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之忽地被她搂住,这下真的如木头般,一动也不敢动了。宫人过来取下鱼钩,将大鱼也放入了篓中。
“今晚回去给太后娘娘煮鱼汤,一定要告诉她这条最大的是本宫钓的。”华嫣向后挥挥手得意说道,忽然间意识到砚之的窘态,赶忙松了手。
“公主,天色不早了,回宫吧!”砚之退后道。
华嫣低头瞧了瞧脚下,轻声说道:“砚之,本宫的鞋子脏了。”
砚之四下看了看,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要么公主稍坐,属下让宫人回别苑取一双新的来可好?”
“不要,一来一回得等好久,万一又下起雨怎么办?”华嫣不情愿地说道。
现下既没有车辇,公主又不愿等待,这可难倒了砚之。
华嫣瞄了瞄砚之的脸色,终是鼓了勇气小声说道:“上战场都不怕,这点小事就把你为难成这样,你背本宫回去不就行了。”说完脸颊已红了大半。
“背回去?”砚之唯恐自己听错了,只好又硬着头皮问了一遍。
华嫣点点头,指了指自己满是泥水的绣花宫鞋,委屈地嘟起了嘴巴。
“好吧!”砚之深吸一口气,立时蹲下身来,一旁宫人扶着华嫣,趴上了砚之的脊背。
砚之小心起身,华嫣轻轻圈住了他的脖颈,那人顿然间有些不自在,不由得呼吸紧促起来,只得强迫自己定了定神,说道:“公主,我们回去了。”
“嗯。”华嫣柔声回道。
西斜的橙日余光将天际的云朵镶嵌上一圈华丽的金边,日暮中微风徐徐,更显缱绻温柔。沿着溪边的小路,砚之背着华嫣不紧不慢地走着,宫人在侧,侍卫前后相随。
华嫣伏在砚之背上,耳边皆是他的一呼一吸,讶异于自己竟没有想象中那样心突突跳个不停,眼前的人倒是如明月清风般令她情绪沉浸、分外安心。华嫣眼眶温热,眷恋起这种感觉来,不禁紧了紧手,问砚之:“本宫重吗?”
“不重。”砚之答道。这是实话,对于他这般常年习武之人来说,公主这点身量背负在身上真的没有什么压力。
“走慢一些吧,砚之。”华嫣说道。
“好。”砚之放慢了脚步,一条不长不短的小道一行人就这样慢慢走过。
待到行宫,砚之把华嫣送入房中,在榻边俯身将其轻轻放下。华嫣并未着急更换鞋子,而是先屏退了宫人,随后唤住了将行告退的砚之。
华嫣微微顿了一会儿,说道:“砚之,明日本宫同南宫阅说,将你留在这边可好?”
“公主,这不合规矩。”砚之答道。
“怎么不合规矩?又不是在后宫里,如今我们出来了,这一路上保护太后与本宫本就是你的职责啊!”华嫣有些焦急地说道。
砚之不语,心中纷乱不已。
“算了,你若是真的不愿,就算了。”见他如此,华嫣瞬时泄了气,下意识抱住自己的双膝,将头伏在上面,转向一边,眼泪已在眼眶中团团打转。
算上纸鸢那次,本宫已邀了你两回,你就这么拒人于千里之外。也罢,本宫并不想用权利勉强你,你不是木头人,终究是我太自负了。华嫣想着,不再言语,泪水却已夺眶而出。
砚之哪里见过女儿家这般模样,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慌忙单膝跪地道:“属下有罪,公主莫哭!”见华嫣并不理他,仍是自顾抽泣,砚之犹疑了下,继续说道:“承蒙公主不弃,是砚之不识好歹了,属下回去就同南宫大人商议此事。”
眼泪朦胧中,华嫣抬起了头,眼神中尤有伤痛与不确定,“你真的愿意?”
“属下愿意,公主莫哭了。”砚之见她梨花带雨,泪眼痴痴的样子,心里不由得拧了一下,生疼。
砚之回了前院,正不知该如何同南宫阅开口,恰好阿霁来唤他吃晚饭。
“今日午后雨停了,方才我已请了太后娘娘示下,明早我们就要继续赶路了。”南宫阅说道。
“好,等下我就去跟大家说,做好出发准备。”阿霁道。
“公子。”砚之放下餐具,欲言又止。
“怎么了?砚之,对了,今日你陪长公主出去散心,可还顺利?”南宫阅问道。
“还好,并未走远。只是长公主,想要我过去她那里。”砚之道。
“这,长公主那边安排的已有护卫,不过她如此要求,应是对你比较信任,从明日开始你就先负责长公主那边吧!”南宫阅道。
“是,公子。”
翌日,阿霁早起又去清点队伍,交待事宜,待众人出发之时,忙得连早饭都没顾得上吃。南宫阅同阿霁依旧一人一骑,行于车辇之前,砚之则骑行在长公主车辇之侧。
行进途中,南宫阅从怀中掏出一个不大的油纸包,递给阿霁。
“这是什么?”阿霁问道。
“包子,我看你一早忙得都忘了吃东西,见时辰晚了,就包了两只给你带着。”南宫阅说。
阿霁莞尔一笑,心里暖呼呼的。
“快吃吧,应该还热着呢!”
