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拂过江南,顺着河道北上吹去更远的地方。阙都位于中原腹地,西靠骊岭,北隔秋水。而皇城建于阙都中心,紫微星下,夜幕之中巍峨壮丽,如盘踞栖息的金龙。
城门之外,划分八域,文官居所大都在西北域的文曲街。而那靠皇城最近的宅子,就是出过三代内阁重臣的宋府。昔日门庭若市,如今朱门掉了漆皮,门环生了铜绿也无人修缮擦拭。可即便如此,也依然可以看出这古朴宅院中,岁月洗涤而流泾出来的深厚底蕴。
游稚自那日受命,连着几日赶路,终于在今天城门落锁前入都。
他穿着一身淡青色的圆领罩衫,发丝高束,额上配着网状的抹额,眉间一点红色朱砂,衬得面白色润。胯|下骑着一匹温顺的红棕马,马背上挂着一个颇有分量的书箱。已然一副外出求学,方才学有所归的少年读书郎。
他踏着夜色,披着一身浅薄的月光,不急不躁。
那个跟在苏玉身后面对外人端着的一身倨傲的人被掩得干干净净,也将与熟人相处时内里的颜色藏得彻底。他不再是游稚,而是那个十二岁远游,入终南山求学的宋家小少爷宋庭屿。
宋府久闭的大门难得开了,小厮架着梯子赶忙着将那灯笼点上,宋夫人扶着自己陪嫁嬷嬷的手,一边伸着脖子往长街上瞧。
“夫人,少爷信上写的就是这个时候,定然不会晚的。”嬷嬷轻声宽慰。
宋夫人与小儿子久不见面,等待的时间里倍感煎熬,她一边期待见着对方长大的模样,一边又害怕孩子与自己生分。
四年的时间,对于深宅大院里的女子来说,实在是太久了。
她不知夫君为何强硬的要求小儿子去终南山,她只得数着这一千多个日夜,终于盼到了小儿子归来的消息。
宋夫人用帕子抹了抹眼尾溢出的泪,终于见那长街上远远的有人骑着马,自长街的另一头,慢慢靠近了。
宋庭屿对阙都的记忆并不深刻,更多的是在外与殿下、淮序一起的那些日夜。
但见到那个身形瘦弱,眼尾生着细纹的妇人,他蓦地酸了鼻尖。
宋夫人穿的素净,淡紫色的对襟长衫上只绣着简单的花鸟纹样,里头也是一身淡蓝色的长袄罗裙,乌发挽着矮髻,别着一只燕子衔珠的金钗步摇。她眼中含泪,对着宋庭屿宽慰一笑。
不语,却含着无数的期盼和道不尽的思念。
宋庭屿翻身下马,几步并做一步,跪倒在宋夫人面前:“孩儿不孝,让母亲担心了。”
宋夫人激动地点着头,双手扶在他臂弯,将人托了起来。“好孩子,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待人站定,仰头看去,才发现对方的身量已经比她还要高了。他低垂着眉眼,上头有自己和丈夫的影子。
嬷嬷拿着帕子替她擦过眼泪,笑道:“夫人,少爷刚回来,进屋里再叙吧。”
宋夫人这才回神,‘嗳’了一声,拉着儿子的手,一路穿过植着青松的前院往前厅去。
“你父亲也正等着你呢。”宋夫人含笑道。“你祖父也知道你要回来的消息,只是他年纪大了,不方便来前厅,明日你可得去他院子里看看他。”
路上母亲说了良多,宋庭屿每句话都应着。
想起过段时间自己又将离开,面对母亲难免有些愧疚。
游子终要还家,可他还没辅佐太子成功定天下。
待来日同太子回都,希望那一天不要来得太晚。
——
阙都西北角有一座钟塔,占尽山高地脉优势,修建九层,足矣揽尽阙都全貌。而与它相对东南角,也有一座楼名为晚照。这是公输家族献给靖元帝的贺礼,楼身同样九层,高度却能与钟塔平齐,其中精妙绝伦的机关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当年此楼完工后,靖元帝与宠妃一齐登楼。那时正值仲夏,落日半掩,迸射出霞光千道,映衬着那运河水面,浮光跃金,波光粼粼。靖元帝见此丽景大喜,亲自题字晚照,并准许百姓登楼观景,也就引得才子文豪在此留下无数关于此楼的诗文。
夜色之中,楼上灯火通明,铜铃经过百年的风雨洗礼早已沾满了铜锈,风起时也只是敷衍的哑着声音响。
楼中有人吟诗,有人抚琴,也有人把酒当歌。这些欢声笑语只停在第七层,再往上便是只有王公贵族才能进的地方。那处安静如在云间之上,不沾人间烟火。
