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匪祸

天昭四十二年八月初三,青云县下了场大雨。

次日卯时,雨势减弱,秋风掠过林子,卷着树叶上的雨水簌簌落下,打在沐照寒撑着的伞上,劈啪作响。

她看向树旁蜷缩着的人影,那人身瘦小,穿着件略显宽大的青黑色袍子,肩膀处有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皮肉翻卷,被雨水泡的发白,背对着沐照寒瑟瑟发抖:“匪老爷不要杀我,不要杀我……”

不归山内有一伙山匪,不足百人,在此处盘踞已有十余年,只是偶尔劫些过路人的钱财,并不伤人,也从未祸害过周边的村镇,逢年过节的,还会派人给县衙送些薄礼,便如此相安无事的过了数年。

直到五日前,一个商人带着十几口家眷途经不归山下,被山匪连人带货被一同劫走,县令听闻此事后,派主薄携礼上门交涉,但那伙山匪不知为何转了性,不仅不放人,还将主薄和几个随行的官差杀了,尸体丢在山中,一日后才被砍柴的村民发现。

县令勃然大怒,次日便集结了县内的百余名官差和民兵,又从京兆衙门的兵房借来了几十号人,浩浩荡荡的上山剿匪,不想那山匪凶悍,不过一个照面,官府的人便死伤了大半。

沐照寒打量着那人的衣着,问道:“捕快?”

那人嗯了一声,随即身子一颤,又死死闭上了嘴。

“起来吧,我是誓心卫。”

发觉背后的是个女子时,小捕快心下刚安了几分,但听到誓心卫三字,又吓得险些背过气去。

誓心阁掌刑狱,却独立于三法司之外,虽建立不过十年,却因得皇帝庇护,行事无度又狠辣至极,莫说寻常百姓,就连朝中的高官,遇见他们也巴不得绕着走。

小捕快从未离开过青云县,但也听闻过誓心阁的恶名,有个老捕快曾在京中当差,说被誓心阁抓了的人,连尸首都留不下,许是被他们活吞了,小捕快吓得脑袋一阵阵发懵,一时竟不知杀人的山匪和吃人的誓心卫哪个更可怕。

沐照寒叹了口气,伸手将他拽了起来。

小捕快哭嚎着求饶,一张稚气未脱的脸因惊恐变得有些扭曲,却在转身的瞬间愣在了原地。

他身后的并不是什么修罗恶鬼,而是个面容清丽的女子,她未施粉黛,眉眼柔和,像是用极淡的水墨勾勒而出的,他又看向她的嘴,小巧饱满,也不像是会吃人的样子。

林子深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让他回了神。

沐照寒的目光陡然转冷,将小捕快拉到树后,又将伞塞在他手中,命令道:“躲好,别出声。”

而她缓缓拔出背后的长剑,从树后走出,抬眸看向前方。

来者是个面色阴沉的壮汉,扑面而来的雨水扰乱了他的视线,他胡乱抹了把脸,余光瞥见前方的树旁有个模糊的人影,心下一惊,猛地勒紧缰绳,马匹发出一声嘶鸣,踉跄着停了下来。

“你这马也太慢了,比我料想的晚了一刻钟。”沐照寒看着他,勾起嘴角笑道。

壮汉好不容易才从围剿中逃出来,本来赤红的双目在看到她的瞬间涌上惊恐,但此处是唯一一条下山的路,他退无可退,咬牙拔出刀朝她劈砍而去。

她后退一步,凌厉的刀锋在她身旁的大树留下了深深的印子。

壮汉一击不中,扬起刀正欲继续砍下,却忽地听闻身侧传来异响,余光瞥见一抹黑影,他定睛一看,竟是只怪模怪样的木鸟,但还未等他反应过来,那木鸟便直接在他面前炸成了一片白雾。

双目的剧痛让他睁不开眼,身子一歪从马上摔下,倒在地上痛苦地扭动着身子。

沐照寒走到壮汉身前,他听到响动,伸手朝她抓去,沐照寒侧身躲过,手中的剑穿过壮汉的手腕,直直插在了地上。

“那商人一家在何处?”她凛声问道。

壮汉死死咬着牙,另一只手探向腰间,沐照寒没遂他的意,抓住他的手腕,顺势用力一扭,随着“咔”的一声,壮汉的胳膊被扭成一个夸张的角度,他再也忍耐不住,张大嘴巴,喉咙中发出阵阵低吼

小捕快在壮汉的刀砍在树上时,便被吓得尿了裤子,此刻腿软的站都站不起来,他跪坐在树旁,目瞪口呆的看着她。

前方传来嘈杂的人声,一群人赶着两辆马车走下山,为首的男子身形瘦削,面色青白,一双眼睛深深地凹陷下去,活像一具行尸,他对着沐照寒咧开嘴,声音嘶哑:“沐姑娘神机妙算,那伙山匪的老巢,果然在西山隘口处。”

他正是京中誓心阁四位执令使之一的夏知远。

沐照寒俯身拾起地上的木鸟:“辛苦夏掌使了。”

夏知远摆摆手,又开口问道:“沐姑娘如何知晓那伙匪徒的藏身之处?”

