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太监纪淮领着,上官漓一路到了御书房。
御书房内,此时的光线不太好,皇帝的半边身子藏在阴暗中,只有右肩上撒落着窗格透过的斑驳日光。
案边焚着香,他低着头,不知看的是折子还是书。
上官漓跪下行礼问安,皇帝只管漫不经心地把玩着手边的如意,既不叫起,也不说话。
她的视线只能瞥见书案下,威严庄肃的龙纹一角,屋内的气氛就如光线一般,阴晴不明。
半晌,皇帝终是悠悠地抬起头,不冷不热地开口。
“朕有言在先,不许你插手周府一案,于是你便去查贪腐,查到昌阳王头上,斩断韩氏大半的羽翼。绕来绕去,最后还是救了你的驸马。”
“你以为你这么做,便可以将朕糊弄过去,你以为朕就蠢到看不出你的用意?”
“上官漓,朕从前不知,你竟有这等心机!”
“儿臣不敢。”从前的确什么都不敢做,因为皇帝实在太精明,可这一次,她的系统任务就是救驸马,多了一世的经验,她看事情自然更清楚些。
一卷书出其不意地砸了过来,带着君威与盛怒,擦着上官漓的额角飞了过去。上官漓不能躲,只能跪在原地,默默平复着自己的心惊肉跳。
“你不敢?你可知罪!”
上官漓默了默,开口道:“儿臣不知何罪之有。其实父皇未必不知,周府灭门一案另有蹊跷,父皇也未必不知,韩氏一族多年来的所作所为。韩党官商勾结,营私舞弊,贪没之数巨大,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而韩氏已是国之硕鼠。”
“儿臣若不这么做,如何体现陛下查处贪腐、整饬吏治的决心,如何让世人相信我大燕的王法并非可以指鹿为马,随心所欲,又如何对得起儿臣身为皇室儿女的责任。”
上官屹从案边起身,踱步打量着所跪之人,她的话让他有些意外,应该说,她这番作为表现出来的智慧与勇气,让他有些刮目相看。
“你倒会揣度圣心。”上官屹冷笑,嘴角噙着不容挑衅的霸道,“你说的对,朕当然知道韩氏结党营私,这半壁江山都快要姓韩了。朕也确实在等这样一个契机,斩其羽翼,挫其锋芒。”
“可是,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他不紧不慢地踱至剑架前,抽出龙吟剑,剑刃的寒光照在他暴戾嗜杀的面孔上,“你知道朕为何送你去飞鹰骑,又为何将帅印交予你?”
“你不过是朕手掌心里的一颗棋子,朕可以用你来制衡皇后,也可以随时弃了你。”
“朕的孩子很多,小九和小十虽然年纪尚幼,但朕也不是等不到他们长大,只要朕肯栽培他们,随便哪一个,都能替换掉你身上此时的恩宠。”
他说的这些,上官漓都明白。
所以她不愿重回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里,没有温情,没有王法,也没有公道。
她应了声:“是。”
无悲无喜。
“那你可知,朕当初为何选中了你这颗棋子?”他停顿了一下,“只因为你那时还小,你很听话,你比朕其他的孩子们都要勤奋努力,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你没有了生母,也没有母族的势力,你除了朕给你的,一无所有。”
她便是他手中听话、努力、又好掌控的一把剑。
上官漓蹙了蹙眉,想到了什么,她缓缓抬头看向冷酷无情的父亲。
“您是不是一早就知道我娘死因存疑?您一早就知道……与后宫那人脱不了干系!您不肯彻查,其实就是默许……我娘她有什么错?”
“还猜不到么?”上官屹面容狰狞,“是因为你。”
杀母留子,只为了能够完全地掌控这个孩子。
原主的勤奋努力终于得到了父皇的注意,却也间接导致了生母的死。
燕国皇室子弟从小就会上书房,有名师传道授业,学习文治武功。当原主屡次得到师傅的夸赞,她的生母也因此得到皇帝的赏赐,她便渐渐成了皇后的眼中钉。
皇后做了什么,皇帝心知肚明。
“欲成大事,最忌儿女情长。后宫女子命如蝼蚁,她们能为朕生儿育女是她们的福气。”他狠狠地看向上官漓,目光如刺,“你的驸马也一样,朕不在乎他有没有罪,可是,你不该为了他而忤逆朕!”
