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灯笼我要带走

公仪檀在廿十那日回到汝丘家中,拖家带口兼仆从侍卫近二十人。

久别重逢的兄弟二人好一顿搂抱,公仪檀更惊讶一年多未见的兄弟竟比自己还高出一个眉头,欣慰的连声感叹:“上次一别你还是孩子样,今日就成大人了。”

整个家族最受众星捧月的莫过于公仪家的最新一辈人——公仪林那个还在蹒跚学步的侄儿公仪佑,这个粉雕玉琢连一句话都不会讲的毛崽子一进家门立即赢得所有人的目光和善意。

公仪老夫人自抱上孙子已连着三日都没再进过佛堂,乐得合不拢嘴,把哭闹认生的孩子硬是抱得服服帖帖。

那日午后,暑气熏蒸,公仪林托着头又在书案前昏昏沉沉打盹,门外传来公仪檀的声音:“睡醒了没?”

自公仪檀夫妇住进这三进院,为避嫌就把院墙上的圆形门暂时封起来,这会他是绕了一大圈刻意找兄弟来了。

公仪林起身迎出门外:“我刚打了一个盹,这天热的人心烦意乱,整日慵懒成性,书也读不下去又没有其他乐子。”

公仪檀从背后拿出黑色小陶罐递给他,笑道:“给你找乐子来了。”

他探头望去,是两只个头很大的蟋蟀,指着兄长乐道:“也就你敢在父亲耳鼻下玩这个。”

公仪檀见桌角揉了一堆废弃的白纸,顺手展开一张,其上写着“康乐”二字,又展开一张还是这两字,他当是普通的节气祝词,顺口点评字迹:“几个字写的遒劲有力,把纸都写穿了,看来这几年下了功夫,父亲说你不学无术游手好闲,只有我知道你是个踏实孩子。”

公仪林夺过他手中的纸又揉成团扔到桌角,满嘴不满:“老父他对我期望高着呢,向来对我挑三拣四吹毛求疵。不说了,我们斗蛐蛐。”

两人趴在黑陶罐旁吆喝助威,罐中两只蟋蟀扑杀撕咬,“兄长,我想去伯父那。”

公仪檀手中斗蛐蛐的草杆一停,抬头望着他:“何时有的想法?”

公仪林继续逗弄已被咬败的蛐蛐,云淡风轻回他:“没多久。想到自己一年长过一年还在家中无所事事,浪费大好年华不值当,不如跟在伯父身后谋个一官半职历练历练,往大了说想为国尽微薄之力,往小了说只不过是谋个前程。”

“好啊,我在你这个年纪时不及你通透,被阿父赶着读书交游、见同龄的青年才俊,明明是块普通的石头却还装作美玉被到处推荐,那时候我都是硬着头皮去应付,你年纪不大主动要走这条路,我很吃惊。”

公仪檀的长相并不十分出众,胜在温文尔雅,稳重老练,往那一坐通身都是满腹经纶的儒者之气,或许受公仪夫人缓慢的讲话节奏影响,与他说话的人不自知就放缓说话速度去顺应他的语速。公仪林在他面前从来都恭恭敬敬。

“我一直很钦佩你十九岁就独自去醴县做官,你不是美玉谁是美玉。你不在家中,绝不知父亲是如何拿我与你比较,常叹息他身体不好不得不辞官回乡,致现今只有大伯一人在京撑着公仪家百年的基石,他哀叹时必朝我发泄一通,少不得用你来压我。”

公仪檀笑问:“那你都如何应付父亲的抱怨?”

公仪林抬起头狡黠一笑:“我当然抬脚就走。”

“你这么敢?不怕父亲打你。”

“偶尔为之,偶尔为之,多数时候还是老老实实跟在他身后走你一样的路去广交知书能文之士。”

“不必过于忧心,等把这条路走出路径自然就轻松了,平时若有困惑的事就给我来封信,大哥我暂时还有能力为你授业解惑,等你真去了建康出头的机会多的是,我恐怕就不及你。”

两只蛐蛐斗的凶猛,公仪林那只被咬掉一条后腿,缩在罐底一动不动。公仪檀轻轻放下草杆,问:“回来这些时日各处应酬总没能好好陪你。外面有没有热闹些的地方,带我去瞧瞧?”

“还真有一家,是一帮胡人在此开的酒楼,夜幕后又是跳又是弹,生意十分红火,把那花柳巷的生意都抢了。”

“那就是晚上才热闹了?”

“不分白日黑夜,但晚上灯火煌煌更有意境,我们现在去别处转转,等天一黑就去胡人的酒楼如何?”

公仪林忙命司子备马外出。

可巧这一日陶修上门拜访,他前脚走,陶修后脚就一路打听到公仪家的位置。

陶修一直没忘西海县的瘟疫,又兼陶彪再次提起他与陶舒必须成亲一事,心情郁闷难解,索性收拾几件衣裳去西海县当个义士。

去西海县要经过汝丘,他是午后打听到了公仪家,一路走来口干舌燥,手中用来遮阳的荷叶晒得焦枯,心里想着见到公仪林时必须得先喝碗水。

他六年前因偷窃受罚才来的公仪府,当时无心观赏公仪府邸的气派,此时再看这高大阔气的房舍构建,也就能明白像公仪林那样的人物只配从此间大门走出来。守在正门的门子有四人,其中两人笔直站立在大门两侧,另外两个则懒散地坐在阴凉处。

陶修把这身朴素的装束整理一遍,搭好肩头的包袱,上前问盘腿休息的两个门子:“两位大哥,敢问公仪二公子在府中吗?”

