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者、受害者、迫害者是人际关系中动态转换的三种角色,来源于卡普曼戏剧三角理论。”
电话预约了「巷弄里」的午餐,漆颐顺手用关键词查了下三角理论。
走出小房间,发现灵灵身边围着一群人,也在讲这场读书会上出现的名词。
看来大家对三角关系蛮感兴趣的。
“如何分辨它,很简单。”
灵灵在半空中画出三角形,她实在是一个很有感染力的人,说话时,肢体语言和表情都很丰富。
“如果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你总是感觉自己不快乐、不舒服、疲惫、害怕、束手束脚……只要它消耗了你,就有可能陷入了这种不健康的关系模式。”
雨没停,小胥还没回复。
小胥来不来是两码事,既然是自己主动提出,该做的准备要提前准备好。
漆颐一手握着手机,也加入了旁听席。
灵灵看到她了,冲她招了下手,解说不停:“而且,亲密关系不单指婚姻、恋爱关系,跟父母、姐妹兄弟、朋友……”
“职场里面是不是也有可能存在这个……三角关系?”有人问道。
“当然。职场是三角关系发生的主要场景。”灵灵肯定道,“一切互动频繁且具有深层次链接的——情感连接属于链接,利益链接也属于链接,共同的目标、任务、绩效等都属于链接——都可以定义为亲密关系,亲近的、密切的关系。”
“灵灵你又在说概念。”苏老师正好从她们身旁经过,插了句话,“讲故事,不要说概念。”
“哎呀苏老师。”
灵灵笑着拍了下苏老师的背。苏老师四十来岁,长相有几分南方人的温婉文秀,她总是笑得很爽朗,听声音就能量很足。
苏老师反手揉了灵灵两把肩颈,“你们继续。”
读书会组织成员和参与者似乎都挺喜欢肢体接触,是那种自然而然的,一个拥抱或者像这样拍一下,捏一把。
灵灵转回来,继续道:“苏老师说讲故事,我还是拿我室友举例子吧。像我跟室友,毕竟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她跟我的矛盾也不总是体现在很大的方面,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谁倒垃圾谁洗碗,休息日去哪儿玩。我以前总想哎呀这么小的事情我干嘛跟她计较。但我就是很不舒服,很累。
“现在我知道了,丢垃圾洗碗不是小事,为它发火就是因为我不舒服,只要让我的情绪产生变化,让我感觉不舒服,再小的事也是很重要的事,是我的感觉、我的潜意识告诉我,我受到伤害了,我的边界被侵犯了,我跟这个人处下去不舒服了,这个人在消耗我,所以就算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会让我有种疲惫感。”
听到“疲惫”,漆颐不由想到刘衡子。
她最近和刘衡子的相处感受,完全可以用“疲惫”一言以蔽之。
手机震动了下,漆颐低头看去。
小胥出发了,大概十五分钟左右到。
小胥住的地方看来离桃花小院蛮近的。
漆颐撑着地板从蒲团上站起身,想去楼下等。
大约是起立的幅度过大,灵灵抬头看向她,“七幺。”
漆颐在楼梯口回过头。
灵灵跟另外几人说了声不好意思,跟漆颐一起下楼梯,“身体还好吗?”
昨天半夜跟灵灵解释了下午场没去的原因,灵灵表达了关心和理解,让她早点休息。
“今天还好。前段时间睡太少了。昨天在那边一下子睡着了。”漆颐说,“不好意思哈。”
“没事,身体第一。”灵灵说,“还好你朋友下午去禅空间跟我说了,不然我真有可能麻烦帽子叔叔哈哈哈。”
漆颐扬起一侧眉,想问哪个朋友,话到嘴边咽下了。
灵灵察言观色,“高高瘦瘦的,皮肤黑黑的,单眼皮,头发很短。不是你朋友?”
