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摄政王的掌中娇4

“啊?你不是要问过母后的意思吗?”韩昼故作为难。

“母后管理好内宫事务就是了,其他事还是要听皇兄的。而且皇兄也是为了我好,母后不会反对的。”韩旭越说越觉得自己有道理:“皇兄不必担心,臣弟愿去说服母后。”

韩昼仍皱着眉,面露迟疑。

“怎么?皇兄不愿让我去吗?”韩旭盯着韩昼问。

“自然不是,只是……”韩昼叹了口气,“只是许多事咱们兄弟做不得主,朕刚才想了想,母后她恐怕不会同意你去的,还有表兄,他也没点头。”

韩旭:“……”皇兄这个皇帝当得也太憋屈了,既害怕母后,又要顾及摄政王。

他不由想到自己,就算自己坐上皇位,同样要听母后和外祖父的话,没比皇兄好多少。

韩旭握紧了小拳头,无论是皇兄还是他自己,可都是当朝皇室,一举一动若是都这般受制于人,这皇室当得还有什么意思?

韩昼在景仁宫用完晚膳就走了,韩晋和韩旭兄弟俩都揣着一肚子疑惑要和生母说,便一个去见张才人,一个去了慈宁宫。

谢太后听儿子把晚膳时的事情讲完,长长的护甲在圈椅扶手上轻轻敲着,蹙眉思索。

小皇帝驾临景仁宫,关心两个弟弟,似有拉拢之意。定然是有人教他。

不是她瞧不起小皇帝,实在是那孩子从小就没展现出什么过人之处。

作为先帝嫡长子,先帝在世时,还是给过他一些机会的。但那孩子都表现平平。

学问不好也就罢了,那孩子最让先帝不喜的便是,他跟先帝不亲。见了先帝像是耗子见了猫似的。

相比之下,自己的儿子和先帝之间就格外亲近,小家伙是父皇宠着长大的,对父皇的孺慕之情一点不带掺假。

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先帝如何能不偏向小儿子?

可惜先帝至死也没有下定决心立储,只因高祖定下的规矩,立嫡立长。

身为嫡长子的先帝当年也正是因此才能名正言顺继承大统。否则以先帝的资质和功劳,未必能争得过屡立战功的几个弟弟。

这样一来,先帝若是立韩旭为太子,便是在打他自己的脸。

虽然先帝在位时已经把他下面的几个弟弟收拾的差不多了,不会再有人跳出来质疑先帝继位的合法性,但日后史书之上如何议论可就不好说了。

先帝驾崩后,无论谢家拿出多少先帝宠爱幼子的证据,也抵不过祖宗规矩。

谢太后无可奈何,甚至恨先帝无能,为了他自己的名声,不仅耽误了韩旭,甚至动摇了国本。

先帝在天有灵,看到如今这局面,估计悔得肠子都青了。

小皇帝对摄政王百依百顺,但摄政王巴不得皇家兄弟离心,之前的一系列安排也都是在激化小皇帝和两个弟弟之间的矛盾。应是不希望他主动关心弟妹。

除了摄政王,能说服小皇帝的,就只有长公主韩若年了。

可韩若年不也同样把摄政王当恩人吗?

而且她对自己这个继母的防备更深,长公主自诩先帝嫡长女,六岁之前是被郭皇后千娇百宠着长大的,傲气刻进了骨子里。

她宁愿被冷落,也不愿讨好自己这个继母。

先帝在世时,谢太后还要做出慈母的样子给先帝看。先帝驾崩后,她也懒得搭理那丫头。

说出去大家只会觉得长公主这个当女儿的不敬嫡母,坏的是她自己和小皇帝的名声。

“母后,母后,就让我去吧?”

思绪被打断,谢太后看看抱着自己手臂撒娇的儿子,抬手虚点了点他额头,“你就知道你自己,就不管母后了?”