此时的上官漓手脚冰凉,属于原主的血在身体里翻滚,一半因为愤怒而沸腾,一半因为冰冷痛彻心扉。
时隔多年,她依然清楚地记得她上一次穿越到这个世界时,就是这种的感觉。
上官屹抬起剑,用剑尖指向她的咽喉,停在相距毫厘的地方。生死,只在他一念之间。
他最喜欢这样的感觉。
“你这是用什么眼神盯着朕?你须谨记,一将功成万骨枯,与其怜悯他人,不如保全自身。”他嗤笑,“他们死了便死了,你竟还像当年一样,提起你娘便是这般无用。朕只问你,日后,还敢不敢不知死活,逆君意而行?”
紧握的掌心一片黏腻,只有狠狠地掐到出血,才能用痛感提醒自己理智。无论如何,都不能冲动。
上官漓在心中苦笑,忍字头上一把刀,自己上一次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忍到了底才从上官屹手中接过了皇权。若非比他年轻,若非最后运气好他病重,自己可还能成功?
这样的人生,多么窝囊,这样的成功,有什么意义?
既然重来一次,她不仅要拯救洛钰,她还要救自己。
心虽不甘,却只有响亮地回答:“儿臣不敢。”
上官屹如隼的目光审视她许久,到底慢腾腾地收了龙吟剑。
“你说不敢,是吗?朕倒想试试。”
上官漓有种不好的预感:“请父皇明示。”
“朕若要你亲率飞鹰骑和西南军,南下伐陈呢?你可答应?”
上官漓脑子嗡嗡的,她最担心的事,还是来了。
上官屹好战,心中早有伐陈的盘算。上官漓不是不知道,但她不能顺应君心,燕若攻陈,有害无利。
上一世,周府灭门案发,她不能插手案件。倒是上官淋站出来,当众为洛钰求情。她为了投其所好,主动提出由上官漓率兵,去完成父皇的伐陈大计,而洛钰身为霄国皇子,不如看在霄国的情面上,用他一双眼睛去保全他的性命。
上官漓无奈出征,仗是她打的,世人却赞上官淋人美心善、有情有义。
就是在那一次,孟潇战死。
此于上官漓,不仅是断了左膀右臂,更是切肤之痛。
“请父皇三思!燕陈两国数十年相安无事,互不侵扰,和平一旦打破,必定冤冤相报,后患无穷。况且,南下伐陈,必使国力损耗,后背空虚,难防卫霄两国趁火打劫……”
“住口!”
上官屹根本听不进她这套说辞:“朕就知道你不肯,朕也并非别无良将可担重任,但君无戏言,由不得你不肯。”
他见上官漓还要进言,摆了摆手,懒得再与她争执。
“朕给你时间考虑,你先下去,见你的驸马吧。”
上官漓告退,起身时,双膝已经跪麻了。
他既将洛钰弄进宫来,又轻易的放她走,她有些不踏实。
临出门时,上官屹又阴阳怪气地补了一句:“你一定会后悔,会回来求朕的。”
上官漓出了御书房,纪淮领着她走了不远,她便听到了动静。
一下一下,是棍棒重重落在皮肉上的声音,连风声都带着痛感。
她大吃一惊,扭头问纪淮:“杖责何人?”
纪淮漫不经心地俯首道:“驸马洛钰。”
“他有何罪?”
“皇上说了,驸马这六十杖,算是替公主您挨的……”
上官漓未等余音落下,便飞快地跑了起来。转过一个弯,她便看见了洛钰。
上官漓曾设想过很多次,此番重入世界,将如何与他重逢。可她没有预料到,会是眼下这般景象。
他白衣染血,每一杖皆是皮开肉绽,腮边的青丝凌乱,面如美玉逢霜,惨淡的可怕。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