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家名唤周德华,今下黄泉除**。
判官言说奴丢四魄为爱恨情仇,判卷调观却无情人值世间情深。判官问:“淡鬼周德华,妳可是忘了什么啊?”我平答:“都已是忘了,奴怎可答得上啊?”
他拉我上桥于河找,我瞧河中旧忆结果,偶听得河旁陈鬼怨唱“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竟惊起旧忆河果欢哄“华儿乖乖眠,玉兔伴娇睡。甜甜入酣梦,醒来笑开颜。”判官道:“寻到了,四魄系在妳母刘采春上!”奴忘问:“刘采春?德华可不记得此人缘往…”
一果开爱忆归,爱忆时纷沓来…
春至花开灿,娘亲育我难。
晨起炊烟起,夜眠月色寒。
浣衣溪畔累,煮饭灶前殚。
缝补油灯下,辛劳腰背弯。
夏日骄阳烤,阿娘汗水浸。
田中禾苗侍,垄上果蔬看。
为我寻鲜果,遮阳举叶冠。
扇风驱暑气,低语哄心安。
秋来霜露降,娘耶未曾闲。
谷物收仓急,柴薪备屋全。
纺纱机杼响,织布线丝连。
制衣针脚密,护我暖身绵。
冬临风雪舞,屋内暖炉燃。
熬粥驱饥馁,添衣御冷寒。
教儿识文字,伴华读书传。
讲古通情理,启蒙心智明。
一朝战乱至,娘耶卷军中。
军卒欲杀之,忙道可拢心。
妻夫搭参军,台下喝彩纷。
演那滑稽角,逗乐兵将欢。
巧舌如簧妙,诙谐话语传。
眉飞神色动,手脚亦不闲。
引得哄堂笑,忧愁皆忘完。
扮那威武将,气势冲云天。
雌姿英发显,豪情壮志燃。
金戈铁马声,仿佛战阵前。
兵卒皆激昂,热血心中涟。
又为娇柔女,相思情意绵。
泪眼朦胧处,愁绪绕心间。
声声诉离苦,句句叹缘悭。
将士皆动容,思念故乡远。
战止归乡去,参军改独曲。
眉梢凝思绪,纤指轻敲扣。
曲谱心中构,念词纸上留。
轻声自吟唱,音韵绕梁周。
新词初成章,反复细推究。
斟酌每一句,力求意深盼。
朱唇轻启时,妙语似泉流。
代情融其中,听者皆心愁。
秋风拂街市,歌声传四方。
阿娘刘采春,妙音惊八荒。
商妇结伴来,华服映春光。
初闻曲悠扬,神思皆飘荡。
朱唇轻开启,婉转如鹂吭。
声声诉离情,句句断人肠。
泪目湿罗帕,愁心寄远方。
一曲相思意,引得众心伤。
“此歌情深切,触动吾心房。
离家岁月久,思念满行囊。”
甲妇言未已,哽咽声难扬。
乙妇频颔首,赞语自唇张。
“曲调美且妙,词意韵悠长。
宛如春风拂,心间暖又香。”
丙妇眉梢动,笑中带泪光。
“歌声诉哀怨,宛若吾模样。
商人远行去,独留妾身忙。”
众人皆沉醉,氛围意未央。
或坐或站立,屏息静听详。
有的轻颔首,有的叹声长。
有的眉紧蹙,有的泪汪汪。
一曲终了时,良久无声响。
刹那掌声起,欢赞震台梁。
“此歌堪称绝,世间应无双。
愿君常吟唱,慰藉吾等殇。”
阿娘歌声妙,四海皆知晓。
婉转如啼莺,听者皆倾倒。
登台展风采,赚得金满抱。
归来见娇儿,笑颜如花俏。
为我添新衣,绸缎丝绫耀。
裁制美裙裳,针脚精心造。
送我入书堂,求学路途妙。
笔墨与纸砚,一应皆备到。
学堂钟声鸣,同窗聚一堂。
先生讲学罢,闲言碎语扬。
刘采春之名,竟被恶语伤。
同窗多无知,嘲讽意张狂。
“歌女无贤德,徒有娇颜妆。
凭歌悦人耳,不过俗尘娼。”
吾闻此恶言,怒火燃胸膛。
起身立堂中,怒目对同窗。
“尔等休胡言,娘乃贤且良。
歌声动人心,才情世无双。
虽为歌者身,心为她情伤
汝等不明理,出口便中伤。
实乃无教养,品德应思量。”
同窗皆惊愕,未曾料吾认。
我气犹未消,再把事理讲。
“不谴买人贫,却责讨命人。
圣贤尽死尽,大道进狗肚。
人间多艰辛,世上多分离。
娘将思情扬,离人团心起。
世人以物换,自脏见她脏。
若是作诗易,诸位又何学?”