反正不是小胥。
“是那瑞吧。”漆颐随口道。拳馆拳手们都挺高挺黑的。
转到平台,灵灵示意漆颐先下,问:“什么时候分享下自己的故事?你也试着表达嘛。”
“想不到有什么分享的。”漆颐说。
读书会的分享并非强制性的,毕竟参与人数多,也不至于硬性要求每个人都回答。
“也不要有压力,有不少朋友来三次五次都打不开。但是来这里的朋友,十有**是带着问题来找答案。有时候大家自己也不知道问题是什么,一步一步来吧。”
漆颐一步越过两个台阶,踩在一楼地板上。
外面雨小了,淅淅沥沥下着,天光大白,说不准一会儿雨就停了。
“下午活动参加吗?”灵灵问。
“不一定,约了朋友吃饭。”漆颐说,她指向前方,问灵灵,“那边巷弄里去过吗?”
“什么?”灵灵没听清。
漆颐给她看私房菜馆的截图。
“哦,21幢那家啊。”灵灵说,“还真去过。贵是贵的。”
看灵灵的表情,不知是贵拉低了口味,还是它的确没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
“有推荐的菜品吗?”漆颐问。
“他家好像不按菜单上,都是当天主厨限定菜品。我就记得他家汤还行。”灵灵摇着头说,肢体语言表示这“还行”说得很违心,“菜系比较丰富,鲁菜、粤菜、川菜都有,也有本帮菜……主打一个五湖四海广撒网,东边不亮西边亮。”
漆颐不由失笑。
“反正我吃不惯,”灵灵指了下后厨,“我更喜欢咱家老赵的手艺。”
老赵是读书会的厨师,做家常菜的。漆颐吃过一次。水平高低姑且不说,不如王大厨的面合口味。
漆颐又笑了下。
灵灵看着她有点出神,忽然用力拍拍她的肩,“多笑笑!你笑起来很好看的你知道嘛你一定知道的!”
桃花小院就是这样,总是不吝于表达赞美和喜爱,总是让人忍不住笑,不管是随大流是应付又或是情不自禁。
灵灵向漆颐张开双臂,“抱一个?”
漆颐犹豫了下。
灵灵已经抱上来了,虚虚抱的,“多笑笑,听到没?”
走过10-4,越过10-5的矮墙,胥则其便看到了漆颐,她在跟一个黑裙子女生拥抱。
很短暂的拥抱,单看肢体动作,漆颐看上去不太自在,松开后两只手甚至背到身后蹭了下,但看侧脸,又看得出眉眼都是笑。
黑裙子女生看到胥则其了,冲她扬起手。
胥则其下意识回头,那瑞在她后面。
再看过去,漆颐也看过来了。
漆颐先看到的是那瑞,灵灵说:“昨天去的就是她。”
瘦瘦高高很有力量感的女生,好像是武术冠军来着?看上去比小胥小,现在是小胥的……保镖?搭档?
一直同进同出。
漆颐本能地不喜欢那瑞,那瑞总是斜眼看人,垂眼看人,反正就不正眼看人。
那瑞低着头递给她一把没拆包装的新伞,飞快回到了小胥身后。
小胥就没进小院。
“那行,你先去吧,下午有空来啊。”灵灵说。
漆颐说了声好,抬脚往外走,边走边拆包装。
拆完包装也不知道先撑开,四处找垃圾桶。
漆颐走出院门才撑起伞,一滴雨不偏不倚落在她睫毛上。
胥则其把重心从左脚换到右脚,先指右边再指左边,“哪边?”
“两边都能到。”漆颐说,笑了笑,“左边吧。”
小胥眼瞅着往右边去了,漆颐没提醒她,默默越过那瑞,跟上去和小胥并肩。
“先说好,今天你买单。”胥则其说。
“当然我买单。”漆颐说,“请胥总帮我送了两次伞,还让胥总请我吃饭,我好意思么?”
