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八章

沈念奚是被耿贵妃叫起来的

醒来时眼皮之间粘的厉害,头也微痛,她往窗外一看。

天亮,阳光微洒,门外静默无声,只有树枝簌簌扭腰。

“醒了,把这碗醒酒汤喝了吧。”耿贵妃移步到梳妆镜前,对镜贴花黄。

一旁珠玉端着一碗汤等着她。

“这解酒汤可真酸。”

沈念奚端起一饮而尽,把碗拿开时,脸皱成一团。

刚喝完,沈念奚还想躺下睡会,就被耿贵妃打发人带自己梳洗,等她打扮好出来,耿贵妃催着她上驾,后面一群人带着各种大小匣子。

半副銮驾大开,从没见阿娘用过的翟车、侍女、宦官、侍卫全严肃相待,乐队奏《永安乐》,禁军护送,女官记录。

“阿娘,这好事是……”

“省亲。”

耿贵妃扇着团扇,藏不住笑地回。

“就是去外公家是吧,那我岂不是还能看到荔桉。”

沈念奚笑着,说话都带着欢快。

车队起驾,一行人浩浩荡荡向远走去,沈念奚和耿贵妃坐在翟车里,还摆着一些糕点,茶壶。

“本应该还要向你父皇辞行,可他昨日新得了美人……不过也不碍事,今天早上就派人来了,把要赐给你外祖一家的东西准备好了。”

“你父皇开恩,特许咱娘俩住到明天中午再回。倒也算还恩了。”

耿贵妃由一开始的激动到后面眼神不屑,语气尖酸藏针。

“阿娘!”

沈念奚低呼,眼神充满不赞同。

“黄河的水堵不如疏。呵,倒也无妨。”

“回你外祖家了,你应该会松快些,若想好好体会下普通富家小姐的日子,就别来我这,我这有太多女官记录言行,拘的慌。”

接着压低声音凑到沈念奚耳边

“到时候你想出去玩,拉上几个表姐妹兄弟,虽说昨天是端午,但今天晚上西市还有不少遗风,市集上还能凑凑热闹。”

沈念奚心都飘到市集上去了,虽然入了宫有人好吃好喝的伺候,但是宫里规矩多,不认识的贵人也多,她老怕自己出去丢人,只去过御花园偏僻地方几次。

“阿娘,省亲可真好。”

“是啊,好事不常有,坏事拦不住。”

一时马车安静,只能听到沈念奚喝茶,推盏,咬点心声音。

粘糯的内陷搭配酥脆的外皮,让沈念奚不知不觉就把一盘点心吃光了,等到耿府,坐到桌子尊位吃饭的时候,她实在动不了筷子。

瞅瞅母亲,她正用饭用的高兴,虽然还是宫中的规矩,可沈念奚就是看出来她比以前吃地高兴。

不然干嘛还把不吃的鱼皮,一口不拉的全吃掉。

看看耿荔桉,和旁边的表妹拌嘴,俩人用筷子较劲,吃饭都只吃同一盘的。

“公主,可是这饭不合胃口,不如臣妇让厨子多做几道公主爱吃的菜来。”

一旁观察她许久的耿贵妃的母亲,也就是沈念奚的外婆关切出言。

“没有这回事,没有这回事,是我一个人在车上太无聊,吃点心打发时间,没注意一盘点心都吃完了,那点心个头大,又干,喝了不少茶水,现在肚子滚圆,实在是无福消受外婆的好意。”

沈念奚尬笑,声音也有点低。

耿贵妃笑着接话“这孩子,本宫昨天给她说,皇上赐恩让我们娘俩回宫,今天兴奋的不行,本宫也兴奋的不行,由她去了。”

“公主金枝玉叶,想吃什么都行,待会公主饿了,随便点菜名,老臣一定搞来。”

说话的是耿贵妃父亲,她外公,老人家满脸大胡子,像一只炸毛的白虎。

“外公,我之前也是在民间生活过,对吃饭要求没那么高,不会让你上天揽月下海捉鳖的。”

沈念奚壮起胆子开玩笑,说完朝耿贵妃那看。

“爹,你就别吓小葵了,看把小葵怕的。”

耿贵妃拍一下沈念奚肩膀,语气俏皮,坐在家里,心里是说不出的安心。

“贵妃和公主,真是像呢。”

沈念奚舅母是一个看着很清冷的女子,但是行为做事很是老练。

“我也觉得我和阿娘长得像。”

沈念奚摸摸脸,点头赞同。

这一下,耿外婆和耿外公都笑起来,一下子吹散了不少沈念奚的紧张。

“这话,这动作,贵妃以前也是同样的场景,同样地说过这话。”

“那会,贵妃还是孩子,对着臣妇的婆母说出同样的话。”

“可见有缘。”

