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的旅程过半,一种难以言喻的微妙气流开始在沈清音和权志龙之间悄然流转。它并非汹涌的浪潮,而是像雪原上悄然变化的光线,细腻、无声,却真实地改变着周遭的风景。
他们依旧保持着各自的独立空间。白天,沈清音会背着素描本,独自在小镇的某个角落写生,记录雪后屋檐的线条,或是阳光下冰棱折射的光晕。权志龙则常常带着他的录音设备,去捕捉山谷里不同的风声,教堂钟声在不同时间段的回响,甚至只是雪落松枝那几乎听不见的细微声响。他们并不总是黏在一起,却总会在用餐时间,或是傍晚时分,默契地出现在酒店餐厅或者那个正对马特洪峰的阳台上,分享彼此一天的发现。
这种“各自探索,然后交汇”的模式,让他们都感到舒适且自在。
变化发生在一些极其细微的瞬间。
比如,在一次乘坐登山火车时,车厢晃动,沈清音下意识地扶了一下座椅靠背,权志龙的手几乎在同一时间,虚虚地护在了她的身侧,直到她站稳,才不着痕迹地收回。没有言语,动作自然得像是一种本能。
又比如,晚餐时,沈清音多看了一眼邻桌的甜品,权志龙便会不动声色地也点一份,然后推到她面前,淡淡地说:“尝尝这个,看起来不错。”他自己却很少动,只是看着她小口品尝时,眼中带着不易察觉的柔和。
他们开始聊一些更深层、也更私密的话题。不再是仅仅围绕艺术和自然。
一天傍晚,他们坐在酒店温暖的休息区壁炉旁,窗外是无声飘落的大雪。权志龙谈起他转型初期承受的压力,那些来自公司和市场的质疑,以及他一度对自我价值的怀疑。
“有时候会想,是不是选错了路。”他盯着跳跃的火焰,声音低沉,“放弃唾手可得的成功,去走一条没人看好的独木桥。”
沈清音安静地听着,没有立刻安慰,只是将一杯热红茶推到他面前。“但你还是走了。”她陈述道。
权志龙抬头看她,对上她清澈平静的目光,那目光里没有同情,只有一种全然的理解,仿佛在说“我知道你一定会这么选”。他忽然觉得,那些曾经的挣扎与孤独,在这一刻被这平静的目光轻轻托住,变得不再那么沉重。
“嗯,”他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丝释然的笑,“因为不走,会更难受。”
他也问起她工作室面临危机时的心境。沈清音沉默了片刻,才缓缓道:“一开始是愤怒,觉得被侵犯。后来是无力,发现自己无法对抗那种庞大的……喧嚣。最后,”她顿了顿,目光投向窗外无边的雪幕,“是接受。接受这个世界存在我不喜欢的一面,然后学习如何与之共存,同时守护好自己的核心。”
她的语气很平淡,权志龙却听出了其中蕴含的惊涛骇浪。他能想象,对于她这样纯粹追求内心秩序的人,被迫卷入舆论漩涡是何等煎熬。一股混合着愧疚与心疼的情绪涌上心头。
“对不起,”他再次郑重地道,“当时……”
“都过去了。”沈清音打断他,转过头,炉火的光在她眼中跳跃,映出一种通透的平静,“而且,那件事也让我……被迫成长了。”
她没有说“不怪你”,但这份将过往视为养分的豁达,比任何原谅都更让权志龙动容。
一次暴风雪后的清晨,他们按计划去乘坐直升机俯瞰阿尔卑斯群山。当直升机轰鸣着升空,冲破云层,俯瞰脚下如同白色海洋般连绵起伏的雪峰时,那种震撼超越了言语。沈清音紧紧抓着扶手,指节泛白,但眼神却亮得惊人,充满了对这片磅礴造物的敬畏。
权志龙坐在她旁边,看着她被舷窗外强光照亮的侧脸,那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如同蝶翼。在直升机一个轻微的颠簸中,她的手不小心滑落,碰到了他放在腿上的手背。
冰凉与温热的触感一瞬即逝。
两人都僵了一下。
沈清音迅速收回手,目光依旧看着窗外,耳根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起淡淡的粉色。
权志龙的心跳漏了一拍,他没有动,也没有去看她,只是感觉手背上那转瞬即逝的冰凉触感,像一小团雪,瞬间融化,却留下了清晰的印记。
那一刻,直升机舱内的引擎轰鸣仿佛远去,一种无声的、悸动的寂静笼罩了他们。
傍晚,他们沿着小镇边缘一条安静的小路散步。积雪在脚下发出咯吱声,路灯将两人的影子拉长,时而交叠,时而分开。他们没有牵手,也没有并肩,只是保持着半臂的距离,沉默地走着。
“明天就要离开了。”权志龙忽然说,声音在寂静的雪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嗯。”沈清音应了一声,停下脚步,望向远处山谷里星星点点的灯火。
“有点……舍不得。”权志龙也停下,看着她的背影,这句话几乎是无意识地滑出了唇边。说完,他自己都愣了一下,随即有些懊恼于这份略显直白的流露。
沈清音转过身,夜色中,她的面容有些模糊,只有那双眼睛,依旧清亮如雪地里的寒星。她没有回应他这句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看了许久。
然后,她极轻地、几乎叹息般地说了一句:“这里的雪光,很适合织入缂丝。”
权志龙怔住,随即,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缓缓漫过心间。他明白了。她没有直接回应他的不舍,却用她最擅长的方式,将这份共同经历的、美好的记忆,与她的艺术生命连接了起来。这比任何言语的回应,都更郑重,也更……沈清音。
他笑了起来,不是舞台上那种标志性的、带着些许距离感的笑,而是发自内心的、舒朗的笑容。
“好,”他说,“我期待看到。”
他们继续并肩往前走,影子在雪地上再次交叠。虽然没有更亲密的举动,但一种“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微妙氛围,如同这瑞士清冷的空气,无声地包裹着他们。彼此心照不宣,又都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份刚刚萌芽的、脆弱的默契。
雪光映照之下,两条曾经平行的心轨,似乎正在以极其缓慢、却无比坚定的速度,悄然靠近,寻找着交汇的可能。前方是未知,但此刻的静谧与共鸣,已然足够珍贵。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