青云县距离京城虽不过二十里路,却背靠不归山,那帮山匪往山中一钻,饶是誓心阁本事再大,一时半会儿也无处可寻。

“我查看了几名被杀的山匪的尸体,他们的鞋上皆粘着一种紫色的苔藓,这种苔藓极为怕光,又喜风喜寒,且只生长在沃土上,这里山虽多,但都是石山,土地贫瘠,又少有雨水,我查了县志,那处隘口旧时曾是条河道,又被群山环绕,不见日光,故此猜测而已。

夏知远恍然大悟地点头:“多亏阁主派了姑娘来相助,要不在下怕是办不成这差事了。”

“夏掌使谬赞了。”她看向地上挣扎的壮汉,“出逃的几个山匪,我只拦到这一个,也未在他口中问出商人家眷的下落。”

“我下山时候还顺手抓了两个。”夏知远对趴在马背上昏迷的两个匪徒抬抬下巴,又道,“我在外围发现几具残缺的尸体,已被野兽啃的不像样子,看装束,便是那商人一家,那帮匪徒见打不过,直接一把火将巢穴烧了,好在抓到了几个活口,在后头的马车里呢,回去好好审一审!”

沐照寒拔出插在壮汉手上的剑,翻身上马,正要下山,却听京兆府的通判徐嶂道:“夏掌使,这山匪是不是该由我们带回去审问。”

青云县本就是京兆府治下,因着县令被乱刀砍死,脑袋都不知所踪,闹得皇帝知晓,各部衙门推来推去,这才落到了誓心阁头上,京兆府这帮子官差,办案不行,打架也不行,方才与山匪交手时畏首畏尾,害誓心阁折损了好几人,夏知远本就窝火,听闻他们还好意思张口要人,啐道:“滚!”

徐嶂挨了骂,也不敢多言,沉默半晌后,带人退到了一旁。

小捕快扶着树干起身,想从众人身后偷偷溜走,但刚挪了几步,便被誓心卫抓了回来。

“他是青云县的捕快,伤得不轻,在此处也是碍事,我先带他下山吧。”沐照寒骑马走到他身旁,拎着他的衣襟将他拽上了马背。

夏知远颔首道:“山路湿滑,姑娘小心着些。”

她应下,带着小捕快往山下而去。

夏知远指挥着誓心卫将壮汉捆好丢进车内,副使陈观看着沐照寒离去的背影,小声道:“夏掌使,属下昨日便想问了,那小女子到底是何人,您竟对她如此客气?”

“你不认识她?”夏知远目光深沉,压着嗓子道,“她就是五年前陛下钦点的那个女状元 。”

“是她?她不是死……”陈观惊讶的提高了声调,被夏知远白了一眼后,赶忙闭上了嘴。

夏知远凑近他耳语道:“听说,是阁主保下的她,也不知他们有何渊源,可上月掌使孙潇刚死,阁主次日便下令召她回来,她三日前才进京,今日又急着让她掺和案子,怕是想让她顶那个掌使的缺,我与她也是初见,不清楚她的脾性,你小心着点,莫要得罪了,惹上麻烦。”

张观连连点头:“我瞧着她倒是面善,应是个好相与的。”

夏知远鄙夷的冷哼一声:“她的老师杨鸿生当年勾结前朝余孽,意图谋反,他为官几十载,门生众多,几乎都被牵连丢了性命,这小女子可是他亲传的学生,能活下来,是因着在牢中向检举了自己的老师和两位同门,这样的人,兰形棘心,更需提防着。”

陈观震惊的张大了嘴巴,片刻后才恭声道:“多谢夏掌使提点。”

沐照寒到山下时,雨已经彻底停了,日头初升,山间起了薄雾,她策马行了段路,又勒紧缰绳停了下来,回头望向崎岖的山路,上面一条歪歪扭扭的血迹一直延伸到深处。

她一扯缰绳,沿着山路寻去,坐她身后的小捕快见她忽然掉头,疑心她要将自己带去偏僻处吃了,抖得几乎要从马背上摔下。

怡安村是青云县最富庶的村子,县内最大的一条河从村中横穿而过,将两岸的庄稼滋养得郁郁葱葱。

早熟的一批的稻谷已经发黄,昨日下了那样大的雨,按说应将这批庄稼尽快收了,但前日官府贴了告示,说这两日剿匪,因而尽管鸡叫了好几声,村民们依旧躲在家中不敢出门。

沐照寒行至村外,远远的便看到一个黑衣人缓缓抬起手,她策马疾行,迅速拉进了与他的距离,才发现他身前还躺着名锦衣男子,而他手中举着一把宽刀,正欲砍向那人。

她心头一惊,情急之下拿起木鸟朝黑衣人掷去,那木鸟刚刚使用过,已有部分损坏,扑腾着翅膀飞得东倒西歪,但所幸在刀落下的瞬间撞在了刀身上。

黑衣人的刀被撞得歪了一下,重重的劈在了地上。

他目光凶狠的看向沐照寒,不由分说朝她袭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