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的工作越来越忙碌了,每次回来都说做建构,还在建构,每推进一点都需要建构测试一点,项目推进的很慢,好在是在一点一点的向前推进着。
反观我们苏青,项目中标之后,就一直没有什么预算的工作了,她现在又做起了张总秘书的工作,经常跟着张总的身后去南池子工地,她很喜欢去工地,苏青觉得在工地上也能学不少东西,书本上学的那些理论的东西、图纸上看到的线条,在工地上都能具象化的一一呈现,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
就比如现在的隐蔽工程,她拿着纸记录着,每天还需要写施工日志,每隔一、两天都需要整理一张或几张的施工资料交给监理审核签字,这些都是苏青没有接触过的,哪怕在老家市里当那一个月的资料员,他都没有这么近距离的接触;毫无工作经验的她一点一点的摸索着、学习着。
就在南池子工地逐渐走向正规的时候,张总在过完端午节的时候又要承接新工程了,还是通过战友的关系。
这次这个工程在小汤山,苏青特意从查了地图,真远啊,从苏青住的地方到那个工地,苏青需要坐地铁,再倒公交车,还得打个三蹦子才能到,路上大约花费一个半小时。
苏青也开始变得忙碌了,一边给陈姐打下手做投标预算,隔一天还要去南池子工地整理一些资料找监理签字。
又一个普普通通的星期四,考试出成绩的日子,坐在办公室的苏青还有点紧张呢,打开网页,苏青狂喜:两门都及格了。
她考过啦!太高兴了,赶忙给表姐刘文卿发信息:“姐,我考上预算员了!”嘴角抑制不住的往上翘着,隔壁的陈姐看到苏青怎么就突然激动起来了呢,问苏青:“苏青,这是发生了什么开心的事啊?”
“陈姐,我考上预算员了,刚查的分!”苏青毫不掩饰的把这份喜悦告诉陈姐。
“太好啦,恭喜你苏青!这是好事啊”陈姐也跟着很高兴,她恭喜苏青。
“嗯!嘿嘿,”苏青笑嘻嘻的,“谢谢陈姐!”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吗?”陈姐问苏青。
苏青认真的思索了起来:“接下来啊,还没有打算呢,好好干,争取涨工资算不算。”
“当然算的呀,”陈姐也跟她一起高兴,问道,“我记得你是本科毕业吧,哪个大学来着?”
“是呀,陈姐。”苏青略带腼腆的告诉了她自己的大学。
“真好啊,那你再过三年就能考注册造价师了。”陈姐面露羡慕的和苏青说“那个很难考的,我都考了好几年了,到现在都没有考上。”
“啊,这么难啊!”苏青紧接着更是绿茶上身的说,“姐您都这么厉害了还没考上,估计我就更考不上了。”
“那可不一定,你年轻,学习能力强,趁着还没结婚生孩子,多考几个证挺好的”,陈姐苦着说:“我生完孩子之后,总觉得记忆力下降了。”
看的出来,今天的陈姐这是有些怅然若失。苏青赶忙说:“您做事沉稳,经验又多,考个试嘛,肯定没问题的。”接着道,“要不您以后在家里没时间看书的话,就在办公室看书复习呗?工作多交给我做一些。”
“好的,那以后就多麻烦你啦!”陈姐笑笑。
这几句话的插曲就这样结束了。
因为现在的苏青很高兴,她现在傍身的证件除了一纸毕业证,又多了一张职业证,不知道张总会不会给他涨工资啊。说完又觉得陈姐都知道自己考过了,是不是也应该把这件事告诉张总啊,就掏出手机也给张总发了条短信:“张总,我考的预算员成绩下来了,我考过了。”
许久,张总回了俩字:“恭喜。”
同样收到苏青信息的刘文卿也很高兴,她很快发来短信:“太棒啦,我就知道泥可以,我们晚上庆祝一下!”
当然要庆祝了,六月的北京已经是夏天了,依然阻挡不了俩人吃火锅的热情,俩人还点了一瓶啤酒呢!这顿饭吃的真好,走在回家的路上,苏青借着微醺搂着表姐的脖子说:“姐,火锅真好吃,这是我吃的最好吃的一顿火锅了!”说完冲着路灯大喊,“我爱火锅!”
