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三十四章·坐牢

后来,到了开庭日期,她回了一趟山西忻州,出庭应诉,律师也没请,因为她已经请不起了,而对方请的是太原最知名的律师。莫共一审开庭,经济诈骗构成刑事犯罪,因事出有因,她哥哥失踪确实是事实,被判三年,罚金20万。

同时,她将要坐牢这件事莫共也未告诉父母。这几年来,哥哥失踪父母伤心过度,身体日渐不好,而且根本不知道她已经把房子抵押出去。

莫共出生于普通家庭,父母赚的钱也只够维持生计,帮不上什么忙,家里亲戚也都是普通人家,当初她去莫斯科留学学费都是自己赚的。

这一切,莫共没让夏木知晓。

只开庭一次便判决下来,12月1日之前,莫共还不上200万贷款,便得去坐牢。

莫共没有再提起上诉。

只剩半个月的期限,莫共知道无论做什么她都还不上这个钱,只是有时候一想到夏木这个女孩对自己这么好,她便觉得鼻子酸酸的,想哭。

大学毕业后,她在北京漂了一年,尔后拿到稿酬便去莫斯科读书,留学归来又来到北京。前后在这里生活了好几年,也有一些认识的人,但都算不上朋友,都是些交情浅淡的离开都不需要通知的人。

这一天凌晨四点,莫共忽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是父亲打来的,说母亲在四川四姑娘山出了车祸,此刻昏迷不醒。她挂掉电话以后呆怔了几秒,尔后慌忙奔出去,连一件行李都没拿,直奔机场。

等莫共去到四姑娘山已经是下午两点了。母亲在附近的小金县医院,依旧昏迷。莫共到了医院父亲才到,两人商量当即转院,县医院救护车护送他们去成都。

在车上,莫共才知道母亲在网上看到一个主播长得非常像哥哥,父亲说他不是,母亲不听执意要来,父亲不让母亲来她便自己偷偷来了,结果出了车祸……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莫共已无力支付母亲的医药费,便在支付宝上面借了三万块。

转到成都以后,稳住了母亲的病情。

这一日,莫共回到北京,与夏木告别。夏木将莫共送到北京西站,马上检票了,莫共站起身,夏木忽然将她抱住。莫共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夏木不知所措,也跟着掉了眼泪,她只以为莫共是舍不得她。

几分钟后,莫共顶着通红的双眼走进去,夏木不停挥手:“你一定要再来北京啊,再来北京时一定要记得找我。”

莫共回应:“好,我一定会去的。”

回到忻州,莫共住在一个每天50元的小宾馆里,离收监只剩两日的时间她才敢回来。她躺在阴暗的小屋中,眼神空空洞洞,呆呆地望着天花板,破旧的桌椅、灰暗的墙壁、坑坑洼洼的地板,像极了自己,墙壁上挂的钟表滴滴答答,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每一句“滴答”的声音都如同尖针一样扎在她心上。生活如同炼狱,她还没想好如何告诉父母,到时候她到了里面,电话打不通,父母该多着急……

她心中不停的默念,一遍又一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可是如果告诉父母,他们该多失望,她一直都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从小就懂事听话,毕业以后事业发展的也不错,自己赚钱留学……如今,落得这样的地步,他们该如何承受这事实:儿子失踪,女儿坐牢……

都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付出了就会有回报,可是,她努力了这么多年,一分钱一分钱攒出来就是为了实现自己多年的梦想——拍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她从未害过人,也从未做过什么不好的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着,奋斗着,现在却沦落到这样的境地,这到底是为什么?

干枯的树枝映射在不足半平米的小窗户上,窗外的阴云好似永远都散不去,偶有几只瘦弱的麻雀落在树枝上,寥落的叫几声。

有的时候真想一死了之,一切都解脱了……可是,她离开了父母怎么办……这些事,莫共根本不敢想,只要有这样的念头冒出来,她便感觉自己浑身无处安放,下一秒就要碎裂!