学堂钟声远,德华心怒愤。
决然离学府,归心向娘畔。
今立誓言响,护娘永不忘。
华儿心坚定,护娘永欢歌。
此情终久长,此爱定长久。
二果开恨忆来,恨忆折世梦变…
采春歌遍传,众生化苦辛。
怜女多化情,皆令娘伤神。
见女贫且弱,遭际不堪陈。
或为情所困,或被运蒙尘。
或受夫家辱,或劳筋骨贫。
或泪常洗面,或心忧苦频。
娘初常悯恤,欲施援手伸。
然力微难助,徒叹意难均。
所见皆悲剧,所闻全酸辛。
一日同出门,街巷步履缓。
忽闻恶言传,刺耳惊心弦。
阿耶与群侪,嘲娘情辞酸。
笑其歌矫作,秽语不堪怜。
我与娘同临,愕立在当前。
娘容惊且悲,泪目不能言。
我心怒火燃,怒视父之颜。
怎忍伤亲意,行此恶与厌。
耶见吾与娘,神色竟犹顽。
毫无愧悔意,依旧恶语颁。
此情此景间,悲愤满心寰。
娘心伤欲碎,颤抖泪潸然。
娘耶恩情断,和离在眼前。
阿娘着素装,神色静且安。
决绝书已就,此心不再还。
父亲忽咆哮,悔恨意纠缠。
声声求复合,却难挽良缘。
律法无情意,我身随父栖。
娘将行远远,执手言切切。
“女子多磨难,世途有辛艰。
尘世多歧路,荆棘布道边。
偏见如重锁,束缚女儿展。
讥嘲常入耳,打压亦堪怜。
莫为蜚语扰,莫因挫折眠。
挺起脊梁骨,奋勇破篱藩。
心坚如磐石,无惧风雨寒。”
阿耶厌恶儿,凭娘千寄财。
晨起无人唤,暮归屋空荡。
学业勤且苦,无人问短长。
简室灯光暗,书卷伴孤床。
独行求学路,心空再无力。
病时无人顾,孤撑自愈伤。
挫折接踵至,压筹重千钧。
忘了阿娘嘱,未保自身珍。
志短难成事,才疏愧望财。
暗夜独垂泪,何颜对阿娘。
怨恨己无用,恨怨自脆弱。
悠悠年华逝,世事皆沧桑。
怨离故乡土,漂泊向柳州。
初时志高远,欲唱女英雌。
心怀壮志情,声震九重天。
曲中豪情涌,颂赞巾帼贤。
登台展歌喉,意气风发间。
期望众皆赏,掌声雷动传。
但见座中空,落寞心犹寒。
夜深思前路,辗转难成眠。
英雌曲虽妙,难入众人怜。
情爱虽常俗,却能引心牵。
男子爱她苦,女子情放爱。
瞧了兜中财,决心又弃己。
终弃英雌调,转唱情爱篇。
婉转歌声起,柔情似水绵。
台下人潮涌,欢赞响耳边。
有人认出旧,乃是采春女。
终得众人爱,名震四方传。
笑颜藏心忧,无人解愁颜。
忆起幼年时,问娘何以情。
“娘今唱情爱女,后人可吟独齐女。
终有一日戏中,不是称谓是完人。”
满堂欢声里,望得手中酒,
只余下沉默,柳词响华逝。
恼恨华吟词,厌恨己弃心。
再闻娘消息,竟传与元殉。
娘千寄财来,又封亲手信。
言娘为情死,荒唐笑满腮。
世人多妄议,女子灾止情。
女子情与爱,自古多剪裁。
礼教常拘缚,真心土里埋。
只图一时快,不顾真相骸。
女子志高远,心怀壮志情。
世间多误解,皆言为爱倾。
只道相思苦,不晓雌志兴。
生死何足惧,成败亦不惊。