第八层,题字为‘霞光漫’。
暖黄色的灯盏点在一座凤鸾形状的灯架上,地面铺着红金色编织的毯子,一方乌木翘头案,用蜀锦做成的屏风,上头绣着一轮鲜红半掩的黄昏日。
有人推门而入,带入一股雪梅似的冷香。
“明明是你唤得我,却比我来得迟。”
略微有些张扬的语调染着不明显的笑意,音色很沉,带着女子特有的纤柔。
“并非有意来迟。”来人辩解,“临时有事,耽搁了一炷香。”
这是一捧如雪般干净柔和的嗓音,含着与生俱来的优雅矜贵,音调也好似古琴上拨动的琴音。
她脱去披风,里头着着一身宽大的古朴灰色长袍,看不出体态形状,周身透出一股文士儒雅。
“殿下,夷族十二部落,可没有比我更好说话的人了。”那人细细打量着她一身,隐去眸中晦涩光芒,修长细挺的手执起杯盏,递到了那花瓣似的唇边。
苏念衾屈膝跪坐,眉眼如一弯春泓,娴静姝丽。“当然,十二部落也寻不到中原话比你说的更好的人了。”
对方毫不吝啬的夸奖令阿岚时绽出笑来,她的卷发不羁的披散着,狭长的狐狸眼微弯,鼻梁高挺,是一种极具攻击性的美艳,又带着雌雄莫辨的英气。
胸前有一缕长发被编成辫,红线从乌黑中穿过,最后编在发尾,挂着一个兽牙作的坠子。
“殿下,多说无益,不如给我些赔礼。”
苏念衾为自己斟上一杯茶,细白的皓腕探出,像是比雪还晃眼。
“要什么?丝绸首饰,孤都可以给你。”
阿岚时轻轻笑,眸光幽幽,意味不明。“雁郡十二县我要其三。”
“公主未免太过贪心。”苏念衾浅浅啜饮一口杯中的茶,点评道:“陈了些。”
“殿下,这是我三年前从漠北带来的。”
阿岚时将茶壶倒尽,将一旁煮沸的水提来,重新泡上今年最新的三月春。
茶香顺着氤氲热气散开,带着一股淡淡的清新甜味。这是阙都达官显贵间最常喝的茶,茶香色清,入口有花香草沁,咽下后唇齿回甘,如同一场春至缓慢渐渐浓烈最后再到颓败,故名三月春。
苏念衾依然将陈茶饮尽,“三年之期已到,孤本不应该留你。”
阿岚时执壶,在琉璃杯中倒入淡碧色的茶水,抬眸看她。“可殿下,您的诺言还未允我。”
当初苏玉假死,苏念衾以夷族使臣来朝之事逼杜晚林当众承认她假太子身份,其后与阿岚时定下盟约。
三年为期,阿岚时呆在阙都保住苏念衾身份,三年后苏玉要帮阿岚时夺得夷族王位。
如今日期将近,而苏玉还不知困在何处。
夷族的王病了,各部已经开始参与王位争夺,阿岚时必须要赶回漠北了。
对方目光灼灼,苏念衾回望而去,如山间皓月,清冷孤寂。“诺言不会轻贱,但此番你得活下来。”
“殿下担心我,也应该知道你的处境。我一走,杜晚林在阙都便再无顾忌。”
她们都是女子,是自小生活在尖刀之上,处处小心谨慎。阿岚时的故乡是她的地狱,阙都又何尝不是苏念衾的囚笼。
“孤不会死在他手里。”苏念衾饮着茶,“你也别让孤失望。”
“自然。”
阿岚时换了坐姿,伸长腿勾在苏念衾衣摆旁,她单手支颐,令身形曲线展露无遗。“殿下刚刚还说要给我赔礼。”
“雁郡十二县不给我,那就给我阙都最耀眼的明珠吧。”
她的声音蒙上一层意兴阑珊的懒,眸光犹如实质般临摹过对方的脸。
她所说的明珠似乎别有深意。
苏念衾低缓的轻笑,似古琴被轻盈拨动。“公主请求,孤定安排最好的明珠与公主一同回国。”
“那臣便先谢恩了。”阿岚时穿着薄履的鞋缓缓蹭过对方的衣袍,续道:“不过此行不易,待我再来阙都时,我会亲自取走。”
她美艳的面孔娇柔妩媚,与苏念衾皎洁无暇不同,她似夜里勾魂夺魄的妖精,攀附他人的凌霄花。
苏念衾却知道这身皮囊之下,那野草般坚韧不屈的灵魂和孤狼般令人发颤的野心。
“好。”
苏念衾听见自己应道,又见对方脸上开出笑靥。
她执杯将新茶喝尽,也咽下那些唇齿之间的未尽之语。
我会等你,直到我们冲破囚笼,斩碎地狱。在万人景仰的山巅之上,你我终会再次聚首。
山水迢迢,愿君无恙。
年岁更迭,祝君长安。
管他呢!乱写![撒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娇花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