“皇兄说,本该奉母后一同去避暑。可惜摄政王没提。”韩旭说着哼了声:“皇兄也太听表兄的话了。”

一旁侍立的陈嬷嬷忍不住道:“娘娘,摄政王实在是太欺负人了,他将陛下、长公主和郑王都移去北苑,莫非是想对娘娘和吴王殿下动手?”

“又不是他让郑王去北苑的。”谢太后皱眉。

“没有摄政王默许,陛下好端端的为何会去邀请郑王殿下?”陈嬷嬷道:“刚刚吴王殿下也说了,陛下去景仁宫之前刚见过摄政王。”

韩旭点头,“皇兄说他正睡午觉,摄政王就去乾清宫找他了。”

谢太后闻言,心下一凛。这也就能解释小皇帝为何反常了,果然是听了摄政王的吩咐。

韩旭也皱着小眉头冥思苦想,“不对,可是皇兄也让我跟他一起去啊。”

“因为摄政王料到娘娘不会让殿下去。”陈嬷嬷笑道。

谢太后颔首,若是小皇帝想拉拢两个弟弟,自己当然不会让他得逞。

但这若是裴见戚安排的……谢太后眯了眯眼睛,她没有立刻做决定,而是吩咐陈嬷嬷,“明日叫长公主过来,哀家有话问她。”

本朝以孝治天下,按理晚辈是该每日到慈宁宫来给谢太后问安的。

但谢太后跟长公主和小皇帝的关系是众所周知得差,她也懒得做样子。索性以自己喜清净为由免了每日问安,只初一十五走个过场。

韩若年听说慈宁宫母后要见她,顿时如临大敌。

她问那来传话的宫人,“母后是只叫本宫过去,还是也叫了常宁宫的二妹妹。”

常宁宫是张才人母女所居之处,二公主韩若华今年六岁,是先帝最小的孩子。

“回禀殿下,张才人每日都带着二公主去请安,不用太后娘娘请。”内侍道。

这话就是在说韩若年对嫡母不孝。韩若年抿了抿唇,是她说喜欢清净。如今又何必拿话刺她?

但她也没说什么,只道;“本宫知道了,一会儿便去向母后请安。”

等那内侍走后,她身边的大宫女绣屏立刻道:“要不要去和陛下说一声?”

韩若年摇了摇头,她的另一位宫女玉盏已经帮她回答了,“陛下此时已去尚书房读书了,何必去打扰他。”

玉盏说完,担忧地看向韩若年,“依奴婢看,不如去告诉摄政王。”

韩若年绞着手中的帕子,迟疑片刻,随即摇头道:“内廷的事情,不必麻烦表兄。”她说着站起身,去内室换衣服。

口中虽这么说,但韩若年心里终究有点打鼓,出发前看到廊下侍立的林宝廷,便将他带上了。

此人对昼儿十分忠心,万一真有什么事儿,他也好第一时间去通知昼儿。

到了慈宁宫,韩若年才知道昨日小皇帝做了什么。

“皇帝难得关心两个弟弟,还让他们一同读书。吴王受宠若惊,立刻跑来告诉哀家。”谢太后微笑着说,一副十分欣慰的神情。

韩若年先是惊讶,随即疑惑的蹙眉。她的神情变化都落入谢太后眼中,看样子果然不是长公主教的。

韩若年震惊过后,很快回神,“陛下身为兄长,理当如此。”

“陛下还说北苑已修缮完毕,要去避暑。”谢太后道:“你们姐弟都去。”

她特意顿了下,如果长公主有拉拢谢家的意思,立刻就会说出和小皇帝类似的话,把不让自己去的责任推到摄政王身上。

然而韩若年却是问了句,“此事表兄知道吗?”

谢太后笑容透出几分凉意,“摄政王不点头,陛下如何能做决定?”

