侧街道旁,搭起了棚子。

春桃与青杏干得起劲,何盛也奉命来帮忙。粥棚不一会便搭好了,白米下锅,不一会就熬成了热腾腾的粥。

香味很快散了出去,大批流民被吸引来了,一个个拿着碗,伸长着手臂争先恐后冲向前,霎时便乱了套。

“大家都不要急,人人都有份!”

她大声喊着,何盛也在一旁维持秩序,可灾民太多,又饿了许久,根本不听她在说什么,只一味拿着碗冲上前。

“大家都肃静!”

只见昨日那老者举着木杖,在地面敲击了几下,顿时,人群便安静了。

应瑶与何盛趁机阻止大家排队,在老者的帮助下,秩序终于恢复正常,流民们一个个排起了长队。

老者满是欣慰,昨日应瑶等人走后,虽有青杏做保,可他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就连那黄知府都不能来赈灾,她毕竟是一介女流,如何做的来呢?

他今日抱着碰碰运气的心态过来,不曾想到,这位娘子竟是比他来的还早,他到这里时,棚子都已经搭好了。

如今,他看应瑶,便如同看活菩萨一般,走上前去,便弯下腰,冲应瑶一拜,“林娘子,昨日是我们错怪了你,多有冒犯之处,老朽跟您赔个不是。”

应瑶忙扶起他,“老人家,您这是折煞我了,我年纪轻,哪里能受得了您一拜。”

“况且,日后赈灾施粥,怕是少不了您帮忙呢。”

春桃与青杏一同在棚子里施粥,乐此不疲,这边应瑶与老者也交谈起来。

那老者姓陶,单名一个安字,原本是江南一个村落的村长,因家乡发洪水,便带领村民们往北逃难。

因队伍里人多的缘故,路上许多人加入他们,心善的陶安也一一接受,待到许州时,已是个三千余人的队伍。

许州城内虽有无数流民,却没什么组织,见他们人多,多少会给陶安些面子,加上陶安为人磊落,便渐渐在流民中有了些威望。

应瑶不由感慨万千,她没什么威望,若组织纪律,不知要到何时。有老者的帮助,她省了不少力。

今日有陶安帮助,赈灾十分顺利,只是在晚上清点时,应瑶又犯了难。

按原本正常的米价,一两银子可以买一百斤米,可现在城中粮价翻了几倍,买一百斤大米竟需要五两银子。

她低估了城中流民的数量,施粥时粗略估计,怕是有数万人。今日早上买的米根本不够,又派人去买了许多,前前后后花了一千两。五千两白银看着多,可用在赈灾上,便如流水般出去了,撑不了几天。

而请求拨粮的折子,从许州送到京城,至少要三五日,再由陛下朱批、户部官员复核,再清点粮食出库、装车,这一项项流程下来,送到许州只怕至少要半个月。

不能坐以待毙,她一边决定买价格低些的粮食,混在大米里,一边命人去邻近的其他城里,看看那边的粮食是否便宜些。

可她明白,这般操作下来,最多不过能多撑一两日罢了。

几人带着一身疲惫回了府衙,应瑶更是心事重重。

然而此时,冷不丁在对面看到一人。

对面那人看见她,眼皮猛的一颤。

“林……林娘子……”她压下心中的慌张,换上笑容,“林娘子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此人正是黄婉情。

应瑶心道:真是冤家路窄!

昨日她害应瑶不成,正是心虚的时候,故而吓了一跳。

应瑶没有回答她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不知老夫人现在如何了?昨日我回来时竟碰上了流民拦路,可真是吓人。买的药没来得及送回来,若老夫人出了什么事……”

“许是托林娘子的福,我刚回来,祖母便好了。都是我不好,竟害林娘子至此险境。”

应瑶自然不信她的,眉毛一挑,“竟这样巧?”

“嗯……是……”

黄婉情脸上仍挂着笑,只是她此刻觉得,自己脸都笑僵了。

“今日,公子托我去替他赈灾。”应瑶话锋一转,没有继续方才的话题。

“赈灾?”黄婉情瞪大了眼,意识到自己失态后,换上了往日里柔和的模样,“想不到林娘子还懂赈灾呢?”

她哪里懂得赈灾,又哪里来的银子?这么重要的事,沈容湛竟然让她去做!

当意识到这个问题时,黄婉情原本的心虚,现在换成了满满的嫉妒。

应瑶轻笑一声,道:“说起来,还是因为昨日我碰到了流民,都不知道该怎么脱身,幸好公子赶来救了我。”

“公子见那些流民可怜,并提出要从他私库出银子,施粥赈灾。可公子事务繁多,哪里有时间做这些?”

“然后公子就想到了我,他说我细心,只有我去,他才能放心。”

她只顾自己说着,丝毫不管黄婉情那僵硬难看的表情。

“原来……原来如此……”说完,黄婉情才意识到,这几个字从自己口中挤出来,竟如此勉强。

见黄婉情吃瘪,应瑶当即决定快意,想着正事要紧,不欲再与他纠缠了。

“先不和你说了,公子还在等着我,跟他说赈灾事宜呢。”临走时,应瑶还不忘膈应黄婉情一下,未等她反应过来,应瑶几人便已进后院,扬长而去。

此时沈容湛的厢房里,烛光闪烁。

他是此次赈灾的大金主,应瑶不是不识趣之人,将今日赈灾遇到的事情都一一告诉了沈容湛。

其中包括,如何赈灾,花了多少银子,目前灾民的情况,以及灾民大概的数量。并且,她请求沈容湛给她多派两个人手,一则可以和春桃青杏换班,二则准备统计城中灾民具体数量。

沈容湛一一应下,道:“银子的事,你别担心。”

他嘴上这么说,紧锁的眉头却从未松开过。

应瑶也明白了,这银子不好凑。

当然,这并非因为英国公府没银子,而是国公府各房关系错综复杂,花钱也是如流水一般。因此事支一大笔银子,少不得各房腹诽。

应瑶思索起来,目光扫过沈容湛腰上系着的玉佩。那是上好的羊脂白玉,雕刻着麒麟,与他玄色衣袍相得益彰。

而且据她观察,在许州的这些时日,他几乎日日带着。

应瑶心下有了打算,道:“可否借公子的玉佩一用?”

经过一日的赈灾,应瑶已是疲惫不堪,可一说到这个打算,她的双眼便又泛起光亮,星星点点。

然而接下来,那双眼却泛起疑惑。

“公子?”

她轻唤了一声,沈容湛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将视线收回。

应瑶不禁想:他日日带在身上,应当是很重要的东西吧。

应瑶道:“抱歉,是我冒昧了。”

沈容湛将玉佩解下,饶有兴趣地问道:“你又在耍什么花样?”

应瑶喜笑颜开,上前接过玉佩,“有人竟敢利用流民作恶,那自然要想办法让她支付一下报酬。”

沈容湛挑眉笑道:“拭目以待。”

直到那背影消失,沈容湛提笔落字,封装好后交给何盛,“命人快马送去国公府。”

何盛接过书信,期期艾艾道:“国公爷他……能答应吗?”

这些年,国公明显愈发偏心二公子,若非国公夫人是世家女,世子爷又得陛下器重,还不知要怎样。

银子国公爷倒是能拿出来,只是他早被秦姨娘迷了心窍,能答应吗?

“只管送去便是,他会答应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