四个月后,阳光明媚,春暖花开。

莫共来到昌平区煜明公寓。

莫共离开夏木的住处,已经过去很久了,夏木还经常发微信问她的情况,隔两三天便问候一下,这让莫共实为感动。

莫共并未提前告知夏木,她想着在这里等一等,并去去年冬天她磕长头的滨河森林公园逛了逛,积雪早已消融,万物复苏,粉嫩的桃花缀满枝头,满山满谷,正张开笑脸看着她呢。

此时,《戒律》正在上映,好评如潮,票房也日进斗金。莫共一直都很喜欢的一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果真,冬天来了,春天便不远了。

莫共从公园返回,刚好撞上买菜回来的夏木。

夏木见是莫共,十分激动,直接冲上来抱住她:“姐姐,你回来了?”

“是的,我回来了。”

夏木将莫共迎进屋,把刚才买的菜摊开来,要给莫共做饭。

莫共走进厨房,夺过夏木手中的菜:“我来,我来给你做,你照顾我这么久,我还没感谢你呢。”

不一会儿,莫共将饭菜端上来,夏木尝了一口:“姐姐你做菜这么好吃呢?”

“哈哈,还行,平时喜欢研究。”

你一言我一语,两个女孩子快乐的聊着天,夏木一口一个姐姐,叫的好生亲昵。两人虽相识时间不久,却十分投缘,有说不完的话。

莫共询问夏木工作找的怎么样,夏木说自己刚结束了一份工作,老员工倚老卖老,打压、苛待新员工,夏木忍了三个月不想再忍便辞职了。

莫共将自己这几年来在北京拉投资拍《戒律》这部电影的遭遇都告诉夏木,当讲到吴一的时候,夏木气愤地吹胡子瞪眼睛:“竟然有这么恶心的人,别让我见到他,要是让我见到他,一定打得他让他跪地求饶!”

四个月前,就在莫共坐牢前两天,她接到一个电话。

来电话的人叫孙征,是一名投资人,他在电话中表明心意,他听说了《戒律》这部电影被搁置的情况,表示很看好它,决定投资,帮她完成后期制作并上映。

详细情况孙征表示见面谈,莫共说明了自己的情况,此时无法去外地,他便来到忻州。

挂掉电话后,莫共根本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

当天下午,那个叫孙征的人果然来了,约在了一家小众咖啡馆。

见面后,孙征为不显唐突,先进行自我介绍,今年已四十不惑,上海人,主做投资,各行各业都会涉及,上海北京两地都有公司。

孙征身高体型中等,一身米色休闲运动服,白色运动鞋,纤尘不染。身材结实,运动服也凸显出紧致的肌肉线条,样貌不算十分俊俏但让人看着很舒服,明亮的单眼皮偶尔透出犀利的光。头发剪得很短,干净利落,整个人看起来清清爽爽的,真看不出来眼前这人已经四十出头,外人看来最多三十岁。

孙征温文尔雅,谈吐不凡。

他介绍说是听圈内朋友聊起《戒律》被搁置了,继而深入了解一番,感觉有很大的投资价值,便找来了莫共。

孙征并未说明圈内朋友是谁,莫共当然不会过问。

见眼前这人有如此大的诚意,莫共也开门见山,说清楚这部电影当初是如何搁置的,但她并未提吴一的名字。如果投资是有什么附加条件的话,那便无法合作了。

孙征忽而笑了,什么都没说,从包里掏出来一份合同。莫共翻开,看了一会儿,合同里所有条款写得清清楚楚,没有任何一条模棱两可的。

“如果没有问题的话,我们现在就可以签合约。”孙征温和说道,“合约一签,我便将这二百万打到你账上。”

见莫共还是犹豫,孙征又说,“我给你时间考虑。”

莫共忐忑不安,想了很久,还是决定将自己抵押房屋贷款涉及经济诈骗即将坐牢的遭遇也告知对方,孙征表示可以连同她的贷款一并还上。

莫共十分惊异,一个小时后,她把合同签了。

这一整日,莫共都觉得自己是接到了诈骗电话,事实证明,不是。

果然,当天下午五点,莫共收到了400万到账的提醒,合约上面是投资200万,但多打的200万没有合约也没有任何凭证,莫共表示可以重新拟定一份合约,孙征表示不用,说多打的200万是给她的私人借款。莫共还是给孙征写了一份借款字据。

第二天一早,莫共第一时间去到法院说明情况,法院将她贷款的那家金融机构代表人员叫来,莫共当场将200万钱款转到他们账户上。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