无论功与过,皆归情字评。
唱得柳州词,成了刮志助。
负了阿娘托,良知渐沉疴。
助纣行不义,罪孽怎堪驮。
憎恨德行沉,恨望华早逝。
三果开情绵织,谢世间温情抬…
朝迎晨曦出,暮伴晚霞归。
街头风拂柳,巷尾月映眉。
华年正风茂,才情蕴心底。
手持旧琵琶,弦动相思意。
春风词婉转,秋雨曲迷离。
唱罢欢颜展,又吟悲绪积。
街巷皆传颂,名声日益加。
然有文人至,冷面含讥嗤。
恶语如利箭,声声刺心脾。
“女子多依傍,情思系儿郎。
心随男子转,意逐爱帆扬。
脂粉掩真面,娇柔作伪装。
虚荣填肺腑,谄媚入膏肓。
春花虽娇艳,随风易败亡。
秋云虽绚丽,遇雨化凄凉。
红颜终易老,情薄怎久长。
一旦我恩绝,涕泗满衣裳~”
怒火燃胸臆,正欲怒声宣。
忽闻娇声起,幼女立身前。
“男子性惫懒,在家靠亲娘。
坐享米粮香,未曾谢亲忙。
及长娶贤妻,门面靠其妆。
妻晨起洒扫,庭除净且光。
生女嫁他方,以德抱怨直。
耗尽私房财,只为父安葬。
啃食女之劳,却踩女脊梁。
脂粉为汝缚,娇柔为满汝。
真诚盈腑内,汝何贱女何。
春花迎暖日,春泥余泽后。
秋云舞穹宇,飘逸自悠扬。
一旦汝仇绝,笑迎向上活!”
文人犹未服,恶言再相欺。
女娘怒难遏,执起长枪持。
寒芒惊贼胆,威风镇恶螭。
怒喝休再扰,否则命难期。
问其为何助,竟是阿娘恩。
“刘将有小女,自幼边疆行。
随父观军戏,壮志悄心生。
采春声铿锵,技艺惊边城。
戏中豪情显,侠骨蕴柔情。
岁月匆匆过,闻采春凋零。
听闻吾在此,千里赴柳城。
采春虽已逝,风采永镌心。
其女承遗志,曲达众生情。
此去关山远,春影寄月明。
愿君多珍重,前路莫伶仃。”
有妇叩吾门,容颜带苦忧。
言自刚和离,心伤泪难收。
求吾教其诗,以抒腹中愁。
领其入堂中,奉茶缓其忧。
妇坐身颤抖,哽咽声先流。
自述昔情爱,今朝化乌有。
吾始教其诗,先言平仄谋。
韵脚需细究,意境在心头。
忆吾幼年时,常与娘相守。
采春持情燃,诗香盈闺楼。
昏黄油灯下,共论诗韵悠。
月上柳梢头,娘携吾之手。
指那春花绽,言其诗意稠。
“花开娇且艳,恰似心内羞。”
又观秋叶落,叹其时光流。
“叶飘风里去,相情何处寄。”
娘言情与景,须得心内求。
一词一句间,温暖溢眼眸。
娘言诗意妙,能将心绪挑。
喜怒哀乐事,皆可诗中留。
今教此妇人,耐心解其愁。
妇眉紧蹙思,落笔字难求。
吾耐心引导,灵感渐悄留。
看妇展颜时,吾心亦稍休。
观妇苦吟时,忽觉景似旧。
忆吾之阿娘,也曾诗中囚。
才情馥如兰,温婉解人愁。
教诲犹在耳,身影眼前浮。
吾心起波澜,思绪漫难收。
惊觉自身处,仿若娘昔游。
同是解人忧,同悲未曾休。
以诗寄情志,胸怀壮志酬。
今吾处此境,教妇解心忧。
举止言谈间,肖娘意难收。
轻声细语慰,耐心不曾溜。
仿若娘当年,温柔暖心头。
