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同意

唐先生心事重重回到家,唐夫人迎上来,趁眼下唐如珍不在,问道:“林家提的事老爷快拿个主意吧,昨儿林夫人给各家送了花茶,今儿岑夫人回礼又邀各家夫人去吃茶赏花,我怕遇到林夫人尴尬,都没敢去。咱们总不能一直这么推脱着。”

唐先生拧紧眉头,说道:“再有和林夫人见面的场合,无需顾忌,自去就是。近来她应当不会再与你提起此事。”

唐夫人一惊,追问道:“这是何意?”

唐先生便把林易今日堵他说的那番话和唐夫人说了一遍,唐夫人听完抚了抚胸口道:“原来只是又拖了些日子,老爷那般说,我还以为是推拒了呢。”

唐先生看她一眼,问道:“就算推拒了又如何?使得着这般作态?”

唐夫人叹了口气道:“这几日我也仔细想过了,林家尚算得上是个好归宿。今儿我收到了娘家嫂子的来信,她也提起了阿珍的事,说的是我娘家二侄子。”

唐先生一听就想否定,但顾忌着那是唐夫人的娘家,动了动嘴唇又将想说的话咽回去。

二人夫妻多年,唐夫人怎会不知他心中所想,说道:“我那二侄子虽不是什么纨绔子弟,只是他自小就懒散,于课业上疏忽,我哥哥事忙没多少工夫管他,嫂子溺爱,将要及冠的年纪依旧文不成武不就。若不对比也就算了,如今有林家二郎杵在前头,两相比较之下可真是差远了。”

唐先生见她心里明白,松了口气。

唐夫人接着说道:“老爷尽早拿出个主意来,若满意林家二郎,便定下来,我也好和嫂子那里回话。”

她现在有些为难,有心拒绝娘家嫂子的提议,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说阿珍年纪还小,准备晚两年说亲吧,若不久就定下与林家的婚事,娘家那边知道了还不记恨?再说阿珍也不小了,今年若说定了婚事,最晚后年也该成亲了。

若确定了林家,她倒是好回话,就说提的不巧,刚和林家定下,娘家那边也就无话可说了。

唐先生半晌没有说话,唐夫人也不催他,最后唐先生问道:“阿珍呢?”

“在自己房里呢。说是答应黄林两家的小娘子刻只与她那茉莉印章相似的章子,前几日画好了图案样子,今日开始动手刻了,让我们都不去打扰她。”唐夫人说道。

唐先生点点头,说道:“既是阿珍的终身大事,也应问下她的意愿。她和林家人都有所接触,那日还见了林家二郎,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唐夫人也赞同,说道:“待她出来,我便问她。”

唐夫人早就想这么说了,但她觉得以唐先生前几日的状态,她若提出让阿珍拿主意恐怕只会出反效果,故而没有提及。

将至午时,唐如珍终于从房里出来,唐夫人摒退下人,说道:“阿珍,待到十月上,你便满十六了,我与你叔父正为你相看。你也大了,于你的婚事上,可有什么想法?”

唐如珍没想到叔母与她说的是这个,脸颊立马起了一抹薄红,低下头道:“叔父叔母急着要将阿珍嫁出去吗?”

唐夫人拉过她的手道:“你这孩子,怎地如此多想。我们自是想留你在身边一辈子,但女大当嫁,怎可为了我们的不舍之情就误了你一辈子呢?”

唐如珍便道:“横竖都是嫁到陌生人家里。全凭叔父叔母做主。”

对她来说,不被亲生父亲和继母张罗着嫁到对他们有利益瓜葛的人家而是由叔父叔母做主便已经很好了。

人非草木,唐如珍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谁对她好。叔父叔父定会为她挑选一稳妥人家。

唐夫人与唐先生对视一眼,得到对方的眼神应允,说道:“既如此,我也不瞒你。前几日林夫人来咱家做客,提了你与林家二郎的事,那日谷中野餐,林家人你见了大半,对林二郎应该也有印象。林家好不好是我和你叔父要考虑的事,你单说对林二郎感觉如何?”

原来林家已经和她家提过亲事了,怪不得这几日她总感觉叔父叔母心中有事,昨日林夫人来送东西,叔母和她之间氛围怪怪的,看来并不是自己的错觉。

唐如珍头垂得更低,听到林二郎的名字后脸色更红,好一会儿才道:“全凭叔父叔母做主。”

这便是愿意的意思,唐夫人点点头,又和她说起林家的事来:“林家如今虽不比京中做官时,但过日子不能只看表面,他家内里和睦,林家两位夫人从不起龃龉,以此便知都是和善包容之人。你又是林二夫人看中的,嫁过去应当不会过于为难你。林二郎是个俊才,志在科举入仕,你叔父也说他若能维持这份向学之心,日后考中进士不在话下。”

唐先生心里本就五味杂陈,闻言轻哼一声,见唐如珍看过来,怕她误会自己的意思,轻咳一声道:“林家求娶你的诚意倒还算足,大面上又挑不出什么毛病,若无其他人选,对你尚算个好归宿。”

