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宝物何在

中秋宫宴开始前,通天楼顶楼上,设香案,摆瓜果,曾媓戴高九寸的通天冠,着绛纱袍,领赵月华等皇室宗祭月行礼。

一轮新月似乎触手可及。

从楼上向街巷望去,各处张灯结彩,京师百姓纷纷赶在宵禁前,扶老携幼、呼儿唤女购置灯笼、吃食,好生热闹。

中秋宫宴设在通天楼内,繁华依旧。

宫婢身着素衣,桂花簪髻,手托银盘,将珍馐美馔、菊花佳酿陆续呈上。

教坊乐师奏乐,丝竹声起,赵月华等皇亲跟随曾媓依次落座。戎国、狄国使团在宫人的引导下入内,向曾媓行礼。曾媓面带微笑、目光深邃,举酒示意,狄国太子慕舟行忙不迭感激:“得大应皇帝邀请,实乃我等幸事。”

此话一出,惹得戎国二皇子慕容明彬心下鄙夷,却也不得不附和。

曾媓满意道:“万里无云镜大应,最团圆夜是中秋。各位不必拘礼。”

酒过三巡,舞姬身穿华服入内,随乐舞动,婀娜翩跹,宛若嫦娥下凡,群臣赋诗以助兴。慕容明彬却无心欣赏眼前美景,桌上吃食亦觉索然无味,唯有多饮几杯酒消减心中不平。

戎国同狄国的座位正巧对着,看上去是对两国平等对待。在慕容明彬眼里这是对狄国的厚待,狄国一小国的太子怎么配与他平起平坐。

慕容明彬越想越发不满。

一舞终,正是曾媓期待已久的幻术表演。

幻术古来有之。所谓幻术,讲究一个虚而不实、假而似真,是百戏之一。

赵月华的父亲,即先帝刚登基时,因民间的幻术师常常制造血腥场景来刺激围观群众的感官,比如自行割头后将头恢复如初或生吞动物,被认定幻术是愚弄百姓、恶俗至极,下令禁幻戏。

许多幻术师都以此为生,只能悄悄表演,不敢有血腥场面,渐渐衍生出极具乐趣的表演。先帝头疾发作的几年里,在曾媓的引荐下,观看一场纸鱼成活的幻术后,心情愉悦,才下令废除禁令。

曾媓登基后,很是欣赏幻术,会在接见外国使臣时,召有名的幻术师前来表演。

赵月华适时开口:“陛下,儿从民间寻得一位异士,她有宝物想进献。”

曾媓点头,默许了赵月华的心意。

“明远善见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见一位单看样貌不过二十的少女来到曾媓面前。她身着浅蓝长袍,神色间冷若冰霜,看不出喜怒,未施粉黛亦倾城,颈系一柄水晶石,腰如约素,带着一个空提篮,举止温文尔雅。远远望去,她的四周仿佛弥漫着仙气。

最令人诧异的是她的眉发皆银白,无一处黑,似乎真是仙人下凡。

因在殿前,曾媓对眼前异于常人的女子并无厌恶,无人敢对赵月华带来的人议论半句。

“你有何物要献?”曾媓只对此事好奇。

“远善自小感叹中秋月圆虽好却易逝,幸得月神锤炼,可采撷月光作伴,好过烛火。陛下登基以来,励精图治、天下归心,远善想为陛下献上月光,愿日日如今夜,流光入君旁。”

刚升为兵部侍郎的殷桓借着醉意,壮着胆子道出在场之人不敢表明的质疑:“痴人说梦,月光如何能被收起来!简直是无稽之谈!”

殷桓的话刚一脱口,一阵怪风袭来,烛火尽灭,楼内昏暗,难以看清四周。慕容明彬顾不得其他,眉目肃然,对眼前之事感到惊奇。

除赵月华镇定自若地饮酒外,楼内其余人皆瞠目结舌,随后惊呼声四起。殷桓醉意顿时消散,没有再说一句,只是望向明远善的眼神有些狐疑。近旁侍卫仔细观察着明远善的动作,不敢放松警惕。曾媓只全神贯注地盯着明远善。

“各位贵人不必惊慌,有月光照明。”明远善的声音清冷干净,似泉水可洗尽人们心中烦躁。

同时,明远善从腰间的空提篮中凭空编出木勺,拿着木勺,向篮中一舀,往身旁一挥,空中瞬间出现一抹白光。

明远善不断向外挥数十下,白光越聚越多,越发明亮,直到楼内虽无灯火,宛如白昼,室内景象一览无遗,仿佛月亮已经跳入楼内时,才停止动作。

见众人纷纷露出诧异神情,明远善随即又拿起木勺,将月光从空中舀回篮中,楼内一片漆黑,不等人察觉,烛火突然被点亮,一切恢复如常。

群臣欢呼,掌声雷动。殷桓虽慢一拍,但也不得不附和。

曾媓对明远善赞叹不已。

“陛下,古有传闻,月神原为凡人,吃长生不死药后,才得以成神,飞入月宫。明远善四处寻访,翻阅古籍,终窥得玄机一二。”