一个门子因天气炎热心绪烦躁,漫不经心地上下打量这清瘦的年轻人,一身浆洗过多褪了色的青布裋褐,裤脚不知是为了凉快还是裤腿本身就短,露出一截脚踝,一眼就看出是从乡下来的穷小子,遂不耐烦地摆手道:“不在,刚外出去了。”

“他何时能回来?”

门子咂嘴问他:“你谁啊,找二公子做什么?别是诓我们的吧,二公子能认识你?”

陶修看出门子眼中的鄙夷,也不跟他们纠缠,仅对门子留下一句话:“二公子回来时劳烦大哥替我说一声,陶修拜访过。”

他话音刚落,刷的一下,正门前的四人齐齐向他看来,席地坐的两个慌忙拍拍屁股站起来,问:“你就是陶修?”

“我是陶修。”

四人苦等三个月的谜题终于有了答案,勾肩搭背开心地笑了一阵,又开始起疑了:真的是这个穷小子?

门子一转方才的懒散,簇拥着陶修说:“二公子之前嘱咐过我们,若有叫陶修的人找来就立即通知他,可他同大公子刚出门不到一盏茶时间,我们也不知去了何处,要不,你到二公子院中等着,歇歇脚?”

陶修道:“不必了,我还有事在身,既然二公子不在那我下次再来拜访。”他从门子中间挤出来缓缓走了几步,头顶毒辣的日头分外刺眼,决定等公仪林一个时辰。

陶修在公仪府旁的巷口阴凉处闭眼歇了会,凉风从细长的巷道吹来,神思一恍,转眼就过了时辰。等候期间有个门子给他端了碗水,他慌忙道谢,接了水一饮而尽。

公仪府正门前仍旧安安静静,八只好奇的眼睛无时无刻不盯着这边,陶修必须在天黑之前赶到西海县,只能拎上包袱继续赶路。

公仪林和公仪檀去了城中唯一一家书肆消磨时间。书肆并不大,仅能摆三张案桌供读书用,架子上的书籍、竹简种类繁多,开书肆的老板是个爱读书的人,这些书一半是他的手抄,另一半来自大族子弟的馈赠,来此读书或消磨时间的年轻人挺多,聚在一起以文会友,谈经论道。

公仪林把从家中带出的两本书与老板交换了另外两本,又付一点碎银照顾此处的生意。兄弟二人在书肆中一待就是半日,不觉天色渐渐暗下,蝉鸣声淡了一层。

刚走出闷热的书肆,公仪林就拎着前襟的衣裳扇风抱怨:“快给我热死了,兄长你一动不动,我也不好提前出来。”

公仪檀也流了一身汗,笑道:“走吃酒,衣裳已经湿了就凭它热去。”

这间胡人开的酒楼名叫北月牙,共三层,每层都点了近百十盏圆形灯笼,灯笼的光芒璀璨夺目,颜色缤纷斑斓,把整栋楼照得亮如白昼。刚一进门就见右手边角落里制灯笼的老头,桌上摆了各色彩纸,老手艺人向刚进门的公仪林邀道:“二位公子肯不肯留下字或画,我替你们制一盏灯笼,可以带走,不愿带走的就悬挂在酒楼外供人观赏,就当是公子给本店赐下墨宝。”

方才进来时就见每盏灯笼上的字画不同,原来是这个缘故,公仪林对公仪檀道:“这事倒挺新奇,兄长你来吧。”

公仪檀温和地摆手:“你写一个,我就不凑这热闹了。”

公仪林挑了张浅黄色的桃花纸准备下笔,笔悬于纸上时却不知要写什么:“我想想题什么字?”

公仪檀想起他书案上被揉皱的一堆纸,提醒道:“就写‘康乐’二字,这两个字寓意好。”

拿笔的手抖了一下,不觉有些耳热,公仪林捂着发烫的左耳随意写下两字,丢了笔跨步往楼上去,忽立在踏跺上对手艺人喊道:“灯笼我要带走。”

“好勒。”

二楼宽敞的大厅内热闹喧哗,与中原的乐器不同,胡人奏乐的节拍非常欢快洒脱,两个遮了面的胡姬在乐声中助兴旋舞,玉足轻踩红毯,急转的舞姿微生香风,倩影不分背面,嵌了珍珠宝石的舞裙在煌煌灯火下流光溢彩。

公仪林陪兄长赏了一阵舞曲正要去雅间饮酒用饭,身后忽有人喊:“公仪兄?”

兄弟二人齐回头,那人几步跨过来朝公仪檀热络地作揖行礼:“真的是你,何时回的汝丘?”

此人是公仪檀年少时的友人严勋,出身寒族,一直郁郁不得志,现今做了汝丘县一个小县丞,他身后还跟着友人周法、周群,这是群平日里常聚在一起谈人生志向及前程抱负的青年才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灯笼我要带走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