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关于我如何成为传说这档子破事
——by 舒倩**
(一)开局一把……呃,一个哈欠?
如果你正捧着这本书,期待看到什么龙傲天式的校园称霸史,或者一段缠绵悱恻、要死要活的青春恋爱物语,那我劝你趁早放下,出门右转,小说区或许有更符合你胃口的读物。
这里没有。以上,统统没有。
这里只有我,舒倩,一个灵魂年龄大概有八十岁(主要体现于对睡眠的极致追求)、□□正值青春却只想用来躺平的普通(自认为)女高中生,以及一群脑补能力足以凭空构建一个元宇宙的同学们,共同演绎的一出荒诞校园喜剧。
事情的起因,朴素得令人发指——开学典礼,校长那堪比高阶催眠术的发言,配合着九月依旧毒辣的阳光,成功将我本就不多的意志力蒸发殆尽。在意识彻底模糊前,我唯一的念头是:找个有空调的地方,躺下。
于是,我站了起来,梦游般地说出了那句万恶之源:“这b学不上也罢……”
天地良心,那真的只是一句饱含睡意的梦呓,一句来自灵魂深处对无效集体活动的吐槽!其性质,约等于你早上起床时对着闹钟吼出的那句“这b班谁爱上谁上!”——纯属情绪宣泄,毫无实际意义。
然而,在青云中学这群天赋异禀的解读家眼里,我那因困倦而显得空洞的眼神,成了“看破红尘的深邃”;我那因梦游而略显僵硬的步伐,成了“踏罡步斗的玄妙”;我那句含糊的吐槽,更是被升华成了“向旧有规则发起冲锋的号角”!
我,舒倩,一个只想找个地方睡觉的懒癌晚期患者,在开学第一天,就被动地、强行地、不容置疑地,扣上了“开学即退学的猛女”、“规则破坏者”等一系列高大上的帽子。
当我睡眼惺忪地从休息室的沙发上爬起来,面对全校师生那混杂着敬畏、恐惧、好奇与探究的目光时,我的内心是懵逼的,表情是空白的。我甚至下意识地摸了摸嘴角,确认自己没有流下什么不雅的口水,玷污了“大佬”的形象。
试图解释?我试过了。
我找到那位看起来最讲道理的学生会会长林雪,诚恳地告诉她:“会长,我只是太困了,想睡个觉。”
她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出睿智(?)的光芒,用一种“我懂,我都懂”的语气回应:“舒倩同学,你不必解释。真正的强者,总是习惯于用最朴素的方式,掩盖最深刻的意图。‘睡觉’,这个理由很完美,无懈可击。”
我:“……”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逻辑自洽的闭环,坚不可摧。我任何苍白的辩解,落在他们耳中,都成了“大佬的谦逊”和“强者的伪装”。
行吧。我放弃了。
(二)当食堂打饭变成规则级博弈
如果说开学典礼的误会,只是将我推上了神坛的基座,那么后续的一系列事件,则如同一个个施工队,加班加点地把我往神坛的顶端焊死,连条缝都不给我留。
比如食堂打饭。
我的诉求很简单:一份完整的、不被阿姨神秘手抖术削减的麻婆豆腐。这很难吗?在青云中学,很难。尤其是在那位被誉为“无情抖手”的王阿姨窗口前,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经历了数次希望落空后,我那不受控制的中二之魂,在饥饿的催化下,开始熊熊燃烧。当王阿姨的手腕再次即将启动高频振动模式时,我福至心灵(或者说脑子一抽),单手结了个自创的、旨在“稳定能量”的印(灵感来源于昨晚看的魔法少女动画),并低声念诵了咒语:“赐予此勺,永恒的稳定吧!”
我当时想的是:成败在此一举,大不了就是继续吃豆腐渣。
结果?王阿姨的手,真的稳住了!不仅稳住了,她还额外给我加了个卤鸡腿!看着餐盘里那座油光红亮、分量十足的麻婆豆腐小山,以及那个散发着诱人香气的鸡腿,我内心的震撼,不亚于他们看到我“施法”时的震撼。
难道……我真的是万中无一的魔法奇才?