明远善眼神平静无波,娓娓道来下一样献上的宝物。她以长袖挡住空篮子,再移开时,篮中便装有一层殷红色的豆子。

“此乃月光豆,与石上菖蒲叶一同煮之。不过片刻,豆可大如鹅卵。食之香美无比,且短时间不会察觉饥渴。”

弹指间,明远善再度变出菖蒲叶,将菖蒲叶塞入月光豆下,右手两指微微闭拢,指尖渐生火苗,火苗越来越大,聚于掌心之上,左手的篮子放于火上煮。

片刻后,月光豆果真一粒一粒豆子变大,满得快要溢出篮子。

明远善将煮后的月光豆呈上。按规矩,吃食须由侍膳宫人试吃再呈给曾媓。

“不是说是长生不老药吗?为何只是不言饥渴。”

“请陛下恕罪,明远善愚钝,多年来只找到此豆。若想炼成长生不老药,还需要一样常燃鼎。以此鼎煮月光豆,方有机会炼成。”

曾媓吃月光豆后,果真口齿生津,似有余香,回味无穷,将月光豆散下去,在座之人皆可尝。

“你可知常燃鼎何在?”曾媓迫不及待地问道,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据说,我国得道高僧法云大师的《九洲记》中曾记载过常燃鼎的踪迹。故而明远善斗胆请陛下允我查究传闻是否为真。”

法云大师乃大应钻研佛法第一人。

当年,大应佛教的经书杂乱,多部经书说法不一,他为得到真传,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往返二十年,行程九万里,历经百国,终于悟得佛法,回大应后著有奉为圭臬的经书,讲学百场,徒众万千,其影响大到西域各国的僧侣以见法云大师为毕生荣光。

法云大师多年前已经圆寂。他的遗物中,除经书外,最重要便是《九州记》。《九州记》根据法云大师的口述写下,介绍他沿途的所见所闻,各国的风土人情,一直珍藏于皇宫的弘文馆内。

曾媓对明远善的说法表现出浓浓的兴趣:“朕赏你入弘文馆查看《九州记》一书。若有所获,即刻来报。”

“多谢陛下!”明远善没有一丝情绪的脸上,终于展现出一丝浅笑,很快掩饰过去,恢复如初。

待明远善退下后,又有几位奇人异士献上幻术表演,口中吐云喷火、眨眼变人为兽各有趣味。

只是,后来人演绎出何等巧妙的幻术都吸引不了慕容明彬的注意。他年少时曾与许多幻术师打过交道,热衷探究其如何完成幻术,最后认定他们不过是雕虫小技,蒙骗世人,从无奇迹可言。

明远善的戏法算是高超的,难以看透,可当慕容明彬琢磨着说破天去,不过是障眼法,他可不信所谓的长生不老之药,见感兴趣的曾媓看重幻术师,赶紧低头饮酒,免得让人察觉出他的轻蔑之意。

可他不得不在乎的是曾媓对待两国的态度,是否意味着她已经站在狄国身后。为此,中秋宴会后,他日日求见曾媓,请鸿胪寺代为转达。

中秋宴后的第三天,曾媓终于同意接见慕容明彬一人。

曾媓靠在龙椅上,眉头微皱,手指揉额,不欲多说一句。在旁服侍的赵月华先开口,正色道:“想必戎国已经知晓我大应的条件,不知前来所谓何事?”

“我……”

慕容明彬本想说明戎国与狄国孰重孰轻,却又被赵月华打断:“狄国地方不至千里,所献诚意堪比戎国,令本公主不得不怀疑戎国皇子所言是否属实。”

“当年狄国皇帝背弃我国,其国人都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所谓承诺若是空纸,说再多有何用。想来大应当有识人之智。”

昔日戎国杀昭义公主于阵前,破坏两国联姻,何谈仁义?

赵月华并未当着慕容明彬的面说出。多年前戎国战败后,先帝为尽快平息战火、还边关百姓安宁,在戎国老皇帝死后,并未对戎国在昭义公主一事上穷追不舍。多少人都不记得或者刻意忘却昭义公主的存在。

曾媓摆了摆手,令赵月华噤声,声音带着一丝疲倦地说:“朕今日接见二皇子的确有了定夺。不知太子可知常燃鼎?”

慕容明彬不知所以,摇了摇头。他多注意过明远善的言行,第一次听到常燃鼎一说。

“常燃鼎量容三斗,光洁类玉,其色纯紫,每修饮馔,不炽火而俄顷自熟,香洁异于常。”

慕容明彬随着曾媓的描述,眼神微闪,心下了然,这说的正是戎国皇室的镇国之宝。

戎国皇室中流传着两件宝物,一为辟邪鼎,二为福瑞鞭。两件宝物是戎国开国皇帝无意中得到的,他认为是两件宝物为他带来好运,对其甚是爱重,故而流传下来。

他幼年见过镇国鼎,在他看来就是一块紫玉雕成的鼎,工艺精湛。慕容明彬从未听过辟邪鼎有助长生不老之效。若有此效,他的先祖也不会死。鼎的大小形色倒与曾媓描述的并无二处。

他固执地以为常燃鼎,顾名思义定是鼎中常年有火苗燃烧,从未联想起只能做装饰的辟邪鼎。

“看来二皇子现在知晓常燃鼎了。”曾媓胸有成竹地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宝物何在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