“这样不好,我还是等队伍停下来歇息的时候再吃吧!”阿霁一边说着一边将纸包小心收了起来,而后冲他道了一句:“多谢!”南宫阅微笑着点点头。
今日天气极好,雨后初晴,碧空如洗。华嫣的心情也同这春日阳光一般柔和灿烂。这会儿知道砚之就跟在她的车辇旁,华嫣倒不像之前那样时不时地掀开帘子观景了,反而老实拘谨了许多。
走了约莫一个多时辰,队伍停在一处田间休息。阿霁盘着腿,坐在青草地上开始吃包子。“该凉了吧?”南宫阅问道。“没事,天已转暖了,凉一点也无妨。”阿霁边吃边说道。“南宫阅,你饿不饿?我分你一个呀!”
“我不饿,你先吃点垫垫。今日路远,恐怕晚间时分才能到达别苑,我刚刚已吩咐宫人生了火,晌午这顿就在此处解决,等下多吃点热食吧。”南宫阅说道。
阿霁一听眼睛都亮了,之前在北疆征战时经常与将士们野外露营、就地取材,席地支炉,生火烧饭。虽条件艰苦,但有同袍们相依相伴,即使在刀光剑影的日常中,能够饱餐一顿也很是心满意足。
如今有了这样相仿的机会,且情境又轻松自如许多,阿霁自然不愿错过。
“我去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忙的!”阿霁吃完一个包子,便急吼吼地过去了。
宫人们将清晨从行宫带来的新鲜食材一一取出,为太后与长公主单独生了一方炉灶,其余宫人与侍卫们则各自聚在一块儿扎堆另起。阿霁来到跟前,见萧宝正弓着腰眯着眼睛在起灶,活还没干好脸已糊得跟花猫似的,不禁笑出声来。
“我来吧,你去拾点柴。”阿霁边说边接过萧宝手中的活计。萧宝直起身来,羞赧一笑,“好咧!那交给你了,阿霁哥哥。”说完一蹦一跳地找柴火去了。
南宫阅安排好防卫也过来帮忙,阿霁已经将火生好,正在“嚓嚓嚓”切着菜。“我来炒吧!”南宫阅说道。
“好啊,好久没有吃过你烧的饭了,我还真有点馋了呢!”阿霁笑道,顺手将切好的菜放入了油锅里。
南宫阅撸起袖子,熟练地翻炒起来,不一会儿就香气四溢,惹得周围的宫人和侍卫们都忍不住探着脑袋过来闻闻香味。
“好香啊!”萧宝搂着一抱柴回来,“南宫大人,你也太厉害了,什么菜都能做得这么香!”
“那当然,你没听人说过吗?不会当厨子的将军不是好士兵!”阿霁掩口笑道。
“啊?有这句吗?”萧宝诧异道。
“有啊!不信问问你南宫大人!”阿霁嗤嗤笑着,萧宝则是一脑袋问号。
“别听他瞎说,把柴放下,坐那歇一会儿吧!”南宫阅说道。
“南宫大人、阿霁哥哥,刚刚我从远处走来,看你俩在炊烟中一起忙活着,一人切菜,一人炒菜,真像我爹娘在家里烧饭的样子。”萧宝悠悠说道。
阿霁闻之一愣,南宫阅边往碟子里盛着菜边笑道:“我们的萧宝是想家了吧!”
萧宝揉了揉眼睛,摆摆手说道:“没,我只是饿了,哈哈哈!”
“知道你是想爹娘了,待到祈福之后回京,我求大将军许你们回家待上几日。”南宫阅道。
“南宫大人,你实在太好了!”萧宝兴奋得跳了起来,一把搂住了南宫阅。
“好了好了,我满手油,仔细蹭到你衣裳!”南宫阅亦开怀道。
见阿霁一人在那里发呆,南宫阅在她脸前挥挥手问道:“怎么了?我这可还等着菜下锅呢!”
阿霁缓过神来,将方才切好的肉片儿倒了进去,南宫阅又马不停蹄地翻炒起来。烟雾缭绕中,阿霁仿佛已看不清他的脸庞,只回想着萧宝刚刚的那些话,自嘲道: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见饭菜已毕,萧宝说道:”南宫大人,我去喊砚之校尉来吃饭吧!”
“别,不用叫了,砚之如今在长公主那边当差。”南宫阅答道。
“哦哦,那我们开吃吧,我的肚子都敲了好几遍鼓啦!”萧宝说道。几人哈哈大笑,围坐一团惬意地吃了起来。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