耿外婆和善,牙齿都没掉,是一个齐整的老太太。

沈念奚也大着胆子和耿外婆聊天,祖孙俩聊着聊着就上头,没一会沈念奚困了,就到耿贵妃以前的闺阁睡觉。

一觉起来,天微暗,彩云黄昏齐游过。

沈念奚觉得肚子有些饿,想起之前阿娘说的西市,叫珠玉陪自己去。

珠玉问要不要带侍卫,沈念奚想了一下说带两三个就行,别太惹眼。

派人给阿娘告知后,自己带着珠玉和侍卫们在街上走。

街上可真好看,它不似宫内的庄严肃重,有的是人气和热闹。

酒店传来葫芦鸡,乳酿酒的肉香,街上铺子有干果店,也有粮米铺,摆的小摊有香喷喷的樱桃毕罗和香甜的梅花酥。

路上的小孩提着憨态可掬的兔子手灯,乖乖被老人家牵着,有贪吃小孩在糖人铺子前哭着喊娘买,还有情意缠绵的小娘子小郎君在首饰铺前悄悄牵手。

看河还有几个贪玩的郎君在赛龙舟,看岸边有胡人在表演吐火焰,看前方,是寺庙僧人双手合十,发放“平安符”。

灯火通明,锣鼓喧天,原来是长安人家的日常。

“娘子,你看这宫外,原来是这般热闹啊。”

珠玉自三岁就进宫,除了每月给爹娘汇钱外,和宫外已是俩界人。今天看到这么热闹的场景,自是看的目不暇接。

“这才哪算哪,要是遇到过年皇帝赐福,那才热闹,咱们没赶上端午,不过这遗风也还不错,不亏此行。”

沈念奚在民间生活的久,知道哪是最热闹的,哪是寻常。

她一路给珠玉细细描述,渐渐的,在珠玉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如果可以的话,让我住在宫外吧,不管干什么都好……

沈念奚和珠玉一路向西而行,尤昉则和朋友们一路东行,俩人相反方向而来,相同地点而遇。

尤昉和他从小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兄弟李羡初顶着华灯,在宝马香车里穿行。

尤昉还着青衣,只是换了一件,算迎合这端午遗风。

李羡初着一件宝蓝衣,手里拿着一提粽子,个数不多,只有三四个,包的精致小巧,拿绳子绑着,一手正往嘴里一口一口送剥开的粽子。

“尤兄,你说,我还怎么回家!我爹,天天不是催着成亲就是催我入仕,这俩样哪有这么好入,天天就跟在佛前许愿的,祷告那些时间还不如和我娘努努力,再生个弟弟妹妹的完成他们的愿望。”

“反正我,胸无大志!就想做个厨子,再和和睦睦娶一心仪,看得起我的姑娘,这日子就这么过下去了。”

“谁让李尚书就你一个儿子呢,将来可不得你去挑大梁。”

尤昉笑笑,手里拿着一对鸳鸯佩,红绳套在指尖,鸳鸯佩几乎甩得要飞起来。

“况且,我看季大娘子也挺好的,是长安有名的骑射能手,这不好吗?”

“尤兄,消息落后了吧。”

李羡初一副你落后的表情,从口袋处掏出帕子擦了擦嘴。

“咳咳,你平时常在宫中,对我们这些寻常官宦子弟消息可能不清楚。”

“季老夫人不是病重么,季府除了上朝的,一大家子早都去上香。上完香被请到后园歇息,吃茶,哪想季大娘子被一个农女撞到了,茶水全撒到衣服上。”

“这把农女吓到了,赶紧道歉,拿自己襦裙擦干,这抬头间样貌不就露出来了嘛,这下季夫人就厉声让人带农女回府。”

“回府后,季夫人给季尚书一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俩人一查,原来这农女才是他俩的女儿,这原本的季娘子呢才是真农女。”

“但是季小姐都在自己膝下养了那么久了,猫呀狗呀的都有感情,就对外说,季娘子是养着给农女挡灾的,现在农女和季娘子都十八了,农女改回来享福。”

李羡初顿了顿

“至于季娘子养在别庄,充作养女,吃穿用度都按府里的算,还给她划了一些商铺和地契,供养她。”

说着,李羡初眼里透出些讥讽。

尤昉指尖一顿,把玉佩勾回掌心。

“别人家的事情,你倒是给人家评上高低了。”

尤昉笑笑,摇头。

“不过季府也是,空有那么大家业不能俩个女儿同养膝下。”

“是啊,不过也得益如此,我的婚事又可以往后推推了。”

李羡初剥开一个粽子,秀气地咬着。

“益州听说有一神医,姓罗,我已派人去寻,如果能寻到,想来应该可以根治你的心下痛。”

尤昉语气变得正经。

“我这也不算什么大毛病,就是得家里同孩童的娇养着。可我已成年,不能总在家里当着娇儿。若能找到你口中的罗神医,希望他是个有真才实学的。”

李羡初一开始还在感慨,语气低落,后面话锋一转,又复之前嘻哈。

尤昉紧了紧手中玉佩,语气复杂想说点什么却不想被人撞到,手中玉佩都分散出去,一只红线缠到姑娘发簪,另一只还在他手中拽着。

“你……呃!”

“哎呦!”

“娘子,您没事吧!”

“尤兄,没撞坏吧!”

一下子四道声音,人慌物乱。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