唐如珍知道他这是心里不舍,话语中显得并不热络,可即便如此也没贬低林家和林二郎,想来还是较为认同的。

吃过午饭,唐如珍回房午睡,自是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先是对出嫁后未知生活的惶然,又是不舍得对她极好的叔父叔母,最后便是一丝涌上心头悄悄弥漫开来的喜意。

她并没和叔父叔母说那日在小谭边发生的事,因而二人并不知自己还为林二郎做了幅画,准确的说,是画了两遍。

大庭广众之下,又是正当理由,此事就算说与他们也无妨,但不知为何,她下意识隐瞒了此事,还嘱咐自己的丫鬟若无人问起就不要提。

所以,她和林二郎的接触比叔父叔母以为的要多。

唐先生和唐夫人的房内,二人也尚未入睡。

唐夫人问道:“如何?”

唐先生态度再没有先前尖锐,良久才悠悠叹了口气,说道:“明日便向林家回话吧。”

虽然与林易约定的日子还早,但他该考虑的都考虑过了,又把自己所认识的适龄男子扒拉个遍,不是家里不好就是本人不行,反而愈发把林二郎衬得更好了。

而且他回想唐如珍的状态,后知后觉那个样子应是非常满意的,这让他有点酸,但心里的天平却是更偏向于同意林家的提亲了。

得了唐先生的准话,自己也没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唐夫人次日用过早饭便找了个由头去请吴月皎。

吴月皎昨日听了林易所言,已经做好再等十几日的准备了,听闻唐夫人相邀,不由心中一沉。

能这么快得出结论,难不成是要拒绝了吗?或者是自己误会了,唐夫人找她是有别的事?

不管心中如何作想,吴月皎面上不动声色,快速收拾好自己,拿着两盒香膏就往唐家去。

到得唐家,并未见唐如珍的身影,到堂间坐了半刻钟,两人说了几句话,唐夫人委婉将话题提到儿女婚事上。

吴月皎心中更是忐忑,看来确实是要给一个答案了。

吴月皎便顺着她的话题,又提起林二郎和唐如珍的事来。

出乎吴月皎意料,唐夫人却应了下来。

吴月皎一怔,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下意识又问一遍。

唐夫人极有耐心地再回答了一遍。

吴月皎确定她说的是愿意,不由露齿一笑,言语之间也亲近了许多。

以后便是亲家了。

吴月皎当即便说今日便要回村,将这个好消息告知周佩宁。

唐夫人笑笑,说道:“原说夫人是个稳重人,何时变得这么急性子了?”

她来书院这几月,知道吴月皎会在村里和书院两头住,只是一般不会中途回村,要么这一旬都住在村里不来书院,若是来了书院,皆是等休沐日与林智还有孩子一起回村。

因着端午节的缘故,五月初八才来的书院,因此要等到中旬末方休沐,不过离休沐只有两三日了。

“这么大的喜事,我忍不住要赶紧告诉弟妹。想来她在家等得盼星星盼月亮呢。原先没得夫人准信儿,我也不好与她回话,如今可算是放心了。”吴月皎笑道。

唐夫人笑着摇摇头,没再说什么。

吴月皎说回村就回村,只给林智兄弟留了两句话,便坐上马车离开了书院。

刚出书院没多久,迎面碰上林易骑马来书院。

吴月皎暗骂自己高兴过了头,都忘了林易是每日往返书院和家中的,周佩宁当然能从他口中得知唐家的态度。

不过唐家答应的消息林易尚且不知道,况且自己已经上了路,也不想再回去,她现在回村还比让林易捎消息要早半日呢。

林易认出对面过来的是自家的马车,又在车辕上看到了吴月皎的婢女,以为是出了什么事,催马上前询问。

得知是唐家松口,林易自然也很高兴,当即调整了状态,心里已经想好一会儿遇到唐先生要表现出什么态度。

吴月皎回到村里,已经过了午时,大门处遇到林安澜从西院出来要去学堂。

林安澜看到东院大门处有动静,停下脚步定睛看了看,见吴月皎从马车上下来,也在疑惑她为何现在回来。

林安澜顾不得去学堂会迟到,小跑过去和吴月皎打招呼。

吴月皎见是她,笑眯了眼,问她去做什么。

林安澜回答去学堂,吴月皎看了看天色,摇头道:“看我,心里一有事什么都忘了。快去吧,上课别迟了。”

林安澜问她怎么这个时候回家来,吴月皎笑道:“是喜事,澜娘先去上课,下学回来让你娘与你说。”

林安澜心思电转,立马问道:“是二哥要定亲了吗?”

吴月皎一愣,脱口而出道:“你怎么知道?”

林安澜笑了笑,既是好事就放心了,细节就等回来再打听吧。

她嘻嘻一笑,说道:“我上学要迟了,大伯母再见。”

说罢便一溜烟跑走了。

吴月皎目送她远去,无奈一笑,转身踏入大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2章 同意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