愿如娘风采,温情世间流。
以诗化哀愁,真情永不休。
德华三十载,流情皆娘来。
商妇携财至,助我业初兴。
言谢娘昔日,达情又责世。
农爷送蔬果,饱含质朴情。
念娘饥时助,饱暖记终生。
工匠献才艺,巧手造华琴。
感娘怜其苦,相助度寒冬。
艺人歌且舞,欢悦满前庭。
谢娘曾相励,方有起心跳。
众人皆齐心,助华向前行。
皆念娘之恩,浩浩如繁星。
四果开仇意来,恨世间捉弄踏…
太和六年正,柳州雨倾盆。
洪流骤然至,灾患扰黎民。
田舍尽淹没,禾苗没水深。
牛羊漂远去,鸡犬失其群。
鱼鳖游厨灶,虾蟆踞榻楹。
家园成泽国,街巷变河泾。
仓廪无余粟,钱囊有缺丁。
药石难寻觅,残躯怎复宁。
尸首水中浮,腐臭漫荒屯。
绝望心头绕,哀愁腹内萦。
学妇身泛紫,自知将黄泉。
临终唤吾至,泪眼叫我奏。
独弦琴已破,残音亦凄凄。
“幼女爱曲词,闻春曲绵亮。
娇颜常含笑,慕春词达情。
奈何夫心恶,拳脚向女颜。
香消玉殒去,我心忆犹煎。
欲将诗意表,告女在黄泉。
学诗路途艰,今成恨已晚。
下泉无颜见,我乃无用母…”
吾手抚残琴,弦颤泪沾襟。
哀音随风止,怨恨绕梁吟。
弦声戛然止,生命化轻尘。
遗诗犹在耳,痛煞思娘情。
阿娘携粮来,面容亦沧桑。
双眸含忧虑,发髻染风霜。
州民齐协力,壮志意昂扬。
沙袋堆堤岸,汗水湿脊梁。
然天不怜见,灾势仍猖狂。
洪流愈汹涌,希盼渐渺茫。
娘助人化魂,流情化作死。
昔日相帮者,今朝葬水央。
见民苦挣扎,生死悬丝藕。
又闻宫廷中,天罚论言谬。
只设祈坛处,无人施援救。
曾怀一腔热,今被冷水兜。
心寒泪满眼,悲恨意难收。
华身染初疴,恐命数不多。
恨己身无用,不愿累娘苛。
家中存粮少,将己份理好。
决然换纸笔,修书求她救。
“柳州水患急,汪洋没村郭。
百姓苦漂泊,求朝派人助,
阿娘刘采春,尚在人世活。
未因情而死,却陷灾中祸。
世人多恶意,踩死言其痴。
女子常承凝,生死不由己。
红颜何罪有,虚编凝代传。
今朝阿娘危,明日或及汝。
若能救阿娘,乃救众女属。
望君施援手,德华为君阶!”
刘娘云骑尉,正需骨阶上。
不怕她不来,惟惧己不待。
容颜渐憔悴,精神愈黯昏。
娘心忧且虑,我语笑还温。
校尉驰马来,援兵救奔至。
意识渐模糊,犹思护娘安。
拼尽残余力,甩娘上马背。
目含依恋意,泪湿满衣痕。
今将别尘世,遗恨满心迹。
四魄归情忆还,望得桥上娘至,我哑声道:“大人,德华一世颠泊今求大人允我一事。”他冷声回:“可允,不□□华爱续只可择定一人选系。”我走上桥拉住消情失忆的阿娘道:“择她,选母女之谊。”
判官问道:“妳们还要做母女吗?”我心满定声回:“是,下一世,我来做她的阿娘!”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