两声“胥总”听得胥总龙心甚悦,“长大了。”
“我刚问了,那家菜可能不怎么好吃。”漆颐说,“你不要抱太高期望哈。”
“免费午餐要什么自行车。”胥则其说,“反正你选的地儿,吃出问题我不担责的。”
“不好吃不能算,下次胥总选。”漆颐说。
胥则其转了下伞柄,眼睛从正前方转到漆颐脸上。睫毛上那颗雨滴坠下去了,在眼角留下一道泪痕。
“吃过了再说。”
小胥挑食的时候特别挑,挑氛围挑菜品挑场合。
她接受不了一周五天一天两顿固定在食堂,哪怕食堂菜单两周一换。
本质上,她接受不了把一日三餐当成维持生命的必要任务。
小胥喜欢各种各样新奇的、或者不那么新奇的但是她主动发现的美好。
所以小胥最先挣脱了牢笼。
她也最先认清楚现实就是很丑恶,那段关系就是让她不舒服。
从小胥的反应来看,「巷弄里」私房菜不算难吃,可能因为氛围和创意和上菜速度,在小胥这里加了不少分。
第九道菜是珍珠豆腐,小胥舀了一勺,没往嘴里送,问正在给那瑞布菜的服务员,“第一轮是不是上完了?”
服务员说:“是的,第一轮正餐上完了,后面还有甜点和水果。客人如果有想回味的菜品,我拿菜单给您。”
不知道灵灵什么时候来吃的,菜单和上菜方式都有变化。后厨做好菜不全上,而是每样菜品分成小小份,先上一轮。觉得哪道好,再加量。
胥则其不假思索,“第三、第四、第七……”她把豆腐放进口中,品味了一下,用勺子指了指,半掩着口说,“这个也要。”
“好的。麻烦稍等。”服务员说。
第七道菜是泡椒豆花鲍鱼,漆颐不能吃辣。她将餐碟往对面推了推,“我没动过,你要不要……”
话没说完,小胥站起身双手端了过去。
漆颐倒了杯水,送到对面:“你住的地方离这里不远?租金多少?”
问前面一句胥则其肯定当没听见的,后一句目的性很明确了,胥则其警惕地问:“干什么?你还想搬过来然后让我专车接送?”
“跟室友好像闹了点矛盾。”漆颐说,“确实在考虑搬。”半小时前刚刚想到的。
“什么叫好像?”胥则其问,“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好像就是有。”
漆颐点点头,“嗯,我跟室友单方面闹矛盾了。”
这次说得很肯定了。
胥则其没喝漆颐倒的水,自己倒了杯花茶,眼眉不抬地问:“是那个‘像礼物一样出现在你生命里’的室友吗?”
漆颐笑起来,“对。”
是第二次参加读书会的事情了。
读书会发起人苏老师显然带点心灵引路人的意思,鼓励参与者表达接纳和喜爱。
那天回去漆颐拍了张刘衡子的背影照,参照格式发了条这样的朋友圈。
实际上,就拍照这件事,她给自己招来了更多不必要的口舌和麻烦。
胥则其说:“你这礼物保质期够短的。”
漆颐喝了口水,“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当时想把关系处好点,让我自己舒服点。”
胥则其不咸不淡地唔了声,专心吃东西。
漆颐说:“室友是我前年去医院看病时候认识的,她亲戚住院,她去给亲戚拿药,阴差阳错帮了我不少。后来她来临城工作,问我要不要换个环境,我是自由职业,在哪儿都没所谓,就当分担下租金和生活费。而且两个人做饭选择性多点。”
胥则其咽下半只鲍鱼,不知怎么被呛到了,脸色一下子涨得通红:“你没必要跟我解释这么多。”
漆颐置若罔闻,平静地说:“没有超越合租室友的任何关系,而我考虑要不要先搬出来一阵子,是因为我觉得我跟室友的关系,不健康。”
胥则其不想听,这事儿闹的,她才来几天,漆颐就发现她跟室友关系不健康。
还有看病的事情……
不要问,不能问,你不想问。
“室友现在有往……”漆颐顿了顿,“迫害者转变的迹象。”
不知道算下午还是算晚上了,黄昏好,黄梅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四面八方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