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宇宙诞生后,几十亿年里,天地万物都围绕在混元阴阳云雾之中,分不清天与地、山与水。
直到传说中那位名盘古的大帝以身献祭、开辟了这天地后,才得以分辨出天地山海。
混元初判,鸿蒙初分。
至此飞禽走兽、花草鱼虫、共修立于天下。
四海之内最先有生命气息、有分辨事物能力的、能够幻化成型的是:盘旋与四海内,得益于吸收盘古大帝纯精血液的龙族。
群龙幻化成形后为争帝尊之位,厮杀百年,终见应龙振翼九霄,爪撕穹苍,败尽四海龙族。当是时,龙吟震彻八荒,万灵俯首,遂定乾坤之主。
以此暂时确立了天下共主——龙族应龙。
星移斗转,万物生发。
随着万物聚灵,大荒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神灵,这些上古之神发明了不少物件供其使用,以便更好的生存。
他们以自己发明的东西引以为傲,其他神灵也因此记住了他们:
有巢氏建立树屋使得大荒内有了巢穴、燧人氏钻木取火使得大荒内有了火影、弇兹氏结绳记事使得大荒神灵有了独特的信号……
这些不同种族的神灵开始互相通婚,大多以较强的那个氏族命名自己的后代,也有的以新的形式命名两个部族的结合。
燧人氏与弇兹氏结盟有了合雄氏、燧人氏与灵山巫民结盟有了华胥氏北风族、少典氏与九黎西羌族结盟有了大庭氏……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以实力强弱为标准的社会已经悄悄定型:
大荒内神灵皆知。华胥氏的族人最足智多谋、雷泽氏的族人最神秘冷漠,燧人氏的族人最神通广大……
此时大荒内只有一个族别——神族。
又过了数万年。
这些神灵中也开始分三六九等,他们将那些天生神胎、不用刻苦修炼,却也因此可能无法修炼,以及那些修行能力极弱的称作“夭”孩。
再后来,那些天生神胎的神灵超越了普通的神灵,于是他们为自己更改族名,称为妖族。
这时。大荒内有了两个族别——神族和妖族。
忽有一日,云霞蔚起,瑞气千条。华胥氏的一位名曰女娲的女子,她在河边游玩时。用黄土加河水做了一个同自己一样的小人。这泥人许是吸收了黄土亦或是河水的灵气,刚已成型,便会喊“娘”。
女娲被叫的欢喜,将他看作自己的孩子。又怕他同自己一样孤独的行走于荒芜的大荒内,遂昼夜不息,抟土成人。黄土小儿渐成阡陌纵横。
她怕自己的孩子无法生存,便教他们神族有巢氏建造树屋的方法,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方法……更神奇的是这些泥人在大荒灵气的滋润下竟也生出了自我意识,除了灵力,同那些妖神也并无不同了。因此,这些泥人也能同神族、妖族一般共同生存于这偌大的大荒内。
等到泥人足够多了,足够形成一个族系后,这大荒中便有了三个族别——神族、妖族、人族。
而华胥氏北风族的女娲则是人族公认的首领。
人族不同于神族和妖族。他们不能够在混元阴阳之气中吸收灵气,修仙练法。但人族是黄土之身,河海之液而铸。
他们离不了生长在黄土上的草菜、缺不了贯穿于大荒内的海河。他们头顶日光普照,脚朝大地根基,在一餐一食中吸收灵气,日久贯彻其身。
然那些低弱的妖族见人族气血纯净,竟视若天赋灵药。因此妖族开始捕捉人族。黑蛟噬人于渭水,朱厌掠童于南山…人族为生存及报复,也开始采取那些未幻化的飞禽走兽、花草鱼虫。
而有些人族误打误撞吸收天然灵物,竟也有了灵气之体,这些灵根之人也可修灵汇元,成为神族。
因此大荒内有了种族间的竞争。随着妖族的打压,人族数量逐渐减少。
弱小的人族为求庇护,找到了他们的创世主——华胥氏北风族的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求助了华胥氏雷泽族的伏羲。
他取龟甲刻先天八卦,授人族趋吉避凶之法。以占卜祸福、预测未来。帮助缺少灵气的人族处理毫无头绪的决策,适应未知的灾难。
而华胥氏的另一位男子,他生来肚皮透明,可以观察各种植物在肚子里的反应。
他怜惜人族,于是他为人族亲尝百草,泣血编纂《百草经》。却在一日尝了断肠草后,未得及时医救,便毒发身亡。人族感念他所做的一切,给予他最尊贵的神的称号,尊称他为神农氏。
是人族认证的极少数的神之一。以此来敬畏神农氏的伟大。
后来女娲娘娘与华胥氏雷泽族的伏羲——那位为人族发明八卦的男子,联姻通婚。生下了少典。有熊少典被女娲派来保护人族。
(注:少典的姓氏为:有熊氏)
于是少典成了继女娲娘娘后人族的首领。
人们在女娲娘娘和伏羲的授意下,称他为神农王。
而后少典与女登之子自称炎帝,是以,神农王也可称炎帝。
这是华夏初始的“国”
因此人族供奉女娲娘娘、伏羲氏、神农氏为三皇。以此来表示尊敬。
因为神族和妖族的后代不断吸取大荒灵气滋润下生长的生物,并不能保证大荒山水的生生不息,而人族的勤劳恳荒,恰好能够使大荒保持绿荫。
因此,神族、妖族、人族渐渐的不再针锋相对。
后来,在女娲娘娘背后北风族和伏羲族的引领下,大荒内三族签订了“风之五部族结盟”。
盟约既立,风云变色。
三族在大荒内友好相处,为表友好,三族也开始相互联姻通婚。有些灵力高等的神族和妖族也自称人族来教人族灵法,保护人族。
也有的神族和妖族留居在山上,不愿与人族和平共处。
这时,大荒不再是简单的神族、妖族、人族之分,而是以地区划分成部族后,再各立氏族。
这是华夏初始的“城”。
他们选取灵力高超或者德行出众的人来担任一城之主,再由城主向神农王汇报民生状况,由神农王处理大荒内一切事物。
如此又过了数千年。
大荒之内人才辈出,有些部族已经不满于“风之五部族盟约”了,隐隐有破盟约,共天下之势。而此时的神农王,他的膝下只有一个九黎之女所出的孩子——蚩尤。
神农王身侧华胥氏的长老们不满炎帝族要依靠苗蛮的力量,更害怕苗蛮以此为准逐渐强大,破坏“风之五部族盟约”,导致后世后代又必有苗蛮的血脉存在。
因此。即使蚩尤是炎帝现在膝下唯一的子嗣,且自幼由炎帝教导,灵力高超,德才兼备。但仍不被臣子们认可为下一代神农王。
蚩尤成年之日,苗蛮献上青铜巨斧,九黎巫祝暗诵咒文。华胥长老夜观星象,见荧惑守心,彗星袭月。不禁抚膺长叹:"涿鹿之野,恐生兵燹!"
这时,有大臣提出炎帝年少时曾巡查大荒时,通婚过的女子。
炎帝神农克将曾联姻过的氏族女子一一写下,遂派人拜访,以将其子嗣接回,培养为下任神农王。
此时大荒表面虽一派平和之象,其内已是风起云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大荒创世传说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