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点整。屋里的灯笼罩客厅几件孤单的家具。陈郁在饮水机旁等候,空出的手回复信息,窗外飘起小雨。
手机界面从微信跳到地图,双指放大,陈郁对比学校到附近各小区的大概距离,思忖半响。
她应该回到家了吧。
雨滴被风吹打在窗上,留下弯曲的水痕后落下高空。
目睹车祸的画面在记忆里埋伏了八年,只在刚才产生之前从未有过的强烈刺激。
八年前,本地媒体报道过一个案子。
标题是:“年轻情侣感情不和,男方冲动下驾驶车辆撞上女方,女方当场死亡。”
这案子在当时掀起一阵不小的水花,案发地点不仅处于人来人往的大学城,还是在国内顶尖的医科学院,案件两个主人公还都是本校在校学生。
有过那么几个月,原先相亲点上炙手可热的本校学历让人避之不及,学校名字沦为本地人的饭后闲谈。
没等到救护车来,伤者就失去生命体征。直到进警察局做笔录,身为死者室友的陈郁还是处于梦中恍惚。
她得知室友和男朋友吵架,在对方的请求下答应了一同出门透气。要是她考试结束立马回家,就不会目睹这一切。
平时没什么交集的室友性格孤僻,自身性格使她融入不了集体。
大学最容易交朋友的环境莫过于宿舍,偏偏她们宿舍四人性格都很安静温吞。基本没人主动聊八卦,平时的交流和生活十分客套官方,距离感十足,总的来说很有礼貌和素质,就是缺少活人味。
常见的室友手挽着手一起去上课或者出门这种轻松,在她们宿舍一次都没有发生过。
前几天期末周,除了晚上休息,其他时间都凑不齐四人同时在宿舍。陈郁忙着复习更没关注到她日渐消沉的状态。
肇事者,也是死者的男友。大一刚开学不久开始追求她。初期死缠烂打,天天雷打不动送早餐和花到宿舍楼下,中期变着法请人出去吃饭看电影,后来两人顺理成章在一起。
陈郁现在觉得。比起男朋友,室友更需要的是一个朋友,从男方表白起,她才在陌生的城市找到了情绪的宣泄口,肉眼可见开朗了许多,也随之变得阴晴不定。
当时陈郁就觉得喜欢上一个人真可怕。
事发前一晚,陈郁晚上回寝,发现她偷偷在哭,询问过后才得知两人长期相处的过程中积攒下许多小过节,某次争吵爆发,大吵一架后进入了长达一个月的冷战。
最后一科考试结束后,本来准备离校的陈郁被她留下,她恳请陈郁陪着一起出去透透气。考虑到她最近的情绪不佳,陈郁便应下来。
没想到后面就发生了这样的事。
做完笔录,回校路上。陈郁突然想起自己本有个问题想问她,想着便也说了出来,只是反应过来,剩下半句硬生生咽了回去。她才清楚地意识到,一个活生生的人是真的没了。
她本以为这件事会使她产生极大的心理阴影,实际上并没有,在接受完警察和校方的盘问后,她就像把血腥的画面随着答案一起说出口,半梦半醒地回到平常生活。
要不是刚才,陈郁都没想起她曾经离别人口中的杀人案那么近。或许是触景生情,当她被拉住,转头听到温向阳声音那一刻,记忆中伤者的脸和眼前温向阳的脸重叠。
瞬间,陈郁心里就跳出个捂都来不及捂的冲动:每个人都有遇到人渣的可能,面前的她也有可能,一这样另辟蹊径地想,越界的占有欲和保护欲就控制不住地从炙热的眼眶喷薄而出,指向一个答案: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是自己
她承认,有一瞬间她有些动摇,至少,她觉得自己绝对比她可能遇到的一些人渣好得多不是吗。
温向阳担心的目光就像是一条救命稻草,她抓着喘气,她看见对方张口,凝神听到的却是刻着距离的称呼。
随着那声老师。香上最顶端的灼灼红点倏然熄灭,震落一截厚重的灰。对方肯定不知道,短短几秒,她心里是如此波涛汹涌。
她就不该问。幸好那通电话及时打进来。
然而,就是这样清楚意识到自己感情的她,刚才还在打听对方的家庭地址。陈郁心中一惊,她就不该问。幸好那通电话及时打进来。辛好没得到答案,探究的匣子一旦有了开口就像潘多拉魔盒。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