韩若年:“……”

虽知母后是在挑唆表兄和他们的关系,但这话听着终究不怎么舒服。

北苑作为皇家别苑,去不去避暑本就是由皇帝说了算。弟弟没亲政,不便干涉外朝事务也就罢了,在哪避暑的事情总该自己做主吧。

谢太后等了片刻,始终没等到韩若年请自己同去。

她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这姐弟俩是真没长脑子。

小皇帝年纪小不懂事,长公主今年也十六了,自己都不用如何刁难她,光是一条不孝的罪名,就够压得她抬不起头了。

谢太后懒得跟长公主废话,只说让她回去收拾东西,到了北苑照顾好弟弟妹妹们,便打发她回去。

长公主从慈宁宫出来,还有些没回过神。

是摄政王让昼儿这么做的吗?为了什么呢?

她正凝神思索,就听身旁玉盏道:“殿下,太后见您所为何事?若您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去问问摄政王的意思?”

韩若年抬眸,刚想说什么,瞧见玉盏身边的林宝廷。

昼儿昨日不仅去了景仁宫,还撤了林宝廷乾清宫总管的职位,但把他安排到永福宫则是摄政王的安排。

难道昼儿对表兄这一安排有所不满?

韩若年不知内情,但本能是向着昼儿。万一让摄政王知道他主动去找韩晋他们,定会不悦。

她于是摇头道:“没什么事儿,”又看向玉盏,“别动不动就说去找摄政王,他要帮着陛下处理政务,不好经常去麻烦他。”

“是摄政王说,有事就去找他的。”玉盏道。

韩若年想到表兄当时说这话的情形,是在昼儿的登基大典之后,自己再次向表兄道谢。

他含笑看着自己,“臣知公主处境艰难,遇事没有可以商议之人,往后若有拿不定主意的事儿,可以随时让人去告诉臣。臣愿为殿下效劳。”

按说她听到这话,心里应当是温暖的。可不知为何,她心里反倒生出几分悲凉。她竟孤独至此,无父无母,弟弟年纪太小不懂事,能依靠的只有表兄了。

“摄政王那不就是客气客气吗?”绣屏忍不住道。就不论君臣,摄政王也是外男,公主怎好有事没事就去与他联系,万一被谢太后发现,扣个私通外男的罪名到公主身上,公主还嫁不嫁人了?

"才不是,摄政王是真心愿意为公主效劳的。"玉盏反驳。

韩若年用扇子拍了下玉盏,笑嗔道:“又胡说!”

主仆几人说着回了永福宫,韩若年又把林宝廷叫到身边仔细问了问昨日的事情。

林宝廷没有隐瞒,公主要怪罪,也只会说他目光短浅,教坏小皇帝之类,不是什么大错。

韩若年也确实这样说他,“你该劝着陛下用功读书才是,怎么能哄着他偷懒?陛下把你的总管之职撤了,也是为了你好,免得哪天外臣把陛下读书不好的责任推在你身上。”

林宝廷只能应是,退下后仔细一琢磨,尚书房的师父们大多是谢党的人,教学极为敷衍,若其他朝臣弹劾他们,他们一定会把自己推出来做替罪羊。

那些文臣向来是屁大点小事,就能上纲上线。自己让陛下告假偷懒,带陛下去捉蚂蚱、给陛下讲鬼故事荤段子这些,让这些人一说都是大罪。

到那时,自己就不是丢了乾清宫总管太监这么简单了。

这么一想,林宝廷甚至有些庆幸。只是自己在永福宫,对于摄政王来说就没什么价值了。

摄政王需要在陛下跟前安插耳目,却没必要监视长公主。

正这样想着,忽见公主身边的贴身婢女玉盏走了过来,“殿下让我给你讲讲永福宫的规矩。”

林宝廷心说昨儿不是已经介绍过了吗?但见玉盏往后面走,就下意识跟上。

到了一个没人的位置,玉盏从怀中掏出一方手帕,展开来给林宝廷看。

这帕子上中间绣着芍药,四角分别一只绿色的蝴蝶。

林宝廷看清后,震惊地睁大双眼,“你也……”

玉盏收起帕子,“不管到哪儿,都忠心耿耿为主子效力就是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