二十三岁的苏青高兴的像是一个三岁的孩子,她在一点一点的努力让自己变好,开始朝着自信努力,朝着自己想要的未来努力,老家的山沟沟不是她的束缚,是她坚韧不拔的动力。
第三天,苏青可以说是精神抖擞的去上班了,到办公室楼下,收起情绪,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再上一天班就要周末了呢。张总也来了,他恭喜苏青,还向陈姐和苏青宣布:“小汤山项目这次很有把握中标,等投完标,我们公司集体去白洋淀团建,一来,小苏新员工入职一直没认清所有同事,借团建认识一下其他同事,也庆祝你考取证书;二来,是因为南池子项目中标,一直没有庆祝;三,庆祝小汤山项目中标,如果能中标的话。哦,可以带上家属,陈姐记得带上你家孩子。”
转眼到了小汤山项目投标的日子,这个项目真的就很利的中标了,这次业主方当场就宣布了中标单位,都不用等公示期了。苏青虽然有些不解,但是她忍住了不问,苏青下意识的认为张总有一些深藏不漏的、不为人知的能力,转念又一想:嗨,其实也没什么,不就是有好战友给从中调和嘛。她没有太多的好奇心,也没想问太多。
回来的路上,苏青恭维:“张总您真是料事如神!”
张总很谦虚:“这当然是你们两个人功不可没了,标书做的好,得分就高。”
陈姐也恭维:“我能只做了一些基础工作罢了,这还不多亏了张总您商务工作做的好!”
张总显然对车里这两个女人的恭维很受用,一边握着方向盘一边哈哈大笑,笑着笑着说:“你们两个看啊,叫我张总,现在还是张总给你们开车,”转而又说,“难怪现在人都这样说‘老板给员工开车’我就是这样的老板。”
陈姐笑着打趣:“张总,我们俩女的哪会开车对呀,您老板能者多劳嘛,再说了,我和苏青我们两个开车您敢坐不啦?”
张总假装脸色一沉,但是依旧藏不住他内心的熨帖:“陈姐这样说我可得说说你了,女的也能开车嘛,这都什么年代了,妇女早就能顶半边天了,这样吧,你俩抽空去学开车,公司给你们报销一半学费,将来我们项目多了,公司再给你们一人配上一台车,倒时候来回工作更方便。”又从车的后视镜看了一眼苏青说,“尤其是小苏,你好好学!另外,小苏啊,你考那个预算员的钱,等财务来到时候,也找财务报销了。”
“好的张总,谢谢张总。”苏青也高兴的应和,这可是八百块呢!
都来看看我们吧,我们公司里财务人员都没有,还是从外面找的财务公司单独外包记账,可我们就已经富有到要每个员工配置一台车了,看来张总的生意真的是要越做越大了。
不过,张总的这几句看似无意的大话,倒是给把苏青的思路打开了:等我学会开车了,春节时候开车回老家,肯定很拉风,这算不算是衣锦回乡?个人账户上都没有三千元资产的苏青,都想都激动了起来,的确是跟着张总这位前辈学到了不少东西。
北京欢迎你,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当天晚上回到家,苏青就和表姐讨论学开车的事:“姐,我们去学开车吧。”
“好啊,我也正好有这个打算,这个星期天我们看看寻摸个好驾校。”
“嘻嘻,姐,你知道吗,我都想好了,等我学会开车了,我就去买一辆红色的车开,肯定好看,和我很搭吧?”苏青眼睛亮晶晶的,挑着眉,调皮的笑。
刘文卿看着苏青眼睛闪着星光的样子,也是用异样的语调鼓励她:“当然很搭,你叫苏青,和你车的颜色的确很搭,俗话说‘红配绿一台戏’嘛。”
“嗯,哈哈哈,我就喜欢这种土洋土洋的感觉”
“哈哈哈,那我买辆黄色的,绿叶开黄花,也和你一样‘土洋土洋’的。”姐妹俩笑作一团,对学开车这事是一拍即合。信心十足的毫不在意自己兜里并没有几个钱。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