这个荒谬的念头只存在了零点一秒,就被理性(主要是饿)压了下去。我更愿意相信是王阿姨那天心情好,或者我的中二气场无意中形成了某种震慑。
但围观群众,尤其是那位拿着小本本疯狂记录的学霸李小明,显然不这么想。于是,“规则系能力者舒倩,能用言灵操控食堂打饭概率”的传说,不胫而走。
从此,我在食堂享受到了VVVIP待遇。我去哪个窗口,哪个窗口的阿姨就笑容可掬,手稳如磐石,甚至还会主动多给一勺菜。同学们开始研究我的“打饭动线”,试图找出其中的玄学规律。
我:“……”
我能说什么?难道要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与食堂阿姨之间并无任何py交易,一切纯属巧合与误会”吗?
算了,给得多总是好事。也罢。
(三)考试?不如召唤异界贤者!
期中考试,是我试图将“玄学”应用于实践的一次大胆(作死)尝试。
面对物理试卷上那道如同天书的压轴题,我的知识储备宣告枯竭。在绝望的深渊里,我抓住了“迷信”这根稻草。我在草稿纸上画下了精心设计(胡乱涂鸦)的“跨界召唤阵·理之贤者降临式”,并注入了我全部的“精神力”(其实是困意)。
结果?贤者没来,监考老师差点来了。我的“法阵”草稿纸,被校方列为SSS级机密,连夜封存。我的考试成绩,低空飞过,险险及格,却被解读为“完美控分,深不可测”。
我拿着61分的试卷,看着老师评语里“思路清奇,潜力巨大”几个字,陷入了长久的沉思。我开始怀疑,是不是真的有一个异界贤者听到了我的召唤,只是他信号不好,传输答案时产生了严重的延迟和丢包,导致我只蒙对了几道选择题?
这种怀疑,在我目睹了文化祭的闹剧后,达到了顶峰。
(四)文化祭与“欢快结界”
班级节目排练得一塌糊涂,眼看就要上台丢人。作为“幕后总策划”(他们封的),我被寄予厚望。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在演出前五分钟,我选择躲进后台角落,戴上耳机,用《恋爱循环》的甜美旋律,构筑我最后的心理防线。我只是想在那片混乱中,守护我内心最后一方净土(以及逃避现实)。
然后……然后我们的节目就得了“最具哲学深度奖”。
据说是我的“欢快结界”扭曲了现实概率,将一场灾难般的演出,升华成了“后现代解构主义艺术”。
我抱着“躺赢”得来的奖状和奖金,心情复杂得如同打翻了五味瓶。有便宜不占王八蛋,但这便宜来得……实在太过于离谱。
(五)终极哲学:也罢
经历了翻墙逃课却被奉为“守护神”的终极乌龙事件后,我彻底悟了。
在青云中学,“合理”与“正常”是稀缺品,“脑补”与“迪化”才是硬通货。试图在这里寻找逻辑,无异于缘木求鱼。
与其挣扎,不如享受。
“也罢”二字,成了我应对这个荒诞世界的终极哲学。
它代表着一种随遇而安的豁达,一种看破不说破的智慧,一种在全员迪化的环境中独善其身的生存策略。
你们说我是大佬,那我就是吧。反正解释不通。
你们给我加鸡腿、发奖金、封称号,那我就不客气地收下了。反正不要白不要。
你们在我周围自导自演玄幻大片,那我就在旁边找个舒服的位置,一边吃瓜一边看戏。反正……也挺有趣的。
所以,这本书,算是我对这个光怪陆离的校园生活的一次记录。你可以把它当成一本“青云中学异常事件调查报告”,或者一本“舒倩大佬(伪)成长日记”,甚至是一本“反套路校园生存手册”。
它无关逆袭,无关恋爱,只关乎一个想要躺平的少女,如何在一群戏精同学的簇拥下,阴差阳错地走向人生(?)巅峰的、充满意外和笑料的日常。
至于这学,到底是上,还是不上?
以前我觉得,不上也罢。
现在我觉得……上看一看,似乎……也别有一番风味?
当然,该躺的时候,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躺下。
毕竟,形而上学,不行退学。
而我的“形而上学”,就是在每一次“也罢”的叹息中,找到最舒服的姿势,继续我那波澜壮阔(鸡飞狗跳)的校园传说。
—— 舒倩
于青云中学图书馆角落(假装看书实则补觉中)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